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NTAO

生活在新西蘭,隨手撚幾片草葉與朋友共賞
正文

北島東行記之,第六天,哈斯丁印象

(2014-05-20 17:11:36) 下一個


1.
綁匪角探塘鵝

    2014.1.15. 晴天。一晃過去兩個月了,有些事好像混淆了。去水族館應該是15日早晨,但上一篇遊記把它寫到了昨天(14日),難怪活動時間表和遊記篇幅有點不順暢,寫了那麽長一篇。

11:00左右離開水族館沿2號公路南下,11:30來到離綁匪角最近的停車點HAUMOANA。每天一班的遊覽車隊已經出發。沒關係,行者自娛自樂,用腳步去丈量吧。突出的海角就在那裏,遠遠看去月牙狀的尖端清晰可見,相必不會太遠。我貌似很有經驗地對老伴說:“頂多兩小時的路,別忘了,我們是走過TANGARIRO的英雄。”

不是很餓,隨便吃了幾塊餅幹,帶了一瓶水就匆匆上路了。走過一個小海灣,穿過一座假日營地(TE AWANGA)。好家夥,雖然身後的出發點已在遙遙的兩公裏之外,但前麵月牙般的海角似乎並沒有更近一點,依然遠遠地、親切地向我們招手。

天很熱,一絲風都沒有,海麵很平靜,平靜得令人稱奇。庫克船長1769年第一次發現它時做了這樣的記載:“這個虛張聲勢的海灣,實際上是一座鹽水湖”。由於塔斯曼海的強勁西風,使得新西蘭北島西海岸總顯驚濤駭浪,而東海岸則是風平浪靜,這裏表現的更甚。一陣陣小小的排浪,應付差事似地拍撫著沙灘,嘩嘩過後,印出一條深色的邊界。我喜歡踩著被水寖過的地方走,因為沙麵更硬一些,但需要小心的是,下一個浪花襲來,可能打濕你的腳麵。天藍的出奇,不時有海鳥飛過,但沒有想象的那麽多,不是說這裏是最大的塘鵝棲息地嗎?

又轉過一個海角,我們被眼前的壯觀景色驚得合不攏嘴,左手邊的大湖不必多述,右手邊一座高達百餘米的懸崖,刀切一般直衝向藍天!漫長的海岸線幾乎筆直地伸向遠遠的月牙尖。歲月留下的道道溝痕使得巨岩變得有棱有角,遠眺巨岩上方,能看到一簇簇的鬆樹林,一片片的綠草地的邊緣。據說懸崖上有一座世界排名第31位的高爾夫球場,它的第15號洞,號稱世界10大高爾夫球洞之一。據說山頂上有一座農場莊園酒店,曾榮登美國《康德納斯旅行家》雜誌 2012 1 月金牌榜。號稱全球頂級的豪華度假目的地之一。

海灘上不時有人駕著摩托車或四輪車駛過,很少徒步者,同方向的行者更是罕見。走在巨岩下,仿佛行在克羅拉多大峽穀,不同的是,這裏的峭壁單一,沒有層次,懸崖上邊就是山巒,就是球場、莊園;這裏一麵是峭壁一麵是開闊的海麵,沒有身陷峽穀的壓迫感。

走了一個多小時,出發點已經看不見了,但那誘人的月牙還是那麽清晰,那麽遙遠。看來我的經驗是錯誤的,月牙離我們的直線距離不是很遠,但我們要順著海岸線走,需蜿蜒走過若幹個小海灣。

潮水一點點地上漲,一行行車轍被衝刷幹淨。從水麵到懸崖底可分成三個層次,即沙灘;鵝卵石堆成的小石坡及茅草灌木叢。漲潮時,沙灘的麵積幾乎全部被淹,我們現在隻能走在小石坡和沙灘的邊界,離懸崖的距離有時10幾米,有時就貼著懸崖走過去。轉過一個海灣,岩石的色彩和姿態就會發生變化,有蛋黃的砂岩,青白的石岩,石壁上刻著歲月留下的飾痕,一道道,有深有淺。經常能看到墜落的枯樹,有的枝杈尚可分辨,有的隻剩下斑駁的樹幹。

