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目養神

如果你不幸進來了,你會失望。如果在這裏,你學到點什麽,或有什麽感受,那更是浪費你的時間了,咳,咳!
個人資料
金筆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衡山路係列】我夢迴縈繞的衡山路

(2009-01-09 23:16:57) 下一個

我小時候的家是在上海一條新村弄堂內,弄堂的後大門開在衡山路上。我們的小學就在後弄堂邊的一排樓房裏,樓房邊上有一個不大不小的校場。現在小學的樓房已經被翻造,成了居民活動中心。校場上現在蓋起了一棟十幾層樓的房子,叫藝術公寓,據說一些市裏的頭頭也住在裏麵。

上小學的時候,我們基本上隻是在弄堂內玩耍很少走上衡山路,但上了中學以後,上學下學每天多多少少差不多都要走過兩三回。

那個時候走在衡山路上並沒有什麽特別的感覺。路的中央是機動車道,15路電車,49路公交車,卡車,還有轎車,車來車往。路的兩則是自行車流,男女老少在半遮蔭的樹影下,車輪滾滾,川流不息。那個時代的上海人,在穿著方麵比同時代的外地人更花哨更得體。特別是女士們,冬天是花花綠綠的圍巾,手套和棉皮鞋,夏天則是淡淡的帶有小花或格子的確良襯衫和深色的裙子,一絲一縷的陽光透過衣衫隱隱約約的袸托出她們纖細玲瓏的肌膚,襯上美腿和涼鞋,也算是當年路上的一個景觀吧。

我跟同伴們走在衡山路上,幾乎很少對路邊的高牆深園發生興趣。路邊上的圍牆多是由半人高的石欄杆圍成,有點象北京頤和園裏的十七孔橋上的欄杆,但是沒有石頭獅子。在石欄杆的裏側,又加築了一道一人半高的竹籬笆牆。這籬笆牆是由細竹子或竹片編織的,上麵又塗上漆黑的油漆,給人一種森嚴的感覺。我們都知道這牆內是舊社會達官顯貴,或洋人買辦的洋房公寓。扒開竹籬笆張望,公寓都是空關著,主人大約早已跑到國外去了。

我一直以為衡山路 (以及衡山路周邊的幾條小馬路) 可以說是上海最優雅,最令人心曠神怡的路。這一帶早年是法租界,因此有很多哥特式的建築物。即便是今天,跟浦東一片片嶄新的高樓別墅相比,衡山路仍舊顯得雅靜和高貴,堪稱是海派文化的中心。

近幾年我回國,再看一看衡山路,猛然間覺得衡山路已不是想像中那麽寬敞 (雖然靠近徐家匯的一段路麵已經被開拓了),但還算筆直,而上海的舊馬路或多或少都是有點彎曲的。除了路邊的建築物,衡山路最具特色的就是人行道上兩排枝葉茂盛的梧桐樹。因為曾是法租界的緣故,我們小時候都錯誤的認為這是法國梧桐。我工作後曾經讀到過一篇文章說是這些梧桐樹其實來自我國中原河南省。當年的修造者為了擺 "噱頭" (上海話,製造效應),故意將它們說成是從法國運來的樹苗。在我的青少年時代,這些梧桐樹已經長得十分高大濃鬱,尤其在炎熱的夏天,它們可以將路麵遮掩的隻看見一絲一縷的陽光。

記得一次在上學的路上,幾個市郊的農民兄弟拉著板車從我們身旁走過。其中一個年齡稍大的農民對另外倆個夥伴說道,"看,難怪上海人的皮膚那麽白,你們看走在這裏都看不到陽光啊"。

秋天來到時,西風一起,梧桐樹的落葉撒滿了衡山路。踩著枯黃的樹葉子,腳底下發出 "喀嗤,喀嗤" 的響聲,這種感覺真是美妙極了! 那時候我們還玩一種遊戲,就是拿自己找到的梧桐樹葉的莖,將對方的莖扭斷。最厲害的莖,不能太老,否則就脆了,但也不能太新,新的很嫩。有時候找到一根剛剛好的莖,可以一連擊敗對方好幾根莖,那個高興勁,嗬嗬。

