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樂淨土

認識人生, 駕馭人生, 超越人生
個人資料
正文

《楞嚴經》五十陰魔之色陰十魔

(2016-10-22 19:06:57) 下一個

 

  一千多年以來,《楞嚴經》在東亞大乘佛教國家評價極高。本經在中國,與《法華經》、《華嚴經》,及《大般若經》齊名,同受重視,廣泛流通,並得朝廷的支持。

  本經之所以如此重要,其原因之一,即在於經中最後部份:即本書所講解的,由五蘊所生的五十種陰魔的境界。書中對每一蘊講了十種境界。每一種境界中,都指出了該修行人所經曆過的心理上的現象,及引起該種現象之原因。也指出了該修行人由於執著境界,而生起的種種困難,及對此境界之誤解。

  總之,本書所記載的是一種獨特的方法,將精神上的體驗分門別類加以歸納。本書又指出了引起這種體驗的原因。雖然書中所列這五十種陰魔的魔境,並未將所有的陰境概括淨盡。但是這種分門別類的方法,提供給佛教徒以及非佛教徒,在精神體驗上一個分類的大架構。

  那些著魔境界的起因,是由於不持守戒律;這個重要的起因在本書中充分發揮。從本書與第六冊(英文版)中所描述的道場加行之間,我們可看出著魔的起因與不持守戒律之間的關係。第六冊(英文版)中敘述修習禪定的人,若要在平定上有所進步的話,其先決條件就是要斷淫、殺、盜、妄。本書中亦陳述如果不徹底斷除淫、殺、盜、妄的話,其結果就會產生錯誤的知見,身心內外都會引起魔著。

  本經中對盲修瞎煉的人、邪知邪見的人、濫用神通的人,以及邪師的誤導,描繪得特別明確而生動,因此對某些人就造成很大的威脅。這些人為了保護自己的地位及知見,起而不斷地攻擊本經為偽經。攻擊本經為偽經這個動機,應該是十分明顯的;但是非常不幸的是,現在的佛教學術界,都忽視了這個攻擊本經為偽經的主要原因。

  我們若欲檢驗此段經義所涵括的範疇,必涉及‘主觀’之價值觀念。換言之,即須對曆史上佛教裏各宗各派及其趨向,以佛法來評估其正確性。舉例來說:在上麵提及的第六冊(英文版)第三十七頁中,佛曰:

  ‘雲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造種種業,皆言佛法?卻非出家,具戒比丘,為小乘道,由是疑誤,無量眾生,墮無間獄。’

  凡學過佛教曆史的學生,都可看得出這段經文會引起哪類人極端地不安。本書中,對部分佛教中所謂的‘師父’所做的邪說、邪行、邪境,有著生動詳細地描述,這種描述使得過去和現在的這些‘師父’無所遁形。對於本書經文,我們不可以狹義來看,將其作為某一宗派的教義,而置之不理。本書經文針於在印度佛教之外的宗教傳統,透過本經對禪坐境界的詮釋,認可各教主所達到之高度覺性。

  本書最重要的,就是對佛教修行人而言,是很獨特而有價值的指引。宣公上人對本經的講解價值也在於此。上人的知識、智慧,及其個人的體驗,賦予了本經經義新的生命。上人並指出了本經在實際上的效用及其與目前時代的關聯。

  本書經文及其注解之出版,實不容忽視。對於使用英語之佛教徒,若欲追尋對佛教正法之了解,本書實為不可或缺。仔細研讀本書經文,能幫助我們對自己,及他人在性靈上的經曆,有更深入地認識。在現代修習性靈的圈子裏,有許多頗負盛名的邪師,及所謂的‘善知識’,本書是無價之寶,足以幫助我們在遇到這些邪師及‘善知識’時,能夠避開陷阱,以免被其引入邪途。

易象幹寫於美國加州瑜珈市
一九九六年一月一日

宣化上人講述

  即時如來。將罷法座。於師子床。攬七寶幾。回紫金山。再來憑倚。普告大眾。及阿難言。汝等有學。緣覺聲聞。今日回心。趣大菩提。無上妙覺。吾今已說。真修行法。

  ‘即時如來’:在這個時候,如來‘將罷法座’:《楞嚴經》快要講完了,‘於師子床’:佛在法座上,這個師子床——佛說法猶如獅子吼,獅子一吼百獸皆懼,所以稱其法座為師子床。‘攬七寶幾’:佛前桌子是七寶造成的,七寶莊嚴的。‘回紫金山’:佛的身體好像紫金山,光明遍照。‘再來憑倚’:再來憑幾講這個法,‘普告大眾’:普遍告訴大眾,‘及阿難言’:和阿難說,‘汝等有學緣覺聲聞’:沒有證四果以前,都叫有學位。你們現在這些有學的人,修十二因緣而開悟的緣覺,或者修四諦法而開悟的聲聞。‘今日回心’:你們現在都回小向大了,由二乘人發大乘心,‘趣大菩提’:想得到大的覺悟,‘無上妙覺’:沒有比這個再高上的妙覺。‘吾今已說’:我現在已經講了,‘其修行法’:真正的修行法告訴你們了。

  汝猶未識。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微細魔事。魔境現前。汝不能識。洗心非正。落於邪見。

  ‘汝猶未識’:阿難在前邊請問佛怎麽樣修行,為未來的眾生請法,他雖然明白修行的道理,可是他並沒有實地的經驗。理論他是明白了,可是他沒有經驗,所以他也就不知道修行中,會有一些什麽事情發生。所以佛就說:‘你啊!現在還不知道呢!’你不知道什麽?‘修奢摩他’:修這個楞嚴大定,‘毗婆舍那’這個微密的觀照。這個微密的觀照這種的法、這種的定裏頭,‘微細魔事’:在這修行裏頭,可有很多的魔事,這個魔並不是很顯著的,而是非常之微細。

  ‘魔境現前’:在你修道用功,用反聞聞自性的功夫時,魔境現前,‘汝不能識’:你不認識這個魔怎麽叫魔?‘洗心非正’:你就是雖然洗心,但你稍微有一點不對,不合乎正知正見,就‘落於邪見’:你稍微有一點點不是正知正見,就會落到邪見去。

  或汝陰魔。或複天魔。或著鬼神。或遭魑魅。心中不明。認賊為子。

  ‘或汝陰魔’:或者你自己心裏生出來的魔——自心魔。或者就是由色陰生出來的這十種魔,這也是屬於你自己的。

  ‘或複天魔’:或者又有天上的魔。為什麽天上的魔他來魔你呢?就因為你這修行的人,修行有了定力了,你這一有定力不要緊,可是魔王的宮殿都搖動了,就好像地震似的。他也有神通,那兒一搖動,他一觀察:啊!我這宮殿怎麽無緣無故就搖動起來了呢?就破裂了呢?喔!他就知道世界上有一個人要成道業了,所以他這種定力,把魔王的宮殿都要給破碎了。於是乎——你想破碎我嗎?我就先破壞你的定!所以他就來破壞這個修道人的定力,這是天魔。

  ‘或著鬼神’:鬼神也是這樣,看見你要修行證果,他就妒忌了。你要證果?我先來破壞你的修行。於是乎他就鑽到你的心竅裏去,或者附到你的身上,令你定力就不成了,令你就走火入魔。這個著魔,前麵這經上不是講了,這最重要的。為什麽著魔呢?就因為洗心非正,就因為你立心立得不正,所以呀!你有一點邪心,哦!就著魔了,這叫走火入魔——走著火,入魔了。