我們的影子越來越小,留給我們的沙灘越來越少,老伴擔心漲潮後回不來,我信心十足地說:肯定沒問題,一是看岸邊的碎石坡,那是海水能達到的最高點;再看有無標示,如果有危險,肯定會有相應警告牌,告訴你什麽時間可以安全通過,我的信心與其說是經驗不如說是來自對政府管理的信任。迎麵來了一個車隊,兩台拖拉機拉著幾個拖鬥,幾十號人坐在上麵,這就是我們沒趕上的遊覽車隊,若前行有危險,駕駛員也會提醒你的,這裏是新西蘭,沒有人會看著你無謂地冒險。

   走了兩個半小時終於來到久仰的月牙尖端,這就是庫克船長所說的“綁匪角”,因毛利人曾企圖

在此地綁架他的貼身小童而得名,地處霍克灣的最南端。

這裏是人可接近的世界上最大的陸地塘鵝棲息地,一進入這裏就看到一塊礁石上立在一塊牌子:“你已經進入塘鵝棲息地,請不要驚擾它們,否則它們會棄巢而去”。塘鵝(GANNET)毛利人稱為塔卡普,是候鳥的一種,家鵝般大小,成年鳥白色身軀黃色的頭顱,長而尖的翅膀,通常在島嶼上繁殖。塘鵝的伴侶是終身的,每年的8月到第二年的4月,它們會在霍克斯海灣繁殖後代,出生後的小塘鵝全身淡黑色絨毛,成熟後的小塘鵝會嚐試第一次飛行。飛躍塔斯曼海峽(2800公裏)到澳洲,死亡率高達七八成。

海角的岩石上,山坡上,棲息著大群塘鵝,大部分是身型和成年鳥差不多大小,但渾身長滿淺黑色絨毛的幼雛,它們臥在用自己的糞便堆砌起來的一層白色的墊子上,張開嘴衝著天叫上幾聲,不時有成年鳥在上空盤旋,落在一隻小鳥身邊,小鳥把自己長長的琢伸進老鳥張開的嘴巴,吃它從胃裏反芻出來的食物。它們見到人並不驚恐,我們也不敢大聲,大家可以近距離互相觀望。

在新西蘭近海經常能看到塘鵝捕魚的情景,它們可以從30米的高度以高達每小時150公裏的速度俯衝下來,垂直地紮進水裏。它們的活動通常是群體行為,遇到魚群時,上百隻鳥在水麵漂浮,空中盤旋,十幾隻,甚至幾十隻鳥同時在空中屏住翅膀俯衝下來,煞是壯觀。

看到綁匪角,看到了塘鵝的家,看到小塘鵝吃飽了。我們可慘了,由於“輕敵”沒做充分準備,此刻不但沒有食物,水也喝幹了,還有近10公裏的路要走。

回程時很簡單,沒多少心思賞景,由於漲潮沙灘已被淹沒,隻能沿著碎石坡往回返,走到海角處,還需要爬上岩石繞過去。一對夫妻騎了一輛小摩托車,現在比我們還要遭罪,碎石坡不能騎車,繞海角時沒別的辦法,隻能趁浪退去的瞬間,抬著車從淺水趟過去。路過一處懸崖裂口,發現一條小徑伸進峽穀,我要進去探個究竟。前行幾十米,就被一大堆縱橫交錯的枯樹幹擋住了去路,老伴不想走了,我自己繼續往裏闖,立陡的峭壁夾成幾米寬的小路,使我想起西部片裏牛仔闖蕩峽穀的情節。走了約一百多米就到頭了,原來這隻是個懸崖上的裂縫而已。

潮水常常把我們逼到懸崖邊,不時有碎石滾落,激起一陣黃煙,每到這時我會站在遠處仔細觀察,發現沒問題後,讓老伴先跑過危險區域,隨後我也急行過關。

橫跨TANGARIRO後的第4天,我們在不知情、無準備的狀態下,又走了一個20公裏。

 

2.果都哈斯丁

下午400多回到車上,什麽也別說了先回家吃飯。可是家在哪裏呢?一邊向鎮子裏開,老伴一邊打電話聯係,20分鍾後抵達旅店,美美地吃了一餐,500多,來到哈斯丁(HASTINGS)鎮中心。

