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版的郭美美:她如何搞臭美國最大慈善機構(圖)

(2014-08-06 23:06:06) 下一個
  乘坐頭等艙飛機,林肯豪華加長轎車接送,性騷擾女員工,豪擲千金為情人購買豪宅和禮物。上世紀90年代,全美規模最大慈善組織的CEO威廉姆-阿拉莫尼盜用捐款滿足奢靡的私生活,令美國的慈善事業陷入倒退。而推倒第一塊多米諾骨牌的,正是一位被他包養的17歲情人。
                                美版“郭美美”如何搞臭美國最大慈善機構
    隨著郭美美因賭球鋃鐺入獄,其與中國紅十字會的恩怨情仇也徹底畫上句號。曾經狂妄不可一世的郭家小姐,如今被貼上“性交易”、“賭博”、“炫富”的標簽,即將麵臨命運的審判。曾經元氣大傷的中國紅十字會則逐漸從陰影中走出來——雲南魯甸震後24小時之內,紅十字會接受社會捐贈款物3335萬元,當初因郭美美引發的不信任似乎已經煙消雲散。
美國聯合慈善基金會是美國最大的慈善組織,下屬1300個地區性分會。

    無獨有偶,上世紀90年代,美國慈善業也曾發生過類似“郭美美”的事件——美國聯合慈善基金會(United Way ofAmerica)CEO威廉姆-阿拉莫尼(WilliamAramony)盜用捐款滿足奢靡的私生活,令美國的慈善事業陷入倒退。作為全美規模最大慈善組織的CEO,阿拉莫尼乘坐頭等艙飛機,林肯豪華加長轎車接送,豪擲千金為情人購買豪宅和禮物。而推倒第一塊多米諾骨牌的,正是一位被他包養的17歲情人。

  慈善之王是怎樣煉成的

    威廉姆-阿拉莫尼出生於1927年,父母是黎巴嫩移民。1954年,從美國陸軍退役的他開始在印第安納州南本德市的社區福利基金工作。1970年,阿拉莫尼成為美國聯合社區基金與理事會(UnitedCommunity Funds and Council of America)的CEO,隨後他將組織改名為美國聯合慈善基金會。


CEO威廉姆-阿拉莫尼在20年之內將基金會打造成全美最有影響力的慈善組織。


    在阿拉莫尼擔任CEO的20年間,基金會逐漸成長為全美規模最大、最有影響力的慈善組織。到1990年,該基金會從美國民間募集的慈善捐款高達30億美元,下屬1300個地區性分會,同時與45000多個人道主義團體達成合作,是當之無愧的美國慈善之王。

    根據福布斯2014年全美慈善機構50強排名,美國聯合慈善基金會以42.6億美元捐款穩居第一。
然而,這位一手將基金會經營壯大的阿拉莫尼,卻因為貪瀆慈善捐款用以自己高調奢靡的私人生活而鋃鐺入獄。而令阿拉莫尼醜事敗露的,正是他包養的情人洛莉-維拉索爾(LoriVillasor)。此事也成為美國慈善史上最大的醜聞之一,轟動一時。

  奢靡私生活遭匿名曝光

    1990年,美國聯合慈善基金會內部就流傳著關於CEO阿拉莫尼的桃色緋聞,據傳他包養了一位不到20歲的情人,並經常到巴黎、倫敦和開羅度假。1990年底,一封匿名信寄到了基金會主席愛德華-布倫南(EdwardBrennan)手上,該信稱CEO阿拉莫尼盜用慈善捐款用以取悅他年輕的情人。
    基金會開始著手調查阿拉莫尼,但他否認了全部指控,並堅稱自己是無辜的。1991年底,某基金會內部人士揭露了阿拉莫尼的種種醜事:乘坐頭等艙、乃至奢華昂貴的協和式超音速噴射客機(Concorde),林肯豪華加長轎車接送,花重金為情人購買禮物,等等。
    遭到媒體的不斷曝光之後,基金會內部理事會於1991年12月雇傭外部調查團隊進行調查。據華盛頓郵報報道,調查團隊發現基金會“記賬非常馬虎,不注重細節,還有會計問題”,但結論並未發現阿拉莫尼本人有損公肥私的行為。

  慈善捐款遭挪用震驚全美

    事實上,阿拉莫尼的所有旅行開支都應得到基金會內部理事會的批準。調查報告出來之後,外界批評如潮,質疑調查團隊為何不把商務支出與個人開支區分開來。一時間,憤怒的質疑聲四起,許多分支機構開始與總會劃清界限,或者停止向總會繳納1%的貢獻費。

    迫於外界壓力,阿拉莫尼於1992年2月27日宣布辭職。但在找到繼任者之前,他還將繼續享受每年39萬美元的薪水和7萬3千美元的其他補貼。第二天,怒不可遏的各地分支機構要求阿拉莫尼立即辭職,隨後基金會副總裁阿蘭-庫伯(AlanCooper)成為代理CEO。

    阿拉莫尼下台之後,媒體繼續對他窮追猛打,同時美國聯邦調查局、國稅局、郵政總局也開始立案調查。1992年底,阿拉莫尼被正式起訴,同時被起訴的還有基金會首席財務官托馬斯-梅洛(ThomasMerlo)以及涉案的Partnership Umbrella公司總裁史蒂芬-波拉查克(Stephen Paulachak)。