  ‘或遭魑魅’:或者遭魑魅魁魎上,這都是妖怪之類的。‘心中不明’:你一遇到這種境界來了,心中不認識、不明白,‘認賊為子’:你就認這個賊人做為自己的兒子。你想想,那你的東西他焉能不搶去、偷去呢?你把賊都引到家裏來了,家裏所有無價的寶珍都會給偷去的。

  什麽是你家裏的無價寶珍呢?我現在老老實實地告訴你,你切記啊!應該相信我的話,切記不要不相信我的話!為什麽呢?這是對你的前途和生命有大關係的,什麽是你的寶啊?就是你自己本有的如來藏性。這如來藏性,他能搶去嗎?前麵不是講過精、氣、神嗎?你若是要恢複你的如來藏性,首先就要保持你的精、氣、神,如果不保持住,那就是財寶被人搶去了,被人給奪去了,受打劫了,被人打劫去了,你小心一點啊!【注一】

  又複於中。得少為足。如第四禪。無聞比丘。妄言證聖。天報已畢。衰相現前。謗阿羅漢。身遭後有。墮阿鼻獄。

  ‘又複於中’:在修道中,你就是不著魔,也要有真正的智慧,要有擇法眼。擇,是選擇的擇;法,是佛法的法;眼,是眼目的眼。若你能認識佛法,自己到什麽程度上,你應該知道。不要‘得少為足’,‘如第四禪’:像什麽似的呢?就像那個修道修到第四禪的‘無聞比丘’:像無聞比丘似的。怎麽叫無聞比丘呢?就因為他自己沒有那麽大的知識,知識不夠,知道佛教的道理很少,所以叫無聞比丘。

  怎麽樣無聞呢?本來四果——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這都超過四禪天了,佛講證到四果阿羅漢就不會再受生死了;二果的聖人,名為一來,一升天上一來人間,這還有一番的生死;而初果就有七番生死。那麽這種的境界都超過四禪天。這無聞比丘修行用功,他的程度隻是到四禪天,他就以為證了四果阿羅漢了。其實這四禪天,根本就不是證果,這還是凡夫。

  那麽無聞比丘‘妄言證聖’:他說自己證了四果阿羅漢。現在有些人,不單以為四果阿羅漢這種程度都低了,這些人直認自己就是佛了!可是佛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那麽自認是佛的這個人,你先問問他有幾通?六通之中,鬼有五通,沒有漏盡通,佛果位上有六通。我相信現在自認是佛的人,不要說六通、五通,我相信一通都不通。一通都不通,所以他就說他自己是佛了,如果他要是有一通,也就不會打大妄語的。

  ‘天報已畢’:等他在天上的壽命完了之後,‘衰相現前’:這個衰相,記得以前我講的五衰現相嗎?天上的人壽命終了,要死的時候,就有這五衰現相,有五種。誰記得就講給大家聽一聽,若不知道的人應該記一記,現在我就不必再講了。(五衰現相:一、花冠萎謝;二、衣著塵埃;三、兩腋汗出;四、身體臭穢;五、不樂本座。)

  ‘謗阿羅漢’:等到他天福盡了,五衰相現,壽命終了的時候,他就發了脾氣。無聞比丘發什麽脾氣呢?他說:‘我現在被佛給騙了!佛是欺騙人的,他說證四果阿羅漢就永遠不受生死了,我現在為什麽壽命又終了呢?又要去托生、去受輪回?這是佛打妄語啊!’他這一謗佛,你說怎麽樣啊?就墮阿鼻地獄了。

  ‘身遭後有’,‘墮阿鼻獄’:阿鼻獄,就是無間地獄。根本他不是證到四果阿羅漢,他就說自己是四果阿羅漢,證果了,所以他天福享盡,壽命終了,又墮落了!他不知道他自己錯誤,而說佛說法說錯了,根本佛說:‘你沒有證到四果阿羅漢嘛!你若證到四果阿羅漢,自然就沒有生死了嘛!怎麽還會有五衰相現呢?’所以他這一謗佛,即刻就墮無間地獄——阿鼻地獄,這是無聞比丘。

  你現在說自己就是證佛果了,就是佛了,這樣的人應該到什麽地方去?這我都找不著他所去的地方,不知道他到什麽地方去。

  汝應諦聽。吾今為汝。仔細分別。

  ‘汝應諦聽’:阿難,你應該諦視而聽,應該特別注意,審視而聽。‘吾今為汝’:我現在為你阿難及一切的人,‘仔細分別’:詳詳細細地為你分別,講給你聽,你不要辜負我這種的心。

  阿難起立。並其會中。同有學者。歡喜頂禮。伏聽慈誨。

  ‘阿難起立’:阿難即刻就站起來了,‘並其會中’:和在會裏頭的大菩薩、大阿羅漢、大比丘,‘同有學者’:和初果、二果、三果這一些有學的人,‘歡喜頂禮’:一聽佛要分別仔細地講,大家都高興地一起頂禮,給佛叩頭。

  ‘伏聽慈誨’:都趴在那個地方聽佛來講這種的法。伏,是趴在那個地方。這並不是趴到地下,就在那兒聽,這個伏是把心裏什麽念頭都降伏了,沒有其他的妄想,就一心聽佛說法,這叫伏聽慈誨。

  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等當知。有漏世界。十二類生。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佛。無二無別。

  ‘佛告阿難’:佛告訴阿難,‘及諸大眾’:和在會的一切大眾,‘汝等當知’:你們現在的人應該知道,‘有漏世界’:這個有漏的世界,‘十二類生’:所有的十二類眾生,‘本覺妙明’:本來這個覺性,妙明的真心,‘覺圓心體’:又圓滿又覺悟的這種心體,‘與十方佛’:這十二類眾生的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一切的佛,‘無二無別’:都是一樣的,沒有分別。十方佛也是這個本覺妙明,覺圓心體;十二類的眾生也是這個本覺妙明,覺圓心體,這又叫如來藏性,和一切眾生是一樣的。

  由汝妄想。迷理為咎。癡愛發生。生發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

  ‘由汝妄想’:阿難啊!你的自性和十二類眾生的自性,與佛是無二無別的。可是你依真起妄,‘迷理為咎’:把真正的真理迷昧了,所以就生出毛病,生出過錯來了。‘癡愛發生’:最大的毛病是什麽呢?就是愚癡和這個愛。愚癡和愛,可以說是兩個,又可以講成一個。愚癡是一個,愛是一個,又愚癡,又有愛,這是分兩個講。若合上一個講,就是癡愛。因為你這個無明,變成什麽都不明白,就知道愛,一天到晚就想這個東西,想這個淫欲、想這個愛欲,啊!時時刻刻也放不下。

  你若能對研究佛法像這麽樣注意,時時刻刻也忘不了佛法,那很快就成佛了。可惜你沒有能把好色的這種心,放在好佛法上,所以學佛法,學來學去,愈學愈覺得幹燥無味,說:‘我就這麽多毛病,這個佛法都把我講出來了,哎!真是不要學了,學佛法把我的毛病都要學沒有了,這怎麽可以呢?’這就是一種癡愛。這個前邊說是由汝妄想,迷理為咎,我現在可以說是癡愛為咎,癡愛的過錯。

  癡愛發生,‘生發遍迷’:因為你有癡愛,所以就生發出來遍迷,一切都迷了,什麽都迷了。最初就是癡愛,你有了癡愛,什麽都不明白,什麽都不顧了,下地獄就下地獄,管那麽多幹什麽!所以什麽也都不管了。

  ‘故有空性’:因為你這個癡愛為咎,一天到晚就想女人,女人就想男人,所以就發出一種虛妄的空性。‘化迷不息’:這個迷就變化,由一個迷化出兩個迷,兩個迷又化出三個迷,化迷不息,總也不停止。聰明的人應該在這個地方著眼哪,應該注意這段經文哪,這個把你真講到骨頭裏去了,講到人這個骨頭裏去,這個毛病都給你講出來了!