哈斯丁人口比耐皮爾還多(75,700),也許是地理位置(無港口)的原因,它僅是耐皮爾屬下的一個鎮。與耐皮爾相似,哈斯丁也是大地震後新建起來的,所以隨處可見裝飾藝術、西班牙布道院的風格。但可悲的是,哈斯丁屈服於流行趨勢,在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重建時,破壞了許多30年代的建築。由於哈斯丁距耐皮爾的中心小於20公裏,因此兩者經常被組合在一起,稱為雙城海灣城市,並越來越多地一起處理官方數據。合並後的人口數可達125,000,僅次於漢密爾頓列新西蘭第五大城市。1999年曾進行過合並公投,其中耐皮爾居民75 %反對, 而64 %哈斯丁居民的認可。也許合並是早晚的事,是曆史發展的必然。
     
哈斯丁地區是新西蘭最大的蘋果,梨及幹果產區之一,是著名的葡萄酒之鄉,有超過75家酒廠分部在周邊地區,包括新西蘭最古老的酒廠餐廳(維達爾村)。明媚的風光使它成為新西蘭著名的婚禮勝地;豐富多樣的農產品成就了新西蘭曆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每周哈斯丁農貿市場。

哈斯丁地區旅遊產品豐富,新西蘭人必做的101件事中,這裏包括了三項,即霍克灣最大的水上遊樂園,水漾星球;世界上最大的陸地塘鵝棲息地和蒂瑪塔峰。在夏季,很多大型活動吸引國內遊客,包括春季賽馬嘉年華、櫻花節、桃花園遊行、嘉實霍克斯灣周末以及各種音樂會。

新西蘭賽馬會每年3月在這裏舉行,它是南半球最大的體育賽事之一,吸引了2500匹馬和騎手參與19個項目,包括盛裝舞步、三項賽、場地障礙等等。僅幾項目就有超過3百萬新幣的預算,每次吸引國內外超過70000人次來參加為期5天的賽會。

我們時間有限,隻是開車轉了一圈,在教堂附近停留了一會兒,就奔向北哈夫洛克

 

3.草山印象

北哈夫洛克(HAVELOCK NORTH)是哈斯丁旁邊的一個小鎮,以印第安反叛運動的英雄亨利·哈夫洛克爵士的名字命名。人口約120300其創始人最初設想要建一座較大的城鎮,但1874年鐵路線建成時,小鎮比哈斯丁到鐵路的距離遠了一些,後者成為居民更合乎邏輯的選擇。
   
下午600,來到北哈夫洛克有名的草山蒂瑪塔峰(TE MATA PEAK)。草山是我給它起的名字,車開到399米的峰頂,站在製高點看四周,除了盡覽哈斯丁、北哈夫洛克及霍克斯灣外,整座山都被一層深深的茅草覆蓋,山上有數不盡的步道,自行車道,山頂懸崖上甚至有滑翔傘跑道。

   關於蒂瑪塔山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群居民生活在赫瑞湯加平原一個堡壘村落內,他們常年受到海濱部落懷瑪拉瑪的戰爭威脅。一次聚會中,一個聰明的老婆婆想出了一個辦法,即讓懷瑪拉瑪部族的首領蒂瑪塔,愛上帕卡帕卡首領的女兒海妮拉考,這樣可以化幹戈為玉帛。計劃很快就實施了,這位巨人深深地愛上了族長美麗漂亮的女兒海妮拉考。為了回絕他的愛,族長的女兒要他去完成幾件不可能完成的事任務。他曆經千辛萬苦,幾乎完成所有的任務,除了最後一件,即吃掉整座山峰以開山辟道,他在吞咽一塊巨大的岩石時,因哽噎窒息倒地而亡,巨大的身軀化為今天的蒂瑪塔山

我坐在山巔,鳥瞰起伏的山巒,當地人或跑步,或騎車,在齊腰深的草海裏遊弋,回味著毛利傳說的壯麗慘烈。他們的許多傳說都圍繞著本族內的紛爭,若不是其內部矛盾重重,英國人也不可能這麽輕易地占據這塊領地。反過來,若英國人沒有占據並管理著這裏,就沒有今天的最佳國度新西蘭。

我坐在山巔,眺望著隱約可見的魯阿佩胡火山,想象著幾天前登上瑙魯霍伊峰頂的壯舉,這是我人生的一座高峰,我為此自豪,也希望有機會還能超越。

我坐在山巔,俯視著綁匪角,這是我們東海岸行的最南端,明天起將一路北上,經吉斯本、陶朗加、回奧克蘭。

 

2014.4.17. 於奧克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