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六四評談之七極端恐怖運動的色彩

(2016-05-28 11:02:01) 下一個

六四評談之七極端恐怖運動的色彩

 

夏天的草

 

 

開篇小故事:六四事件時,文曉雯正在成都上大三。她和同學們上了街,喊了幾句口號,回來後感覺特別疲憊,兩腿酸痛,之後堅決拒絕上街再遊行。和同學們議論發現,遊行過程中,有部分青年不知是學生還是社會上的其他人趁機順手牽羊,用別人的東西來充實自己。顯然這種遊行除了練嗓音、出出氣外,沒有什麽實際效果,反而讓渾水摸魚的人占了便宜。

 

缺乏群眾基礎的熱血運動必然導致恐怖。衝動是極端的孿生兄弟,年青又是衝動的基礎和動力。對主力軍為年青人的學生運動,理智是其遙遠的夢想,極端、恐怖和衝動是其最主要的特點。年輕人的衝動特點被當今的恐怖集團利用得淋漓盡致,先是拉登用年青人推倒美國大樓,之後又有isis在巴黎搞街道獵殺。

 

本來,六四運動剛開始學生們還是想文明一點,想和平一點。但時間一長,不耐煩早已磨滅了年輕人心中那稀少的理智,衝動與極端自然就占了上風。當然這種衝動和極端是由一開始運動的盲目性決定了的,也就是說,學生們不知道自己應該達到一個什麽樣的目標,不知道如何評價這個目標的可行性,當然更不知道如何來收手。缺乏明確階段目標的學生運動在能量不斷釋放後,就會越發便得不切實際,在不切實際中提出一個毫無希望、毫無操作性的目標,在達不到目的後,就借助極端的手段,采取恐怖做法最終將事態激化。

 

六四就是這麽一個東西,也許少數當事人現在還執迷不悟,但當時學生代表與中共的對話本身已經脫離了當時中國普通民眾的認知習慣,更不用說學生們那些異想天開的要求了。我不止一次地聽到普通群眾在收看電視實況後認為學生過火的評論,但飄飄然的學生們可能認為自己幹了件了不起的事。

 

當學生們表現得象中國家庭裏被寵壞的孩子不達目的就打滾撒嬌時,鄧小平可能就決定了要武力鎮壓了。因為知道,除了狠狠地打一巴掌外,沒有任何有效手段來對付失去理智的渾小子了。當學生運動出現了屠殺解放軍士兵的事件後,當時明眼人已經意識到血腥鎮壓不可避免。同樣血性的士兵和同樣血性的學生就這樣碰撞了,看到自己的同伴被殺,用腳後跟都能想到那些憤怒的士兵會如何做了。

 

長期以來,六四被鮮血正義化了,這可能也是當時國際社會同情的一個理由吧。當然人們是沒有興趣關心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血的悲劇的。

 

現在看來,六四是在錯誤的地方,在錯誤的條件下,由錯誤的人們開展的,並被錯誤的政府鎮壓的一場錯誤的運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