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微侃醫林 103: 肺結節

(2023-02-05 08:44:46) 下一個

肺結節是經常問的問題,根據UPTODATE係統回答一下, 以後可以偷懶不再回答。

肺癌在美國,不是常規篩查的項目。 什麽人需要篩查肺癌? 美國預防醫學小組(USPSTF) 推薦: 50-80 的人,20年煙齡,還在吸煙,或者停止吸煙15年內。 每年作一次低強度CT。 戒煙15年以上,不再篩查。 中國體檢套餐/套錢太多, 不需要篩查也篩查。 美國加拿大沒有體檢套餐,但動輒就是CT。結果都一樣,偶然發現的肺結節大量增加。

既然發現了結節,就不敢不管。大部分偶然發現的肺結節,都是良性。包括以前感染引起的肉芽腫或者錯構瘤。錯構瘤就是異常增生的肺髒幾種組織,但細胞結構,基因正常。不是癌細胞那種惡性生長。

癌症危險因素大的人,自然肺癌的可能性就大。危險因素包括吸煙、個人癌症史、家族史和年齡。年齡越大,肺結節是癌症的可能性就越大。

  • 35 to 39 years: 3%。
  • 40 to 49 years: 15%。 
  • 50 to 59: 43%。
  • ≥60 years: >50%。

照這個統計,至少50歲以上的人,隻要肺部有結節,都可能是癌症,都應該作活檢。但指南不是這麽說。 上麵的流行病學調查文章,發表在1974年,也許過時了。 但是沒有找到新的流行病學調查文章。

惡性或者良性結節,CT 有那些特性?
1: 大小。結節越大,癌症的可能性越大。

  • 結節 <5 mm: <1 %
  • 5 to 9 mm: 2 to 6%
  • 8 to 20 mm: 18 %
  • >20 mm: >50 %

2:密度: 

  • 實體包塊。低於8 mm,  癌症可能性小。 8 mm 以上,癌症可能性大。
  • 毛玻璃狀:純粹毛玻璃: < 10 mm,癌症可能性小。 > 10 mm, 可能性大。如果是毛玻璃與實體混合,癌症可能性增大。

3:鈣化:結節鈣化,一般是良性。 良性鈣化有中心型、彌散型、層狀和“爆米花”。 前麵三種鈣化往往是因為細菌感染,特別是結核和組織胞漿菌。 “爆米花”往往是錯構瘤中的軟骨鈣化。點狀、偏心和無定形鈣化,則可能是惡性。
4:脂肪:結節有脂肪,往往是良性。
5:結節邊緣:邊緣光滑一般是良性。邊緣不規則,星狀突出,則可能是癌症。
6: 結節長大超過2 mm, 癌症可能性大。
這些特點都不是絕對的。

發現了肺結節這麽辦? 所有上麵結節,如果結節有惡性特征,或者長大超過2 mm, 作活檢。 其它根據結節大小和危險因素決定。

實體瘤: 
1: 低於6 mm。
沒有危險因素,不需要再查。
如果有危險因素, 12個月複查。沒有變化,不再追蹤。
2:6-8 mm。
危險因素低,6-12個月複查。如果沒有變化,不在追蹤。
危險因素高,6-12個月複查,12-18個月再複查。沒有變化不再追蹤。
3:超過8 mm, 3 、9 、24個月查一次。沒有變化,不再查。

毛玻璃結節。 
1:低於6 mm , 不需要再查。
2:超過6 mm。
純粹毛玻璃。6-12 月查一次,以後每兩年查一次。 5年以後,沒有變化不再查。
毛玻璃混合實體瘤。3-6 個月複查,以後每年複查。 5年後沒有變化,不再查。

希望以後不用再回答肺結節問題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