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庭院

生在沈陽,長在朝陽;求學青島,定居澳洲;愛好園藝,喜歡探險;癡迷足球,業餘攝影;崇尚藝術,欣賞美食;討厭冗贅,主張精簡。
個人資料
我的庭院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Robert Fortune,一個從中國偷竊製茶技術的英國人

(2024-01-02 13:11:50) 下一個
現如今,東西方,特別是中美間關於知識產權偷竊的相互指控愈演愈烈。美方指責中方在商界,學界和政府層麵全麵從事間諜活動。暫且不論美方的指責是否有足夠的證據,但縱觀人類發展曆史,間諜活動幾乎伴隨人類發展。特別是經濟領域的間諜活動,西方主要經濟體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都無所不用其能,手段高超,抓不著因為你孬。
 
今天講一個西方從中國偷竊製茶技術的案例。
茶葉在中國的種植、生產、銷售延續了數千年。中國一直是產茶大國,茶葉,瓷器和絲綢貿易一直占據重要地位,回溯曆史,這些商品都屬於奢侈品,就像今天的LV包,高端跑車,和高端芯片一樣。歐洲人進口茶葉的曆史也要追溯到1609年,荷蘭商人首次將茶葉進口到歐洲銷售。茶葉在歐洲風靡,逐漸成為歐洲時尚,進口量也逐年增加。到18世紀末,英國的東印度公司逐漸壟斷了茶葉貿易,進口貿易額一度達到英國GDP總量的10%,是該國重要的稅收來源。到19世紀初,英國已經有200年的茶葉進口曆史了,英國茶葉貿易的最大問題是英國和歐洲沒有相對應的商品能出口到中國(貿易逆差嚴重,情景好相似喲)。這導致英國開始以鴉片貿易換取白銀,再用白銀購買茶葉(英國是最早的國家販毒集團,而且是武裝販毒)。這直接導致了中英間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被迫簽署《南京條約》,以割讓香港島和允許鴉片貿易合法化而告終。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英國人開始實施對中國茶葉技術的間諜偷竊,此後徹底打破了中國在茶葉生產,銷售上麵的壟斷地位。
 
在1843到1861年間,羅伯特•福鈞(Robert Fortune)被英國駐印度的東印度(East India Company)公司委派,前往中國實施偷竊茶苗,茶種子,和製茶技術的商業間諜活動。
 
建於1600年的東印度公司,勢力強大,有自己龐大的軍隊,軍隊人數一度達到26萬人,幾乎是當時英帝國軍隊總人數的兩倍。軍隊的目的當然是保護貿易,對對手施加壓力,甚至武力脅迫,以取得優惠待遇。
 
東印度公司在鴉片戰爭結束後的第二年就著手委派羅伯特•福鈞前往中國,為此不惜支付5倍的高額工資以鼓勵他從事盜竊茶葉的間諜活動。
請看東印度公司給羅伯特•福鈞下達的盜竊指令: “除了采集茶木和種子運回印度,盡你所能獲得中國人種植和生產茶葉的情報,以及一切有助於在印度建立茶園苗圃的信息。”
 
羅伯特•福鈞何許人也? 他生於1812的蘇格蘭伯威克郡。是英國植物學家,曾在愛丁堡皇家植物園完成植物學學徒,並在愛丁堡植物園和倫敦園藝協會工作過。他生平中除了從中國偷竊茶葉技術外,還從中國,日本等國引種多種植物去英國,澳大利亞和美國。
 
1848年,福鈞出發前往中國。他削發,穿中式服裝,雇傭了中國導遊,並學習講簡單的中國話。他從上海一路來到武夷山,前後曆經3個多月。導遊成功幫福鈞說服茶葉生產經營者,說他對茶葉非常感興趣,希望參觀了解生產過程。參觀中他仔細聆聽,並細心記錄。此行他同時收集了1萬3千株茶苗和一萬粒種子。他在海運途中采用了當時先進較為先進的瓦爾迪安運輸箱(Wardian case),一種早期小型玻璃暖房。茶苗被分批次海運至印度。盡管運輸中,茶苗有所損失,但福鈞成功將種子和部分茶苗成功轉至印度,為東印度公司大規模開展茶葉種植打下基礎。福鈞對茶葉生產技藝的偷竊行為,也為日後東印度公司生產茶葉提供了技術保障。種植期間,東印度公司還從中國雇傭了一些有技術的茶農幫助在印度東部(印度阿薩姆邦)和錫蘭(斯裏蘭卡)種植茶園。到1880年福鈞過世時,東印度公司已經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主要的茶葉生產者,徹底改變了中國壟斷茶葉生產的狀況。茶葉種植也從英屬殖民地印度向英國海外屬地傳播。
 
東印度公司在茶葉生產上的短道超車,給英國帶來了豐厚的利潤,但好景不長。隨著茶葉產量的不斷增加,投資人發現與其讓東印度公司壟斷經營,一家獨大,不如允許其它國家參與競爭,反而對投資者回報率更高。終於在1873年英國政府通過法案,解散東印度公司。現如今,茶葉生產三分天下,中國240萬噸,占據首位。 印度170萬噸,居第二位。肯尼亞74萬噸,排名第三。三國產銷量占世界茶產量的70%以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我的庭院 回複 悄悄話 魯迅筆下的孔乙己曾說過“讀書人偷書不算偷”。其實 拋開軍事和政府層麵,單純從商業上說,“商業領域偷技術也不應該算偷”。那個公司不是都要追求利益,能偷誰不偷。在這一點上,西方沒有那麽高大上,都是50步指責100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這個事情有意思。 後來美國也是從英國偷盜/剽竊 蒸汽機,紡織和鋼鐵技術。 謝謝好文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