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NTAO

生活在新西蘭,隨手撚幾片草葉與朋友共賞
正文

第六天,依偎大河

(2014-05-17 17:13:49) 下一個


1.
雪山腳下的小鎮

     2013.12.29.早晨有雨,上午陰,下午晴天。

從大河歸來的當晚,兒子有事先回奧克蘭,我們落宿OHAKUNE小鎮,四天前住過的同一家旅店。

     一大早起來,我們沿著OHAKUNE MATAIN RD直奔雪山,去看WAITANGA瀑布,這是老伴在《孤獨星球》旅行雜誌上找到的一個項目。出旅店向山上開10公裏左右,到達瀑布步道口,從這裏進去,翻過山巒可到達目的地。

這是條很平常的山路步道,雖然飄著細雨,但走起來毫不費力。半小時後,我們走到山巔,眼前一亮,出現一大片開闊的濕地,這裏海拔很高,氣溫很低,但那些適合這種環境的生物,仍然煥發著勃勃生機。走在濕地長長的木板棧橋上,看著近在眼前卻被雲霧籠罩的雪山,有一種步入仙境的感覺,就是有點冷,有點濕。

走出濕地下到穀底,遠遠的就能聽到隆隆的落水聲。走出樹林看到一條清澈的小溪呈現在麵前,蹲下來洗洗手,溪水刺骨涼,抬頭仰望,幾十米開外一線細水自天而降。這是TANGRIRO火山的一條最(39米)長的瀑布。雖沒有磅礴大水自天降的恢宏之勢,但也不缺粒粒珍珠落玉盤的袖珍之美。

   約一個半小時後回到步道口停車場,驅車沿盤山路繼續往上,來到北島最大的RUAPEHU滑雪場入口處。風雨交加,氣溫驟降,現在不是滑雪季節,這裏沒有人管理,顯得有些淒涼。在停車場轉了一圈下山。途中參觀了另外兩條小瀑布,到山下又走了一條半小時的森林步道,然後與MAY一家分手,我們去參觀小鎮入口處的“胡蘿卜模型”,他們家去加油。

這是個旅遊小鎮,冬季接待滑雪者,平時接待像我們這樣到大河漂流及走國家公園步道的遊客。1200人的小鎮,繁忙時每天平均要接待5000多遊客。小鎮的另一特色是出產胡蘿卜,其產量占新西蘭總產量的三分之二,為此當地人在小鎮入口處立了一座7.5米高的胡蘿卜塑像,這也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胡蘿卜模型。

找到塑像,忙著從各個角度拍照。請一位男士為我們拍合影時,他卻為我們講述了關於塑像的故事:這尊塑像是新西蘭ANZ銀行於1984年捐建的,建材為玻璃纖維。他就是當年從惠靈頓將塑像運到此地的消防員,今天,他特意帶15歲的女兒來這裏看看老爸當年參與的傑作。

   

2.沿著大河走

中午,來到距雪山小鎮10幾公裏遠的另外一個(RAETIHI)小鎮,與MAY家會和,並在鎮上小店吃了一頓最實惠的炸魚,炸薯條。飯後我們誇獎老板:“這是我們吃過的質量最好、份量最足的FISH AND CHIPS老板娘和她的兒子樂得合不攏嘴。出門時遇見酷的令人窒息的一家人,爸爸和媽媽分別騎一輛黑色重型摩托,一人載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全家黑騎士裝扮:黑色的頭盔,黑色的緊身皮衣、皮褲,高腰黑皮靴。不用說出來玩,就是穿這身行頭在家門口溜溜,也足以讓人羨慕嫉妒恨了。

我們今天的目的地是大河入海口-旺格努依城(WANGANUI)。走4號公路,一個多小時就可趕到,但我們選擇了另外一條沿著大河走的,一條建於1934年,名曰“旺格努依河路”的山路。這條路傍著大河,蜿蜒與高山深穀之間,不好走但風景很美。除了大河的美景外,這裏還有許多曆史沉澱。    

當年這條大河承擔著由海口到內陸的運輸重任,所以中下遊沿岸(中上遊是峭壁),遺留了許多人文曆史遺跡。如建於1877年的ST. MARY’S教堂;建於1845年的KAWANA磨坊及KORINITI毛利人會所等等。沿路我們走過許多隻有十幾戶人家的小村落,和新西蘭其他地方一樣,都有整潔的街道及每家每戶漂亮的花園。遇見生活在這裏的人,你隻會產生對住在人間仙境的羨慕,絕沒有對住在窮鄉僻壤的同情。              

