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曹先生

5年前在新浪開博(同樣的博客名字:北美曹先生),主要撰寫北美教育、投資、文化、管理等方麵的文章,借文會友,並希望能助人助己。現同時在文學城開博,希望能得到這裏新朋友的關愛和支持!謝謝!歡迎來溫哥華!
個人資料
正文

從“組織”角度看華裔與印裔及猶太裔的巨大差距

(2018-04-30 13:15:53) 下一個

一、現代社會中“組織”的重要性

印度裔在美國、在加拿大全麵超過華裔,這是不爭的事實!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語言、文化、教育、祖籍國影響、族裔特點,等等,甚至也有人認為是種族基因的差異,那到底什麽是最主要的因素?我們華人群體如何才能有所團結,以便在各個領域中更上一層樓,塑造華人的新形象呢?

據我多年的觀察和分析,華人和印度裔(或其他族裔)最大的差距是:我們缺少真正有力的團體組織,來推動和維護華人群體的長遠利益;就個人而言,華人也都普遍缺乏組織觀念和組織性!

人類進入工業社會和現代文明,一個最重要的標誌是社會分工和大量的“組織”(也被稱為“法人”)出現了,並逐漸讓我們明白一個事實和道理:“法人”比人的力量大,個人或群體的利益必須通過“組織”才能實現和保障!沒有“組織”,何以形成“團結”?!

在加拿大和美國,印裔和華裔移民的時間和節奏都差不多,現在人數上華裔略微占優。據維基百科2016年數據,在加拿大,印裔和華裔分別為134萬(占總人口4%)和177萬(占5.1%);在美國,印裔和華裔分別為346萬(占總人口1%)和489萬(占1.5%)。但是,坦率地說,從各個領域全方位的比較來看,現在印裔都走在了華裔前麵,這不僅體現在矽穀的科技界,在加拿大的政界更是明顯。

現在加拿大三級政府裏麵,印裔議員和高階官員以及政府公務員都顯著多於華裔。包括本地西人和華人都知道,要想競選議員,一定要找到印裔社區的大佬(某些組織的頭頭),有他們的支持才能拿到印裔的選票;而對於華人社區,即使找到某些組織的頭頭們,也很難拿到太多的華人選票。原因不言自明。

二、從兩個案例看印度裔的組織能力

研究印度裔在北美的發展,先分析兩個實際的案例。

案例1:說起印度裔和華裔在美國的比較,都會談到兩者在“矽穀”的地位差異。這方麵的分析文章很多,不少人都歸結為印度裔“抱團”,如果說印度裔比華裔團結,那他們又是怎麽做到“抱團 ”的呢?下麵這件事情可能很關鍵,也值得深思。

1992年,最早在矽穀站穩腳的一批印度裔聚到一起,籌辦了印度企業家協會(TiE,網站為:https://tie.org/),該協會現有13000會員,很多都是行業精英和成功的企業家,他們的宗旨是建立印度幫的人脈網絡,不斷培養印度裔的創業者和企業家。TiE自身組織的規範性和運作能力,從其網站上就能看出不少端倪,而其在印度裔的發展中所起到的推動作用,正如美國科技企業家、印度裔學者維韋克·瓦德瓦(Vivek Wadhwa)曾說過的,印度裔人士一致同意:提升社區、增強更多企業家精神的關鍵在於教導與協助下一代企業家,為此他們組建了一個關係網。瓦德瓦說,第一代企業家如太陽計算機係統公司聯合創始人維諾德·科斯拉,在社區中起到榜樣作用。這些早期成功者不但成為年輕一代的榜樣,還親自對新移民提供指導。在美國,印度裔的很多互助工作都是通過這些專業組織進行的。 

案例2:去年加拿大BC省進行BC自由黨黨領選舉,在那次選舉中有位華人李耀華先生參選,他不但在華人居多的選區獲得大部分的支持,在幾個印度裔占多數的選區也得到絕對的支持。華人社區支持李耀華的原因比較簡單,那麽印裔社區又如何能做到“抱團”支持他呢?

