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NTAO

生活在新西蘭,隨手撚幾片草葉與朋友共賞
正文

第十天,活火山白島遊 WHITE ISLAND

(2014-06-07 18:44:45) 下一個


1.
駛向白島

2014.1.19.晴。早800點,乘坐遊艇奔赴世界上最容易到達的活火山之一,新西蘭唯一的島嶼活火山-白島。

訪問白島不是完全可以按計劃進行的。白島距離法克塔尼約50公裏,除了島上的火山威脅外,天氣、潮水時間及風浪狀況都是決定的因素,有一個條件不滿足就不能成行。昨天中午抵達小鎮後,第一件事情就是落實白島遊,得到的答複是晚上等通知。騎完馬回到旅店,晚上8點多接到電話:“明早800開船。”

我們的船票是一隻像我家狗食盆一樣的鐵盒子但沒有底。正至旅遊旺季,船上的乘客近50人。船長船員都身著不怎麽好看的寬格體恤衫。開船後,船長咕咕嚕嚕地介紹白島,船員則分散到各個角落和乘客談天說地。碼頭建在法克塔尼河的出海口,出海口礁石上有一尊少女塑像,船長給我們講了關於她的故事,是個動人的毛利傳說,也是法克塔尼名字的由來。

遊艇在碧藍的大海上行駛,這一帶海域是新西蘭聞名的釣場,可以釣到很多黃鰭金槍魚,不時有釣魚的小艇出沒,昂起船頭在萬頃碧波中劃出一道白線。白島上空若隱若現地縈繞著一簇白煙,遠遠望去像天邊的一朵白雲。走了約一個小時,船長說遇到海豚了,大家都聚集到船舷,看著那海裏的精靈忽而遊在船頭,忽而躍出水麵。這裏的海豚與奧克蘭近海的品種不太一樣,個頭似乎更大一些。有海豚的地方,總是伴有成群的海鳥,海鳥近距離地表演俯衝入海,說明有魚群。或許反過來推論更有道理,因為魚群引來海鳥,招來海豚。船長也是追隨著海鳥有意把我們引向海豚的。船長告訴大家:都站到甲板上,腦袋能探多長就探多長。遊艇旁邊的海豚有表演的特質,有時會和你捉迷藏,高高躍起後會深深地潛入水底。他不可能總在你的視野裏,但船頭下麵總有幾隻海豚跟船比賽,悠閑而歡快地遊在船頭前,你探出身來就能看到它們。

白島(WHITE ISLAND)毛利名懷特島(WHAKAARI麵積324公頃,最高點321米。1769年,庫克船長遠遠地看到一簇白煙,故把它命名為白島。庫克船長雖然離島很近,但並沒有登島,也沒有注意到這是一座活火山。現在的白島屬於私人所有,隻有指定公司的遊輪或乘直升飛機可以上島。我們行駛了大約兩個小時,船晃得厲害我有些暈,老伴陪我來到下層甲板,船員馬上過來問候。好在那白色的煙柱越來越清晰了,不適的感覺被衝淡了許多。

白島是由三座火山錐組成的小島,形狀像馬蹄。它是新西蘭最活躍、最年輕的火山,常年噴發。徐徐的白煙、熱水、及高達800度的蒸汽及有毒氣體不間斷地從火山口溢出。

登島之前,船員開始分發頭盔和防毒麵具。船長要求大家:頭盔必須佩戴,因為小型地震隨時會發生,很多碎石不知道什麽時候會脫落;萬一遇到火山爆發,聽從指揮,盡可能躲到大石頭後麵;我們把大家分成小隊,每隊配兩位導遊,請服從他們的指揮,按指定路線走,不要單獨活動;麵具發給大家,你可以不戴,如果你喜歡刺激,聞一下硫磺的味道。

我們乘橡皮艇分批登島。白島周邊海水的顏色藍得出奇,晶瑩剔透。據說周圍有很多魚,不遠處的那艘小漁船,收獲肯定不少。站在碼頭等其他人時,一架直升飛機恰好在附近降落,這是乘機登島的旅遊項目。

 

