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與活

科學地吃,健康地活
個人資料
正文

BBC:大型體育賽事會帶動我們更多參加運動嗎?

(2016-08-16 06:54:51) 下一個

大型體育賽事會帶動我們更多參加運動嗎

 
Image copyright
Image caption 奧運男子百米金牌獲得者博爾特(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前些日子,為了追戴維斯杯網球錦標賽,我半個周末的時間都窩在沙發上觀戰。期間,出去跑一跑的念頭在腦海中閃過;但是,要是去跑步,就趕不上這場比賽剩下的部分了,加上轉眼之間,夜色漸濃,所以我便打消此念了。每逢我觀看網球賽事,不管是溫布爾頓國際網球錦標賽,還是美國網球公開賽,腦海中就會有個聲音重新又自言自語道:要能定期打打網球多好啊!這個念頭一直在我腦海中不斷縈繞,算來也快要二十年了,但也隻是想想,說真的,我從未踏進球場一步。

事實證明,我可不是唯一一個隻想不做的人。

而隻要一個國家申辦某項備受矚目的體壇賽事,它就往往會信誓旦旦地保證:在該賽事的推動下,會有更多民眾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並將此承諾納入到至關重要的賽後遺產計劃當中。在這方麵,倫敦奧申委語不驚人死不休,至今無出其右者。奧運大臣蒂莎·喬維爾(Tessa Jowell)宣稱,英國申奧將首開先河,“設立極具挑戰性卻又可以達成的目標,進而在某種程度上彰顯我們的雄心壯誌——截至2012年,熱愛運動、積極鍛煉的人數將增加200萬,定期健身的人數將增加100萬,而且每周鍛煉至少5個小時的年輕人比重將占到60%。”

Image caption 看到運動員們在倫敦街頭往來不絕,會激發更多人的健身欲嗎?(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英國文化、傳媒與體育部(Department of Culture Media and Sport)在一份文件中的表態甚至更為樂觀。該部門指出,倫敦奧運會將帶動“全體英國民眾更加熱愛體育運動”——雄心壯誌,可見一斑。

而到頭來,事情的結果卻並沒如他們所願。在倫敦奧運會之後,公益團體“英格蘭體育”(Sport England)對民眾參與體育運動的情況做了數據統計,發現每周至少進行30分鍾中等強度體育鍛煉的人口總數已經增加到了1550萬,較上年同比增長1.3%。由此,總體來看,成效可觀,但這個數目早就已經每況愈下。

然而,平心而論,各類運動項目中的民眾參與狀況確實不盡相同。就奪牌情況而言,英國在自行車和田徑方麵曾取得前所未有的優異成績,而民眾在這些運動項目中的參與度的確有增無減;相反,雖然英國在賽艇比賽中同樣表現出色,但在倫敦奧運會之後,民眾參與該項目的人數卻下降了15%。此外,民眾參與遊泳的人數也已減少。而縱觀英倫,有一個領域與眾不同,那就是殘障人士的運動參與度,其增幅已介於2% 和4%之間。

即便到了今天,英國做到一周一煉的人數也才剛剛超過全國人數的三分之一。何況,這項統計數據是基於被調查者自陳式報告得出的,因而很可能被高估。英國上議院特別委員會發布的一份有關奧運會和殘奧會遺產的報告已經顯示,英國民眾的運動參與度壓根兒就沒迎來階段性飛躍。

這些都是全國性的統計數據,而對於那些恰好住在某項大規模體育賽事場館旁邊的居民,情形又將如何呢?照這樣來看,他們必定會深受賽事影響嗎?或許,並不會。在2011年10月的一個周五,正值倫敦奧運會前夕,倫敦東部斯特拉特福德(Stratford)的研究者們守在一個車站(從該車站出發,不用幾分鍾就可以走到一片舉辦了多項賽事的園區)附近,向數百名過路行人發放調查問卷。收到問卷的行人需要對自身體育鍛煉的積極程度進行考量,並選出其所屬的等級;還需要對今後自己是否有意向多加運動做出判斷。為了進行對比,研究者們在2012年10月的兩個周五進行了同樣的調研,此時倫敦奧運會已經結束。而兩次調研的結果並無二致,奧運會並沒有產生什麽影響。

