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園 (非公開的博客)

高山流水遇知音,從此為你亂彈琴.癡人說夢逢知傻,有空為你胡亂碼.
個人資料
正文

艾米:竹馬青梅(16)

(2009-11-29 05:56:54) 下一個
   (這是跟帖中提到的美女:艾園美女001)


雖然過去這麽多年了,但一想到衛國一家搬走的情景,岑今都能感受到那種令人窒息的心痛。

她不知道當年 Lewis 一家搬走的時候,她的女兒小今是否有過她當年的那種心痛。小今好像沒為那事哭過,情緒上也沒什麽明顯變化,但也可能是她沒注意到。

現在想起來,她感到很內疚,她那時完全沒有注意觀察女兒的喜怒哀樂,也沒花時間去體會女兒的感受,一是她那時正忙著讀博士,二是她很不喜歡盧家媽媽,內心深處一直希望盧家爸爸趕快畢業,在外州找到工作,把全家都帶走,所以當盧家真的搬走的時候,她如釋重負,仿佛美夢成真,就差開會慶祝了。

也許當她為盧家的搬走而欣喜的時候,她的女兒正在經受衛國搬走時她經受過的心痛,而她這個做媽媽的,一點也沒覺察,真是該打。

她安慰自己說,女兒和 Lewis 之間,應該沒有她和衛國之間那種深厚友誼,因為女兒跟 Lewis 之間,應該沒什麽時間接觸。

感情這東西,不接觸怎麽能產生?

她跟衛國的感情,完全是經常接觸的成果。那時正是文革,她還沒上學,衛國雖然上了學,但也經常是“停課鬧革命”,再加上那個漫長的暑假,她和衛國有大把的時間在一起玩,玩多了,自然玩出感情來了,至少是玩習慣了,一旦分開,就很難適應。

但女兒和 Lewis ,他們哪有時間在一起玩?

她家和盧家並不住在一起,小今和 Lewis 分乘不同的校車,頂多就是在學校接觸一下。但美國學校沒有午休時間,都是從上午一直上到下午放學,課間休息時間很短,頂多五六分鍾,學生又不是固定在一個教室上課,課間時間能從一個教室跑到另一個教室就不錯了,根本沒時間跑出去玩。

美國學校也不興做課間操眼保操什麽的,沒有早鍛煉晚鍛煉,更沒有“課外活動”,學生在校基本就是忙著上課,沒什麽時間交往。

小今和 Lewis 雖然都在學校的 orchestra (樂隊)裏,每天有一小時在一起拉琴,但那麽大一幫人在一起練琴,又有老師,估計兩人也沒時間單獨接觸。

美國學生放學之後也不太可能呆在學校玩,不回家,因為校車時間是固定的,錯過了就沒車了,所以小今他們都是一放學就坐上校車,各回各的家。萬一誤了校車,或者放學後有 club (俱樂部,興趣小組)活動,那就得叫家長去接。

她回想了一下,小今參加的一些 club ,很少有跟 Lewis 相同的,所以他們放學之後即便呆在學校參加 club 活動,也沒機會接觸。

晚上,小今一般都呆在家裏,寫寫作業,看看電視,頂多在外麵跟同樓房的孩子玩一玩。如果小今想去 Lewis 那裏玩,還得叫她出車才行,但她印象裏從來沒有為這事出過車。

那兩人還有什麽機會單獨接觸呢?唯一的可能就是通過網絡和電話,發 email (電郵)啊,開博客啊,等等。

想到這些,她好有一番感歎,如果當初就有了互聯網電話什麽的,她也不會那麽害怕小孩子們孤立她了,大不了咱不跟你們玩,咱上網!

說起上網,她幾乎認定女兒和 Lewis 是通過網絡戀愛的了,因為她很早就為女兒買了手提電腦,也沒設定什麽關卡,由著女兒自由自在地用,她從來不去檢查女兒去了哪些網站。

女兒的第一個 email 賬號還是她幫著開的,因為網站要求開戶人必須是 13 歲以上,而女兒那時還沒 13 歲。

她記得當時聽女兒說了不能開賬號的事,就幫女兒開了一個,同時也很詫異美國是怎樣培養孩子的誠實精神的,因為網站也就是問一下“你是不是 13 歲以上?”,並不要求提供證據,如果她是她女兒,可能就直接回答“是”,然後就蒙混過關,自己開了賬號了。

