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話說“鳥語”、“沒文化”及獨立

(2014-10-22 10:00:40) 下一個
一、何為“鳥語”
溫洲語、廣州話還是其他方言,通常被稱之為“鳥語”,自然講“鳥語”還可稱著“鳥人”。
以普通話為第一母語的中原的中國人,動不動就對他們聽不懂的稱之為“鳥語”,不管是溫洲語、廣州話還是其他方言。當然鳥人就是沒文化的人。
我的理解,鳥即是男人的小弟的,不象吊絲之類的稱呼那麽中性,而且曆史上這種稱呼一值是貶義之意,象小說中的張飛掛在嘴邊就是:“鳥人......”,這種稱呼他絕對不敢用於對劉備、孔明。
在這種情境下,普及普通話,鳥人們覺得這事就是要消滅他們的文化,覺得講普通話是一種“屈恥”。數年前,的廣州市甚至暴發了保護鳥話的示威遊行。
事實上,以中原為中心的沙文主義的視野中,隻有他們的語言才是中華民族的語言。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麽香港人到了歐美就是要把廣州話與普通話分開,標榜自己的語言與普通話不同。

二、何為“沒文化”
學曆不高可稱著沒文化,不懂普通話可稱作沒文化,不懂某種東西可稱作沒文化.......當年香港的流行曲也曾當作沒文化。怎麽就不見有人講不懂中華的傳統文化是沒文化呢?比如,祭祖。
恰恰是整天認為人家沒文化的人,就是不懂很多的傳統文化,如祭祖,簡單地講燒香拜神。反觀遠離中原地區的人們,對此很有講究,傳承了這些中華文化。這也就是我們可以觀察到的 香港、台灣或大陸邊遠地區,中華文化反而能得到很好的繼承。
在已失去中華民族為文化的中原——特別是北京為中心的視角看,這些都是落後的愚味 沒文化的特征。相反,鄉野卻覺得你們已盡失中華文化了,比如,什麽忠義丟了,美德沒了。所以,台灣要獨立,這有文化的根源,香港會占中也在這裏。那麽兩廣福建這些地區有沒有獨立的意向呢?從文化壓迫的角度,這是無疑的!更何況還有經濟壓迫呢,象全國的稅源,有時竟然廣東占了五分之一,但他們卻極少得到中央政府投入。

所以,分裂、疏遠中央是有文化與經濟的基本的因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