正文

真正的崇洋:被害妄想症

(2018-10-26 11:44:09) 下一個

日本的事情,都太多了。因為和中國文化接近,所以也太有趣了。因為吳音而受惠的上海人,學習日語,很輕鬆。是不是覺得,會講日語很能幹?又井蛙了吧?(隻是不過,因為老罵小日本的緣故,不敢表露出這種得意?)

上海人,你知不知道,一般去歐州留學生活的華人,包括上海人。會講會聽,好幾國語言。你覺得一門日語,溜著轉厲害。還是,幾門語言都會講會聽厲害?菲菲姐,我非常非常真誠的對你說,我欣賞你的真誠和對我的關心。雖然,你也少不了上海人的共性。我批判的真的不是你個人,而是上海人的共性。所以,真的不是針對你。相反,我對你的留言,相當關注。不關注,都不行了。所以,感謝你的真誠。

話語由你而來。可真的不是針對你。你就當我罵別人吧。跟上海人說話,真累。我都得再三賠禮道歉,裝孫子。然後,才能告訴你我的想法。不是要刻意冒犯你。說我逗點多,就是我的一種文風。我雖然隻是小老百姓,也可以有自己,自創的文風吧?

-----------------------

就是那個被害妄想症,  出賣了你自己。你是不是怕我知道,你在日本生活過很久,現在仍然可能,,,,,所以,就怕我ambushing你,像你們做的一樣?因為,中國人有幾個不罵小日本。你即使得意,你會日語,你生活在日本。也不敢表露出來。

可你掩藏的再好,行文還是被人發現了。你覺得這個詞很新潮,表明你懂日語。所以,暗暗的得意的在炫耀?如果我連這個詞,都看不出來。。。。我不會在這裏,大談西安和上海。寫文章,是需要知識和閱曆的,你懂嗎?這就是single story 的危害。你知道我年紀不小,你知道我一直說自己是西安人。可是,國內國外,我都走了很多地方。不是你們上海人,走馬觀花的旅遊。

被害妄想症這個詞,就連在日本生活很久的華人,如果不仔細,都不一定知道這個詞。班門弄斧了吧?先不說它的負麵意義。就說這個詞本身。我這麽肯定,是因為這個詞,壓根就是學日本人原話。這是他們自創的中文詞匯。所以,北美歐洲的華人,不可能用這個詞。除非他們在日本呆過。

你怕我ambushing。是因為你,或者曾經在日本。上海人,雖然在海外華人的眼中,以及海外的外國人的眼中,首當其衝的最壞的印象。而日本人呢,又堪稱這些外國人中,最最討厭上海人,歧視上海人的首位。在日本,你說自己是西安人,恐怕都不會遭到太濃烈的敵意。這點,上海人自己深有體會。我就不說了。為什麽表麵溫文有禮的日本人,會這麽反感上海人。而對其他地區的中國人,卻沒有這種衝鼻的抵製?

上海人,是不是應該反省一下?

-------------------------------

我說被害妄想症這個詞。除了是因為出自日語。還有 它的負麵意義,叫人感到可笑。上訪的群眾,被精神病了。你們知道嗎?這個中文新詞,被什麽什麽,被什麽什麽,被,被,被,被,被,被,,,,,有這麽多中國人,自己的詞兒可以用。為什麽非要咬文嚼字,用個日文詞匯來晃大家的眼球?

我寫文章,盡量用平白樸實的詞匯。很少要用到古文,咬文嚼字來酸你,來顯示我的才學。然後,你說個假寐,罅隙什麽的,我不懂。我就酸葡萄了,說你夠酸。這裏,我用英文,是為了中西文化交流。現學現賣,鞏固知識。那也不會用,那麽尖酸的GRE詞匯。我會用passion,而不是什麽enthusiastic。這就是用了英文,也不咬文嚼字。

---------------------------------

被害妄想症這個詞,不僅僅是因為日語起源可笑,也因為她的負麵意義可笑。你以為我不懂,你以為我不知道這個詞,出自日本。行文的寫手,總歸都要有點知識的積累,和生活經驗的積累。就像行商的人,不是滿身銅臭。他也要有走南闖北的知識經驗。是真正的雜學家。

可以說,沒有一點知識的積累,我也敢在網上混?你這就是:single story 的危害。你不懂別人,也不懂這個世界。你與其,讓我被“被害妄想症”了,不如直接點說:“你懂日語嗎?還在這裏胡說八道?”

