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NTAO

生活在新西蘭,隨手撚幾片草葉與朋友共賞
正文

6000公裏環島遊:第八天,但尼丁到因弗卡吉爾 DUNEDIN-INVERCAGILL

(2015-01-18 01:28:48) 下一個
1. 地廣人稀的南奧塔哥
2014.12.21.雨,轉晴。8:30左右離開但尼丁,從地圖上看,走1號公路到因弗卡吉爾將遠離海岸線,肯定無聊。老伴兒說地圖上有一條沿海岸線走的小路,叫“南部風景線”,會遠一點,也許難走,沒說的選擇了這條小路。
天下著小雨,上了高速公路後,根本就沒看到拐入海濱小路的入口。
沿著1號公路南下,進入丘陵起伏的南奧塔哥(SOUTH OTAGO)地區。此行的目的就是遊山玩水,即使在惠靈頓、基督城或但尼丁,都沒有刻意地去感受都市的繁榮,所以任憑車起車落,走過大山大河、森林牧場、藍海綠湖,沒有感覺到異樣,沒有感覺到冷清,沒有感覺到已經身處世界上最地廣人稀的一個區域。
10:00,來到有居民4000的南奧第一重鎮,巴爾克魯薩(BALCLUTHA)。新西蘭第二長、流量最大、流速最快的克魯薩河(CLUTHA RIVER)將小鎮一分為二。她見證了小鎮的發展,吸引移民通過淘金帶來了繁榮。如今,通往卡特林斯(CATLINS)海岸的通道價值,已演變為一個旅遊符號。對全年開放垂釣虹鱒魚的規定興趣索然,但沿河岸的一條始於奈什公園(NAISH PARK),止於布萊爾阿瑟牧場的布萊爾阿瑟步道(BLAIR ATHOL WALKWAY),被我牢牢地印在心底。
這裏的人淳樸、熱情、友好,盡管大千世界的萬般變化,但總體來說,南奧塔哥仍然是個淳樸的世外桃源,始終保持著外界難以想象的低犯罪率。
走進遊客信息中心,一位口吃清晰,語速緩慢,熱情友善的奶奶,為我們介紹了“南部風景線”在這一段的特色:沿途將要參觀兩座燈塔,三座瀑布,一個地理極限點,一個海豹棲息地,一個黃眼企鵝棲息地及兩個海獅棲息地。
 