許多年後的一個深秋季節,我去華盛頓特區開會,中午走在一個居民區的街道上,街道的兩旁是新英格蘭地區特有的楓樹。踏著滿地枯黃的楓樹葉,腳底下也發出 "喀嗤,喀嗤" 的響聲,一下子,我仿佛又回到了中學時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0)
評論
haha 回複 悄悄話 "那時候我們還玩一種遊戲,就是拿自己找到的梧桐樹葉的莖,將對方的莖扭斷。最厲害的莖,不能太老,否則就脆了,但也不能太新,新的很嫩。有時候找到一根剛剛好的莖,可以一連擊敗對方好幾根莖,那個高興勁,嗬嗬。"-----you have brought me back to my childhood. my home is close to yours (hu nan road)
罷了 回複 悄悄話 更正:不是獨居,是分居。一幢兩層樓的洋房,我和爺爺奶奶一家住樓下,樓上是一對同濟大學建築係的教授夫婦以及他們的子女,還有一位老太太和一個人傭人。
遇舟 回複 悄悄話 是的,是“聖喬治”。在路口,原來是一家專門賣洋人食品的店,裏麵的布置完全是西式的。50年代初,隨著洋人離開,改成肉店,後來又擴建成一個小小菜場。。。。。。現在已經無影無蹤了!但是“聖喬治”的名字,一直是這一小塊地方的代名詞。相信知道這個名字的人不多了,你居然能說出這個名字,你真是“老土地”啊!
金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罷了的評論:
哈哈,我可不敢當。永福路有一個小弄堂裏的一幢小洋房我經常去,不過那裏竟然一直到我離開上海,都沒有煤氣用,嗬嗬。

罷了兄好厲害啊,獨居洋房!
金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遇舟的評論:
後來一想,應該是“沈喬市”,但我外祖母她們老一點的稱呼沈喬頭,橋?或許那裏有過橋?
罷了 回複 悄悄話 看來什麽時候金兄領頭搞一個衡山路兄弟姐妹大聚會,一定會很有意思。武康路我也很熟,武康大樓,俗稱“九層樓”,裏麵住著我不少同學,下麵有個理發店叫“紫羅蘭”。泰安路菜場想必各位也不陌生,還有它對麵的米店醬油店與婦女食堂。在淮海別墅一直從小學住到中學畢業,後來搬到複興中路59號居住,是一幢帶鐵門的西班牙式花園獨立洋房,靠近永福路,想必大家也都熟悉那個地方,我在那裏一直住到出國。
遇舟 回複 悄悄話 建業裏已經拆了,重建的也是石庫門式樣,不過是現代設施了,天價!南昌路的梧桐樹蔭,是最最陰涼的,太陽完全被檔了!
金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easyrude的評論:

握手,握手。畢竟都是老鄉啊。
金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貧下中農不信邪的評論:

嗬嗬,好久沒看見你了。。。。
金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胡夢綠的評論:

嗬嗬,是騎自行車流竄嗎?
金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avanti的評論:

我有一個農場朋友就是住在武康大樓的啊。。。。
金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罷了的評論:

200弄我還記得很清楚,可是200弄對麵的弄堂,印象就不是那麽深刻了。但是建業裏想必各位一定都是很熟悉的啊,嗬嗬。
金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遇舟的評論:

沈喬頭的啊,握手握手。我的小學中學同學中,有將近十幾個都住在那裏的,上次回家還見過一個呢。

真的是很近,很近。。。。:)))
遇舟 回複 悄悄話 “罷了”提及的弄堂,就在淡綠色房子的200弄對麵,是嗎?好地方!
遇舟 回複 悄悄話 是的,在永嘉路上,烏魯木齊路口。讀書,工作,成家。。。。。全在那一帶完成。永嘉新村裏,還有多個同學和同事的老家。現在新房子多了,這一大片小獨立房和前麵的公寓樓;以及綠化,都顯得老舊了,不過還是蠻有情調的。。。。。。
avanti 回複 悄悄話 親切。在衡山路附近的武康路住過八年。很幽靜。
罷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貧下中農不信邪:你說的對,是天北食堂,日子久了,都記不清了。