Image caption 主辦單位可能誇大了運動員的這種高超技藝對觀眾的影響。(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無獨有偶,英國還並非個例。隻要你研究一下過往賽事的記載,就會發現未能提振民眾運動參與度並非奧運會之過,相反,對民眾運動參與度會因此騰飛抱有期望才是主要的問題所在。在格拉斯哥(Glasgow)舉辦英聯邦運動會前夕,蘇格蘭政府對其它體育賽事的賽後遺留“財富”進行回顧,發現它們總體上都未能推動民眾運動參與狀況實現巨大的飛躍。於是,蘇格蘭政府以史為鏡,對普遍認為的賽後樂觀情勢持謹慎態度。盡管報名參加健身俱樂部的人增多了,但由此就對全民體育運動的參與情況提升與否做出判斷,還為時過早。

在2000年的悉尼奧運會之後,澳大利亞人反而變得越發懶於運動,肥胖率(特別是年輕人的肥胖率)甚至有增無減。而在雅典奧運會剛辦完那陣,局麵卻一片大好,民眾運動參與度上升了6%,但再往後五年,民眾運動參與度竟已下滑了13%,造成希臘人民的鍛煉積極性還不如從前。

此外,冬季體育賽事的賽後影響也如出一轍。在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之後,滑雪的人數依舊如昨。

毋庸置疑的是,所有關於奧運會賽後影響的評估都缺乏一個試驗的控製組。我們不可能讓某國一半的國民免受奧運會的影響,所以也就永遠無法得知,假使這個國家沒有申奧成功,該國民眾的運動參與程度會是怎樣的狀況。

在曆屆奧運會中,隻有1992年的巴塞羅那奧運會是例外。因為在其賽後,參加運動的人數似乎增加了。對此,可引數據為證:西班牙全民運動參與率從1989年的47%上升到1995年的51%。但並非所有人都認可該數據的可信度。部分研究者指出,該數據的監測方法難以把控,而民眾體育運動參與數據也並不明確。

而這些數據隻出現在一部著作中,沒有論文可考。因而研究者難以對其細節進行檢視推敲。

Image caption 奧運會促進了學生中體育運動參與度的提升。(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然而,即便我們將這些數據當作真實可靠的數據來看待,而且堅信巴塞羅那奧運會後民眾的運動參與狀況有了很大的提升,那麽為什麽在大部分體育賽事之後,情況卻並非如此呢?

或許,錯就錯在,我們想當然地以為觀看體育比賽和進行體育鍛煉之間存在關聯。毫無疑問,在賽事轉播期間,人們往往受其影響而做出剛好相反的事情——大晴天的,人們不僅不出去鍛煉,還宅起來,窩在沙發上,整天整天地看電視,緊閉窗簾以防日光照在電視屏幕上紮眼。我們不會指望,欣賞完一場轟動音樂劇的觀眾第二天便開始引吭高歌並學習舞蹈課程,抑或申請戲劇學院,但我們似乎卻希望體育賽事有此神效。我們中太多太多的人比賽是看了,卻壓根兒沒想過要親身參與其中。看熱鬧的人數總是完勝動真格去參賽的人數。

從理論上講,觀看體育比賽者或許會在一種所謂“示範效果”的作用下,事後較為積極參與到體育運動中。具體有三種類型:其一是,已有運動習慣的人會受賽事鼓舞,鍛煉得更勤;其二是,那些已經不玩某項運動的人會受賽事激勵,重拾昨日的熱情;最後一種是,從未參與過某項運動的人受賽事鼓舞,親身參與其中。有沒有誰想要嚐試下撐杆跳高?

實際上,人們多半會覺得,顯而易見,精英運動員已經甩出我們餘下這些普通人十萬八千裏,看他們比賽,才不會讓人想動起來呢。大家意識到,即便自己進行全時訓練,也永遠不可能到達他們的高度。

