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過醒透的博客

心頭洞明,抱樸守拙,以和為貴,知足常樂
個人資料
雲過醒透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看一看中國古代文人的“讀書消暑”

(2015-07-13 18:12:42) 下一個
  伏天到了,如今有空調、電扇,日子好過多了。古代人怎麽辦呢?躲進"書蔭"中消夏是他們的選擇。這種消暑的辦法,在中國古代早有類似筆記體文本記載。宋代葉夢得撰寫的《避暑錄話》,對"讀書消暑"作了詳細梳理。
  號稱石林居士、官終宋高宗時翰林學士及福州安撫使的葉夢得在《避暑錄話》的自序中說,紹興五年(1135)因酷暑難熬,不能安其室,於是每日早起,即擇泉石深曠、竹林幽茂處避暑,與其二子及門生"泛話古今雜事,耳目所接,論說平生出處及道老交親戚之言,以為歡笑,皆後生所未知"。《宋史·文苑傳》稱其"嗜學蚤成",《四庫全書總目》稱"其所敘錄亦多足資考證而裨見聞"。
  據《避暑錄話》卷一介紹,唐朝名相裴度夏天喜歡"脫巾斜倚繩床坐,風送水聲來耳邊。"歐陽修則"一生勤苦書千卷,萬事消磨酒十分"蘇東坡在黃州、密州除自製清熱解渴"密酒"和"桂酒"等飲料,"每旦起不招客相與語,則必出而訪客。所與遊者亦不盡擇,各隨其人高下,談諧放蕩……有不能談者,則強之說鬼。"蘇東坡挺有意思,不僅自製冷飲,且交朋結友不論身份,還愛聽鬼故事消暑;王安石"畜一驢,每食罷必旦一至鍾山。倦則即定林而睡,往往至日昃乃歸,率以為常。"王安石吃了早餐後就帶著書騎著毛驢到山林裏讀,困了就地睡覺,常常是太陽快落山時才回家。看來,一些雜書說王安石是"邋遢公"並非妄言。
  作為一名官員,葉夢得不僅是作品較多的作家,著有《建康集》、《石林詞》、《石林詩話》、《石林燕語》和《避暑錄話》等,而且也是藏書家,"餘家舊藏書三萬多卷,喪亂以來,所亡幾半。山居狹隘,餘地置書囊無幾。"更是一位讀書達人,"今歲出曝之,閱兩旬才畢。""日取所喜觀者數十卷,命門生等從旁讀之,不覺至日昃。"意思是說,他家原本藏書3萬多卷,一半的書因戰亂被毀。今年夏天搬出來曬,讀了20天才讀完。那麽,葉夢得一天讀多少書?數十本。
  當然,葉夢得讀書也非常繁雜。既讀四書五經,也讀《齊物》、《養生主》、《千金方》。《避暑錄話》中還記錄了他對中暑的理解:"今歲熱甚,聞道路城市間多昏仆,此皆虛人、勞人,或饑飽失節,或素有疾,一為暑氣所中,不得泄,則關竅皆窒,非暑氣使然,氣閉塞而死也。產婦、嬰兒尤甚。"古代治療中暑也沒什麽好辦法,"但用辛甘發散疏導,心氣與水流行,則無複能為害矣。"葉夢得還舉實例加以論證,他在出版社工作時,一個馬夫到店裏後突然氣絕倒地,他急忙往馬夫嘴裏灌"五苓大順散"的藥水,卻沒有療效。眼看已過最佳搶救時間,同事王相取來一頭大蒜,與路上鏟來的熱土一起碾碎,加之幹淨的水攪拌,過濾渣滓後,撬開馬夫的牙齒灌了進去。不一會兒,馬夫蘇醒過來,到了傍晚,馬夫就騎著馬回去了。故而,《四庫全書》稱,葉夢得所記錄和敘述的內容真實性強,都足資考證。這從另一個角度說,葉夢得讀書著書是精益求精的。
  其實,在沒有空調、電扇等現代科技製冷清熱的情況下,古代文人采取"讀書消暑",求的是一份"心靜",即所謂"心靜自然涼"。它教會我們一個淺顯的道理:許多生活智慧都是人創造的,卻會比人長久。譬如如今消暑,沐浴自然之風、傾聽自然之音、想象自然之景或輕吟"坐看倒影漫天河,風過欄杆水不波;想見夜深人散後,滿湖螢火比星多"等古人詩文,也能讓人心生涼意。

文章來源:人文   作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