  ‘有世界生’:才有這個世界生。‘則此十方’:既然這樣子,這個十方所有一切的世界,‘微塵國土’,‘非無漏者’:這不是一個不壞的,不是一個無漏的,因為它根本就沒有體性,是由妄想造成的。‘皆是迷頑’:都是不明白。迷就是不明白,頑就是頑固不化。‘妄想安立’:都是你這種妄想所安立的,你知道嗎?

  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裏。況諸世界。在虛空耶。

  阿難你不要睡覺!應該知道,知道什麽呢?你‘當知虛空’:所謂我說不要睡覺,就是叫你不要迷惑了,不要再有這個癡愛,不要再迷昧這個真理了,所以叫你不要睡覺。那麽佛叫阿難不要睡覺,我現在叫你們各位也不要睡覺。現在主要的問題,你應該知道這個虛空,‘生汝心內’:這虛空在你的心裏邊,‘猶如片雲’:好像一片小小的雲彩,‘點太清裏’:點到太清裏邊。太清也就是虛空的一個別名。

  ‘況諸世界’:何況所有的一切世界,‘在虛空耶’:虛空在你的心裏邊,就像一片雲彩在虛空裏頭似的。一片雲在虛空裏是很小的,但是這個虛空是很大的。可是虛空在你的心裏頭,也是像一片雲彩那麽小。

  本經卷六不是講過‘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空在大覺心裏頭,就像海裏邊一漚發,現在又說‘空生汝心中,片雲點太清’,空在你的心裏頭,好像一片雲點在太清裏那麽小。那你的心有多大,況且諸世界在虛空呢?所有一切的世界在虛空裏麵是很渺小的,那麽如果在你的心裏呢,那就更小了。所以這就是形容我們的覺性,是遍滿一切處的。

  汝等一人。發真歸元。此十方空。皆悉銷殞。雲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

  ‘汝等一人’:阿難,在你們裏邊的一個人,‘發真歸元’:如果成佛了。發真歸元就是成佛了,證四果阿羅漢也叫發真歸元。

  ‘此十方空,皆悉銷殞’:這十方所有的虛空都沒有了。‘雲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怎麽可以說虛空裏邊所有這一切國土,而不振裂呢?虛空都沒有了,國土又怎麽能存在呢?所以一切國土也都沒有了。

  那麽有的人說,既然成佛,虛空都消滅了,十方的佛成了很多,現在我們的虛空怎麽還沒有消滅呢?還沒有銷殞呢?在眾生分上,你看見,這是有的;在諸佛的分上看,這一切的虛空都沒有的,什麽都沒有。所以所見的不同,你就不能一概而論。好像現在我們有人得到五眼,開五眼的人,他就幾千裏、幾萬裏,此國土、他國土,這個國家的事情,那個國家的事情,他都可以看得見的,都可以知道的。那麽你沒有佛眼的人,你看得見嗎?看不見的。所以由這一點,你就不能說是:‘喔!我看見了,這就是有的。’你看見這是有的,在佛的分上看,就沒有了,虛空粉碎了。

  汝輩修禪。飾三摩地。十方菩薩。及諸無漏。大阿羅漢。心精通吻。當處湛然。

  ‘汝輩修禪,飾三摩地’:你們修禪定,也就是修三摩地,得到三摩地。

  ‘十方菩薩,及諸無漏,大阿羅漢’:所有的十方菩薩,及一切無漏的大阿羅漢。‘心精通吻’:你修這個禪定,得到定力,和十方菩薩、大阿羅漢的心裏都互相通的,互相吻合,就像一個似的。所以‘當處湛然’:這種清淨本然的樣子,不要到旁的地方去找,就在你當處就是,當處就是清淨本然、周遍法界的如來藏性。

  為什麽說十方的菩薩、大阿羅漢和修道的人,心精通吻呢?因為菩薩、阿羅漢和你所修的定是一樣的,都是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都是修這個楞嚴大定,所以大家都是一樣的。既然一樣,所以心精通吻,心裏都是相合的,彼此就好像互相都有電,通著的。

  不要說和諸佛菩薩、阿羅漢,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和每一個人的心裏,你如果想這個人,你那電報就打到他心裏去了,說:‘那個人知道不知道呢?’他自性裏知道,他心裏不一定知道,但是彼此大家自性方麵都知道了。

  你說:‘那每一個人,我一天到晚就想他,想、想、想……,那麽他也就會想我了?’

  你想死了也沒有什麽用的,好像前邊講那個癡情、癡愛的人就是,噢!如果有一個愛人,一天到晚想著放不下,啊,總那麽想,想!想!想!想來想去就想得死了。怎麽死的?想到一起來結婚了,結了婚就昏了;昏了,然後久而久之就死了嘛!結婚!結婚!結婚就是昏,昏就是愚癡,就是什麽也不知道了。這在中文的意思是這樣,英文是什麽意思,那我就不知道了。

  一切魔王。及與鬼神。諸凡夫天。見其宮殿。無故崩裂。大地振坼。水陸飛騰。無不驚懾。凡夫昏暗。不覺遷訛。

  你得到楞嚴大定、真三摩地這個時候,你說怎麽樣啊?就好像昨天你們去開會,那些個人一看到你們就震了。啊!現在有一個人得真三摩地,魔王也就震了。‘一切魔王’,‘及與鬼神’:和一切的鬼神,與‘諸凡夫天’:凡夫天就是六欲天、四禪天,這都叫凡夫天。‘見其宮殿’:他們那個地方就不得了了,怎麽樣啊?他的宮殿‘無故崩裂’:無緣無故這個宮殿就壞了。

  我有沒有對你們講過?以前我在東北,我有一個小徒弟,這個小徒弟大約十四歲的樣子,雖然是個小徒弟,他的神通可不小,他可以上天入地。他得到五眼,但是沒有得到六通——他得到五通,沒有得漏盡通;若是得漏盡通,那就證阿羅漢果了。

  有一天,他就跑到天上去玩。到了天上,這個魔王很歡喜他,就把他圈到宮殿裏頭了。魔王的宮殿都是玲瓏透體的,都像那個琉璃造的,非常地美麗,他就留在那裏。因為他有五眼,他看到他自己的法身到那個地方,魔王就不叫他回來了。他就告訴我:‘師父啊!我到天上去,現在回不來了!’

  我說:‘你到天上去回不來,誰叫你去來著?’

  他說:‘我以為那個地方好好玩的,我到那個地方去看看,啊!天上那個人就不叫我回來了。’

  我說:‘你玩,不要到那個地方去玩嘛!那六欲天的天魔,他專門就想要破壞修行人的定力。’於是乎我說:‘你不要害怕,我叫你回來。’

  我叫他回來,這魔王就在那兒圈著他不叫他回來,這個時候他就很恐懼了,他說:‘他不叫我回來,那怎麽辦呢?’