更有看點的是:以BC省Surrey-Newton選區(這裏居住的大都是印度裔的)為例分析。看一下第四輪和第五輪計票的票數變化情況。第四輪計票時,李耀華拿到了493票,說明他得到這個選區的印度裔的支持;在第五輪時(李耀華被淘汰),這493票中有334張票給了另一位候選人Andrew,這個“抱團”集中度也很高,請問他們又是怎麽做到的?而其他華人選民居多的選區在李耀華被淘汰後,就基本放棄了投票權,更談不上任何傾向性的投票。我沒有實地考證,但我相信這背後一定有印度大佬或某個組織在推動的!

三、猶太裔的“組織能力”更是強大無比!

我們還可以簡單看看猶太人在美國的發展史。猶太人進入美國的曆史也不長,大批湧入也不過是100年前才開始的,至今約有700萬左右,約占美國總人口的2%多,但是猶太裔在美國所取得的成就是任何少數族裔都無法媲美的,也是華人群體難以望其項背的。

當猶太人在美國各個領域麵臨歧視無法施展身手的時候,他們就“抱團”建立各種機構組織,比如學校、醫院、其它商業組織和社會組織等等,以形成合力保護猶太裔的利益和助推自身的發展。比如,這些猶太裔組織中最有名的當屬美國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簡稱AIPAC),該機構成立於1951年,現擁有會員超過10萬人。在美國,包括總統、副總統和國務卿等行政首長當選後,甚至在參選時都需要前往總部位於華盛頓的AIPAC拜見真正的大佬,表明自己的態度。如果願意,可以翻翻AIPAC的網站,從中就能感受到這個組織的非同一般。

猶太人的“抱團”精神和成果已經超出了想象。印度裔的團結也隻是體現在某些行業和地域(選區)上的團結,還做不到全國性的團結合作,而猶太裔的團結則已經超出了行業和地域,形成了全國性乃至全球性的大團結,比如在美國政治選舉活動中,第一猶太裔的投票率極高,是各大族裔中投票最高的,一般高達90%;第二從1924年開始猶太裔就一麵倒地支持民主黨,除了1924年和1980年這兩次以外猶太裔支持民主黨的票數占其總票數的比例都在60%以上,有不少次數該比例居然高達80-90%!

四、華人組織為何都孱弱無力?

有人說,華人在北美的組織也很多。的確,在華人集中的城市中,同鄉會、宗親會、校友會、各種協會、商會等,可以說華人組織多如牛毛,估計要比印度人的組織多得多了,但請問有影響力的組織有幾個?

在美國,有個叫“美國百人會”的華人組織(成立於1990年,總部在紐約),可能算是最有影響力了,但是現在會員僅有153人,這個也許緣於他們設立比較高的會員門檻,但會員太少不但不會產生廣泛的影響力,甚至與自己的族裔社區都無法達成充分的互動。在加拿大,更是如此,有全國性影響力的華人組織根本就沒有,甚至具有地方性影響力的組織也找不到幾個。最近,溫哥華有朋友籌建了“加拿大百人會”,希望這個新組織能帶來新氣象,真正起到團結和引領華人的作用。

統觀北美的華人組織,可以有兩個判斷:第一,徒有組織之名,並無組織之實。作為組織,要有正規的願景、目標、章程、會員、機構、活動等等,但大部分華人組織連自己的“會員”都說不清楚(有沒有,有多少,會員責權利是什麽等),甚至上網也查不到什麽信息,根本沒有自己的網址,有的也大都隻是中文的(像溫哥華成立於1906年的中華會館也沒有像樣的英文網站內容)。第二,假大空,不接地氣,別說在主流社會中,即使在華人社區內也沒有什麽影響力。華人組織往往看名頭很大,但實際上沒幾個人,也沒搞過什麽像樣的活動,不能和最基層的華人社區或者各級選區建立緊密的聯係,因此對內對外的影響力都微乎其微的。這裏的民主體製,實質上就是“選區政治”,如果不能有效地鏈接或集中到選區上,都不會產生實際的政治效果。

