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NTAO

生活在新西蘭,隨手撚幾片草葉與朋友共賞
正文

北島東行記之第三天,陶波湖散記

(2014-05-20 17:00:34) 下一個


1.
美哉陶波湖

  2014.1.12.星期日,陰,有小陣雨。早830,和朋友們告別,我們開始了計劃中的東海岸行程。

   出小鎮向北9公裏左右就是陶波湖南岸,1號國家公路沿著的湖邊向前伸展。車子走在路上,左邊是浩淼蔚藍的大湖,右邊是一片片蔥茂的森林。再往前20公裏左右公路進了山,汽車沿著“之”字形公路往上爬,不時出現急轉彎。有好幾處限速25公裏的近乎180度的轉彎,必需小心翼翼地駕駛,同時也享受著一邊是山一邊是崖,懸在大湖上行走的刺激。

“陶波”在毛利語中是第一的意思。陶波湖是新西蘭最大、大洋洲第二大的湖泊,位於北島中部火山高原,總麵積606平方公裏,海拔357米,長40公裏,寬27公裏,最深點186米。湖水由湯加裏羅等47條河流匯集而成,經東北端的懷卡托河流出。陶波湖水溫適中,湖內有若幹島嶼和100多個水灣,享譽世界的彩虹鱒魚釣魚區就在這裏。湖水覆蓋了好幾座火山口,是一個隨時會爆發的超級火山,與美國黃石、長穀、瓦勒斯火山、印尼多巴火山、日本愛拉火山、俄國特納普火山一起並列為世界七大超級火山。

超級火山意味著它們一旦爆發,就是人類的災難。和地震測量類似,火山爆發也有級別。人類文明5000年曆史中,大約經曆過三次強度達到7級的火山爆發:

第一次是大約公元前17世紀,希臘錫拉(THIRA島的火山爆發。它幾乎毀掉了克裏特島的文明,有學者甚至把中國夏朝的覆滅,商的興起與這次火山爆發聯係起來。據竹書紀年裏麵記載:當時天色昏暗,七月霜凍,糧食減產餓殍遍地。

第二次是公元186年,陶波附近的海特皮(HETEPE)火山爆發。噴出物至少有100立方公裏,其中30立方公裏噴出物幾分鍾內進入大氣層,高度達到了150公裏。當時發達的羅馬和中國應該能觀察到天空變成紅色的景觀,羅馬的史料以及中國後漢書都有相應記載。火山爆發後形成了一個麵積相當於新加坡國土麵積的堰塞湖,就是今天的陶波湖

第三次是18154月,印度尼西亞坦博拉TAMBORA火山爆發,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經曆的最強烈、記載最詳細的一次。噴發物質總量達到160立方公裏,爆發的聲音在2600公裏以外都可以聽到。在方圓600公裏範圍內,火山灰遮天蔽日,足足有兩天的時間不見天日。爆發前坦博拉山最高處海拔約4300米,爆發後最高點海拔不足2900米。火山灰遍及印度尼西亞全境,導致農業減產,隨即發生饑荒。這次火山爆發直接幹擾了正常的季風,影響了亞洲很大部分地區的降水。當年,中國長江流域出現的大洪水;印度恒河流域的出現的瘧疾;俄國、匈牙利、意大利出現的紅雪,都與這場大爆發有關。1816年的北半球沒有夏天,史稱1816年冷夏。

大自然帶給人類的災難防不勝防,我們改變不了什麽,隻能坦然麵對。密切接觸大自然使我深深感悟到:在大山、大海、大湖麵前,決不可張狂,決不可使用“征服”、“挑戰”、“欺山,戲水”等大不敬字眼。恰恰是這些美麗的江河湖海征服了我們的狂妄,不動聲色地滅掉我們的“勇氣”。我們能做的是心存敬畏地去體會、去欣賞。

沿著湖邊穿過一片片林,翻過一座座山,我們從大湖的最南端走到最北端,來到距小鎮47公裏外的陶波鎮。

陶波鎮位於陶波湖畔東北端,地處奧克蘭至惠靈頓的必經之地,是北島著名的旅遊重鎮,常住人口兩萬,旅遊高峰季能達到五萬人。今天我們是第N次來到這裏,但乘帆船遊湖還是第一次。

 

2.海盜船上的VIP

上午10點左右,按電話約定的地址來到遊輪碼頭,在8097號泊位找到了我們要乘坐的海盜船。這是艘中型帆船,載客量在20人左右。船上有船長(也是船主)DAVE及兩名船員-LIZ大姐及SARAH小妹。

10:30,到開船的時間了,發現乘客隻有我們兩人。DAVE覺察出我們的詫異,給出的解釋讓我更加詫異:

“昨晚和朋友喝酒,今天不準備出船,故推掉了早班的兩個旅行團。沒想到今早睡醒後感覺不錯,正好接到你們和另外一組遊客的預約電話,臨時決定出船了。另外兩人出發前改變計劃不來了,今天你倆是我們的VIP。”