  我說:‘你不要怕,我現在叫你回來。’於是乎我就用這個〈楞嚴咒〉,我已經告訴過你們了,那個破魔咒術的五大心咒。喔!魔王宮殿即刻就粉碎了!這次他回來了,這是真實的事情。

  所以現在這魔王宮殿崩裂了,‘大地振坼’:大地也都震出很多的裂口,地也都破壞了。‘水陸飛騰’:水陸都飛騰,‘無不驚懾’:大家都恐懼得不得了。‘凡夫昏暗’:可是我們世間的凡夫,感覺力不那麽清楚,所以也不知道,‘不覺遷訛’:不覺這個大地有這麽多的變化。因為他感覺力沒有那麽靈敏,沒有那麽快,所以就不知道有大地六變震動的這種情形。

  彼等鹹得。五種神通。惟除漏盡。戀此塵勞。如何令汝。摧裂其處。是故鬼神。及諸天魔。魍魎妖精。於三昧時。僉來惱汝。

  現在明白了吧!那個魔為什麽要來,就因為這樣子。‘彼等鹹得,五種神通’:天上的魔和這個鬼神,都有五種的神通。什麽五種神通?就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但沒有漏盡通,如果他得到漏盡通,他也就不會來擾亂你了。因為他沒有得到漏盡通,所以他就還想做壞人,還想做惡人,來破壞你。

  ‘惟除漏盡’:可見這個漏盡不容易得的。什麽叫漏盡?我再給你們講真了一點,就是你一天無論男人、女人,男的想女的,女的想男的,那就叫漏。你沒有把這個念頭斷了,那就沒有得到漏盡。

  再給你們說深一層,我現在要給你們講真了,若不講真了,好像蓋著蓋兒搖,搖到幾時,你們也不知道這裏邊是什麽?講真了,就是要你那個精不走了,那就漏盡了;你的精若走了,那就漏了。現在我把天地的秘密都告訴你們,你能精不遺失,那你就沒有漏了。你不單精不走,你連那個念頭,那個心都沒有了,微細微細的那個念頭,好像要有淫欲心的念頭都沒有了,那是漏盡了。現在明白了嗎?天魔為什麽沒有漏盡?他就有這個淫欲心,鬼神也有淫欲心。

  ‘戀此塵勞’:塵勞是什麽?我告訴你們,就是這個淫欲,淫欲就是塵勞,塵勞就是淫欲,他就貪戀這個東西。‘如何令汝,摧裂其處’:他貪戀這個東西,所以他也不願意叫你放下,叫你也要貪戀。他說:‘我們兩個是好朋友,我沒有放下這個東西呢,你就想要跑了,要把這個東西舍了?不可以的!’所以他就來了。幹什麽呢?摧裂其處,他舍不得你離開這個世界,‘是故鬼神’:所以這一切的鬼神,‘及諸天魔,魍魎妖精’:以前我講妖精,你們不懂,現在告訴你了。

  你看中國這‘妖’字怎麽、罵的呢?什麽是妖精?這個‘女’是壽‘夭’了。怎麽叫夭?夭就是年紀不過三十歲以前死的,這都叫夭。那麽這個妖精,你看這個字義,我不要講得太多了,這個意思你明白就可以了。總而言之,這個女字邊擱一個短命鬼,青年死的就會做妖精。

  ‘於三昧時’:誰的三昧?就是你的三昧,你在定的時候,‘僉來惱汝’:僉當‘全’字講,當‘皆’字講,也可以當‘都’字講,就是他們統統都來了,來了要幹什麽呢?所謂都來要吃唐僧肉。

  唐僧,誰叫唐僧呢?唐玄奘就叫唐僧,好多妖精都想要吃他的肉,那就是惱亂他的定。所以你要是修行有了定力,那一切的妖魔鬼怪也想要來吃你的肉。不是吃你的肉,我再給你們講真一點,今天我和盤托出,一點都不保留,怎麽樣呢?就因為你沒有淫欲心,你的精足了。

  你的精足、氣足、神足了,所以他這個時候,看你有這麽多寶貝。說:‘我一定到你那兒搶你的寶貝來了。’為這個,所以他就來破壞你。他破壞你的原因,就想要搶你的寶貝。你誰有女朋友,那個女朋友就是搶你寶貝的!誰有男朋友,那個男朋友也就是搶你寶貝的!你以為幹什麽的呢?你說:‘我學佛法,佛法講布施,我把我的寶貝布施給人。’那你將來就變成窮鬼墮地獄了。那時把你寶貝搶去的那個人,他不會再到那兒跟你說:‘我給你一點寶貝,你可以再出去了。’那時候沒有法子幫你的忙,你自己想一想看。

  然彼諸魔。雖有大怒。彼塵勞內。汝妙覺中。如風吹光。如刀斷水。了不相觸。汝如沸湯。彼如堅冰。暖氣漸鄰。不日消殞。徒恃神力。但為其客。

  在前邊所說的這個魔,你的定力修得有所成就了,魔王就怕你成就定力,於是乎,他就來破壞你的定力,令你三昧不能成就。‘然彼諸魔’:雖然魔王都來擾亂你,給你麻煩,可是這一些個魔,‘雖有大怒’:雖然他們都非常地惱怒,‘彼塵勞內’:可是他們有這種塵勞染汙,‘汝妙覺中’:所以在你的妙覺性裏邊,‘如風吹光’:他們沒有你的辦法,不能奈你何,怎麽呢?就好像風吹這光似的,光不為風所搖動。‘如刀斷水’:又好像用刀來斬水一樣,‘了不相觸’:刀斬水,你就怎麽樣斬也斬不壞水的。

  ‘汝如沸湯’:你這種修行的定力,有一個比方。比方什麽呢?就好像熱湯似的,‘彼如堅冰’:魔王也有一個比方,比方什麽呢?比方冬天凍的堅冰。‘暖氣漸鄰’:這個堅冰雖然堅固,但是遇到沸湯,暖氣漸漸地和它就接近了,‘不日消殞’:不用一天的時間,它就會消滅了。‘徒恃神力’:他們隻仗恃著有神力,‘但為其客’:始終是做不了主人,就僅僅做一個客人而已。

  成就破亂。由汝心中。五陰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成就破亂’:他們不能成就他們的破亂,‘由汝心中,五陰主人’:你心裏五陰的主人,‘主人若迷’:你這個主人若是迷惑了,那麽‘客得其便’:客就得了方便了。如果你這主人不迷,他就沒有你的法子。誰是主人?就是自性。你自性假使迷了,那魔就有辦法了,就可以惱亂你;你自性要是不迷呢,魔就沒有辦法你,他就束手無策。

  當處禪那。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奈汝何。陰消入明。則彼群邪。鹹受幽氣。明能破暗。近自消殞。如何敢留。擾亂禪定。

  ‘當處禪那’:當你得到三昧的靜慮,得到正定正受這種禪那的時候,‘覺悟無惑’:你隻有一個覺悟的菩提心,而沒有一切的疑惑。‘則彼魔事’:那麽魔的本能,‘無奈汝何’:他就不能奈你何,不能把你怎麽樣子,他沒有辦法你,也沒有法子給你麻煩。

  ‘陰消入明’:那麽魔是屬陰的,陰會消去了,就好像這魔就是冰,你自己就好像熱水似的,熱水把冰化了,這就叫陰消。入明,你的智慧火高懸,所以就入明了。‘則彼群邪’:那一班的邪魔外道、妖魔鬼怪,‘鹹受幽氣’:他們所有的本事就是黑暗的幽氣。‘明能破暗’:你自己有真正的定力,有真正的慧力,慧光的發明,明能破暗,這暗就破了。【注二】