我ambushing 一下你。說說你們上海人,在日本又幹的好事。你馬上來句:你去過日本麽?你會說日語嗎?(“你去過上海嗎,你見過幾個上海人?”---何其相似。)你不知道我們上海人在日本,多受日本人待見?

多受待見,我就不知道了。是怎樣的待見,我就更不知道了。對吧?

--------------------------------

在返美飛機上,大家知道,票一般是連票。就是飛機上的一片座位區,都是來自於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的人。所以,你想遇到鄰座是老外的幾率,其實很低。所以這班飛機,這一區,幾乎都是華人。美籍華人,也好。然後,為了爭搶好座位,兩個中國人,開始吵架。這和票號沒有關係。因為,中間有很多空位。

幾番推扯之後。然後,這位探親的上海媽媽,就開始不耐煩了。她很大聲地說,你們都不要吵了,不要爭了。你們沒有資格,跟我女兒爭。她可是,真正的美國人。

我想,你們全機的人,都要爆笑了吧?這就是上海人的,自以為是。你怎麽不教育好,自己的媽媽?這就是single story 的危害。這是返美的飛機,有多少人早就入了籍?這就是上海人認為,可以得到優先位置的資格?這種真事,聽到多少次,笑多少次。

-----------------------------------

菲菲姐,現在,我們說這個被害妄想症。是不是你自己,都覺得可笑。什麽詞不好挑。非挑一個,可以被別人,ambushing 的詞。我不是為了ambushing你。我隻是想讓你們,換位思考。體會一下,被別人ambushing的感覺。同理心而已。

其實你的被害妄想症一詞,和那位上海媽媽的,我女兒是美國人。你們有什麽資格,跟我們爭。同出一處啊。你不覺得?五十步,一百步而已。會說句日語,就很了不起了。上海媽媽在明處,你的得意在暗處。她沒有你高明,可同是上海人。有多少區別?這是上海人的通病,從沒有出國過的上海媽媽,到已經進駐發達國的的高端人才。骨子裏,不都一樣嗎?管你是菜場裏,討價的下隻角,還是出國留學的洋博士?你覺得,你有了知識和錢的武裝,就可以高人一等了?就可以很高明的說出,被害妄想症一詞?這個你自認為,誰都不會看出來的詞?你這就是:single story 的危害。

我不是說,你不配用這個詞。我可沒有上海人,那麽single story。你用在我身上,是抬舉我。反而,我認為,誰都有資格說。就連菜場裏討價,沒有文化的上海媽媽,一樣有資格說。崇洋嗎,誰不可以?誰規定了,隻有博士學位以上的人,才有資格說:被害妄想症?

我不是揣測菲菲姐,你是個博士。而是舉個,極端的例子。你是比我高,還是比我低,我都不在乎。我頭腦裏,沒有比的概念。販夫走卒,士子大夫,不都是人嗎?共享這個世界。菲菲姐,你比我高還是低,我認為,這都不是問題的關鍵。

你說,我放著占人口80%的農村人,不去鄙視。去鄙視你們最高的上海人,幹嘛?這是你最想不通的,對不對?我鄙視的,不是具體的某個人。例如我後媽。我鄙視的,是網上上海人的言論,這些個自大的思想體製。我覺得我後媽,都比你們明智。雖然每一學位,,,思想,不是實體啊。上海有那麽多西安人,照你這麽說,我把我們自己西安人,也罵進去了。想想賈平凹的書,你們那就知道我說的是,什麽意思。

----------------------------

你們講話,有什麽道理呢?怎麽說,都是錯。都會被人ambushing. 佛家說莫說莫說,一說就是錯。現在,我想說說佛理。你先別伏擊。說都講佛理了,還要說上海人的是非,甘心沒入紅塵。我不是尼姑,為什麽就不能說說佛理?出世入世,自由轉換。你說,潑髒水的人們,和被潑髒水的人們。誰更藏?這就像,雞生蛋,蛋生雞一樣的邏輯困境,說不清。可是佛家說,不是你髒,也不是潑你的人髒。而是人心髒。這是照抄的。佛說,不是風動,不是帆動,而是人心在動。所以我們就不要再互相潑了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