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組織”角度看華裔與印裔及猶太裔的巨大差距
文章來源: 北美曹先生2018-04-30 13:15:53

一、現代社會中“組織”的重要性

印度裔在美國、在加拿大全麵超過華裔,這是不爭的事實!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語言、文化、教育、祖籍國影響、族裔特點,等等,甚至也有人認為是種族基因的差異,那到底什麽是最主要的因素?我們華人群體如何才能有所團結,以便在各個領域中更上一層樓,塑造華人的新形象呢?

據我多年的觀察和分析,華人和印度裔(或其他族裔)最大的差距是:我們缺少真正有力的團體組織,來推動和維護華人群體的長遠利益;就個人而言,華人也都普遍缺乏組織觀念和組織性!

人類進入工業社會和現代文明,一個最重要的標誌是社會分工和大量的“組織”(也被稱為“法人”)出現了,並逐漸讓我們明白一個事實和道理:“法人”比人的力量大,個人或群體的利益必須通過“組織”才能實現和保障!沒有“組織”,何以形成“團結”?!

在加拿大和美國,印裔和華裔移民的時間和節奏都差不多,現在人數上華裔略微占優。據維基百科2016年數據,在加拿大,印裔和華裔分別為134萬(占總人口4%)和177萬(占5.1%);在美國,印裔和華裔分別為346萬(占總人口1%)和489萬(占1.5%)。但是,坦率地說,從各個領域全方位的比較來看,現在印裔都走在了華裔前麵,這不僅體現在矽穀的科技界,在加拿大的政界更是明顯。

現在加拿大三級政府裏麵,印裔議員和高階官員以及政府公務員都顯著多於華裔。包括本地西人和華人都知道,要想競選議員,一定要找到印裔社區的大佬(某些組織的頭頭),有他們的支持才能拿到印裔的選票;而對於華人社區,即使找到某些組織的頭頭們,也很難拿到太多的華人選票。原因不言自明。

二、從兩個案例看印度裔的組織能力

研究印度裔在北美的發展,先分析兩個實際的案例。

案例1:說起印度裔和華裔在美國的比較,都會談到兩者在“矽穀”的地位差異。這方麵的分析文章很多,不少人都歸結為印度裔“抱團”,如果說印度裔比華裔團結,那他們又是怎麽做到“抱團 ”的呢?下麵這件事情可能很關鍵,也值得深思。

1992年,最早在矽穀站穩腳的一批印度裔聚到一起,籌辦了印度企業家協會(TiE,網站為:https://tie.org/),該協會現有13000會員,很多都是行業精英和成功的企業家,他們的宗旨是建立印度幫的人脈網絡,不斷培養印度裔的創業者和企業家。TiE自身組織的規範性和運作能力,從其網站上就能看出不少端倪,而其在印度裔的發展中所起到的推動作用,正如美國科技企業家、印度裔學者維韋克·瓦德瓦(Vivek Wadhwa)曾說過的,印度裔人士一致同意:提升社區、增強更多企業家精神的關鍵在於教導與協助下一代企業家,為此他們組建了一個關係網。瓦德瓦說,第一代企業家如太陽計算機係統公司聯合創始人維諾德·科斯拉,在社區中起到榜樣作用。這些早期成功者不但成為年輕一代的榜樣,還親自對新移民提供指導。在美國,印度裔的很多互助工作都是通過這些專業組織進行的。 

案例2:去年加拿大BC省進行BC自由黨黨領選舉,在那次選舉中有位華人李耀華先生參選,他不但在華人居多的選區獲得大部分的支持,在幾個印度裔占多數的選區也得到絕對的支持。華人社區支持李耀華的原因比較簡單,那麽印裔社區又如何能做到“抱團”支持他呢?

更有看點的是:以BC省Surrey-Newton選區(這裏居住的大都是印度裔的)為例分析。看一下第四輪和第五輪計票的票數變化情況。第四輪計票時,李耀華拿到了493票,說明他得到這個選區的印度裔的支持;在第五輪時(李耀華被淘汰),這493票中有334張票給了另一位候選人Andrew,這個“抱團”集中度也很高,請問他們又是怎麽做到的?而其他華人選民居多的選區在李耀華被淘汰後,就基本放棄了投票權,更談不上任何傾向性的投票。我沒有實地考證,但我相信這背後一定有印度大佬或某個組織在推動的!

三、猶太裔的“組織能力”更是強大無比!

我們還可以簡單看看猶太人在美國的發展史。猶太人進入美國的曆史也不長,大批湧入也不過是100年前才開始的,至今約有700萬左右,約占美國總人口的2%多,但是猶太裔在美國所取得的成就是任何少數族裔都無法媲美的,也是華人群體難以望其項背的。

當猶太人在美國各個領域麵臨歧視無法施展身手的時候,他們就“抱團”建立各種機構組織,比如學校、醫院、其它商業組織和社會組織等等,以形成合力保護猶太裔的利益和助推自身的發展。比如,這些猶太裔組織中最有名的當屬美國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簡稱AIPAC),該機構成立於1951年,現擁有會員超過10萬人。在美國,包括總統、副總統和國務卿等行政首長當選後,甚至在參選時都需要前往總部位於華盛頓的AIPAC拜見真正的大佬,表明自己的態度。如果願意,可以翻翻AIPAC的網站,從中就能感受到這個組織的非同一般。

猶太人的“抱團”精神和成果已經超出了想象。印度裔的團結也隻是體現在某些行業和地域(選區)上的團結,還做不到全國性的團結合作,而猶太裔的團結則已經超出了行業和地域,形成了全國性乃至全球性的大團結,比如在美國政治選舉活動中,第一猶太裔的投票率極高,是各大族裔中投票最高的,一般高達90%;第二從1924年開始猶太裔就一麵倒地支持民主黨,除了1924年和1980年這兩次以外猶太裔支持民主黨的票數占其總票數的比例都在60%以上,有不少次數該比例居然高達80-90%!