2.地獄之門

踏上白島硫磺四溢,就像在月球上一樣。我們所在的位置實際上是一座火山口,三麵都是峭壁,麵向大海處有一個豁口,我們就是由此進入火山口腹地的。套用一句老話,這裏真是“兔子不拉屎,鳥不生蛋”的地方,整個火山口見不到一棵草木,一隻飛禽,到處都是冒煙的石縫,突突冒泡的泥漿池。我們像規規矩矩的幼兒園小朋友,乖乖地踩著導遊腳印走。我拍照落在隊伍後邊,押隊的小姑娘就笑容可掬地站在我身旁等候,她的原則是不能有一個人掉隊,你的感覺是國內城管的“眼神執法”,照完相立馬跟上隊伍。

一船的遊客分成四個小隊,每隊前後兩個導遊,前麵一個負責講解,後麵一個負責安全。整座島嶼就是一座活火山,是正在噴發的新西蘭預警級別最高的火山。我試著摘下麵罩,一股刺鼻的硫磺味道,辣蒿蒿地嗆人,我乖乖地重新戴上。老伴感冒未愈,最近一直咳嗽,但在島上沒發現她有什麽不適。

白島大約有20萬年的曆史,除了大的噴發,每天就是這樣呼呼地向外冒氣,對麵的火山口(不能近前)像一口開著蓋子的蒸鍋;山坡岩石的縫隙像咧嘴的妖魔;路邊一個個小金字塔形的黃色噴氣口,在硫化氫的作用下,硫磺物質凝結成成片的黃色固體,有些甚至發出淡淡的綠色。我們置身在硫磺煙霧中,耳朵被呼呼隆隆的噴氣聲震撼著,鼻腔被濃烈的硫化氫氣體愛撫著,心被恐懼和刺激糾纏著,臉被灼熱和濕漉漉的空氣蒸烤著。

從能量的觀點解釋,將近20萬年它始終在這裏溫和地噴發著,不斷地釋放著地下的能量所以並不危險,它隻是陶波火山帶發泄能量的出氣口而已。真正有危險的是那種積蓄了幾萬年的能量卻找不到發泄口的火山,一旦噴發就舉世矚目的“癟犢子”。這裏最近一次較大的噴發是2013125日,但都是由“咳嗽”轉“噴嚏”式的噴發,改變的隻是島上的小區域格局。10幾年前的廣告片,島上有一座很漂亮的火山湖,但現在已萎縮得幾乎看不見了。應該將白島比做調皮的精靈,它每天都調皮但很少惹大事,這就給我們這些好事者,提供了一個近距離觀測火山的機會。

我們走走停停,導遊不斷地給我們講著這裏的故事。走到火山口湖,離湖邊有一段距離擺了一溜小石頭,導遊不讓我們越過去,所以火山湖僅有的那一汪瑪瑙般綠水,留在鏡頭裏的隻是一鍋呼呼的蒸汽。這座湖很危險,有很強的(硫)酸性,是個不折不扣的地獄之門(HELL GATE),當年一位采硫磺的工人落湖,打撈上來的隻有幾枚金屬紐扣。聽著導遊的講述我毛骨悚然,同時也被大自然的力量所震撼。

島上的氣氛很緊張,監視器隨處可見,每半小時更新一次,從網絡可以直接登陸看直播。火山活動的頻繁反而更加吸引了遊客,畢竟火山活動的壯觀景象並不常見。

在最大的噴氣口,硫磺湖邊看了一眼就迅速離開,這裏的確不易久留,有兩百多次登島經驗的美女導遊,此刻也神色緊張地緊隨大夥的腳步。往回走的路上登上一個30多米的製高點,眼前的陣陣硝煙和呼呼的蒸汽,如同70年代的火車調度場;腳下的微微顫抖,似乎隨時有能量呼之欲出;如果這不是地獄入口也是人間煉獄!路遇一處小溪流,老伴蹲下來試試水溫,說有些燙手,也不是什麽地方都可以伸手試試的,沒有導遊的許可,任何舉動都會帶來麻煩。