但她女兒就不會這樣做,沒 13 歲就是沒 13 歲,網站說不能開,女兒就不開,就像實驗室的那些美國人一樣,一人一張 Microsoft Office (微軟辦公室軟件)的 CD ,她想問那些人借來裝在自己電腦上,結果沒一個人敢借,都說這是有 copyright (版權)的,不能隨便給別人裝。

後來她是問一個中國人借來裝的,那個中國人的 CD 也不是原裝,而是拷貝的。那個中國人還囑咐她裝好了別上網去 register (登記),免得人家發現他們在盜版。

這讓她感歎文化的力量真大,女兒是她生的,血管裏流著她的血,外貌繼承了她的特色,但在這些事情上,女兒卻更像實驗室的美國人,而不像她和她的中國朋友。

她給女兒開了 email 賬號,還不敢說是幫女兒開的,怕女兒認為她做假,她隻說“這是媽媽的賬號,借給你用”,女兒才用。而女兒是真的當做媽媽的賬號在用,沒改密碼,還很詫異為什麽從來沒看見過有人給媽媽寫 email 。

她不知道女兒現在改了密碼沒有,但即便沒改,她也不好意思偷跑進去查看女兒的 email 。為此她很佩服美國的社會和文化,似乎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監督著那些想做壞事的人,讓他們感到心虛,感到羞愧,因而不敢做壞事。

她感覺自己到美國來之後,都變得潔淨了,沒誰給她做思想工作,也沒誰對她進行道德教育,她也不去教堂,沒參加任何黨派,但她的女兒就像一麵鏡子,照出她身上很多不光彩的地方,令她感到羞愧,偷偷改掉了。

記得剛來美國時她經常把實驗室的一種擦手紙帶些回去用,因為她很喜歡那種擦手紙,而商店裏沒看見賣的。那種紙比較厚,比較硬,用來擦濕手很好,比那些柔軟的餐巾紙吸水,而且不會將紙絨絨留在手上。

實驗室裏那種紙多得很,大家用得也很鋪張浪費,擦手時一抓就是好多張,弄潑了水在地上,就丟一大堆擦手紙在地上去吸幹,所以她覺得帶幾張回去用也不算什麽。

她女兒起先不知道,以為是媽媽買的,所以也跟著用,但有一次女兒跟她去實驗室,看見她臨走時拿了一小疊實驗室的擦手紙裝進自己包裏,驚訝地問:“媽媽,你的紙是在這裏拿的?”

她狼狽不堪,馬上把紙從包裏拿了出來,放回原處,從此再不打那些紙的主意了。

還有一些諸如為了省錢,買門票的時候把孩子的身高說矮,年齡說小之類,她知道很多中國人都這樣幹,但她堅決不幹,她想做個潔淨的人,配得上女兒。

所以她從來不後悔來了美國,哪怕那意味著離婚,做單身母親,她都覺得合算,因為她的女兒少了很多被汙染的機會,不光是空氣方麵的汙染,也包括心靈方麵的汙染。

她本來還想查查家裏的電話記錄,看能不能查到誰是女兒的“竹馬青梅”的,現在也打消了這個念頭。想知道,就正大光明地問女兒,別搞歪門邪道,偵探女兒的隱私。

吃飯的時候,她問:“小今,你還記不記得 ---Lewis ?”

“ Lewis who (哪個 Lewis )?”

“就是 --- 盧叔叔的兒子,盧明,以前跟你在一個學校讀書的 --- ”

“在一個學校讀書?那太多人了 --- ”

“不光是在一個學校讀書,你們是同一個 grade (年級),還一起在 orchestra (樂隊)拉琴的 --- ”

“那也有很多呀。”

“我們以前經常跟他們一家 --- 在一起玩的 --- 記不記得他家要搬走的那次,我給你買了滑冰鞋,你們在他門前滑冰 --- ”

“哦, that guy (那個人,那個家夥)?他們不是到 C 州去了嗎?”

“嗯,是到 C 州去了,不過這麽多年了,說不定他們也搬到我們 F 州來了呢?”

女兒聳聳肩,沒置可否。

從表情來看,女兒對盧家人似乎沒什麽興趣。但誰知道呢?有時一個很誠實很單純的孩子,一旦墮入情網,也能想出很多花招來騙過家長。她自己年輕的時候不就是這樣嗎?本來是在意的人,卻故意做出一個不在意的樣子,原因很簡單,因為知道媽媽不喜歡那個人。

她開玩笑地問:“你覺得 Lewis 長得帥不帥?”

“ What's 帥(帥是什麽意思)?”