從接地氣而言,“宗教組織”算是與社區聯係最為緊密的了。猶太裔、印度裔在美國、加拿大政治中都有很大的影響力,和他們各自的宗教組織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一點算是華裔群體很大的短板。本文並不詳細討論這方麵。

為什麽華人認識不到組織的重要性,也不擅長搞組織?回答這個問題也比較複雜,簡單地說:

第一,從中國出來的第一代華人,對“組織”本身並不了解,甚至有天然的懼怕和排斥。這主要是因為在中國的曆史上,從來都嚴格控製成立各種組織,雖然時斷時續地允許或鼓勵成立大小商業或企業組織,但是從來都是不允許自發地成立各種社會性組織,而社會組織在當今社會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比如黨團組織、工會組織、宗教組織、慈善組織、各種協會等等。可以說,在西方社會裏,幾乎所有人除了屬於家庭或某個工作機構外,一定會屬於一個或多個的社會組織,這才是“社會人”應有的身份標誌,但是華人除了家庭和工作單位外,就很少有這些“社會人”的屬性,等同於遊離於社會之外,個人或族裔的利益自然無人代表。同樣,如果動員華人加入某些社會組織(尤其是黨團),那將是非常困難的。

第二,第二代、第三代等一代代成長起來的華人群體,也會受家庭或族裔在這方麵的消極影響,另外這樣的人群整體數量還比較小(或者他們中的一些人加入了其它的社會組織),以及他們個人在社會上的影響力還有限等因素,使得他們也沒有意願和能力去創建強大的華人組織。

第五、關於“團結”與“組織”的再思考

在華人語境裏,有不少和“團結”有關的俗語都值得仔細揣摩的。

比如“人多力量大”。請問人多了就一定會有力量、能達到預期目的嗎?如果這些人無組織、無紀律,不但不會有力量,而是很容易出現窩裏鬥的情況。我們在這裏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場景,如果華人利益受到傷害,可能呼啦啦站出來不少人去簽名、去請願、去抗議、去示威等等,但很快就會發現對方是一個組織或幾個組織,經過幾個回合較量和一點時間的拉鋸戰,華人就偃旗息鼓、無能為力了。所以說,有組織的群體才有力量,沒有組織的群體其實就是烏合之眾、一盤散沙,不會有戰鬥力和持久性的。

再比如,“一個中國人是條龍,三個中國人是條蟲”。這前半句是褒義,也說明中國人的基因沒有問題,甚至更棒,不存在天生就該“不團結”的問題,那為什麽又會出現具有貶義的後半句呢?這正好說明中國人不擅長“搞組織”,不知道該如何團結起來,形成一種有組織的力量。

在現代社會,什麽是團結?所謂的“團結”就是“拉幫結夥”,就是“搞組織”,沒有組織也就沒有團結。對於華裔群體來說,暫時不要指望能有全國性或者全省的“大團結”,但應該像印度裔那樣做到在某些行業或地域(比如某個社區或者選區)先團結起來,從而一點點增強華人的凝聚力,打造華人的新形象!

