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園 (非公開的博客)

高山流水遇知音,從此為你亂彈琴.癡人說夢逢知傻,有空為你胡亂碼.
個人資料
正文

一句話概括“四大名著”

(2009-07-22 05:55:19) 下一個
作者:十年砍柴 http://www.chinanews.com.cn/cul/news/2009/07-22/1785344.shtml

-演講者小傳

  十年砍柴,本名李勇,上世紀七十年代生於湖南省新邵縣一個山村,1993年畢業於蘭州大學中文係。先後棲身於北京某上市公司、國家某部委,1999年因國務院機構精簡分流到《法製日報》,2008年10月,“告別圈養的記者生涯”,入語文出版社,開始“四書”生涯:讀書、寫書、編書、賣書。作家和知名網絡人。

  已出版《閑看水滸——字縫裏的梁山規則與江湖世界》、《皇帝、文臣和太監——明朝政局的“三角戀”》、《晚明七十年》、《閑話紅樓》等著作。

  -聽知名網絡作家用現代的眼光講解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隱含著民族的文化密碼,涵蓋社會的方方麵麵

  -封建社會,理想的社會秩序就是各安其分,構成一種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和諧

  【作為小說,它們的情節可能是虛構的,但是,它流露出文化的、社會的那些信息是特別真實。】

  -四大名著講述家族、江湖、廟堂、天堂

  四大名著幾乎成了中國人成長的教科書,我自己也一樣,在年少的時候就把這四本書讀完了。那時候看重的是故事、情節、人物。等年紀大了一些,多讀了一點書,對社會的認識深一些以後,回過頭來再讀這四部小說,就會有一個疑問:中國幾千年的書籍,可以說是汗牛充棟。有些文筆更好,但是為什麽就是四大名著影響中國這麽深?

  我認為這不僅僅是它們的文筆好,它的人物寫得很傳神,它的故事情節很曲折,更多的是它裏麵包含著一些信息,一些基因,這些文化基因和我們今天的社會和我們這個民族的整個曆史傳統有莫大的關係。

  中國社會,中國的大多數老百姓,更多的不是從文學的角度去看待四大名著。我大學學的是中文,我們中文係老師總是從純文學的角度給你分析它的故事,它的情節,它的版本的產生過程等等。老百姓絕對不這樣,老百姓從這四部書裏麵,肯定就是看生存,看社會,看活在這個社會的許多恩怨情仇,就是從四部小說裏麵找到自己的位置。我正是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四部小說。

  這四大名著的說法是什麽時候開始的?在清末和民國初年,那個時候流行的一種說法是“明代四大才子書”,那四部書都是明朝人寫的,《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後來可能就是《紅樓夢》代替了《金瓶梅》。

  《紅樓夢》講的,或者是《金瓶梅》講的是一個家庭,一個家族裏頭的那些人,主子也好,奴才也好,妾也好,大老婆生的兒女,還是庶出的兒女等等。這是講家族和家族的一個規矩,一個秩序。

  《三國演義》講什麽呢?是講廟堂之事。就是講那個像董卓、漢獻帝、曹操、劉備、孫權這些“大腕兒”,是如何玩高層權謀的。

  《水滸傳》是講了一幫對現實社會不滿意的一些邊緣人物,講的是江湖。我們知道在古代,廟堂和江湖總是對應的,是兩極,不是廟堂就是在江湖。

  《西遊記》講的是中國人想象的彼岸,就是天堂或者是地獄。就是中國人想的,人死了或者另外一個我們不知道的世界會是什麽樣,有神、佛,有妖魔鬼怪。

  一個社會,你把家庭、家族,把廟堂、朝廷,把江湖,把我們想象的天堂和地獄都說了。那這四根柱子基本上是中國社會的一個比較全麵的代表。所以我就說這四本書隱含著我們民族的文化密碼。這幾本書,我是把它當成曆史書來看的。