“嗬嗬,帥就是 ---handsome , good-looking--- ”

女兒懶懶地回答:“ Not really (說不上帥)。”

她越發覺得女兒的“竹馬青梅”就是 Lewis 了,女兒跟 Lewis 分開已經六七年了,如果女兒真的不在乎,應該根本就不記得 Lewis 的長相了,如果還記得,說明最近見過麵。

她繞著圈子問:“ Brad Pitt (布拉德 - 皮特)帥嗎?”

“ Too old. (太老了)”

“ What about Orlando Bloom (奧蘭多 - 布魯姆怎麽樣?)”

“ He’s OK. (他還行。)”

“ Jude Law (裘德 - 洛)?”

“ Disgusting (惡心)!”

“那你覺得哪個 star (明星)長得不錯?”

“ I don't know. (我不知道)”

看來女兒眼光還挺高的,明星都看不上,想必也不會看上 Lewis 。

女兒眼光高一點,她還是很高興的,那樣就不會隨隨便便著了某個臭小子的道,但她又擔心女兒眼光太高,會把自己架空。

她自己年輕的時候,就有點吃了架空的虧,不是她自己把自己架空,而是家裏人和旁人把她架空了。

她年輕的時候,大家都說她長得漂亮,腦子又聰明,成績也很好,班上沒誰比得上她。那時無論有誰來追求她,她媽媽都覺得女兒跟了那人是吃了大虧,旁人也有這個看法,所以她整個大學期間都沒找到一個男朋友,而她那個班上,至少成功了六對。

大學畢業後,她工作了兩年,那時旁人已經不再把她架那麽高了,有的已經開始給她介紹對象了,好像斷定她靠自己是找不到了一樣。但她媽媽仍然覺得自己的女兒不愁嫁,還把她架得高高的,一般般的追求者,完全不放在眼裏,總是說“不用慌,等你去讀研究生的時候,會有更多的選擇”,於是她又虛度了兩年光陰。

考上研究生之後,她發現男同學大多數都有對象了,有的甚至已經結婚了,沒結婚沒對象的,都是絕對看不入眼的家夥。女同學也大多有了對象,像她這樣“單幹”的,很少很少。

她向媽媽描繪了嚴酷的形勢,但媽媽還不信邪,說肯定有一些條件好的漏網之魚,碩士階段沒有,還有博士階段呢,叫她不要著急,不要湊合。

一直到碩士畢業,她都沒網到一條大魚。

她是參加工作後才結婚的,那時她已經快三十了,周圍的人早已替她操碎了心,連離婚的喪偶的都找來讓她相親了。媽媽倒沒露出著急的樣子,但說辭已經變成“有合適的就結,沒合適的就不結,湊合的婚姻不幸福”。

不知道是小今的爸爸確實合了媽媽的心意,還是媽媽那時已經不得不向現實低頭,降低了標準,總之媽媽那次沒像以前那麽挑剔,而是積極地大力地支持,她終於嫁了出去。

旁人都替她舒了口氣:“不錯,不錯,比我們原來估計的好多了。”

媽媽也說:“我說不用著急吧?酒醉後來人!”

但她知道自己能結婚有多麽僥幸,所以決定吸取教訓,別把女兒架空了,如果女兒遇到了自己喜歡的人,她就別太挑剔,免得害女兒走自己的老路。

她溫和地問女兒:“小今, Lewis--- 跟你有聯係嗎?”

“ Like what (什麽樣的聯係)?”

她覺得自己這句話沒問好,有點過分了,簡直像個包打聽,但話已經說到這份上,突然打住也不好,隻好裝作挺隨意地說:“寫寫 email 啊,打打電話什麽的 --- ”

“ Nope. Why would I do that? I don't even know he has an email account (沒有。我幹嘛要跟他聯係?我都不知道他有沒有電子郵件賬號) . ”

她覺得女兒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在采取防禦措施,關閉了通向心靈的那扇門,不禁感到十分尷尬,破罐子破摔地說:“我以為你 --- 喜歡他呢 --- ”

女兒一哼:“ Me ? Like him? No way! He's a nerd. Boring … (我?喜歡他?沒門!他是個書呆子,索然無趣 --- )”

女兒那撅起的小嘴不像是在撒謊,而是發自內心看不上的樣子,而女兒對盧家小子的評價,也跟她不謀而合,她覺得女兒的眼光還是很敏銳的,應該不會看上 Lewis 那種 nerd 。

於是,她在心裏把盧家那小子從嫌疑犯名單上一筆勾銷。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0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