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吉安的博客

誌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正文

《道德經》第四講:道法自然

(2017-10-28 23:10:36) 下一個

《道德經》第四講:道法自然

本講內容:25-32章

本單元大致包括三部分內容:對道的闡述、辯證法的應用、對戰爭的看法。

老子認為,“道”是“先天地生”而“為天地母”,並且“道法自然”。老子提出天地萬物是自然生成的,是“道”運動的產物。按照“道法自然”的原則,人類社會的問題都可以從自然中找到答案。這一理性主義世界觀對當今社會有重大意義。

老子用辯證的觀點論述“重”與“輕”,“靜”與“躁”的關係;舉例說明要善於用“道”的規律濟世救物,達到“無為而治”;提出“知雄”而“守雌”,“知白”而“守黑”,“知榮”而“守辱”;強調尚柔、不爭、謙退、處下的原則。

老子提出“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天下是神聖的,不可以暴政妄為。以暴政治天下,必敗壞天下,必失去天下。

老子提出“兵者,不祥之器。”戰爭是不得已的行為。讚美戰爭就是喜歡殺人,喜歡殺人就不能得誌於天下。老子關於“天下神器”和“兵者不詳之器”的觀點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欲知詳情,請參加樂之堂《道德經》講座。

主講:黨吉安
主辦:列治文公共圖書館
時間:2017年11月3日 星期五 晚上7:00至9:00
地址:100-7700 Minoru Gate, Richmond, B.C. V6Y 1R8
教室:Special Collection Room
YouTube網絡直播:https://www.youtube.com/jamesdang100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