總之,“團結”不應該成為一句空洞的口號,而必須找到有效的辦法。這個辦法就是真正建立接地氣、有效力的華人組織,不斷提升每位華人的組織意識和參與能力。隻有這樣,才能在北美大地帶動華人群體抱團取暖,互助共贏!並有可能在未來追上或趕超印度裔,否則隻能是差距越來越大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1)
評論
兵團農工 回複 悄悄話 曹先生的分析入木三分,也給出了前進方向,好文!
我覺得還有幾點需要補充:1,缺乏貢獻精神,組織
一個人群需要時間、精力,說透了,需要錢去專人做,
大家都希望不勞而獲,等待有個包青天,曆史上根本
沒有真正的包青天。總希望有人無私貢獻,其實可以
工作量給工資。
2,互不信任,互相提防,當然
有些人道德素質很差,這可以用一切公開的方式
預防。但是家醜不可外揚的傳統阻礙了它,比如最近
多倫多最大的華人組織華人聯合會開除了原主席的
資格,竟然不公開原因。
3,中共的千人計劃及很多無視國際規則的野蠻行為,
給海外華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負麵影響,很多華人
看不到這一點,中國人有一個置於死地而後生的習慣,
就像是100年前被西人追殺不得已成立唐人街一樣。
現在社會文明程度高了,人家不殺你 ,但是華人永遠
找不到好工作,會被溫水煮青蛙一樣煮死。
4,很多華人不知道應該忠於所在國還是祖宗國,這是非常
危險的,在美國的日本人在二次大戰時因此被關起來,後來
美國日本後裔人組成的軍團以犧牲最多戰功最大洗刷了自己的
名譽,得到美國社會的認可。如果華人從現在起遵守所在國的
法律,有相同的價值觀,可能會得到大多數美國人的認可,你
可以像一個正常的美國人一樣生活,在中國美國發生戰爭的時候
可以選擇不參加屠殺中國人的戰鬥,反之,你必須像日本後裔
美國人一樣,以大量屠殺中國人為投名狀來洗刷自己,但是,你
和你的家族會永遠悔恨,盡管如此,你在美國還是抬不起頭來,
現在,你在美國聽說過日本人後裔成就過什麽嗎?
pcboy888 回複 悄悄話 文學城有問題,我以為沒發上,原來發了好幾次。抱歉
pcboy888 回複 悄悄話 華人其實還是分為好幾類。混文學城的多數是大陸新移民,且與港台移民和大陸“老”移民來往不多。“老”移民包括各類大量親屬移民等。其他還有如馬來西亞華人,越南華人等。文學城裏麵談論華人其實多數指大陸第一代新移民。不同身份的移民相互認同不多,即使政府們不搞種族細分,華人們自己互相也不大認可。
pcboy888 回複 悄悄話 華人其實還是分為好幾類。混文學城的多數是大陸新移民,且與港台移民和大陸“老”移民來往不多。“老”移民包括各類大量親屬移民等。其他還有如馬來西亞華人,越南華人等。文學城裏麵談論華人其實多數指大陸第一代新移民。不同身份的移民相互認同不多,即使政府們不搞種族細分,華人們自己互相也不大認可。
pcboy888 回複 悄悄話 華人其實還是分為好幾類。混文學城的多數是大陸新移民,且與港台移民和大陸“老”移民來往不多。“老”移民包括各類大量親屬移民等。其他還有如馬來西亞華人,越南華人等。文學城裏麵談論華人其實多數指大陸第一代新移民。不同身份的移民相互認同不多,即使政府們不搞種族細分,華人們自己互相也不大認可。
pcboy888 回複 悄悄話 華人其實還是分為好幾類。混文學城的多數是大陸新移民,且與港台移民和大陸“老”移民來往不多。“老”移民包括各類大量親屬移民等。文學城裏麵談論華人其實也是特指大陸第一代新移民。不同身份的移民相互認同不多。
小小蝸牛屋 回複 悄悄話 華人都自以為是 都想自己當頭 心眼太多 也缺乏有政治抱負 願意為他人服務 為整個群體利益服務的人。
ayk 回複 悄悄話 沒一句講到點子上 全是廢話
beaglegirl 回複 悄悄話 太對了。但這個問題無解。
