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園 (非公開的博客)

高山流水遇知音,從此為你亂彈琴.癡人說夢逢知傻,有空為你胡亂碼.
個人資料
正文

孩子的性情和性格

(2009-09-19 06:49:40) 下一個

作者:educarer

Alexander Thomas 和 Stella Chess 從大約40年前展開了一個有關孩子性情 (temperament) 的,曆時最長、涉及範圍最廣的研究項目。他們的研究總結出了大量的有關孩子性情的信息,包括性情的穩定性、性情形成的根源、不同的撫養方式對於孩子性情的影響等。

根據他們的研究成果The Origin of Personality(性格的起源),我總結一些其中的重要內容跟大家分享。
孩子的性情由九個方麵構成:
1. 活動水平: 有些孩子喜歡四處活動、一刻不停;有些孩子喜歡坐在一個地方玩耍,很少活動。
2. 規律性:有些孩子吃飯、大小便、睡覺都很有規律;有些孩子完全沒有規律。
3. 接納/拒絕:有些孩子願意接受一切新鮮事物;有些孩子幾乎拒絕一切新的體驗。
4. 適應性:有些孩子對於新的環境和經曆很容易適應;有些孩子做不到。
5. 注意力: 有些孩子玩一個玩具可以玩很長時間;有些孩子玩的時候會不停地換玩具。
6. 反應的激烈程度:有些孩子笑起來很大聲,哭的時候也很劇烈;有些孩子隻是微笑或輕微的抽泣。
7. 敏感程度: 有些孩子對周圍的光、聲以及觸摸十分敏感,任何變化通常都會讓他做出不安的反應;有些孩子幾乎覺察不到任何變化。
8. 注意力可分散程度:有些孩子很容易被有趣的(或者危險的)事分散注意力;有些孩子的注意力很難被分散。
9. 情緒:有些孩子總是笑,總是處於一種愉快的情緒中;有些孩子總是愛哭,容易不高興。

從這九個方麵程度的高低可以衡量不同孩子的不同特點。

根據這些特點,Thomas和Chess將研究的孩子歸為了三種不同的性情類別:
第一類:易養型/可塑型(40%):這類孩子容易適應環境,容易被親近,情緒上也很穩定。
第二類:慢熱型(15%):這類孩子在遇到新環境的時候開始都會拒絕,但是如果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耐心都能讓他/她最終適應。
第三類:哭鬧型/難養型(10%):這類孩子情緒總是很消極,飲食和睡眠總是不規律,遇到新的環境和人時也總會有緊張和哭鬧的反應。
另外還有35%的孩子無法歸到任何一個特定的類別,他們在性情的特性上混雜著各種類別的特點。


了解孩子的性情對於父母來說十分重要,根據孩子不同的性情采取不同的撫養方式對於孩子的成長發育至關重要。

Thomas和Chess同時提出了一個Goodness to Fit model(適應性方法),旨在根據每個孩子不同的性情來提供不同的撫養環境,鼓勵撫養者與孩子的互動要適應孩子的性情。
對於快樂的,好奇的孩子,撫養者要保證環境的足夠安全,同時也要保證有時間能和孩子交流,盡管易養型的孩子不過分尋求關注,撫養者還是需要給予足夠的關注。
對於慢熱型的孩子,撫養者應該給孩子充分的時間來適應,讓他/她慢慢進入新環境,讓孩子的獨立性逐漸形成。
對於哭鬧型的孩子,撫養者需要十分靈活,應該在任何變化來臨之前都給孩子做好充分的準備,需要極大的耐心來引導孩子建立積極的互動關係。


在給孩子的性情下定義的時候,撫養者一定要謹慎小心,如果給孩子下一種錯誤的定義導致的結果可能是孩子真的轉變成父母定義的性情。比如父母認為孩子是屬於哭鬧型的孩子,在撫養的過程中不斷強化這個定義,原本孩子可能不是哭鬧型,但最終被撫養成了哭鬧型。同時,如果針對不同類型的孩子采用適合他/她的撫養方式,孩子最終的成長發育會比較健康,如果采用了不適合孩子性情類型的撫養方式,孩子就會在將來出現問題行為(behavioral problems)。

Lise Eliot博士在What’s Going on in There? : How the Brain and Mind Develop in the First Five Years of Life一書中介紹了大量關於嬰幼兒大腦發育過程的研究理論及成果,書中介紹了大腦發育與嬰幼兒感官發育、肢體發育、社會情感發育、語言發育、智力發育等各個方麵之間的關係。
Lisa博士在書中提到關於大腦發育與性情、性格之間的關係:性情由底層腦邊緣係統(lower limbic system)決定,因此性情幾乎是天生的;但性格是由高層腦邊緣係統(higher limbic structures)既不斷發育的大腦額葉(frontal lobes)決定,因此具備可塑性。大腦額葉受到不斷的情感經曆影響而發生變化,尤其是在嬰幼兒時期,孩子大腦額葉前神經鍵(prefrontal synapses) 剛開始形成並以極快地速度發育,這個發育過程一直持續到少兒時期。由於孩子的情感經曆主要是與身邊的撫養者相關,因此對孩子腦邊緣係統發育影響最大的就是他/她身邊的撫養者,撫養者與孩子的任何一種互動,包括一個遊戲、一句話、一個微笑等都是在塑造孩子的性格。到少兒時期結束時,孩子整個腦邊緣係統也基本發育成熟,性格也趨於穩定。

了解了性情和性格的有關研究成果之後,父母們應該關注的問題有以下幾個:

父母應該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通過足夠細致的觀察,父母按照Thomas和Chess所提到的九個方麵來評判應該知道自己的孩子屬於什麽樣的類型,但是正如文中所提到,孩子的性情在最初並不穩定,父母不要輕易下結論,要有足夠耐心給孩子足夠的時間來調整。

孩子的性情沒有好壞之分,了解孩子的性情是為了讓父母能采取相應的撫養方式來養育孩子,孩子在適應自己性情的撫養環境中能夠形成良好的性格。

孩子的性格最終成型很大的決定因素是撫養環境和成長經曆。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的性格。這也是為什麽人們常說孩子就是父母的鏡子,看見孩子其實就是看見自己。

孩子的性格決定了孩子的情商,而孩子的情商而不單是智商決定了孩子將來是否成功,因此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品質比單純地追求智力開發更重要。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