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NTAO

生活在新西蘭,隨手撚幾片草葉與朋友共賞
正文

6000公裏環島遊:第十天,瑪納波利湖到神奇峽灣 LAKE MANAPOURI-DOUBTFUL SOUND

(2015-01-20 13:16:16) 下一個
1.幽深的瑪納波利湖
    2014.12.23.晴天。9:20離開旅店,奔20公裏外的馬納波利湖,參加著名的神奇峽灣一日遊。這是整個行程中的一個重頭戲,在一個地方連續住兩個晚上,這是唯一的一次。
    峽灣國家公園(FIORDLAND NATIONAL PARK)位於南島西南部,沿海岸呈鋸齒狀綿延215公裏,深入內陸15公裏,麵積12500平方公裏,是新西蘭最大的國家公園。它由14條長長短短的峽灣組成,其中米佛峽灣(MILFORD SOUND)最長、知名度最高,多年的“新西蘭101”第一名,也是唯一可自駕抵達的峽灣,我們曾經自駕和乘坐遊輪去過兩次,這回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神奇峽灣。
整個峽灣地區遠古時為高原,經風雨冰雪侵蝕,逐漸形成今天這樣錯綜複雜的地貌,因而有高山園林和海濱峽地攬勝之稱。1904年列為保護區,1952年辟為國家公園,1990年和南島其它幾個國家公園一起,成為世界自然遺產。
    每年都有不少遠足人士蒞臨峽灣,但始終無法深入親近,除了受地形限製外,還有氣候原因。峽灣內的某些區域,大雷雨隨時降臨,經驗豐富的叢林居民和獵戶說,那裏往往一連幾星期霪雨不斷,有時一夜間河水暴漲,山洪狂瀉,經常是濃霧彌漫,舉步維艱。
瑪納波利湖(LAKE MANAPOURI),毛利語意為“傷心湖”,位於峽灣國家公園界內,由壯觀的大教堂山及北湖、南湖、西湖和希望湖四個分湖構成。
約2萬年前,冰川原來位於中央峽灣,後來向東蔓延,融化時形成極限深度為440米(南島最深)的瑪納波利湖,湖內多島,又稱“百島湖”。
9:50,我們來到湖畔的珍珠港(PEARL HARBOUR),10:30登湖船出發。
看著湛藍的湖水,倒影的雪山,我好生納悶,不是“峽灣之旅”嗎?通海的峽灣難道連著大湖?這可是海拔200多米的高峽平原,怎麽可能和零海拔的峽灣相連?船長磨嘰著我聽不懂的破事兒,老伴嘮叨著怨我事先不做功課。
昨天,蒂阿魯阿湖的清澈讓我激動不已,今天瑪納波利湖更加深邃的藍,讓我有點不能自製。偷偷笑出聲來,也許是風吹的緣故,傻笑時竟然伴隨著些許眼淚和清鼻涕。此刻我暢遊在最深、最潔淨的水裏,有點傻乎乎、有點神經質。每到一個山口,我都盡可能把鏡頭送到最遠,隨著支岔水係的延伸,讓思緒放飛。
兩年前曾經和四姐一道遊覽過東平湖,望著滿湖的鴨子、荷藕田、養魚網箱,捧著有許多可視微生物的湖水,想著京津幹渴的人們,還等著這龐大樞紐調集南水。今天再與四姐同船共渡,我有感而發,新西蘭人應該開發利用這自然潔淨的偌大湖麵。分片包租出去:你養鴨、我養魚、他育荷藕;王五開水上樂園;姚三、賀四辦岸邊飲食大排檔,索湖之所能,供人之所需,養一方肥土,再盡數把人類的排泄物還給大湖。幹嘛這麽傻,在經濟騰飛躍進的大時代,還死守著“百分百的純淨”。老伴誇我是:“狂人說夢,拍恐怖片”。
大船在行駛,遠處山坡掛著一條白色的帶子,是飛流直下的瀑布?用鏡頭拉近發現是靜態的。難道是冰川?這個高度似乎不可能。百思後無解,索性不予理會。倚在船舷,看到水霧中映出彩虹,忙不迭地把它拍下來。
一小時後,湖輪到達西灣(WEST ARM),映入眼簾的是陡立的高山。我頓開茅塞:要去峽灣,翻過此山。碼頭上已經有等待回程的旅客,其中有許多同胞。
又生疑問:為什麽有巨型鐵塔豎在岸邊,掛著彩色浮球的電纜橫跨岬口?查詢後得知,這是位於湖麵下200深的地下發電站。1960年,政府為發電要修建大壩,欲將瑪納波利湖麵提升12米,但遭到全國範圍的強烈抗議。沒有人能違背民意,無奈何,隻能任湖麵水位按照自然規律漲落,發電所需水位差,隻能將發電機組裝入水下,這個發電站當時是新西蘭最大的工程項目,在這麽偏遠地區施工,其難度可想而知。 
    參觀電站需乘坐大巴,沿螺旋隧道下行2公裏,可參觀巨大的地下發電機大廳。可惜恰逢電站檢修期,參觀項目取消了。
 