“這趟你們賺不到錢了”。老伴有些過意不去,

“我們每周七天,一天三班,船幾乎都是滿員。偶爾客人少的時候,我們就當作家庭出遊,享受安靜的氣氛,開心地玩一次。”DAVE誇張地揮揮手說。

“你知道嗎,這船滿載時像難民船。” LIZ在一旁敲著邊鼓,寬慰老伴。

掛著海盜旗的難民船,在陶波湖中隨風招搖,想想那情景,我忍不住大笑。

開船前DAVE幽默地宣布:“本船的規定是,可以到船上的任何一個角落;可以問任何感興趣的問題;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但不可以掉到湖裏。”

DAVE從小在首都惠靈頓長大,十六年前來到陶波就愛上了這裏,就留在了這裏,就買了這條船,陶波湖裏從此就有了“海盜”。DAVE問老伴最喜歡新西蘭什麽地方,老伴說喜歡所有的地方,包括新西蘭人的無憂無慮。DAVELIZ 都自豪地表示讚同, DAVE 說:“是的,我們確實沒有憂慮。”

海盜船出發了,船長負責駕船;SARAH小妹煮咖啡送點心;LIZ大姐專門陪我們聊天。甲板上放了幾個裝滿小泡泡球的墊子,可以舒服地臥著,也可以四腳朝天地仰著。老伴一會兒拉拉帆繩,一會兒冒冒失失地爬爬軟梯。我或站、或坐、或臥,變換各種姿勢拍照:得瑟的老伴;笑眯眯的船長;滑行起飛的水上飛機及穿行在霧蒙蒙大湖裏的各種船隻。

船駛到朗加迪拉角(RANGATIRA POINT),DAVE打開了船帆,我們開始了真正的揚帆大湖。風夾雜著細雨撲向三角大帆,把它鼓的圓圓滿滿,船身隨著風勢忽左忽右地頃斜著多情的軀體,船長瀟灑地轉動著舵輪。沒有看錯,此時掌舵的船長正是老伴,DAVE坐在旁邊,告訴她駕船和駕車一樣,你現在的目標是前方的海角。
    帆船和其他動力船不一樣,一般比較狹長,為適應不同風向,除調整風帆角度外,船身也要隨著傾斜、擺動,不斷帶來新的刺激。在我們左旋有一艘綠色的老式小夥輪“歐內斯特·坎普”號,與我們隨行,10幾位遊客坐在那裏,突突地向前走,穩穩地沒有一點顛簸,更談不上刺激。超車時,綠殼子船長還跑出艙外,嗷嗷地和我們的海盜船打招呼,DAVE也揮動著拳頭高聲回應。風雨中沒聽懂他們說些什麽,估計是“湖匪暗語”或什麽不好笑的“玩笑。”

帆船在新船長操控下轉過湖角,來到湖西岸礦山灣(MINE BAY)的毛利摩崖石刻,這幅創作於20世紀70年代末,高達十米的巨幅石刻,描述的是位一千多年前,帶領圖瓦熱拓(TUWHARETOA)和特阿拉瓦(TE ARAWA)部落來到陶波地區的毛利航海家。現在這裏已成為大湖著名的景點,每天都有數百艘大小船隻前來觀摩,因為隻有乘船才可以到達這裏。

LIZ和老伴臥在泡沫椅上嘮著家常,介紹著岸邊一棟棟名貴的豪宅,還指著大片空地說,那些都是毛利人的領地,不允許開發。

   DAVE 指著岸邊山丘上大片人造森林感慨地說,一百年前,新西蘭科學家為找到一種適合本土的經濟植物,做了大量實驗,不惜重金從阜外引進各類樹種,終於發現美國的輻射鬆最適合這裏。今天,陶波及羅托羅瓦附近的大片人工森林,就是從那時開始的。

 

    風吹著帆索颯颯作響,雨停了,雲雖未散去但天空已出現幾抹蔚藍。我們來陶波無數次,每次

都是匆匆而過,今天,隻有今天,我這樣近距離的和她接觸,這麽深入的與她交談。蒼天把這麽大

一潭碧水蓄在這裏,為的是哺育大美的新西蘭。

每當看到新西蘭到處分布的湖泊,河流,就有一種感慨,上帝真是偏愛這片土地。奧克蘭是島上最大的城市,距離她100多公裏的懷卡托河是島上最大的河,但從沒有過引懷卡托入奧克蘭的計劃或想法,因為奧克蘭西區的幾座水庫,完全滿足了奧克蘭的淡水之需。研究表明,未來的地球珍稀資源就是淡水,而新西蘭就是個淡水資源充足的富饒之地。

1240,結束了兩小時的VIP之旅,與三位朋友合影留念,DAVE不忘他的海盜船長身份,擺出酷酷的、凶凶的樣子。

 

3.探訪神秘穀

吃過午飯,開車約25分鍾,來到陶波北部的奧拉基科拉可間歇泉區(ORAKEI KORAKO GEYSERLAND)。它處於一座神秘的山穀,一座靜靜的湖把它和陸地隔開,隻有坐輪渡才可以進公園。