  ‘近自消殞’:如果他想近前來惱亂你,來給你麻煩的話,他自己就會消滅了。‘如何敢留’:他怎麽樣還敢在這兒留難你,在這兒給你添麻煩呢?他就不敢‘擾亂禪定’:他就不敢在這個地方來惱亂你了。

  若不明悟。被陰所迷。則汝阿難。必為魔子。成就魔人。

  ‘若不明悟’:假使你不明白、不覺悟,‘被陰所迷’:被這個五陰魔所迷,‘則汝阿難’:那麽現在你阿難‘必為魔子’:一定做魔子魔孫了,‘成就魔人’:你所成就的,此是屬於魔之類的。

  如摩登伽。殊為眇劣。彼惟咒汝。破佛律儀。八萬行中。隻毀一戒。心清淨故。尚未淪溺。

  ‘如摩登伽’:像摩登伽女,‘殊為眇劣’:這是一個很渺小、很平常的魔事。‘彼惟咒汝’:她就用先梵天咒來迷你,‘破佛律儀’:她破壞佛所有一切的規矩,在這‘八萬行中,隻毀一戒’:就隻毀壞了一戒而已。

  ‘心清淨故,尚未淪溺’:因為你心裏清淨,你這時候證了初果,所以尚未被她魔住,還沒有墮落。

  此乃隳汝。寶覺全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沒。宛轉零落。無可哀救。

  ‘此乃隳汝’:這個是令你墮落的一種行為。‘寶覺全身’:你這個寶覺的全身,‘如宰臣家’:就好像做大官的家裏頭,‘忽逢籍沒’:忽然被皇帝給抄家了。‘宛轉零落,無可哀救’:那麽就互相輾轉地零落,你沒有地方去求救,沒有地方求哀憐,叫人可憐你、來救救你,沒有的。

  阿難當知。汝坐道場。銷落諸念。其念若盡。則諸離念。一切精明。動靜不移。憶忘如一。

  ‘阿難當知’:阿難,你應該知道,‘汝坐道場,銷落諸念’:把一切的念都沒有了。你隻修反聞聞自性這種的功夫,所以把一切的諸念都銷落了。‘其念若盡’:這個念若沒有了的時候,‘則諸離念’:則所有的一切離開你想念的,‘一切精明’:所有一切的精明,所有的這種智慧和定力,‘動靜不移’:你動,它也不會改變的;靜,它也不會改變的。‘憶忘如一’:想起來和忘了,這兩種道理是一樣的,是一個,沒有兩個的。

  當住此處。入三摩地。如明目人。處大幽暗。精性妙淨。心未發光。此則名為。色陰區宇。

  ‘當住此處’:阿難啊!你應該知道,修這種的定力,住在清淨、動靜不移、憶忘如一這種的境界上,‘入三摩地’:得到一種定力。‘如明目人’:就好像有眼睛的人,‘處大幽暗’:居住到一個大幽暗的房子裏頭。‘精性妙淨’:雖然有這種精明的妙性,這種妙淨,而‘心未發光’:心裏沒有得到真正的智慧光明。‘此則名為’:這個名為‘色陰區宇’:就是色陰所管的一個地方。

  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複幽黯。名色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劫濁。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

  ‘若目明朗’:假設你這個人的目明朗,則‘十方洞開’:十方世界都給洞開了。‘無複幽黯’:再沒有幽暗的情形了,這個時候叫什麽名字呢?‘名色陰盡’:這個名字叫色陰盡。這五蘊——色、受、想、行、識——中的色陰就沒有了。‘是人則能超越劫濁’:這個人他還能超越過去劫濁這時候,‘觀其所由’:觀看觀看他這個人這種行為、行動的所由。‘堅固妄想’:他這種堅固妄想,‘以為其本’:以做他這個根本。【注三】

  阿難。當在此中。精研妙明。四大不織。少選之間。身能出礙。此名精明。流溢前境。斯但功用。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色陰魔之一:身能出礙

  現在講到這五陰魔上,文當五陰魔,五陰是什麽呢?是色、受、想、行、識。色有十種魔,受有十種魔,想有十種魔,行有十種魔,識有十種魔,合起來就是五十種陰魔。修道的人必須對這五十種陰魔認識得清清楚楚的,如果不清楚這五十種陰魔,很容易就做了魔王的眷屬。等做了魔王的眷屬時,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麽就做了魔王的眷屬呢!還不得其要領,還不知道。所以這要特別注意的。

  ‘阿難,當在此中’:當在什麽中呢?就在這個色陰將盡的時候。在這個人十方洞開、無複幽黯的時候。‘精研妙明’:因為這時候有一種光明,在精研這個妙明。‘四大不織’:四大互相都不起作用了。

  ‘少選之間,身能出礙’:在這個十方洞開、無複幽黯的時候,就等了少選,就是沒有好久的一個時間,在很短的一個時間之內,這個身已經沒有障礙了,好像等於虛空一樣。這時候叫什麽?叫意生身。這個身能出礙,就是離開這個肉體,另外還有一個身。就像前麵講的我那個徒弟,他到了天上去,這叫法身,又叫意生身。這意,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的這個意,是由意生出來的這個身,這叫出礙了。

  ‘此名精明’:這個名字叫精明。‘流溢前境’:這個精明,流溢前邊的這種境界。【注四】

  ‘斯但功用’:這一種的境界,隻不過是一種功用而已。不能常,它是偶爾的。如果你隨時可以自由出入,我願意到什麽地方去就到什麽地方去,我願意回來就回來,操縱自由。‘放之則彌六和[合]’,放開了滿三千大千世界,‘卷之則退藏於密’,收回來呢,隨時可以收回來。你若不能這樣子,不能隨你自意,這叫什麽呢?這是暫時的一種功用,你用功用到這個地步了,就有這麽一個境界。‘暫得如是’:暫時間得這麽一個境界,不是永遠的,不是常常都能這個樣子,不是常常能身出礙。‘非為聖證’,這不是一種的證果,聖人證果不是這個樣子的。

  ‘不作聖心’:你若不作證果這樣的解法:‘你看,我這修行真有了功夫囉,我簡直地又能怎麽樣出玄入牝!’你若這樣一自滿,怎麽樣啊?那就完了。不作聖心,‘名善境界’:你若不作證聖、證果,這還算可以,這種境界還算沒有大的妨礙,沒有大的過錯。

  ‘若作聖解’:假使你若說:‘哦!我現在的功夫不得了了,我真了不起了,我現在就是出世的聖人,我就是阿羅漢了!’你若一這樣子,認為自己是阿羅漢,證了聖果,‘即受群邪’:這時候一切的魔就都會來了。魔既然來了,那將來是墮地獄的。

  阿難。複以此心。精研妙明。其身內徹。是人忽然。於其身內。拾出蟯蛔。身相宛然。亦無傷毀。此名精明。流溢形體。斯但精行。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色陰魔之二:內徹拾蟲

  這是五陰裏色陰的第二種魔的境界。這種魔境為什麽來的?就因為你修行,你用功它才有的。如果你不用功,你想找這種魔的境界也找不著,他不理你的。因為什麽呢?因為你是個窮人,他到這兒來,也沒有什麽好處。現在你修行修到有寶貝了,你有了寶貝,所以他就來了,想要把你的寶貝給搶去。

