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文革的真正目的在於懼怕人民清算他們的罪惡

文革留下來的平等思想對改革影響最大,阻力也最大。 改革從一開始就是從平等開刀`,一方麵集中一切輿論力量狠批國有企業“大鍋飯”,另一方麵對企業工人毫不留情地砸爛鐵飯碗,讓工人階級從思想上到經濟地位上徹底消除毛主度領導的社會主義年代對老百姓的所謂“極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卅年的紅與黑(後序),治國綱要:“法治”“理治”“德治”三結合

(2014-05-31 11:43:02) 下一個

卅年的紅與黑(後序)

治國綱要:“法治”“理治”“德治”三結合

(白鏡天)

 
“全盤否定”,否定了毛澤東時代,丟掉了偉人毛澤東的“理治”“德治”,僅僅留下了所謂的“以法治國”。“全盤否定”,讓新中國“一夜回到了解放前”(老百姓語),給新中國塗上了“半社會主義,半資本主義”“特色”。然而,能夠“以法治國”來管理這個“半社半資社會”的法律卻是鳳毛麟角。因為這種“特色”社會來得太快,執政者來不及生產相關“法律”。其結果是,官僚暴發戶,金融投機家,等等,不法階層大撈一把,掏空國庫,隔夜暴富。現在他們又要掄起“以法治國”的大棒,來保護他們的既得利益。這些利益都是“無理”“缺德”所得。要想有效地治理這個“階層”,必須重新舉起偉人毛澤東“法治”,“理治”,“德治”三結合的旗幟。“法治”不能治的,須用“理治”,“德治”!

印度經典電影《流浪者》,依據一條荒謬絕論,“法官的兒子是法官,賊的兒子一定是賊”,編纂了一出極其生動,思想性極強的故事。加上導演者卓越的藝術才華,終成世界電影史上的經典名著。初看者總以為影片的思想主題是批判反動血統論的。其實不然。影片在最後一個鏡頭才一針見血地表現了劇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思想。主角和他媽媽,兩代人悲慘的人生,其原凶都是那個反麵角色的“大法官”(法律之神啊!)。影片的最後一個鏡頭是,“大法官”撕心裂肺地哭喊著,將他的大手盡可能遠地伸進牢房的鐵窗內,想觸摸人生被他毀滅了的親生兒子。他的哭喊隻有一句話:“法律治不了我的罪,但‘良心’已經懲罰了我!”。這就是該影片的思想主題。也因為這一偉大卓越的主題思想,使她的“經典”美譽當之無愧!該思想主題告訴讀者,一個建康進步的社會,“正理”必須戰勝“邪理”“高德”必須壓倒“缺德”。僅有法律是絕對不夠的!一個“無理”,“缺德”的社會,必然是底層窮困民眾的人間地獄!

沒有“法治”,國家“無法”;沒有“理治”,天下“無理”;沒有“德治”,社會“缺德”

所以,治國綱要必須是: “法治”“理治”“德治”三結合。

執政者應該永遠記住:


以法治國鎮賊寇,以理治國平人心,以德治國馴良民。


(全篇完)



附注:
係列博文,無版權。可自由轉載。
大丈夫來世,受社會之甘露,還社會以汗水,理也!不計名,不為利,順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