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個人自由與集體專製

(2016-06-11 14:02:20) 下一個

個人自由與集體專製

 

夏天的草

 

 

 

在本文中,個人對應的英文單詞是individual,而集體是community。後者又有不少人翻作社區,我就暫且把集體、社區劃一個等號,為的是討論方便。當今世界一直有一種奇怪的現象,最講個人自由的北美現實世界高度重視集體,大力提倡人們為集體作自我奉獻。自願效果往往不佳,就隻好借助法令強製了,例如開車違規了,你就有可能被要求搞社區服務,為集體建設添磚加瓦。而在最講集體主義的中國,個人往往心向自由,這倒不用強製,自由通俗講就是學壞,隻要有條件,誰不想偷腥一點、瀟灑一回呢?人從一生下來,就受著父母的愛寵和管教,掙脫家庭束縛是每一個有誌幼稚少年的崇高目標。因此,每個人的自由之心或者向壞之念是與生俱來的。

 

對人的自由的認識早就引起中國和西方的大師們的關注,但給出的藥方卻不同。先談中國,誰讓中國文明完整,語言、文字傳承數千年不敗,還以國家的形式保存至今。孔子對老子的自然道德經很不滿意,啥叫自然呢?標準模糊,不好操作,不符合現代化、規範化的要求。於是,孔子設計了以仁為核心的一套儒家價值體係,讓我佩服萬分的是孔子特別謙虛,說他隻是恢複周禮罷了,並以夢周公自我陶醉。這點和美國的開國哥們有得一比,老美開哥將虛無縹緲的上帝置頂,用來支撐那些自由條款。儒家的君君、臣臣、夫夫、子子是維護集體繁榮的葵花寶典,它的意思是每個人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國為家為天下鞠躬盡瘁。事實上,儒家曾造就了古代中國千年輝煌,建立了中華文明的強勢地位。然而,缺乏對最高職位的任期限製和對個人自由的過度封殺促成了中國近代的衰落,這點已被當今執政的中國共產黨所關注並融入其製度體係中。

 

以古希臘為代表的西方文明采取了相互牽製的有限投票製度來解決個人自由和集體的問題。也就是說咱把小九九擺到桌麵上,相互討價還價投票來決定誰當頭。這個操作要比儒家的理論人性化得多,他允許人使點小壞,但不能太壞,因為別人還看著呢!降低了儒家式偽君子出現的可能性。好處是利於管理小集體,推廣到大集體會出問題,因為頭緒太多,容易形式化而自掘墳墓。古羅馬帝國就是個突出的例子。由於缺乏向儒家和中國文字那樣深入人心的文化紐帶,由膚淺民主建立起的羅馬帝國坍塌後就沒有了再恢複的任何希望,與中華帝國的周而複始不斷循環形成鮮明對照。羅馬之後,洛克、盧梭等一係列西方哲學家強調個人自由的重要,當然上帝是前提。上帝的作用是為人的極端自由提供精神和道德支撐。美國是一個奇跡,開國的那些人將上帝和其賦予的自由作為建國的基石,雖有荒唐成分,但卻讓美國壯大起來,成為民主超級帝國,當然這裏有歐洲列強的刺激功勞。但是,盛極而衰,對個人自由的絕對捍衛讓如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麵臨重要的政治和道德危機,金錢已經讓一人一票的民主製度充滿了虛偽與低效,這與近代中國衰落前的製度有得一比。用馬克思的話就是生產關係和生產力極度脫節。

 

讓我用光來類比一下,現在我們都知道光有波動和粒子雙重特性。最早人們認為光線為粒子特征,可以向小球一樣撞來撞去,反射、折射等就是基於這樣的認識。電磁波的發現和麥克斯韋方程的建立以及一係列實驗確立了光的波動特性,而且用電磁波很容易解釋光的反射和折射現象,於是光是電磁波便成為普世價值。這有點象自由主義西方打敗了集體主義的中國滿清以及隨後的國際社會主義陣營,自由主義及其民主成為20世紀末21世紀初國際政治的流行病。在光的波動性的全麵壓倒性優勢下,是愛因斯坦不惟強暴,挺身而出,衝破普世價值的束縛,幫助我們認識到了光的粒子性,讓我們徹底脫離偏見,於是我們今天知道光有波、粒二象性。

 

同樣,當今西方的困境和中國的活力將最終會認識到個人自由和集體專製是我們每個人都擺脫不了的內在屬性。一個充分反映個人自由和集體力量的製度才是、也必將是當今世界最有生命力、最具競爭力的社會製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