沿途景色美不勝收,高山大河;小橋瀑布;森林農場,讓你目不暇接。在風景好、視野開闊的地方,都會在路邊開辟出一塊空間,讓你拍照、休息、賞景。我們走走停停,或照幾張相,或離開公路去探尋人文古跡。前幾天,我們是沉浸在大河裏;今天,我們是在依偎在大河旁。感覺不盡相同,但都與大河息息相關。

走著走著,有兩個人的身影,進入我們的視野。

     

3.行者的故事

他們是一男一女,一前一後兩個人,雙手持登山杖,全身著專業步行裝備;他們走在靠山崖一側(看不到風景),相距二十多米低頭前行;他們走的很快,彼此間沒有交流;他們既不照相也不看風景,低著頭隻管往前走。看他們風塵仆仆的樣子,老伴好生奇怪:

“這條路近百公裏,都是山路,一般的步行者不會走這裏,他們要去哪兒呢?”

等我們再次停車照相時,老伴等在路邊與他們攀談起來,結果令人大吃一驚:

他們是一對來自瑞士的夫妻,男的叫GERY50歲左右,女的叫CANNA40多歲。他們從20131115日從新西蘭北角出發,計劃步行110天,走到南島最南端。今天是他們出發的第45天。

天哪,這就是傳說中的行者,新西蘭從南到北聞名世界的步道,全長3000公裏,多少人(也許包括我)發誓賭咒要在有生之年走完步道,完成壯舉。我曾經想過,不能一氣嗬成,也可以分段、分部分完成。可人家,實實在在地走了,已經走了45天了。說:“真了不起,真偉大”,都不足以表達我對他們發自內心的敬佩,因為我以前沒聽說過誰曾經一次性走完全程。

今晚他們的宿營地和我們一樣,都是旺格努依。當老伴真誠地稱讚他們的壯舉時,GERY告訴了我們更令人震驚的經曆:

“這不算最長的路,我們去年用了六個月的時間從美國的最南部邁阿密沿鐵路走到最北端,途中還攀越了4000多米高的高山。”

CANNA一邊在老伴的筆記本上簽字留念,一邊如數家珍般嘮叨起來:

“我們隨身攜帶著帳篷、食物,每周住一、兩次酒店,好好洗個澡,補充給養。”

不好意思耽擱太久,與他們合影後便匆匆離開。我們很好奇,他們為什麽這樣做。

中國古時有雲遊四海的俠僧仙道,西方有周遊世界的牧師、探險者。但他們都有目的,或為信仰,或為利益。在今天的新聞中也有:橫渡海峽;飛躍大洋;深入雨林;橫貫沙漠等等壯舉,但大凡見諸新聞者,則必有另一番寓義,或為某一項目募捐,或為某一團體(個人)造勢,像這樣默默無聞,自甘寂寞地苦苦行者,沒任何目的終日行走,到底是為什麽?

瑞士是富足和高質量的同義詞,人們不再需要為生計操勞的時候,自然就想到一個問題:

“活著,有什麽意義?”

偶有消息報道有人選擇自殺、有人選擇自暴自棄、有人選擇遊戲人生、有人選擇娛樂自己。GERY夫婦的選擇是什麽呢?他們在行走間領悟了什麽?蒼茫大地,小小星球上碌碌苦行的他們,終日在體會著什麽?

不管怎樣,他們震撼了我們。生活應該是什麽樣的?各種人的境界都在哪裏?老伴感歎地說:

“有一種生活就是,人在路上!”

我們不知道走完新西蘭後,他們還會去哪裏,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的腳步不會停下來。我們期待著有一天,或許在澳洲,或許在非洲的某個荒僻之地,再與他們重逢。(後續,網上沒有任何關於他倆的信息。)

 

4.TOP10營地

傍晚,我們到達大河入海口WANGANUI市,入住TOP10營地。這是個新西蘭、澳洲連鎖經營的五星級度假營地。營地內各種設施:孩子遊樂場,遊泳池,洗衣房,遊戲廳,餐廳等等一應俱全。住帳篷和旅行車的人,可免費使用備有煤氣灶、冷熱水、冰箱、微波爐、燒烤爐及洗碗用具的廚房;配有電視、沙發、餐桌椅的休息室和餐廳;公共衛生間和洗澡間。所有設施幹淨整潔、寬敞明亮。

我們住一度假屋,屋內廚房、衛生間及空調等設施齊全。晚上去超市買了一塊三文魚,10幾隻青口,回來後再燜一鍋米飯,做一鍋白菜燉粉條,來一瓶新西蘭紅葡萄酒,美哉,樂哉,福哉。

 

2014.2.10. 於奧克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