金筆兄,誰請不重要,若是有這個緣分,可就太有意思了。

說到永嘉新村,我的一位中學老師曾住在那裏。如今每年回國,我都會去離永嘉新村很近的嶽陽路195弄小住幾天,那是一條在老幹部大學(曾經是宋子文家邸)和中國畫院中間的弄堂,也蠻有曆史的。
胡夢綠 回複 悄悄話 我就在猜是不是講的上海的衡山路...我當年也曾在那一帶流串過. 很親切!
easyrude 回複 悄悄話 握個手, 沒在衡山路住過,不過在那裏工作了四年.
貧下中農不信邪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罷了的評論:
記得那個餘慶食堂正名叫天北食堂。本農在此吃過三年浪起。當時上課無聊,看著飯菜票上印著天北二字納悶不知何解,突然來了悟性:天平北路食堂也。記得餘慶路上有市委大院,常放內部電影。天平路口有餘慶水果店。淮海路口還有家無線電行,記不得名了。隻記得常賣處理顯像管。
金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sw8384的評論:
完全同意你說的。徐匯區的地段雖然好,可是也經不起他們這樣見縫插針的造高樓啊,尤其是現在房子多了,雖然有綠化,但是房子間距離還是太密,環境怎樣也好不了了,可歎!
金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那一世的評論:
哦,您說的那些個凱文和香樟園,我一點都不知道了,隻知道新開了一個KFC,進去吃過一頓,嗬嗬。

謝留言。
金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遇舟的評論:

嗬嗬,你是在永嘉路那一頭住嗎?我也經常走那段的。

老鄰居,新年問好!
金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罷了的評論:
罷了兄好。我還算是個地主吧,如果衡山路聚首,那一定是我來請來,哈哈。

上麵的遇舟說得對,俺就是永嘉新村及小學的,嗬嗬。
油噸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罷了的評論:

說來也巧,我中學六年的一個女同學也住在淮海中路1984弄,很好的環境,以前常去她家玩。


sw8384 回複 悄悄話 上海太小了,可能以前都見到過,衡山路變化太大了,還是以前的樣子有味道.
那一世 回複 悄悄話 我也衝著這標題就來了. 我小時候有一次路過衡山路, 就對路兩邊的梧桐樹和藏在黑漆籬笆後的小洋房留下深刻印象. 當時我就暗想那天能在這一帶工作就好了. 後來也巧, 我大學畢業後真的在衡上路上工作了好幾年. 辦公室斜對麵的凱文和後來開的香樟園都常去.這次回去, 看到中唱都不在了, 有點失落.
遇舟 回複 悄悄話 你說的弄堂,是不是“永嘉新村”?如果是,那我就是你弄堂另一頭的鄰居,問好!每次回去,必在那一帶流連,麵目全非的上海,那裏還保存著基本原貌,心目中的家園。
罷了 回複 悄悄話 忘了告訴金兄,現在我每年回國都會約朋友們一起去衡山路上的咖啡店喝咖啡,以至隔了年再去時,老招待依然記得問一聲“還是老位子嗎?”哈哈哈。。。狗拽的吧!趕明兒請金兄去衡山路喝咖啡!
罷了 回複 悄悄話 哈哈哈。。。原來是“老鄰居”啊,幸會幸會,說不定當年看到你打過彈子呢!其實也不真的是鄰居,我當年住在淮海別墅(淮海中路1984弄),常去衡山電影院和徐匯劇場看電影,衡山路是我隔三差五走過的地方,旁邊好像有一條餘慶路,那裏也是我經常去的地方。記得曾經和朋友們去衡山飯店三十九樓吃過飯,也記得當年有個餘慶食堂,也在那裏吃過飯。仁兄上的不會就是餘慶小學吧?當年我在興國路小學上學。

看到這文章的標題,趕不緊地衝進來,拉都拉不住,親不親,故鄉親哪!

淮海別墅的小兄弟向衡山路的大哥問好!並祝大哥家人新春快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