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過程

(2014-07-02 13:37:57) 下一個
最近忙孩子的事,都沒有再寫過博客了。不過還是忙裏偷閑完成了《never eat alone》, 又讀完了另一本名叫《country driving》的書,並開始了新的一本《美國種族簡史》。
看書歸看書,如果隻是為了一味追趕著完成一本又一本的任務,那仿佛隻是為了休閑這個簡單的意義,並非我的初衷。我希望讀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是對生活的方向感。
選擇這本《美國種族簡史》,因為很久以來在中國讀的曆史從不包括這個部分。離開中國陸地的中國人的故事,似乎就不是中國的曆史了,可是事實上,它對中國人,特別是我們這些第一,第二,第三代移民來說,都是十分寶貴的經驗。
這本書從移民美國的愛爾蘭民族開始,簡述了愛爾蘭,德意誌,黑人,日本人,中國人等多個民族在美國定居和發展的曆程。我讀完了愛爾蘭這一段後,就迫不及待的跳到了中國那部分。感覺。。。感覺好不一樣。恐怕是自尊心在作祟,當讀到自己國家人民的心酸曆程時,一遍一遍地被那段備受欺淩的曆史所震撼著,雖然愛爾蘭也是同樣的從艱難開始,可是讀的時候就沒有這麽多的心裏活動,隻當是普及知識一般走馬觀花的帶過了。可是中國,中國人從移民美國開始,被一道道的禁令和法案驅趕著,有家不能回,無家卻又不能成家。唐人街上建立起的國中國般的孤立無援的生活,實在令我一陣陣的心酸。
總是問自己,既然已經選擇了留在美國這條路,那麽我究竟能為我自己的民族做些什麽。曆史畢竟已經是過去的事,它可以成為借鑒,但終不能代替今天的和明天需要做出的努力。我所了解的今天的華人生活實在太少了,好像大家都躲在自己的小房子裏,過著安逸又與世無爭的生活。看起來,我們似乎已經過的很好了。可是有一點是沒有錯的,我們為這個國家已經貢獻了很多,我們能為自己爭取的,應該還可以更多。這不僅僅是他人對我們的尊重和認知,不僅僅是在這個移民國家裏所應該享有的權利。它應該是全方麵的,是變革性的,應該是一個時代的特征。
書,隻讀到一半,可已經看得出來,每一個民族都有它獨特的發展特征。那些走在我們前麵的,已經成功融入這個社會的民族,應該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啟示,那些饒了許多彎路,最終才稍有進步的民族,也能為我們敲響警鍾。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我們的路,還很長很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