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滿江湖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十六個視角看中國全麵小康“路線圖”

(2015-10-27 00:44:22) 下一個

十八屆五中全會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開。到“十三五”末,中國將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已經確定,規劃未來五年的“路線圖”將是本屆全會的主題。

我們總結了《瞭望》歸納的十六個視角,以期全景展現未來五年中國布局。

一個重要目標: 2020年全麵建成小康社會

“到2020年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十三五’時期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十三五’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實現這個奮鬥目標來製定。”

距離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的時間節點,隻有5年時間。這意味著,“十三五”期間,就是衝刺收官階段。

在中央黨校經濟學部主任韓保江看來,“如期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將是‘十三五’期間最直接、最艱巨、最根本的硬任務。”“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任務,不可能再推給下一個五年規劃。無論遇到什麽困難和挑戰,都得直接麵對,直接解決。”

一個重要判斷:重要戰略機遇期仍然存在

謀大事必須順應時勢。7月2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當前,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變,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我國發展既麵臨大有作為的重大戰略機遇期,也麵臨諸多矛盾相互疊加的嚴峻挑戰。

展望前程,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全麵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改革發展任務光榮而艱巨。未來的五年,中國發展的戰略機遇期能否延續,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兩個百年”目標能否順利實現。

一個重要曆史經驗: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

“我們要準確把握戰略機遇期內涵的深刻變化,更加有效地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在改革開放以來打下的堅實基礎上,堅定信心,銳意進取,奮發有為,繼續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7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這樣強調。

“繼續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辦好”,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一條十分重要的曆史經驗,也是做好“十三五”規劃各項工作的一個重要思想。

一個總體方針:“四個全麵”和“六大建設”

2014年年底,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期間,首次提出“四個全麵”戰略發展布局方向,並在數十次公開講話中,闡釋或提到了“四個全麵”。

7月2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關於製定“十三五”規劃建議問題時,習近平再次強調,“推動“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堅持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全麵深化改革、全麵依法治國、全麵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全麵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

權威專家認為,“四個全麵”的發展布局,最終要體現在“六大建設”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上。第一個百年戰略目標,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黨的建設等多方麵。其中,經濟建設是中心,政治建設是保障,文化建設是靈魂,社會建設是條件,生態文明建設是基礎。

一個全新思維:以發展理念轉變引領發展方式轉變

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的環境、條件、任務、要求等都發生了新的變化。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有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

綠色發展無疑會成為“十三五”規劃的一個重要發展理念。在“十二五”的後半程,保持了多年高速增長的中國經濟出現了顯著變化,經濟下行壓力增大,而同時長期積累的資源環境問題集中爆發。“十三五”時期,單憑規模驅動以及傳統的“依靠高汙染、高消耗推動高增長”的經濟哲學,無疑需要退出中國經濟發展的曆史舞台。

一個發展立足點: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麵發展

研究製定“十三五”規劃,要堅持“六個必須”。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7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出的。而其中“第一個必須”就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必須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麵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這個“出發點”、這個“落腳點”,一直是執政黨的核心執政理念,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再三強調的和最為關心的。十八大報告確立的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核心內容之一就是實現城鄉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十三五”期間,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我們的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著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因此,“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麵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無疑會是“十三五”規劃遵循的一個主旨。

一個推進增長的主脈:中高速增長,中高端水平,發展實體經濟,培育優秀企業

“十三五”時期的發展任務中,經濟增長會被放在突出位置。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常修澤認為,這是與“十二五”規劃不同的一個核心要點,說明經濟增長會成為未來一段時間的一個重要問題。

5月下旬,在浙江考察聽取“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和建議時,習近平總書記針對製定“十三五”規劃研究上需要突破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要深入研究保持經濟增長的舉措和辦法,著力解決製約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大問題,挖掘增長潛力,培育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拓展發展空間,推動經濟總量上台階。”

一個關鍵之舉: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5月下旬,就研究製定“十三五”規劃在浙江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是提高我國經濟綜合競爭力的關鍵舉措。並就此提出:

“要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深入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著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積極培育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係。”

除自身國情之外,國際形勢也對中國的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形成了倒逼壓力。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馬曉河談到,德國的工業4.0、美國的再工業化、日本的工業智能化等,都對中國的工業發展形成了挑戰。“高端製造業方麵國外有比較優勢,中低端製造業方麵又有生產成本更低的國家對中國形成替代。要改變兩頭受擠壓的困境,有賴於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一個驅動戰略: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今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說,“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5月份,在浙江考察時聽取對“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和建議時,他更明確地提出了“七大創新”。

顯然,未來一段時間,尤其是“十三五”期間,要實現國民經濟的成功轉型發展,確保我國在國際競爭格局中占據有利地位,就必須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最大程度激發創新活力。