四、華人組織為何都孱弱無力?

有人說,華人在北美的組織也很多。的確,在華人集中的城市中,同鄉會、宗親會、校友會、各種協會、商會等,可以說華人組織多如牛毛,估計要比印度人的組織多得多了,但請問有影響力的組織有幾個?

在美國,有個叫“美國百人會”的華人組織(成立於1990年,總部在紐約),可能算是最有影響力了,但是現在會員僅有153人,這個也許緣於他們設立比較高的會員門檻,但會員太少不但不會產生廣泛的影響力,甚至與自己的族裔社區都無法達成充分的互動。在加拿大,更是如此,有全國性影響力的華人組織根本就沒有,甚至具有地方性影響力的組織也找不到幾個。最近,溫哥華有朋友籌建了“加拿大百人會”,希望這個新組織能帶來新氣象,真正起到團結和引領華人的作用。

統觀北美的華人組織,可以有兩個判斷:第一,徒有組織之名,並無組織之實。作為組織,要有正規的願景、目標、章程、會員、機構、活動等等,但大部分華人組織連自己的“會員”都說不清楚(有沒有,有多少,會員責權利是什麽等),甚至上網也查不到什麽信息,根本沒有自己的網址,有的也大都隻是中文的(像溫哥華成立於1906年的中華會館也沒有像樣的英文網站內容)。第二,假大空,不接地氣,別說在主流社會中,即使在華人社區內也沒有什麽影響力。華人組織往往看名頭很大,但實際上沒幾個人,也沒搞過什麽像樣的活動,不能和最基層的華人社區或者各級選區建立緊密的聯係,因此對內對外的影響力都微乎其微的。這裏的民主體製,實質上就是“選區政治”,如果不能有效地鏈接或集中到選區上,都不會產生實際的政治效果。

從接地氣而言,“宗教組織”算是與社區聯係最為緊密的了。猶太裔、印度裔在美國、加拿大政治中都有很大的影響力,和他們各自的宗教組織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一點算是華裔群體很大的短板。本文並不詳細討論這方麵。

為什麽華人認識不到組織的重要性,也不擅長搞組織?回答這個問題也比較複雜,簡單地說:

第一,從中國出來的第一代華人,對“組織”本身並不了解,甚至有天然的懼怕和排斥。這主要是因為在中國的曆史上,從來都嚴格控製成立各種組織,雖然時斷時續地允許或鼓勵成立大小商業或企業組織,但是從來都是不允許自發地成立各種社會性組織,而社會組織在當今社會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比如黨團組織、工會組織、宗教組織、慈善組織、各種協會等等。可以說,在西方社會裏,幾乎所有人除了屬於家庭或某個工作機構外,一定會屬於一個或多個的社會組織,這才是“社會人”應有的身份標誌,但是華人除了家庭和工作單位外,就很少有這些“社會人”的屬性,等同於遊離於社會之外,個人或族裔的利益自然無人代表。同樣,如果動員華人加入某些社會組織(尤其是黨團),那將是非常困難的。

第二,第二代、第三代等一代代成長起來的華人群體,也會受家庭或族裔在這方麵的消極影響,另外這樣的人群整體數量還比較小(或者他們中的一些人加入了其它的社會組織),以及他們個人在社會上的影響力還有限等因素,使得他們也沒有意願和能力去創建強大的華人組織。

第五、關於“團結”與“組織”的再思考

在華人語境裏,有不少和“團結”有關的俗語都值得仔細揣摩的。

比如“人多力量大”。請問人多了就一定會有力量、能達到預期目的嗎?如果這些人無組織、無紀律,不但不會有力量,而是很容易出現窩裏鬥的情況。我們在這裏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場景,如果華人利益受到傷害,可能呼啦啦站出來不少人去簽名、去請願、去抗議、去示威等等,但很快就會發現對方是一個組織或幾個組織,經過幾個回合較量和一點時間的拉鋸戰,華人就偃旗息鼓、無能為力了。所以說,有組織的群體才有力量,沒有組織的群體其實就是烏合之眾、一盤散沙,不會有戰鬥力和持久性的。

再比如,“一個中國人是條龍,三個中國人是條蟲”。這前半句是褒義,也說明中國人的基因沒有問題,甚至更棒,不存在天生就該“不團結”的問題,那為什麽又會出現具有貶義的後半句呢?這正好說明中國人不擅長“搞組織”,不知道該如何團結起來,形成一種有組織的力量。

在現代社會,什麽是團結?所謂的“團結”就是“拉幫結夥”,就是“搞組織”,沒有組織也就沒有團結。對於華裔群體來說,暫時不要指望能有全國性或者全省的“大團結”,但應該像印度裔那樣做到在某些行業或地域(比如某個社區或者選區)先團結起來,從而一點點增強華人的凝聚力,打造華人的新形象!

總之,“團結”不應該成為一句空洞的口號,而必須找到有效的辦法。這個辦法就是真正建立接地氣、有效力的華人組織,不斷提升每位華人的組織意識和參與能力。隻有這樣,才能在北美大地帶動華人群體抱團取暖,互助共贏!並有可能在未來追上或趕超印度裔,否則隻能是差距越來越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