  那麽來的時候,你要怎麽樣子呢?你還要如如不動,了了常明,不要著相,不要生一種的執著心,也不要想:‘啊!這種境界真好啊!再來一次吧!’不要去歡迎它,也不要不歡迎它,就像沒有那回事似的,非為聖證,這不是一種證果的境界。不作聖心,你要是不作證果這樣想,名善境界,這個還不錯的。

  你若一作聖解說:‘啊!我現在真是了不起了,連在我身裏的蟲,我都能把它拿出來。’這種認為自己得了神通自在,這就錯啦!你隻要有這一念的貢高心,魔就來了,隨著你的貢高心,就鑽到你心裏來。鑽到你的心裏怎麽樣啊?就把你擺布得搖搖蕩蕩,得不著定力了。

  所以修道你一定要真正地明白這個道理,才不至於墮坑落塹,不至於走錯路。你若不明白佛法,好容易就走錯路的。你沒有功夫,那不成問題;有功夫的時候,那個魔王時時刻刻都看著你的,看著你一有機會可趁,他就來惱亂你了。

  ‘阿難,複以此心’:再用這個心,‘精研妙明’:精研這種微妙而光明的情形。‘其身內徹’:內裏通徹光明了。這個人修行修行,啊!自己身體裏邊,什麽東西都看見了。要是常常能看得見,那就可以;要是不是常常看得見,隻是偶爾看見,這就是一種境界,這是五陰中色陰的一種境界。

  ‘是人忽然’:這個人忽然間,‘於其身內’:在他的身內,‘拾出蟯蛔’:他可以在肚皮裏麵自己拿出蟲子來。這蟲子有長的、有短的、有大的、有小的,他都可以伸手就拿出來。拿出的蟲子,是清清楚楚、真實不虛的,但是肚皮也沒有壞,你說他怎麽拿出來的?你若伸手到肚皮裏頭拿這蟲子,肚皮應該壞了,可是肚皮也沒有破裂。‘身相宛然,亦無傷毀’:這個身相宛然,這個地方就有兩個解法:可以說這蟲子身相宛然,一點都沒有壞,是整個的,是完整的,是活的,是生動的,這是一個講法。又可以說,你自己的這個肚皮,也宛然沒有損壞,這也是一個解法。

  ‘此名精明’:這叫什麽呢?這就叫精明。精到極處,也明到極點了,所以就其身內徹,‘流溢形體’:這不是你用手到肚子裏麵去拿出來的,是從你身子裏邊流溢出來的。

  所以,‘斯但精行’:這個就是你用功用得精微,得到一種奧妙,發生一種妙行。‘暫得如是’:暫時間這個樣子,不是常常這個樣子,你若是常常這個樣子,那又另當別論了。‘非為聖證’:這不是證果聖人的境界。

  ‘不作聖心’:你若不是作證果聖人的想法,‘名善境界’:這還可以,過得去,沒什麽大問題,沒有大的麻煩。

  ‘若作聖解’:你要是說:‘我現在證了聖果囉,我肚裏邊的東西,我隨便可以拿得出來,你說這有多妙!這個境界,你是沒有的。’你若一有這種貢高我慢心,一有這種的執著心,‘即受群邪’:就會被魔王拖去了。拖去,就變了魔王眷屬了。

  又以此心。內外精研。其時魂魄。意誌精神。除執受身。餘皆涉入。互為賓主。忽於空中。聞說法聲。或聞十方。同敷密義。此名精魄。遞相離合。成就善種。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色陰魔之三:精魂離合

  ‘又以此心’:那麽又以精研妙明這種的心。‘內外精研’:精益求精,深造不已。‘其時魂魄’:其時自己的魂魄——魂有三個,魄有七個。

  以前我不是講在人身上有十兄弟嗎?有的就單單有耳朵;有的就單單有眼睛,沒其他的五根;有的就單單有個鼻子,沒有嘴,也沒有眼睛,也沒有耳朵。這三魂七魄,各有一根,沒有其餘的五根,所以,它單獨的就不能成立,必須要大家來共同合作。你有耳朵的,幫忙我沒有耳朵的;你有眼睛的,幫忙我沒有眼晴的,這真是互相利用,互相幫助,他們很合作的。【注五】

  那麽在你的身上,和這個‘意誌精神’:意,就是意誌。這個意,同你的誌氣,和你的精神這種種的。‘除執受身’:你除了這個身體,‘餘皆涉入’:這個魂、魄、意、誌、精、神,互相涉入,你到我這兒,我到你那兒,互相幫助,互相涉入。‘互為賓主’:有的時候你做主人,我做客人;有的時候又他做主人,你做客人,這六種互相為賓主。

  ‘忽於空中’:忽然在虛空裏頭,‘聞說法聲’:虛空裏頭講經呢!說法呢!誰講的?隻聞其聲未見其人,就聽見說法聲,但是看不見誰說的,其實就是你自己的魂魄、意誌、精神互為主賓去講的。

  ‘或聞十方,同敷密義’:或者啊,聽到十方虛空裏頭都講經說法呢!這是什麽道理?這個就是因為你在因地——所謂因地就是前生,前生你聽過經、聞過法,在你這魂魄、意誌、精神裏頭沒有忘了。所以今生你用功逼拶到極點,就把這個東西都拱出來了,都跑出來了,就聽到好像講經說法的聲音。

  ‘此名精魄’:這個名字就是精魄。‘遞相離合’:或者我和你合作了,或者你和我合作了,互相離合,互相結成一黨,做了一個團體。‘成就善種’:或者說法,令你在不明白的時候,又提醒你,令你種善根的種子。

  ‘暫得如是’:這也是暫時間的,不是永遠的。‘非為聖證’:這不是證果,你不要以為這個境界:‘喔!又不得了了,你看我現在不用去聽經,隨時隨地我聽見虛空中都在說法呢!’你聽見說法,那是說法,也不是你自己證聖果了。

  ‘不作聖心,名善境界’:你不生貢高心,不生自滿心,不生自己了不起的心,不生這種騙人的心,‘啊!你看,我用功用得沒有人講經,我都聽到說法,你有沒有這樣子啊?’故意地去向人家講自己的這種境界,好叫人家相信自己。‘你有沒有這個時候啊?’‘沒有啊!’‘哦!我是得過啊!’就這麽炫示自己的長處,這怎麽樣啊?‘若作聖解,即受群邪’:你這麽一自滿,一執著,一貢高,一我慢,一認為你自己不得了,一定著魔的,著魔幹什麽去呢?一定墮落的。

  又以此心。澄露皎徹。內光發明。十方遍作。閻浮檀色。一切種類。化為如來。於時忽見。毗盧遮那。踞天光台。千佛圍繞。百億國土。及與蓮華。俱時出現。此名心魂。靈悟所染。心光研明。照諸世界。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色陰魔之四:境變佛現

  ‘又以此心’:以這個心,‘澄露皎徹’:澄清而顯露出來,皎潔而明徹。‘內光發明’:內裏邊就發出一種光明來,發出光明怎麽樣子呢?‘十方遍作,閻浮檀色’:十方的世界,都像閻浮檀金這樣的顏色。‘一切種類,化為如來’:所有胎卵濕化,無論什麽種類,都變成如來了。

  ‘於時忽見’:在這時候,忽然間就見著了,見著誰呢?‘毗盧遮那’:毗盧遮那,就是遍一切處,這是佛的名字。他無在無不在,任何地方都有他的身體。忽見毗盧遮那遍一切處這一位佛。‘踞天光台’:他坐在天光台上,現千丈毗盧遮那身,‘千佛圍繞’:有一千位佛周圍圍繞著毗盧遮那佛。‘百億國土’:國土也非常多。‘及與蓮華’:和所有的青黃赤白的蓮華都有。‘俱時出現’:同時都現出來了,佛就坐在蓮華上,蓮華就在佛的足下出現。

