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玉米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兩部說方言的電影

(2020-04-25 07:06:14) 下一個

最近疫情之中,宅在家裏看電影,有兩部講方言的電影看了很有味道。一部是50年代的老電影《關連長》,另一部是七八年前拍的《萬箭穿心》。
《關連長》是影視界傳奇人物石暉導演和主演,裏麵還有個主角是老牌影星程之。他們都是演解放軍,講的一口山東話惟妙惟肖極其傳神。石暉是天津人,程之是湖南長沙人——他的兒子是前中央電視台主持人程前,兩人竟然能說一口可以亂真的地道山東話,委實讓人佩服,可見從前演員的功力和用功。《關連長》一片文革中被批為毒草,說是解放軍形象被醜化歪曲,其實那電影是我看到過的最真實的解放軍形象,土裏土氣一點都不高大上,卻憨厚樸實看著可親。那電影看了是會留下深刻印象的。
另一部《萬箭穿心》是根據目下正處於輿論風暴中心的武漢作家方方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很感人的電影,不誇張地說,就藝術水準人物刻畫感人力量及演員演技而言,近年出來的那麽多動輒票房多少億的電影裏鮮有能與之一較高低的。故事情節就不介紹了,油管上能看到。有趣的是電影有兩種版本,一種是武漢方言版的,另一種是普通話版的,我看的是方言版,盡管不是百分百聽懂所有台詞,卻覺得極有味道,感覺裏麵人物就必須說那種方言。為比較效果,我後來又特意看了看普通話版的,淡而無味如白開水,效果相去甚遠。值得提一句,劇中女主角的出演者叫顏丙燕,是個北京人,劇中台詞她是學習練習武漢話後自己說的,也許武漢人能聽出瑕疵,但我看留言都對她的演出給予很高評價,她的演技和用功都是給人印象深刻的。

 方言自帶方言特有的味道,換成普通話盡管意思能夠傳達,方言特有的韻味卻難以傳遞,這樣的現象是很多的。上海的周立波最初的脫口秀都是上海方言說的,那些其實是他最好的作品,後來改用普通話說的那些,在上海人聽來,效果是要打對折的。方言裏的一些特殊用語是在特定環境下產生出來的,隻有熟悉那個環境具備在那個環境裏的生活經驗或體驗才能領會那些用語的微妙之處。比如上海人說的“塞姑”(罪過)一詞與另一上海話詞匯“作孽”意思相近,又有微妙差別,翻成普通話都有可憐的意思,可是在很多具體語境下,若將“塞姑”換成普通話的可憐,其語意的豐富飽滿程度都會大大受損,上海人或許覺得“塞姑”就是“塞姑”,若要原汁原味傳達意思,就非“塞姑”不可。
 去年我去重慶時,在一個老虎機房打老虎機,邊上一台機器的打者是個年輕人,輸了很多錢進去硬是打不開。等他輸了最後一百元錢進去之後,起身離開機器,卻難忍鬱悶和怒火,用力一拍老虎機上的按鈕,憤憤一句,日你媽!那個四川人特有的罵法和腔調讓我覺得十分有趣。我暗自試了試普通話或上海話罵法替代,感覺效果大為不同,那小夥子的“悲憤”似乎唯有那個“日你媽”方能完整無損地充分發泄。
方言並非隻是中國獨有,日本也有方言,關西關東方言就是不一樣的。但日本的方言主要是口音的區別,方言的特殊用語不是沒有,但為數很少。不同地域使用不同方言的日本人交流是不成問題的。中國的方言卻不同,尤其是南方方言,如廣東福建溫州等地方言,外人聽來完全不知所雲,這些方言比外語更難,因為沒有文字語法之類,外人是難以學習掌握的。
但如山東四川湖南湖北東北等地方言,外人雖然不會說但多少能聽懂,這些方言聽起來便特有其味道了。
過去為了推廣普通話,一度不提倡方言。如今通訊媒體高度發達,普通話在年輕世代裏普及已經完全不是問題,如何保護保存方言倒成了一個大家關心的問題。上海人現在著力推廣上海話就有這方麵的用意。使用方言拍電影也是很不錯的嚐試。我看有些上海題材的電影裏也有個別台詞使用上海話的,如《茉莉花開》裏陳衝就說了幾句上海話,但一個電影裏的同樣人物一會兒普通話一會上海話,看著是不自然的。而如本文最初提到的《關連長》和《萬箭穿心》全篇一律使用方言是一個很好的嚐試,有其特別的韻味,是值得更多嚐試和效仿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玉米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azimoi' 的評論 : 謝謝博友,我去找找看這個片子。
yazimoi 回複 悄悄話 給你推薦個和關連長相近的也是說舊解放軍的老電影《勝利重逢》馮喆主演的,我覺得比關連長還好看~不謝嗬嗬。
yazimoi 回複 悄悄話 但日本的方言主要是口音的區別,方言的特殊用語不是沒有,但為數很少。不同地域使用不同方言的日本人交流是不成問題的。——————這個你說錯了,日本各地方方言在日本人之間說也是晦澀難懂和各說自己方言的中國人之間交流不暢是一樣一樣的。。
玉米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華府采菊人' 的評論 : 謝謝華府兄。補充得好,完全同感。不同方言各有自己的特色,用行政手段限製甚至消滅的做法很要不得。現在上海很多小孩不會說上海話是很可惜的,上海人有危機感,想方設法推廣保持滬語的努力值得稱道。嗬嗬。問好!
華府采菊人 回複 悄悄話 讚同!
很不公平的是在推廣"普通話"的時候, 娛樂節目中的京腔胡同味,天津的衛嘴子, 趙本山的大碴子味, 卻一點兒不受"方言限製"的限製.
某地方內容的特色, 很大程度要靠那兒的方言來詮釋, 茶館裏的京腔, 是不可以用西安話代替的, 同樣, 抓壯丁的四川話若說成京油子的胡同味,是個什麽光景? 或著讓趙本山用大城市鐵嶺話, 去演那個上海的早晨中的徐義德,會成什麽模樣?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