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庭院

生在沈陽,長在朝陽;求學青島,定居澳洲;愛好園藝,喜歡探險;癡迷足球,業餘攝影;崇尚藝術,欣賞美食;討厭冗贅,主張精簡。
個人資料
我的庭院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新年話酒

(2024-01-06 12:18:02) 下一個

甲骨文酒字為酉字,字形像酒壇。酉字由西和一共同組成。“西”本指“西方”。在我國古文化中,西方與“秋季”相關。“秋季”意味著“莊稼成熟”。故“西”轉義指“穀物成熟”,其字形像酒壇。“一”指“酒壇裏的內容物”。

由於酉字還表示時間(酉時)和方位(西方),為了不混淆,後來在“酉”字前麵加三點水成了“酒”字。

晉人江統在《酒誥》記載:

“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有飯不盡,委餘空桑,鬱積成味,久蓄氣芳。本出於此,不由奇方。”從這段文字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煮熟的穀物,丟在野外,在一定自然條件下,可自行發酵成酒。人們受這種自然發酵成酒的啟示,逐漸發明了人工釀酒。

據《史記》記載,夏朝的國君杜康,陝西白水人,傳說為的“釀酒始祖”。《說文解字》載:“杜康始作秫酒。又名少康,夏朝國君。” 因杜康善釀酒,後世將杜康尊為酒神,製酒業則奉杜康為祖師爺。後世多以“杜康”借指酒。

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名句流傳千古,說是“何以解憂,惟有杜康”。在這裏,杜康,代指酒也。

酒在中國源遠流長。文人雅興,喜歡三杯兩盞。布衣解渴,喜歡大碗豪飲。酒在中國人家,談婚論嫁飲喜酒,祭奠亡人飲喪酒;此外還有壽酒,滿月酒,慶功酒;苦酒、悶酒;有暢飲,有豪飲,狂飲。餞行、洗塵也離不開酒。與酒有關的曆史故事,典故更是多如牛毛。“煮酒論英雄”,“杯酒釋兵權”,“溫酒斬華雄”,“武鬆景陽岡酒醉打虎”......無不與酒有關。

酒的曆史悠久,史書上記載的酒基本上是米酒和黃酒,米酒發酵時間短,黃酒發酵時間長。早期的米酒由於沒有過濾,故而混濁,這也是古文獻中的濁酒的由來。我們現在常喝的白酒是在元代才出現的,製作方法可能源自阿拉伯人的蒸餾酒技術,元代叫燒酌,明代開始叫燒酒。

中國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酒是最古老的酒是用糯米釀成的黃酒。據史料記載,越王勾踐為鼓勵出征將士,把大缸大缸黃酒倒在河溪裏,“士卒共飲”而“雪會稽之恥”。王羲之在寫《蘭亭集序》時的曲水流觴喝的也是黃酒。

黃酒的種類很多,主要分為元紅酒(低糖),加飯酒(高糖),加飯是與元紅酒相對而言,就是增加米和水的比例,加飯,加米也。我小時候一直以為加飯酒是吃飯時添飯喝的酒(笑)。你也許聽說過女兒紅,狀元紅和花雕酒的說法,其實這三種酒都是元紅酒的俗稱,蘇州人生女兒後都要存幾壇元紅酒,待日後女兒出嫁時作為陪嫁,叫女兒紅。生兒子存的就叫狀元紅。女兒未嫁夭折了就改叫花雕(凋)酒了(再笑)。

已故古建築學家陳從周教授曾經說過:“中國文化,說到底一句話,園林、昆曲、黃酒。” 可見黃酒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這句話我覺得陳老說的是蘇州文化,畢竟三者都源於蘇州。但說起昆曲,起源於蘇州昆山的它僅有600多年的曆史,說是中國文化的精髓,略誇張了一點,改成“詩詞”更符合曆史事實。

再多說幾句白酒,白酒在清以前,特指短期發酵的米酒。我們今天說的白酒古人稱為燒酒。燒酒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是較為抵擋的酒類(茅台先另當別論)。通常為社會上的低收入的人所飲用,有禦寒活血之作用。通常與宴席不搭界。以站著喝,快速飲,為特點。上層社會多以黃酒為宴席酒,坐著喝,慢慢飲。之所以今天白酒取代黃酒,成為宴席上的主要酒品,大概歸結於新中國建立過程中的軍隊作風。軍中多窮苦出身,本就習慣燒酒,加之白酒濃烈,很符合軍人性格,在橫掃天下的過程中,也把這種白酒氣帶遍全中國。

近年來隨著傳統文化的回歸,飲用黃酒也漸漸回歸正軌,黃酒酒精含量低,富含對身體健康有好處的營養物質,而且價格低廉(和白酒比),何樂而不為呢?

勸君更盡一杯酒,昔日黃酒今故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我的庭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彩煙遊士' 的評論 :
下次去你那裏討酒喝。
彩煙遊士 回複 悄悄話 庭院兄好!我現在都是自己釀酒,釀蜜酒,釀黃酒。喝過自己釀的酒,不喜歡商店買的了。
我的庭院 回複 悄悄話 沒有去過酒廠,不過我知道原來用純糧釀製的白酒廠關掉了好多。
PrimeryColor 回複 悄悄話 說實話,今天天朝零售的酒,絕大部分是兌水兌酒精的假酒。到酒廠喝過真酒,完全是不同的味道,也不會頭疼。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