  ‘此名心魂,靈悟所染’:這個你不要認為是真的,這是你的心和你的魂靈悟,互相這麽一種靈感的覺悟所染,這並不是真的。‘心光研明’:你這個心光在研明了,在明白。‘照諸世界’:這時候這個心光照諸世界。

  ‘暫得如是’:這不是永遠這樣子,是暫時的。‘非為聖證’:這不是證聖果。

  ‘不作聖心’:你不要作證聖果的想。‘名善境界’:就是善境界。

  ‘若作聖解,即受群邪’:你若說:‘哦!這又是個不得了的境界,這毗盧遮那佛我都看見了,你看見了嗎?你沒有我這麽功大深,我真夠功夫了!’你若這樣一想啊,魔王又來了,拖你到地獄裏去了。

  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觀察不停。抑按降伏。製止超越。於時忽然。十方虛空。成七寶色。或百寶色。同時遍滿。不相留礙。青黃赤白。各各純現。此名抑按。功力逾分。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色陰魔之五:空成寶色

  ‘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觀察不停’‘抑按降伏’:抑,就是把它壓抑著;按,是按住;降伏,來降伏它。‘製止超越’:製止這種的心,不讓它有所偏激。

  ‘於時忽然’:在這個時候,忽然間,‘十方虛空’:所有的十方虛空,‘成七寶色’:成七寶的顏色,‘或百寶色’:或百寶這種顏色,‘同時遍滿’:在這一個時候遍滿虛空,‘不相留礙’:互相誰也不妨礙誰,互不留礙。‘青黃赤白’:青黃赤白各種顏色,‘各各純現’:自己現自己的顏色。

  ‘此名抑按’:這個也就是抑按著,修到你這個心抑按了,不叫它打妄想,不叫它想其他的東西。它抑按久了,‘功力逾分’:功力,就是你用功修行的這種功力。逾分,就是超過平時應有的分了。

  ‘暫得如是’:暫時間看到這七寶的顏色,‘非為聖證’:這不是證聖果的一種表現。

  ‘不作聖心’:你若不作證聖果的這種想法,‘名善境界’:這還可以的,這個境界也不是不好。

  ‘若作聖解’:你若是以為證了聖果,‘即受群邪’:就受到群邪的包圍,就會墮落了。

  又以此心。研究澄徹。精光不亂。忽於夜半。在暗室內。見種種物。不殊白晝。而睹室物。亦不除滅。此名心細。密澄其見。所視洞幽。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色陰魔之六:暗中見物

  ‘又以此心’:以這個定的心,‘研究澄徹’:研究清徹。‘精光不亂’:這種澄徹的精光不亂,有一種定力。‘忽於夜半’:忽然間在夜半,‘在暗室內’:在那麽一個沒有光的房子裏邊,‘見種種物,不殊白晝,而暗室物,亦不除滅’:看見種種的東西,不但房子裏的東西看得見,而且房子外邊的東西,也看得見。不但房子外邊的東西,可以看得見;這個房子裏邊本來有的東西,也可以看得見。不但本來有的東西,可以看得見,而且從這個房子外邊所來的東西,也看得清清楚楚。

  ‘此名心細’:這個叫什麽名字呢?這個就是你心細到極點了,‘密澄其見’:把你這個見也清淨到極點了,‘所視洞幽’:因為你的見清淨了,所以就是幽暗的地方,也一樣看得見的。

  ‘暫得如是’:可是這是暫時間得這個境界,‘非為聖證’:這不算證聖果的一種境界,不要以為這就是證聖果了,這不是證聖果!

  ‘不作聖心’:你若不拿它作證聖果嘛,你不這樣想,‘名善境界’:這還可以算一個善的境界。

  ‘若作聖解’:假設你自己生出貢高的心,自滿的心,驕傲的心,認為自己這功夫不得了了,‘即受群邪’:這就會招魔障的。

  有的修道人,在這個淨極光通達,他清淨到極點了,啊!忽然間他就見一切物。見一切物,是什麽所見的呢?就是他開了佛眼所看見的。那麽這個佛眼,並不是人人都可以開的,也不是你開了,就永遠開了,這種境界是暫時開的佛眼。所以在暗室裏邊,他也看到光明,也看到房子裏邊一切的物質,一切的東西。可是,方才我說從外邊來的東西也可以看得見,從外邊來的什麽東西呢?好像在這一個房裏頭是黑暗的,你可以看到從外邊來個神,或者是來個鬼,或者來個菩薩,或者來個佛,這都沒有一定的。

  以上所講的這種境界也不是一定的,也不是人人都一定有的,也不是人人都一定沒有的,這也不一定是必經之路,這不過是修道有時會有這種境界。所以你不要以為,個個修道人都是一樣的境界,不是的。

  談到這個佛眼,有的人開佛眼就可以永遠都開了,這叫報得通。什麽叫報得通呢?就是他前生修行用功,修千手千眼這個法,所以感得生生世世都可以開佛眼。有的開的是臨時的,暫時這麽一開,他不是永遠的,為什麽不是永遠的呢?就是因為你心哪,不是時時那麽清淨,如果你心時時清淨,你在前生修過大悲法,那就可以永遠開了,所以這有種種情形,是不同的。

  又以此心。圓入虛融。四肢忽然。同於草木。火燒刀斫。曾無所覺。又則火光。不能燒爇。縱割其肉。猶如削木。此名塵並。排四大性。一向入純。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色陰魔之七:身同草木

  ‘又以此心,圓入虛融’:圓滿而又虛融,你說它有,也不是有;你說它沒有,它又有。

  ‘四肢忽然’:這兩隻胳膊、兩條腿,忽然間‘同於草木’:像草木似的,沒有知覺了。‘火燒刀斫’:用火燒它,用刀來砍它,‘曾無所覺’:也是沒有知覺。用刀砍就砍,用火燒就燒,也不痛、也不癢了,沒有感覺。

  ‘又則火光,不能燒爇’:用火燒它也燒不熱。‘縱割其肉’:你就把胳膊、腿上的肉割下來,‘猶如削木’:像什麽似的呢?就像削木頭似的,也不知道痛癢,這叫什麽呢?