  包養姐妹花情人的色魔

     除了盜用120萬美元慈善捐款等52項指控,阿拉莫尼還涉及性騷擾的指控。他被控威逼利誘無數女員工與其發生性關係。阿拉莫尼的前任秘書瑞娜-鄧肯(RinaDuncan)出庭作證,承認自己在1982年被雇為秘書之後成為阿拉莫尼的情人。根據訴狀,阿拉莫尼被指向與他發生關係的女員工提供金錢上的好處,同時打壓或調走那些拒絕他性企圖的女員工。

    1986年,年近六旬的阿拉莫尼在飛機上結識了年僅22歲的麗莎-維拉索爾(LisaVillasor)。隨後,他給了麗莎在基金會謀了一份工作,他們的情人關係也在1986年7月正式開始。交往期間,他們共同去往舊金山、紐約等地出差,但59歲的阿拉莫尼卻並不滿足於這位小他30多歲的情人。

阿拉莫尼還涉及性騷擾的指控。

    洛莉-維拉索爾(LoriVillasor)是麗莎-維拉索爾的妹妹。當時洛莉剛從佛羅裏達州一所高中畢業,畢業後的洛莉搬到弗吉尼亞州與姐姐共同居住。與年僅17歲的洛莉見麵之後,阿拉莫尼隨即展開對這位小他42歲女孩的追求攻勢。

  瞞天過海隻為博美人一笑

    洛莉-維拉索爾在法庭上作證表示,阿拉莫尼為她安排了在基金會的工作,年薪約27500美元,但每天隻需工作1個小時左右。為了討美人歡心,阿拉莫尼還為洛莉和她妹妹露安(LuAnn)安排去拉斯維加斯的行程,作為露安的畢業禮物。

    阿拉莫尼的秘書瑞娜也證實,在阿拉莫尼與洛莉開始交往之後,“他的旅行和娛樂開支會高得驚人”。根據瑞娜的證詞,過去7年她一直幫阿拉莫尼的賬戶做手腳,把開支賬單裏情人的名字換成客戶的名字,並把阿拉莫尼送給情人的貴重禮物算在基金會的賬上。

    為了更好地與情人幽會,阿拉莫尼以基金會名義在紐約購買了一套公寓,並豪擲45.9萬美元進行裝修。阿拉莫尼聲稱此舉是為基金會省錢,避免以後再租用公寓。阿拉莫尼還被控通過基金會分拆出來的PartnershipUmbrella公司盜用慈善捐款,用於高檔餐廳消費、購買禮物、旅遊,以及包養情人。

  美國慈善事業遭遇信任危機

    經過3周的審判,1995年4月3日,阿拉莫尼被判23項指控成立,入獄7年,罰款30萬美元。盡管證據確鑿,阿拉莫尼卻一直否認自己犯下的罪行,他的律師稱“阿拉莫尼的判斷力因腦萎縮(BrainAtrophy)而受到影響”。蹩腳的理由令美國人更加怒不可遏,各大媒體輪番轟炸口誅筆伐,民眾對慈善機構的信任也降到了冰點。

1995年阿拉莫尼案宣判後,《紐約時報》用整版報道此事。

    1992年醜聞爆發之後,美國的慈善事業一度陷入停滯。《慈善觀察》總裁丹尼爾-波羅奇奧夫(DanielBorochoff)表示,阿拉莫尼醜聞改變了公眾對慈善事業的看法,令原本慷慨解囊的人們變得疑懼:“民眾希望了解更多信息,包括慈善組織的治理機製以及領導者的道德品行等。”

    在醜聞爆發之後一年,美國聯合慈善基金會的捐款增長遭遇40年以來最大下跌。在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當年的捐款總數下降了9%,從1991年的5130萬美元下降至1992年的4630萬美元。在加州聖地亞哥市,盡管基金會已經做了許多前期宣傳工作,但捐款總數仍落後於去年約6到8個百分點。

  改革隻為重整山河待後生

1992年底,基金會副總裁鮑勃-奧康納(BobO'Connor)表示:“如果今年的捐款總數與去年持平我們就很高興了。”但實際情況是,醜聞令美國聯合慈善基金會元氣大傷。為了重振基金會乃至整個美國慈善業,管理層開始大刀闊斧推行改革。為了展示決心與誠意,他們首先從自己下手。

    在阿拉莫尼辭職前,他每年工資收入和福利共計46.3萬美元。醜聞曝光之後,基金會管理層的工資和福利被砍去一半以上,阿拉莫尼的繼任者年收入僅19.5萬美元。為了規範治理,基金會還進一步嚴格了各項規定:所有的旅行開支必須提前審批,沒有人有權給自己簽支票,包括CEO在內的全體員工必須乘坐普通艙,膳食津貼和配偶旅行開支等也都作了嚴格限製。

2011年阿拉莫尼因骨癌死於弗吉尼亞州兒子的家中,終年84歲。
 
    與此同時,基金會大大增強財務透明度,並邀請媒體監督。盡管阿拉莫尼醜聞一度重創美國慈善業,但隨之而來的鐵腕改革卻幫助民眾重拾信心。根據2007年美國慈善400強排行榜(Philanthropy400),美國聯合慈善基金會憑借1285家分支機構募集的42億美元重奪美國慈善業頭把交椅。(特別感謝張田對此文貢獻)
(本文作者介紹:華爾街的媒體人,供職於新浪財經紐約站。互聯網金融千人會(IFC1000)華爾街分會執行秘書長。畢業於美國南加州大學經濟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風起雲湧2014 回複 悄悄話 隻可惜某個國家一切都不是公開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