  作為小說,它們的情節可能是虛構的,人物也不完全跟曆史上的人物一樣。但是,它流露出文化的、社會的那些信息特別真實。任憑你怎麽編都編不出來。

  【賈府一旦喪失了寶玉、黛玉他們所不喜歡的權力,倆人就沒有生存的土壤】

  -《紅樓夢》最具現代性——悲天憫人

  《紅樓夢》這本書,看了之後見仁見智,橫看成嶺側成峰。我看《紅樓夢》,看到的是人如何在宗法意識較濃的大家族中生存。

  我覺得四大名著裏麵,最具有現代性的一本書是《紅樓夢》。這種現代性的一個最重要內容是要有人道主義的關懷,就是要對普通人的命運有大悲憫,要尊重普通人的尊嚴和自由。

  曹雪芹寫所有的人,他都會把他當人來寫。丫鬟也好,主子也好。寶玉和黛玉,作為《紅樓夢》中的男一號和女一號。他們之所以能夠心心相印,寶玉之所以愛黛玉,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他們兩個人的人格都是獨立的。就是在他們的眼裏,在這兩個人的眼裏,人隻有可愛與不可愛之分,討厭與不討厭之分,不存在有價值與沒價值的分別,不存在該不該巴結的問題。在寶玉眼裏就是這樣的,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比如說像雨村那樣的爛人,他瞅都瞅不瞅,雖然他是一個進士,是一個地方官。他喜歡的人,比如晴雯這樣的人,甚至戲子,像蔣玉菡這樣的人,他可以喜歡他們,黛玉也一樣。他們兩個會心心相印,就是因為這一點。在黛玉的眼裏,她不喜歡的人,她就會很尖酸,很刻薄。如果她喜歡的人,不管你,像香菱這樣的人,香菱這樣跟寶釵更近的人,她是寶釵的哥哥薛蟠搶來的一個妾,找她做詩,但寶釵就說:“我沒有時間教你做詩。”就覺得你這樣一個小妾,當姨娘那是非分之想,連敷衍她都不願意。那她就找到了黛玉,黛玉卻一首一首替她改。為什麽黛玉那麽可愛,因為她真。

  《紅樓夢》的矛盾就在於,它還處在那樣一個宗法社會、宗族社會裏,就是具有現代人平等意識的寶玉和黛玉,如果是今天中產階級的一員,在一個平等、開放、民主的社會,他們可以成為一對兒過著平常幸福生活的小夫妻,因為製度保障他們自食其力,獨立生活。那麽在前現代社會,就是在《紅樓夢》那個時代,無論他們的內心是多麽的獨立,精神上是何等地自由,他們在現實生活中,要麽依附官府,要麽依附家族。寶玉痛恨八股取士,痛恨官場的齷齪,向往純潔自在的生活。然而他優渥的生活卻須臾離不開他所痛恨的東西。賈府的繁榮是建立在占有權力的基礎上,賈府的衰落也是因為權力場上的決鬥失敗了。所以賈府一旦喪失了寶玉、黛玉他們所不喜歡的權力,倆人就沒有生存的土壤,這就是一個對寶黛來說是一個莫大的悖論。就是說他很煩權力,很煩這樣的家族等級森嚴,但是他所依靠的正好是這麽一個土壤。如果他的家庭沒有權力了,他完了。就是一個自願去當和尚,一個死掉了,確實沒有勇氣活下來。

  就是在《紅樓夢》裏麵,除了這兩個主子以外,還有一些我們大家都知道的一些奴才,比如說焦大,比如說賴大家的,包括襲人、晴雯、鴛鴦等等。其實看了以後,曹雪芹正是以大同情的筆墨寫這些人,其實我覺得曹雪芹筆下沒有一個人是壞人,包括大家不喜歡襲人,覺得襲人太會裝了,而且太善於八麵玲瓏了等等,但是你看完了以後,你覺得其實是襲人她自己不得不這樣生存,是她生存的一種合乎邏輯的選擇。

  【中國過去幾千年的權力更替也好,或者是整個朝廷解決一個問題也好,總是李逵的板斧原則,看誰的拳頭硬。】

  -《水滸傳》的“四大一小”