2.人跡罕見的大山
12:00,坐上巴士,沿壯觀的霍默通道(WILMOT PASS)開始爬山,司機介紹說,這條21公裏長的石子路,是新西蘭有史以來修建成本最高的路,建於1963-1965年間,所有的建築材料都是用船和直升飛機運來。新西蘭旅遊聖地的名號不是隨便得來的,想想看,僅僅為開發峽灣旅遊,耗費這麽大的人力物力,且所有的人工修建,必需與自然和諧一體,即享受方便,又置身於原始的自然風貌中。巴士沿著彎曲的石子路,一點點爬升,我發現這裏的植被有明顯不同,灌木狀的蕨類植物,在高海拔條件下,變成了長在地麵的一根根葉片;闊葉植物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窄葉和針葉;高高的樹幹不見了,隻剩下一簇簇的灌木林。
巴士在海拔670米的製高點山口停下,在這裏遠眺,神奇峽灣像一條玉帶,亮晶晶地環繞著群山,在這裏遠眺,對麵峽穀裏的一條瀑布,氣勢頗為壯觀,可惜距離太遠,希望後麵有機會靠近再補一張照片。
巴士開始下行,坐在第一排,正好在司機的腦袋頂上,有一種頭衝下坐過山車似的目眩,嶙峋怪石多了起來,蒼天大樹多了起來。巴士經過一片裸露的白石壁,終於揭開了大湖上看到的“冰川”之謎,它是條幹涸的溪流,想必這一代常年降雨,一些臨時小溪會在山坡上衝刷出一條深溝,裸露出灰白的石壁。
車子左轉右轉,就是沒有轉到俯瞰瀑布全景的位置。到深穀灣(DEEP COVE),看到山腳涵洞裏奔瀉而出的滾滾水流,我明白了霍默通道的另一層價值。實際上這裏是渦輪機工作的排水口,這裏與瑪納波利湖麵的高差應為200米,正是這個落差形成的勢能用來發電,湖水經過十公裏長的涵洞排放入海,流速達每秒鍾262立方米,從沒領略過這種氣勢,後水擠著前水推出一個個旋窩,大股水流,爭先恐後,奮不顧身地撲向峽灣。
 
3.神秘峽灣
    1:00,峽灣大船出發,看著船尾翻起的茶水般的褐色水花,我好生奇怪,難道有汙染?新西蘭人最值得驕傲的就是純淨,神秘峽灣神秘之處就在於她遠離塵囂,即使是上遊深穀灣涵洞排出來的水,也是湛清瓦藍。後來知道這是深穀原始森林的腐枝敗葉中,大量的鞣酸溶入水中的緣故。還有說法是,這裏的水麵呈兩層,清澈的鹹水在下,茶色的淡水在上。
    峽灣是一種特殊地質現象,是冰川槽穀的一種特殊形式。在高緯度地區,大陸冰川和島狀冰蓋進入海洋,冰川穀伸入海麵以下繼續深掘,拓寬冰床,冰期後海麵上升,下端被海水入侵淹沒,形成兩側岸壁平直、陡峭、穀底寬、深度大的海灣,即峽灣。
世界上除新西蘭、智利等國偶有所見外, 80%的峽灣在歐洲,而歐洲的峽灣主要在北歐,北歐的峽灣則主要在挪威。

  神奇峽灣(DOUBTFUL SOUND),是國家公園所有峽灣中第一深(421米),第二長(40公裏)的峽灣。它的神奇之處就是空曠寧靜、原始神秘,與世隔絕。這個峽灣最早由庫克船長命名,1773年庫克船長來到神奇灣口時,頗感“神奇”,故沒有駕船進來。
峽灣沿岸有非常壯麗的瀑布,大廳灣(HALL ARM)的布朗瀑布長619米;深灣(DEEP COVE)的海倫娜瀑布長220米。現在不是雨季,好多瀑布小溪幹涸,留下了我在瑪納波利湖看到的“冰川”。即使是這兩條著名瀑布,由於是遠看飛流掛前川,也沒有我們前幾天站在30米高落水前的震撼。 
大船行進中,沒有發現像米佛峽灣那樣有跟船嬉戲的海豚,到是在出海口的一個小島上,棲滿了酣睡的長毛海豹。
船長經常把船靠近岸邊,為大家介紹種種植物,讓大家看紅遍新西蘭全境,但在這裏卻罕有的紅彤彤的聖誕樹。回程時船長索性把船停下,關閉發動機,讓大家聆聽“峽灣的聲音”,享受這寧靜中的純美。我側耳細聽:岩壁落下的啪啪滴水聲;風吹聖誕樹葉的颯颯聲;遠處的蟬聲、近處鳥鳴;感冒發燒的老伴兒偶爾的咳嗽聲。我想船長的想法也許更文藝,深山腹中纏綿密語,大水下麵的委婉歌聲,每個人的感受不盡相同。
   裏程表讀數:2333.4公裏。
 
2015.1.18. 於奧克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