     最後來到一座廢棄的硫磺工廠,導遊介紹說工廠曾經在這裏開了六年,但條件過於惡劣腐蝕過於嚴重且淡水的補給都靠外界。19149月,火山口噴出的熾熱岩漿,使10名工人全部致死,隻有一隻貓活了下來。1923年再次嚐試開工,但終因成本過高而失去商業開采價值。以前看到的照片這裏被泥土掩埋,但現在已被清理出來。能看到機器的大齒輪,一堆來自加拿大的整根房梁。試想一下,這裏該是多麽好的工作環境,享受南太平洋氣候,高得離奇的薪水,下班後隨手甩一杆就能釣上來一條大魚,誰知道天天與之相伴的竟是死忙。導遊講了一個故事:一個海外地質工程師,看到招聘廣告歡天喜地的應了聘,結果在島上呆了三個月就不辭而別,什麽合同、工資都不要了,逃之夭夭。

     在島上呆了一個半小時,仿佛在地獄門口和煉獄間徘徊了一個半小時。沒多少留戀,隻有恐懼,一種對大自然神秘力量的的恐懼,但我畢竟來過、看過,足以。

    回到船上,船長說願意下海的現在可以下去了。一個法國哥們二話不說脫了衣服就跳了下去,幾個西班牙姑娘小夥也跳了下去,我們坐在船艙裏都冷,可想而知此時他們如“冰鎮”的感覺。我喜歡西方青年的豪放不拘泥,想做什麽事沒任何顧慮。吃著船上發的午餐,船圍著白島轉了一圈,島邊遠離火山口的地方,有一處塘鵝棲息的岩石,島的背麵也有一片聖誕樹林。看著漸行漸遠的白島,那留在天際10幾萬年的一縷白煙,我打心裏對它說,再見。

 

3.瓦卡塔尼小鎮

下午2點左右回到小鎮,利用小半天的時間再把小鎮走一遍。

瓦卡塔尼(WHAKATANE)小鎮,人口17700。一年中大約有55天,瓦卡塔尼都記錄到新西蘭的最高溫度。這個陽光小鎮以釣魚之旅和火山之旅而聞名。這裏黃鰭金槍魚,比新西蘭任何其它地方都多。其它吸引遊客的有博物館、天文台和毛利人曆史遺址。全年都可觀看海豚,夏季還可與海豚一起遊泳。一條小步道將把你引向毛利要塞遺址、本土森林公園和海鳥聚居地。

新西蘭的步道頗有特色,每個小鎮,每座公園,都給你在風景最美的地方開出一條條小路,你可以沒有任何顧慮地暢翔其中,盡情地沐浴清新的空氣,近距離地接觸森林、牧場及牛羊。

我們沿著步道走了約兩個小時,把小鎮大概了解一番,小鎮被一座小山分成兩個部分,站在懸崖步道上遠眺,瓦卡塔尼河的入海口處就是我們今天上船的港口,各式遊艇像列隊的士兵整齊地排在那裏,圍繞港口的是小鎮的中心;山的另一麵應該是小鎮的衛星城,主要是度假別墅區,及有錢人的住宅區。我們走馬觀花,沿著步道從這邊走到那邊,這邊有寬寬的大河及河邊的小鎮,隔著河有望不到邊的海灘;那邊有掩在岸邊綠樹叢中的屋頂及那看不到頭的海岸線。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旅店老板韋恩(WAYNE),笑眯眯的和南來北往的人打著招呼。他有五個女兒,其中一個也在奧克蘭。聖誕節前後五個女兒會攜全家聚集小鎮,那時韋恩就會忙著和外孫、外孫女們玩。老伴說,那你就不用開業了,騰出地方全家住旅店。韋恩笑了笑說,住在附近的女兒家,比我這裏還大。他喜歡我們的車,老伴告訴他我們的車叫“小棗”,一路風塵掛滿了泥巴,但現在不漂亮了。韋恩說:明天我給小棗洗臉。

沒想到第二天一早,他真的拿著汽車刷子,拖著水龍管把我們的小棗刷得幹幹淨淨。然後自己滿意地說:“好了,小棗可以回奧克蘭了!”

 

2014.6.4. 於奧克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