  《水滸傳》講的是如何在江湖上生存,一幫強盜的故事。我覺得中國過去幾千年的權力更替也好,或者是整個朝廷解決一個問題也好,就是解決真理也好,總是李逵的板斧原則,看誰的拳頭硬。我說我們應該告別,你不告別的話,即使像宋江成功了,到了東京,坐了那個位置,當了皇帝。你說他會比宋徽宗強嗎?一樣,不過就是換了一個王朝。

  第一個就是梁山的“山頭”。江湖最開始的時候,它總是一個,開始形成前的過程,它是一個比較混沌的,就是次序還沒有排,將來誰是老大都不知道,晁蓋也好,宋江也好,到了最後基本上就定了。定了以後,就能看出來梁山這個山裏麵就分了很多山頭,就是我們說的幫派。

  我們看梁山排座次以後,宋江當了老大,然後就整天想招安。然後武鬆說:“今日也招安,明日也招安。冷了兄弟們的心。”魯智深也說:“至今滿朝文武,多是奸邪。”說:“招安不濟事!”便離開了。李逵也跟他喊“招安、招安,招一個鳥安”。然後這三個人都對既定政策有看法,宋江隻能把李逵給抓住,說要把他殺掉。然後大夥兒就求情,然後就放走了李逵。李逵是家奴,是宋江從江蘇脫險帶出來的親信,反對自己的招安大計,他很傷心。然後對家奴怎麽嗬斥不為過,還能敲山震虎。那麽其他的人,像武鬆、魯達這些二龍山的頭領,他就不能像對李逵那樣,他們是他的“合股公司”。

  看梁山的權力構架,基本上是“一大加四小”。“一大”就是原來的梁山人馬;“四小”指的是二龍山、桃花山、白虎山、少華山。那麽在這個“ 一大”裏頭,它又不一樣。一大裏頭,原來的梁山人馬,一撥兒是生辰綱派別,就是晁蓋智取生辰綱的時候,帶著那些人,像赤發鬼劉唐,包括吳用等等。這些人後來一看晁蓋不行了,馬上就成了宋江的人了。其他的,你看包括跟他一起起事的,劉唐那些人,阮氏三兄弟均沒有得到重用。那一撥兒就是他江州帶來的人馬,那才是宋江真正的人馬。那最好的兩個,一個保鏢兼殺手——李逵,另外一個是他的特務頭子戴宗,經常給他收集情報的。還有一個是他的公關先生燕青。這江州帶來的人,幾乎都是他的嫡係,他用的肯定都是這麽一幫人,還有他自己的弟弟,宋青,管酒席,實際上管財政,管後勤,反正就是這麽安排的。那麽還有一撥兒,更慘了,比生辰綱、晁蓋那一撥兒還慘,晁蓋的實力畢竟帶的那幾人還比較大,還比較有能耐,那就是原來的火並王倫的那些人,宋萬、杜遷,還有朱貴,基本被邊緣化了,這些人實際上都有功勞的。

  【實際上他不是這樣想的,他也想當官。隱居之處南陽實際上襄陽屬於南陽郡,地理位置很重要。】

  -《三國演義》蜀漢的“股份製”、“經理人”

  然後我就講廟堂上的遊戲——《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講的就又是高一個層次了,那些玩的權謀都是宰相一級,世子一級的。這個裏頭,我比較關注一個,一個是我說“桃園三結義留下的隱患”。就是桃園三結義是兄弟合股做買賣,劉備賣草鞋,那個人賣棗,那個人殺豬,三個人,然後根據年齡大小就排了大哥、二哥、三哥。我想,蜀漢如果當時有朝一日,真的是北伐中原成功了,統一天下了,又重振了大漢的基業,這個時候關羽怎麽辦?張飛怎麽辦?我看《三國演義》看到底就是覺得關羽和張飛一直沒有轉過彎來,就是沒有從兄弟轉到君臣,這個一直在中國曆史上是一個很大的企業股,剛開始合夥做買賣的時候,是大家的股本。你說一起桃園三結義,你說是劉備你一個人的力量嗎?不是,沒有關羽,沒有張飛,他就完了。實際上是大家一起做買賣,兄弟合夥,隻是你年長,而且你有經驗,讓你當總經理,我們可能副總經理什麽的。但是如果北伐中原成功,真的把江山建立起來以後,他就變成一個家族公司了,變成一個家族公司,就意味著這個江山就是劉家的,你這個關羽和張飛,你們的後代隻能是封一個什麽王,或者封一個侯,你就是高級打工仔,這個江山你是沒有股份的,一下子從合夥公司,變成一個獨家的家族公司,這個時候怎麽辦?