猶太人有母國以色列做後盾,加上本身就團結(二戰以後才如此的,以前也像華人一般散落);印裔團結一部分是被等級製度束縛,一部分是宗教凝聚力,至少印度這個國家不搗亂。
而華人要是有個組織必定被共產黨滲透利用直至瓦解。有人相信中共希望海外僑胞混得好嗎?要是那天美國人不再排斥中國的意識形態,也許還有希望,但這更是虛無縹緲的夢想。也許我們真要仰仗台灣同胞發起真正的替華人辦事的組織而不被中共幹涉,還能被美國接受。
轉帖司令 回複 悄悄話 華人的團結=笑話。當年有一個華女下屬告華女上司性騷擾的故事,她們能團結?那些借口"公正公平"用手中權利打壓華人跪舔洋人的華人小頭目,能在家裏遇上天災人禍時指望對方真誠團結互助,對方也許會幸災樂禍地說"報應",團結互助捐款捐物啥的就免了吧
longmarch 回複 悄悄話 別的族裔都是互相幫助。而華裔的組織是大家出錢出技術資助中國占美國便宜。對社區和自身的作用是負麵的。
HBW 回複 悄悄話 "這前半句是褒義,也說明中國人的基因沒有問題,甚至更棒,不存在天生就該“不團結”的問題"這個論述本身就是不合邏輯。世界上偉大的發明創造哪個是中國人搞出來的?憑什麽說中國人的基因更棒?
路邊的蒲公英 回複 悄悄話 大大說了,土共不輸出革命,可現在不輸出不代表今後不輸出,等到2049年後,土共認為該出手時就會出手,建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農村包圍城市,海外華人現在恨也好,罵也罷,要想揚眉吐氣還得靠土共,土共也不會把你們忘掉的,天安門城樓上寫的明明白白,土共的終極目標,“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問題是要團結就必須有核心,以誰為核心?當然是以土共為核心。現在海外華人需要幹的事情就是注意安全,像基督徒等待耶穌降臨那樣耐心等待,心中默念,“願我有生之年,得見你君臨天下”。
路邊的蒲公英 回複 悄悄話 充分證明了,[離開了祖國你什麽都不是],要把華人聚居起來還得靠土共。
westshore 回複 悄悄話 華人來美國時間遠比印度人長,印度是在65年才被美國政府解除不許移民的政策。但印度裔沒有語言問題,沒有人種問題,來的多是知識分子(印度隻有上過大學的才有流利的英語,所以印度人英語流利的不到10%)。
而中國人學曆大學以上來美國的早期有台灣人,不僅人少,多數在四小龍時代回去了。大陸的大批人是在八九十年代,比印度人完了一代人。印度人在美國最活躍的都是第二代。
總之,印度人與猶太人類似,人種上都是屬於白人,英語上占優勢,因為已經不是第一代,而印度裔在美國有四百萬,並不比華裔人少,而教育程度平均比華裔高很多。
一個對比多少可以看出,上世紀末大學教授猶太人占主流,本世紀以來換成印度人,而最近幾年開始有華裔在名校當教授,彼此大概有二十年的時間差。
鄭南 回複 悄悄話 多點人性少些洗腦。
百家言一 回複 悄悄話 因為華人都太能,能過了。隨便一個人拉出來都是做皇帝的料,衝鋒陷陣都是拿手槍的
豆腐幹 回複 悄悄話 組織是和黨爭奪群眾,即使在海外也是犯忌的。海外華人組織一旦真心實幹地組織華人,馬上會被黨幹掉,辦法多的是。此其一,其二,海外華人中也出不了真心實意為大家牟利的領袖人物,一般都是利用群眾為自己牟利。信譽度不夠。也不會有太多群眾跟隨。所以組織對華人是件奢侈品,想的著,夠不著。民主社會的政治基石就是群眾組織,沒有組織選票再多也是沒用的,因為政客永遠是輕視個體而不敢忽視群體的,這就是為什麽在加拿大華人選票遠比穆斯林多,但政治影響遠低於穆斯林的道理。這個局麵有改善的可能嗎?目前看不出來。隻有等。
望鄉客人 回複 悄悄話 說得好啊!前些年溫哥華的華人黨也不知發展得如何了?
大號螞蟻 回複 悄悄話 華人都比較自大
海智子 回複 悄悄話 好文,分析的到位。。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