2.南奧風景線
從北到南,經常為公路設計者的手筆拍案叫絕,貫穿新西蘭全境的1號國道,設計者首先考慮的是經濟層麵。若要兼顧遊山玩水。領略行者稀疏的大千景色,就要另辟蹊徑。“南部風景線路” (SOUTHERN SCENIC ROUTE),正是地方政府為滿足遊人需要而建。我們錯過了從但尼丁到這裏的一段,但令人慶幸的是,精彩將從這裏開始。本來就有此計劃,經奶奶一說,目標更明確了。
11:30,來到努蓋特角(NUGGET POINT),材料介紹說,從泊車場步行20分鍾可以到達這裏的燈塔,但我們卻走了好久,因為沿途的美景像濃稠的蜜,令你走在畫中舉步維艱。
遠遠望去,陡峭的山岬,逶迤小徑的終點,矗立著一座醒目的燈塔。沿著山脊前行,看到山岬周圍散布著眾多猶如金塊般的岩石小島,一艘橡皮艇漂在島邊,幾個穿潛水服的家夥在礁石間遊弋,他們肯定是大連人講話的“海碰子”,依我的經驗,龍蝦、鮑魚斬獲不少。駐步鳥瞰,眾多的塘鵝像一簇簇白色蘑菇長在岩石上,懶洋洋的海豹像一攤攤膩歪的鼻涕蟲懶在碎石灘。
往回走的路上,沿著下山步道來到怒吼灣(ROARING BAY),這裏是黃眼企鵝的棲息地,運氣好的話,可以和這些新西蘭寶貝兒見上一麵。日正當午,我知道十之八九不能如願,但趕到觀測小屋時,一個小夥子馬上過來炫耀他拍到的照片。就在兩分鍾前,一個吃飽了撐的,沒正形的家夥,違反企鵝起居規律,潛規則在這裏露了一麵。我們與它失之交臂,有點遺憾。
下一個目標是蘇拉特海灣(SURAT BAY),據說長長的海灘上,經常有海獅出沒。隨著GPS走出去好遠,到了路的盡頭,卻是一處外人不得入內的露營地。路走錯了不值一提,但這麽偏遠的地方,還有人來安營紮寨?問好了路回頭找到剛才錯過的小橋,找到那緊靠牧場邊被潮水淹沒的海灘,幾位慕名前來的遊客,彼此交流了一個自嘲的微笑,不言可否,駕車離去。老伴說這些人拿著同樣的“聯絡圖”,都是被奶奶忽悠來的。
下午2:00,來到普拉考努伊瀑布(PURAKAUNUI FALLS)。進入森林,酷熱瞬間消失,林蔭小路蜿蜒崎嶇,潺潺溪語伴著綿綿鳥鳴,這一切都是那麽熟悉!老伴對四姐說:在這裏可以體會一點新西蘭步道的滋味了,我們走的就是類似的環境,隻不過路況有時會複雜一些,不管多遠多累,每每遇到瀑布、溪流,都會額外興奮。
這道氣勢壯觀的瀑布掩映在枝繁葉茂的灌木叢中,湍急的水流從20米的高處,分三階以20米的幅度傾瀉而下,如一道壯觀的水幕,裝點著潮濕幽深,掛滿許多青苔、長著許多漂亮蘑菇的林子。半小時後訪問的馬泰瀑布(MATAI FALLS),卻是苗條端莊,猶如仙女梳洗般,把一縷長發從30米高處飄然灑下。
     4:00,造訪麥克林瀑布(MCLEAN FALLS),三姐先到了第一觀景台,在這裏可以看到與馬泰瀑布像似的一縷仙女秀發,我問:“上麵還有嗎?”三姐看看凹在石崖裏,頭上滴著水的小路,蠻有經驗地說:“沒有了”。震蕩在峽穀森林隆隆的聲響,誘我闖過掛著雨簾的小路,轉過一個“S”彎,眼前豁然開朗。一個大屏幕,童話般把剛才的兩個瀑布景觀合到了一體,比普拉考努伊寬且渾厚的水流,在眼前咆哮;攀上一段五六米高的懸崖,有座深潭,一股比馬泰瀑布長且豐沛的大水自天而降。幾個女人沒完沒了地拍片,我端著相機四處找點,瀑布全景無論如何都收不進鏡框。
5:30,來到SLOPE POINT,穿過一座私人牧場,草地走起來萱萱的帶著彈性。約20分鍾走到懸崖邊,僅有的一塊牌子告訴你:這裏距離赤道5140公裏,距南極4803公裏;這裏是新西蘭南島地理上的最南端。海岸是懸崖,懸崖下麵是藍得不太真實的大海,大海無際,晴空無雲,天地間格外敞亮。來這裏的象征意義遠超過“到此一遊”的實際價值。我告訴三姐、四姐,我們已經走過了新西蘭北島最西、南島最南兩個極點。
已經6:30了,離目的地還有相當一段距離,老伴兒征求我的意見,是否還要去下一個海角,因為那裏也是一個海獅棲息地。我們已經撲了一個空,是否還要再碰運氣。我好表現的十分果斷,毅然決然地沿“南風景線路”西去。
7:00,來到最後一個景點,懷帕帕角(WAIPAPA POINT),WAIPAPA的毛利語意思是“淺灘”,百年前,有條船在此地觸礁沉沒、多人遇難,海難後建了這座燈塔。
我正在拍燈塔,忽聽得草叢那邊的海灘上,傳來四姐的驚叫,我跑過去看到四姐站在海灘上,麵對著不到10米遠的一堆懶肉,舉著手機呆在那裏。
天哪,該不會是海獅吧?從個頭上看,比前幾天看到的海豹要大一圈,清晰的外耳廓,相比隻有耳孔的海豹而言,定是海獅無疑,從頸部那圈漂亮獅子鬃毛亦可認定,他是一隻雄獅無疑。
    據悉,這種海獅現存約一萬頭,大部分生活在新西蘭大陸之外的島嶼上,能在大陸邊緣看到它們的確是幸運,按當前網絡熱詞是“人品極好”。剛才路邊指示牌說明,拍照距離要保持十米以上,我們在安全範圍內拍照,他也很給麵子,竟然抬起了頭擺起了POSE,不知是表示友好還是抗議,他竟然讓我拍到仰天長嘯的鏡頭。
  海獅的主要食物來自於群聚的磷蝦、魚、烏賊、魷魚等,在這些洄遊的海洋生物不在其棲息地的時候,海獅就會捕食其他小群甚至個體的海洋生物,對新西蘭海獅而言,魷魚是其最重要的營養來源,據報:新西蘭的海獅數量下降,其背後原因是人類過度捕撈它們的食物所致,奧塔哥大學研究人員,對亞南極群島上的海獅數量銳減問題進行了研究調查,在1998-2009的十年間,這些群島上的海獅數量下降了40%。海獅爭奪交配權與領地的行為,遵循的是“叢林法則”,同在一個星球,人類與其他物種間若不二法則,後果不堪言。
 
3.最南部城市
    今天一路精彩,在路上耽擱的時間太久,擔心趕到住宿營地太晚無人值班,老伴提前打過電話,告知我們會晚到一點。8:30到達,仍然住TOP10營地。
因弗卡吉爾(INVERCARGILL),是新西蘭最南部的城市,也是南地大區的首府。城市人口近五萬,麵積491平方公裏,市內不少街道均以蘇格蘭河流命名。天色已晚,舟車勞頓,老伴這幾天感冒發燒也發作到最嚴重階段。得知幾公裏外有間台灣餐廳,四姐拿出了土豪範兒,執意要請大家吃特色海鮮。晚餐極為豐盛奢華,當地名產生蠔、南極小龍蝦、鱈魚、鹿肉,樣樣俱全。
裏程表讀數:1970公裏。
 
2015.1.18. 於奧克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