一個薄弱環節:農業現代化滯後

“把13億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離不開農業的現代化。在糧食產量連續增長超過十年之後,中國農業發展到了一個十字路口,過去主要依賴資源環境的農業增長模式已經走到極限。

5月27日,在浙江召開的華東7省市黨委主要負責同誌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同步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薄弱環節是農業現代化。

農業現代化是各種現代化的基礎,是國家安全的重中之重,沒有農業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糧食安全,何談其他現代化。

怎麽確保糧食安全?怎麽提高農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能力?怎麽確保未來我國農業的國際競爭力?這些都會是“十三五”規劃在加快農業現代化方麵要回答的重要課題。

一個繁重任務:打贏扶貧攻堅戰

按照新的扶貧開發標準,全國還有7000多萬貧困人口。也就是說,在六年左右的時間裏,中國要實現年均減貧1000萬人以上。麵對2015年的減貧目標,國務院副總理汪洋曾表示,“減貧目標繼續定在1000萬人以上,表麵看數量沒有變,但由於減貧難度邊際遞增,完成任務需要付出更大努力。”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

直麵扶貧攻堅艱巨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采取超常舉措,拿出過硬辦法,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要求,用一套政策組合拳,確保在既定時間節點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

一個區域性難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7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省考察期間,聽取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和“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和建議時強調,無論從東北地區來看,還是從全國發展來看,實現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都具有重要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目前東北地區發展遇到新的困難和挑戰,這其中有全國“三期疊加”等共性方麵的原因,也有東北地區產業結構、體製機製等個性方麵的原因。

針對“十三五”期間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這個區域發展難題,他特別強調,不創新就要落後,創新慢了也要落後。他提出“四個著力”的要求,強調推動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須著力完善體製機製、著力推進結構調整、著力鼓勵創新創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決破除體製機製障礙,形成一個同市場完全對接、充滿內在活力的體製機製,是推動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治本之策。

一個改革方向: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中國社會經濟發展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關鍵是把準了改革方向。對“十三五”規劃而言,成不成功,關鍵同樣也在於是否把準改革方向。

5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期間,聽取對“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和建議時指出,“改革是培育和釋放市場主體活力、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動力。要圍繞破解經濟社會發展突出問題的體製機製障礙,全麵深化改革,增強改革意識,提高改革行動能力,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形成對外開放新體製,加快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

一個法治經濟的要義:把經濟社會發展納入法治化軌道

7月20日,針對“十三五”期間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必須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治體係,加快法治經濟和法治社會建設,把經濟社會發展納入法治化軌道。”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期間也強調,“要加強對領導幹部的法治教育,對社會領域出現的各種問題,要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解決。要樂見群眾用法、支持群眾用法,使人民群眾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展望未來,“全麵依法治國”今後將與經濟新常態、社會新轉型結合在一起,為中國經濟轉型掃清障礙。隻有把“有形之手”所有可能的行動,全部納入法治的框架,“無形之手”才能收放自如、創造活力,才能“逼出”一個清廉的政府、“逼出”一個更好的市場經濟。

一個對外開放的重點: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

“必須深化全方位對外開放,妥善應對外部環境變化,推動互利共贏、共同發展。”7月20日,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就研究製定“十三五”規劃的建議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六個必須”之一,就是深化全方位對外開放。

在此前3月底召開的博鼇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上,他就向中外企業家代表表示,“中國將越來越開放,中國利用外資的政策不會變,對外商投資企業合法權益的保障不會變,為各國企業在華投資興業提供更好服務的方向不會變。”明確了中國將繼續堅持對外開放,世界各國及各國企業將獲得新的合作契機。

在專家們看來,即將到來的“十三五”時期,“一帶一路”和自貿區建設無疑會大放異彩。新時期的深化全方位對外開放,既能為實現中國夢創造有利國際環境,也能夠放大命運共同體的正麵效應,讓周邊以及更多的國家搭上中國經濟發展的快車或便車,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一個從嚴治黨要求:核心力量的組織重塑

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的江蘇講話,在“三個全麵”基礎上,增加了“全麵從嚴治黨”,使得新時期我國治國理政的總方略從“三個全麵”發展為“四個全麵”。

7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部署“十三五”規劃問題時又一次強調:“必須貫徹全麵從嚴治黨要求,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確保我國發展航船沿著正確航道破浪前進。”

“‘十三五’時期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在貫徹落實‘四個全麵’的戰略布局中,‘全麵從嚴治黨’就是核心、是關鍵。”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說,“如果‘全麵從嚴治黨’搞不好的話,那麽‘全麵深化改革’就不可能成功,‘全麵依法治國’就不可能實現,進而必然導致‘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戰略目標受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路邊的蒲公英 回複 悄悄話 比較難的是農業現代化,問題多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