自家人關注自家事,開輪渡的毛利妹妹一眼就看到我戴的毛利玉佩,讚不絕口,一副自己人的樣子。我被忽悠的暈暈乎乎,感情上與毛利人近了許多。

走進公園,眼前是五彩的世界。山坡冒著熱氣,漫流而下的溫泉河令人震驚。沿著木棧道往上走,右手邊出現幾個間歇溫泉呼呼冒著熱氣,你稍事停留,崖壁上突起的洞口就會往外吐泡泡、噴出幾米高的熱泉,慢慢地停下來維持幾分鍾喘息,另外一個洞口接著再噴。

我們同船入園的有兩位小夥子是來取電影外景的,本來我想跟著內行,以便記錄下好的景致。沒走幾步就發現,公園裏隻有一條路,所有景點都在路兩邊,內行外行一視同仁,那就自己慢慢走吧。走到第一個平台,一汪熱泉取名“非洲地圖”,仔細看時,不僅邊界與非洲地圖相似,桔紅、墨綠、炭黑的顏色也讓人聯想到非洲大陸。老伴蹲下來用手試試水溫,很燙,想象不出這些熱溫泉的周圍長滿了滑溜溜、胖乎乎、一片片各種顏色的苔蘚;更令人嘖嘖稱奇的是,眼前石壁上密密麻麻、亮亮的結晶體,竟然也是植物。

再往上走,來到一個山穀盆地,一大片矽石梯田把山坡覆蓋成一座凝固了的瀑布;把盆地裝飾成靜態的大河,與瀑布大河不同的是那熱騰騰的蒸汽和刺鼻的硫磺味道。走到梯田上方觀景台鳥瞰山穀,眼前好似硝煙彌漫的古戰場。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矽石梯田之一,其主打顏色是矽白、硫黃;再配以諸多的鐵紅、無名礦的墨黑;再襯托於大麵積的葉綠。美的令人發冷、令人窒息,此處究竟魔鬼的領地?還是神仙的家園?我真的分不清楚。

為了充分展示這裏的“美,”神秘穀主給一些特殊景點起了許多好聽的名字:“鑽石、藍寶石間歇泉”;“彩虹瀑布階梯地”;“沸騰的泥漿池”還有“藝術家的畫板”。這個詞讀起來拗口,不大像英文,身邊恰好有一對澳大利亞夫婦,那位先生告訴我們這是個來自法語的詞匯,並仔細講解了它的蘊意。

沿瀏覽小路走了約兩小時,來到神秘穀最具標誌性景點之一魯阿塔帕洞穴,對毛利人來說這是個非常神聖的洞穴,它一直向下延伸近40米,底部是溫泉。遊客是不能進洞的,我們隻是沿著木棧道樓梯走下潮濕陰冷的峭壁,看了一眼洞口而已。我總能被自己的一些獨到發現所激動,在對麵峭壁上有一種身形比麻雀還小的小鳥,顏色和峭壁一樣,它若不動,完全發現不了。他們的巢穴就在

崖壁上。它們的活動也是在崖壁上跳來飛去,使陰森的洞穴有了生氣。

奧拉基科拉的地貌非常迷人,尤其當你站在這裏,麵對幾萬年不曾變化的奇景,會恍惚中如置身遠古,置身世外。它就在這裏,看地球滄海桑田,看人類社會百態,沉默中巋然不動。靜態中孕育著通往未知世界的能量。

 

4.落宿溫泉營地

今天我們將落宿DEBRETTS假日營地。在這裏留宿是新西蘭人必做的101件事(101 MUST-DO’S FOR KIWI)的其中之一。來到營地門前就頗感詫異,和一般的度假營地不同,希爾頓大酒店就是它的門房,熱熱鬧鬧很有氣勢。接待處服務員開著電瓶車把我們引到“家”,一處用綠色灌木籬笆圍成的長方形空間,配有室外的桌椅和路燈。下車後和左右將相處一個夜晚的“鄰居”打個招呼,紮好帳篷,到廚房做飯。廚房寬敞明亮,煤氣爐、電爐、冰箱、微波爐一應俱全,洗碗槽邊備有洗碗的用具和廚用紙巾。和廚房相連的是餐廳加休息室,沙發上有人看電視,餐桌椅基本都空著,有幾個人在燒烤爐上烤肉。我燜了一鍋米飯,炒了兩個菜,喝了一杯“林家老酒”。收拾停當暈暈乎乎地和老伴一起來到營地溫泉池,舒舒服服地泡在池子裏。

由於富含礦物質,溫泉水感覺滑滑的,膩膩的,且有濃濃的硫磺味道。我們在淺水區待了一會兒,就來到深水區的按摩池,躺在那裏任憑水流在全身各部位肆虐。突然感覺有些累了,腿酸酸的,肌肉有種異樣的漲痛。我才想起昨天走了近25公裏山路,今天又在陶波湖、神秘穀闖蕩了一天。

該放鬆一下,好好休息了。

 

 

2014.3.18. 於奧克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