Image caption 研究發現,在2010年溫哥華冬季奧運會和殘奧會,滑雪選手激動人心的表現,並未讓滑雪的人數增加(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在2012年奧運會之前不久,我主持了一檔電台直播節目,錄製地點在BBC國際頻道的原總部布什大廈(Bush House)停車場的一個大帳篷中。當時,我們對精英運動員的身體運作機理做仔細的檢視,並進行了許多現場實驗,其中之一便是,請女子鐵人三項賽的冠軍跑步機上奔馳,並安排我們製作團隊中最健壯結實的成員(此人所完成的極限馬拉鬆挑戰賽超過12場)在隔壁跑步機上以與前者匹敵的速度飛馳。看到這位健壯的朋友掙紮萬般,我們紛紛意識到了,即便是對於普遍人中最為健壯者,我們將其與精英運動員做比較是多麽有失恰當。為了攝製同一檔係列節目,我去了牙買加(Jamaica),置身於幾位世界頂尖級的田徑短跑運動員數米開外,看到他們奔跑時,臉部因發力而扭曲,那種速度是我此前見所未見。我清晰地感受到他們與我的差距,這種跑速與自己以往慢跑過程中、快到家時的那一陣額外爆發衝刺全然是兩碼事。

在前文提到的那項研究中,研究者們在倫敦東部奧運場館附近調研並發現,實際上,在奧運會之後,人們對於自身健康狀況的看法變差了。其根據恐怕就是,看到那些精英運動員達到一流的水準,令大家相形見絀,越發意識到自身的局限。

關於效仿的心理學研究或許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洞見,從而解釋為什麽體育賽事的效果常常有負眾望,為什麽它們未能激勵人們衝出戶外、運動起來。“仿效曆程”(Modelling)這一術語用於描述模仿別人行為舉止的過程。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獲聘終身教授的著名心理學家阿爾波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身為該領域的泰鬥,開創了社會學習理論。他發現,人們的確常常模仿自己親眼所見的行為。你可能由此認為,這樣的道理在體育運動中也同樣適用。

但是,班杜拉還羅列了模仿生效的必要條件。首先,你得關注該行為。若非如此,你自己就無從仿效。然後,你得記住它。大型體育賽事滿足以上兩個必要條件。到目前為止,你感覺一切順利。

Image caption 奧運會效果是否足以讓人們在賽後多年仍堅持運動?(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再往後,你需要有親身實踐的動力。它可以是某種激勵因素,比如變得健美、贏得比賽。同樣,這也適用於觀戰而後親身動起來的情況。但是,在此之後,還有第四個被稱為“複製”的關鍵條件。換句話說,你是否能夠身體力行地做出你眼下看到的動作?你是否相信自己有這個能力?

鑒於你看到的是那種全球體壇賽事中的高水平表演,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多半都是否定的。你不能在體能上與他們相提並論,而且對於這一點,你可能也頗有自知之明。我們中大多數人或許坐在沙發上,模仿烏塞恩·博爾特(Usain Bolt)屈伸下彎和他標誌性的射箭動作,但是其中又有多少人會受其賽事表現鼓舞,而親身計時衝刺100米呢?

我們聽到許多有關楷模的故事。毫無疑問,這些榜樣很重要。我們喜聞樂見,年輕人大談激勵自身的楷模,而且每一個成功的職業運動員都能夠羅列一大串自己孩童時代的體壇英雄。但是,在很大的程度上,這些不足以讓我們動起來。

在倫敦奧運會之前很久的2004年,英國公共政策研究機構的專家小組在一篇報告中,對諸如此類的體育賽事之後,回顧了民眾體育運動參與度提升的實例記載,得出警示性的結論:除非恰到好處地運用特定策略,體育賽事不會促進更多的人參與運動。盡管在其前言部分,蒂莎·喬維爾對重量級的挑戰表示歡迎,但我們依然知道沒人會去挑戰。

這篇公共政策研究機構報告的作者們指出,盡管角色典範都非常到位了,但人們還需要持續不斷地加固。所以一旦賽事結束,他們需要源源不斷的提醒。此外,他們還需要從周邊人身上得到提醒,需要有設備基礎以及為正處在他們這個水平線上的人定製的培訓或激勵機製。而這些往往來之不易。

Image caption 2000年的悉尼奧運會並未如願提振民眾的運動參與度(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在基礎的體育設施之外,還有其它需要解決的問題,例如,在過往的時光中,為什麽人們為什麽不喜歡運動;阻礙他們的還有什麽別的因素;以及體育運動能否在工作和家庭之間覓得恰到好處的一席之地。

或許,我們並不應該指望某項體育賽事會提振民眾的運動參與度。奧運會沒能讓人們動起來,這沒什麽大不了的,本來我們就不應該指望它們有此奇效。雖然奧運會可以帶來諸多好處,但這或許並不應該名列其中。

請訪問 BBC Future 閱讀 英文原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