  ‘此名塵並’:這是所有的塵相都合並起來了。‘排四大性’:排地、水、火、風四大的性,‘一向入純’:都合而為一,都合成一個了。

  ‘暫得如是’:可是這是暫時間的,不是永遠這樣子,是偶爾的,或者一陣間的。‘非為聖證’:不要以為這就是證聖果了。

  ‘不作聖心’:你不作證聖果的想,這個就是‘名善境界’。

  ‘若作聖解’:你若是以為是證果了,生一種大我慢,生了一種驕傲心、自滿的心,‘即受群邪’:就要受群邪來交攻你,群邪就來包圍你了。

  又以此心。成就清淨。淨心功極。忽見大地。十方山河。皆成佛國。具足七寶。光明遍滿。又見恒沙。諸佛如來。遍滿空界。樓殿華麗。下見地獄。上觀天宮。得無障礙。此名欣厭。凝想曰深。想久化成。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又以這個修道、修三昧的心,‘成就清淨’:他所成就的非常清淨,‘淨心功極’:清淨的這個心,功夫到了極點。

  ‘忽見大地’:忽然間就看見所有的大地。‘十方山河’:所有十方一切的山河大地,‘皆成佛國’:都變成佛國了。‘具足七寶’:每一個地方都有金、銀、琉璃、硨磲、赤珠、瑪瑙、珊瑚這七種的寶貝。‘光明遍滿’:這個七寶也放光,光明照徹十方。

  ‘又見恒沙,諸佛如來’:又看見如恒河沙數那麽多的諸佛如來,‘遍滿空界’:遍滿在虛空裏頭,‘樓殿華麗’:樓閣和寶殿都非常華美的。‘下見地獄’:往下一看,怎麽樣呢?就看見所有的一切地獄。‘上觀天宮’:往上邊一看,天宮的境界也都看見了。‘得無障礙’:他沒有一點的障礙,任何地方都看見了。

  ‘此名欣厭’:為什麽看得見這些個東西呢?就因為平常你有歡喜和厭惡,歡喜或者上天,或者佛國,你厭惡地獄。那麽‘凝想日深’:凝結你這麽想,就好像雞抱雞仔似的,又好像貓在那兒等著老鼠那麽樣子,又好像龍養它的珠子那麽樣地注意。凝想,就是不想旁的東西了,專心致誌,一心就想這個佛國怎麽樣好,地獄是怎麽樣痛苦。他的心就歡喜快樂的地方,厭惡苦惱的地方——特別苦的地方,心念專一,想得專一了,‘想久化成’:想得久而久之,就化成這種境界了。

  ‘非為聖證’:你不要以為這就是證了聖果,有了功夫了,不可以的。‘不作聖心’:你若不作證聖果的想法,‘名善境界’:這個境界還不壞的。

  ‘若作聖解’:假設你若說是:‘啊!這個境界可妙了,我現在和佛住在一起了,我甚至於也就是佛了。’若這樣一想,‘即受群邪’:那一些個天魔外道就都陪著你來了,你說你和佛住在一起嗎?這會兒他們先親近親近你,和你做一做朋友再說。

  又以此心。研究深遠。忽於中夜。遙見遠方。市井街巷。親族眷屬。或聞其語。此名迫心。逼極飛出。故多隔見。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色陰魔之九:遙見遙聞

  ‘又以此心,研究深遠,忽於中夜’,‘遙見遠方,市井街巷’:看見遠方一切的情形,遠方什麽情形呢?看見賣東西的街市上,又看見井,就是取水的地方;街,就是大街;巷,就是小街道;‘親族眷屬’:或者你的親戚,或者你的朋友、眷屬;‘或聞其語’:或者聽到他們說話。

  ‘此名迫心’:那麽這就是你修道修得逼拶這個心,逼迫到極點了。‘逼極飛出’:你把你這個心壓製它,總不讓它打妄想,逼到極點了,這個心就飛出這種境界來。‘故多隔見’:所以隔著多遠,他都看見了,因為你總也不想見東西,這回呀!它可一下子跑出去了,就什麽都看見了。

  ‘非為聖證’:你不要以為這個境界,就是個好境界。‘不作聖心’:你若不作證聖的這種想法,‘名善境界’:這個境界還可以的。

  ‘若作聖解’:假設你說自己得了聖果,啊!未證言證,沒有證果,你說證果了;未得謂得,你沒有得道,就說得道了。這樣的話,‘即受群邪’:就要受一切的魔來包圍你了。

  又以此心。研究精極。見善知識。形體變移。少選無端。種種遷改。此名邪心。含受魑魅。或遭天魔。入其心腹。無端說法。通達妙義。非為聖證。不作聖心。魔事消歇。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這是色陰第十種的陰魔,叫妄見妄說。

  ‘又以此心’,‘研究精極’:研究到極點了。‘見善知識’:他這時候看見那個善知識。什麽叫善知識呢?就是他過去跟著學法的這個善知識,怎麽樣呢?‘形體變移’:看見這個善知識,咦!等一等又變成了一個老年人,等一等又變成一個中年人,等一等又變成一個少年的人。又看這個善知識,好像本來是個男人,又變成個女人。‘唉!這個善知識,原來前生大約是個女人。’就生這一種邪知邪見。其實他所見的這個見,不是真正的見,這種改變,是由他的妄想變成的。

  ‘少選無端,種種遷改’:少選就是時間不長,啊!什麽都變了,什麽都和平時不同樣了,這就和現在一般人所吃的那個LSD(迷幻藥)差不多。吃了——哦!花花綠綠的,眼晴看什麽東西也看得不清楚了,看得紅紅綠綠。畫出來那個畫,也畫得古靈精怪的,也不知道是個什麽,就那麽亂畫。畫出來,這兒說:‘啊!畫得真好。’有人還讚歎。你看!就是這種樣子。那麽說:‘這個人是不是吃那個東西了呢?’這個不是,這是一種魔王的作用。你就吃LSD,那也是魔王的作用。你一吃那個藥,那魔王就幫你忙來了,叫你改變。【注六】

  不過這個色陰的境界,有的時候會改變好的,有的時候會改變壞的。這個人善根充足,有善根的,他就變到好的那一邊去;那善根不夠的人就往下流,變得不好了。所以說種種遷改。

  ‘此名邪心’:這個名字就叫邪心,心裏不正當。‘今受魑魅’:他心裏有鬼。‘或遭天魔’:或者是天上的魔王,‘入其心腹’:入到他心竅裏頭去了。‘無端說法’:你說怎麽樣啊?就像某某人說他也會講經了,某某人他又會說法了,某某人他又開了悟了,某某人又成了長老了。所以他無端說法,自己也不知道是說的什麽。

  ‘通達妙義’:這個通達妙義,不是真正通達妙義;這個說法也不是真正說法。他就拿這個不對的,認為對了,他說他說的法最妙了,就這麽自讚毀他,說他是最第一,是個長老了。

  ‘非為聖證’:這種境界不是一種好境界,‘不作聖心’:你若不作證聖果的這種心來想,‘魔事消歇’:這個魔事就沒有了,就消了。‘若作聖解,即受群邪’:你要是認為你自己證果了,那就快囉!快到什麽地方去了?就快到地獄去了,你證了地獄的果了。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色陰。用心交互。故現斯事。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像以上所說這十種的禪那,這種靜慮所現的境界,‘皆是色陰’:這都是屬於色陰。‘用心交互’:因為用心互相這麽研究它,到了極點,‘故現斯事’:所以就有時會現出這樣的事情來,這樣的境界來。

  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

  ‘眾生頑迷’:眾生頑固不化,愚迷不醒,‘不自忖量’:也不自己忖量忖量自己,是在什麽程度上。‘逢此因緣’:遇著這種的境界,這種的因緣,‘迷不自識’:愚癡而不認識這種魔的境界,‘謂言登聖’:自己就說,我現在已經成了佛,開了悟,證了果了。啊!你說怎麽樣啊?這‘大妄語成’:這真是打大妄語,這就是打最大的妄語。打這種妄語,說自己就是成佛了,這決定下地獄的,‘墮無間獄’:墮落到無間地獄裏去。【注七】

  汝等當依。如來滅後。於末法中。宣示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汝等當依’:阿難,你們現在應該依照我所說的這個法去做。‘如來滅後’:佛滅度之後,‘於末法中’:在將來末法的時候,‘宣示斯義’:一定要宣傳這種的道理。‘無令天魔’:你不要令天魔,‘得其方便’:令他得方便。‘保持覆護’:你要保持覆護這真正的佛法,‘成無上道’:得成無上的道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