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泛民煽動學生罷課屬政治綁架或自掘公關墳墓

(2014-09-23 01:28:18) 下一個
泛民偷換罷課原因,臆想擾亂香港政改

    針對中共普選決議連續發起抗議浪潮。作為泛民派挑戰中共普選決定的第一炮,9月7日香港激進學生組織“專上學聯”宣布將動員香港11間自費院校學生從9月22日開始進行為期一周的罷課,揚言港府若未在罷課期間有所回應將升級罷課行動;9月13日,“學民思潮”宣布將在9月26日罷課一天。借機宣揚采取“絕地反擊”方式推倒中共決定,並視事態發展決定是否將行動升級到罷市和罷工層麵,以破壞政改的正常開展。

    事實上,早在中共公布決定當日,“占中三子”、“學民思潮”、“專上學聯”、“真普聯”等泛民團體宣布,不接受北京提供的“假普選”,並將開始長期的和平非暴力抗爭。激進泛民黨團“人民力量”聲稱等不及“占中”日,發起所謂的“流動占中”。“教協”“人民力量”、“職工盟”等泛民派黨團聲稱組成“真普聯”繼續推動“三軌提名方案”。同日,“占中”發起人之一戴耀廷宣布香港進入“抗命時代”,並透露“將在擾民程度最小的一天進行”,外界解讀為即將到來的香港公眾假日—10月1日、2日。

    香港智匯主席吳曆山分析認為,由於激進反對派策劃已久,又得到外部勢力的聲援和財援,一小撮激進反對派走火入魔推進“占中”行動已不可避免。知情人士則透露,每年9月,各高校都會偶發針對學費過高的罷課動議及活動,“學民思潮”選擇自費院校學生作為罷課發動對象,明顯是對普通罷課的“政治綁架”。

    一些香港大學生則表示盡管校方對學生社會活動並未做過多的限製,但由於學業的繁重和很多隨堂測試直接影響學分,大部分學生都會留在校內學習,或在校外打工為步入社會打基礎,甚少有人參與這些不知所謂的遊行或罷課,隻有那些無心學習又想出分頭的人才會積極響應,當然也不排除剛入大學什麽都不懂的新生被煽動利用。


    另外,香港大學法律學院楊艾文教授指出,中共的決定有一個重要的不確定因素,即當中並未提及選民投票方式。這將給泛民派在針對人大普選新議案“找碴”上提供助力。
 
    香港政改已落地,泛民對學生罷課進行政治綁架,或是自掘墳墓

    (一)香港政改議案能否順利落實存在一定變數。隨著人大常委會公布決定,香港政改方案商議進入最為關鍵的一步,即香港立法會表決階段,若該議案未達到三分之二的立法會議員同意,特首選舉方案隻能原地踏步。此前泛民派的26名議員曾簽署承諾書,聲稱將在立法會審議政改議案時采取杯葛行動,使之不能通過。

   同時港府擬將2016年立法會選舉的地區直選選區由現時的五大區變成九個小區,以促進大黨政治,削弱小眾及激進勢力,從而便利政府施政。但遭到工聯會、新民黨及自由黨的反對。中共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認為,政改方案能通過的機會甚微,中共決定普選時需承受無法預料的政治風險,因此需要采取較穩妥保守的選舉辦法。


    另外《明報》民調顯示,31%受訪者認為2017年落實普選機會大。另外香港無線電視台委托嶺南大學所作民意調查結果顯示,45%的人認為立法會應該通過人大決定的政改方案,約41%的人認為不應該通過,約14%的人沒意見或不知道。

    (二)最先提出“占領中環”理念的發起人戴耀廷在承認“占中”策略失敗的同時,也承認“港人想法實際,最終參與‘占中’的人數可能較預期少。”,“反占中”大聯盟發言人周融稱,“占中”大勢已去,影響力今非昔比,不用太重視“學聯”發動的八大院校罷課,但不能輕視“學民思潮”在中學發起的罷課,因為“學校有不少較激進的教師,會向學生‘洗腦’”。對於罷課,有評論認為,隻要特區政府不采取武力手段對付罷課學生,罷課效應應不及激進反對派所預期的那麽大。香港《東方日報》評論則認為,現階段香港反對派“占中”行動已成騎虎難下之勢,不搞失口齒,搞又沒效果。
 
    總體來說,至普選結束有關香港普選問題仍將持續發酵並存在一定變數,但香港政改大方向不會因此發生逆轉。而泛民對學生罷課進行的政治綁架,恐將以自掘墳墓的悲慘結局收場。

 

版權所有,轉載注明環中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