  所以有時候我們所謂的義氣是扯淡的義氣。因為劉備北伐還沒有成功,死在白帝城了。他的兩位兄弟死得更早。關羽和張飛,也沒有把劉備當皇帝,當主子,而是當成自己當年結義的哥哥,所以我說這個隱患,曆史到這裏結束了,後來蜀漢沒有成功,所以這個隱患就不叫隱患了。

  第二個就講諸葛亮的等待和無奈。你看諸葛亮說:“我不求聞達於諸侯,苟全姓名於亂世。”實際上他不是這樣想的,他也想當官。隱居之處南陽實際上襄陽屬於南陽郡,就是湖北、河南交界,那就是往西進巴蜀,往東下長江,往北走中原,往南去控製兩湖。在那個地方就是在做公關,炒作自己誰來買。但是後來我就一直納悶,為什麽最後就是讓一個最弱的一家去買他,就是劉備。劉備當時確實是沒有錢,沒有資本的。後來我就說他的檔次還不到。因為在漢末時期,建文帝講家世,他們諸葛家世不怎麽樣,世代沒有做過大官非常牛的。到他那一族已經很衰了,他再有才能也進入不了正統,我說的是洛陽、許昌——那些人的視野。其實多數中國的才俊、才子進了洛陽,後來的許昌。

  東吳孫家所用基本上是江中才俊,就是本土的江中才俊。能用他的隻有劉家了,不是說他對劉家多麽忠,但是到了這個地方以後,他就成了劉備的軍師。這個時候他最無奈的就是說,我剛才已經說了,他要麵對的三個主子,不是一個,開始關羽和張飛就不信服他,就是我跟我大哥一起打江山,你還在哪兒呢,現在一下子你是啥事都要管,就是你當總經理,董事長是我哥,我們兩個倒什麽事都沒有了,就要一人帶一支兵馬去守城,所以其實把關羽弄到荊州,實際上就是這個道理,不讓他呆在成都,那是諸葛亮的意思。因為關羽這個人肯定是覺得我的資格老。當時他最大的無奈是他沒法對待當年跟他的主公劉備一起創業,一起搞原始積累的關羽和張飛,這是他最最苦惱的。

  諸葛亮作為一個請來的職業經理人,從海歸過來,用高薪請來的,原來就是家族公司,或者是一個鬆懈的公司,不但董事長要說,另外幾個股東也說,今天你不行,明天你不行,你說你煩不煩。所以我說,他的無奈實際上是對官和商的無奈。

  【孫悟空他剛開始的時候,見到妖怪就打。到後來他明白了,那個妖怪不管做多大的惡事,他首先要了解一下背景。】

  -《西遊記》:中國人想像的彼岸

  我首先講一下孫悟空的體製化之路與緊箍咒。緊箍咒大家都知道,動不動就念,它實際上無處不在。我們就看孫悟空。孫悟空大家就很有困惑,說孫悟空的法力為什麽越來越不行了,一到後期,一個小毛賊,一個小妖怪都打不掉,早期鬧天宮、鬧地宮、鬧龍宮。恰恰就是這樣,他的武力衰減,我覺得就是體製化。

  孫悟空開始的時候,無君無父誰都敢打,什麽都很厲害,後來這個人就是老想當官,給他當弼馬溫,後來嫌太小;給他一個齊天大聖,也沒有實權。然後再造反,造反以後就被壓到了山下麵,後來被唐僧救了,要他戴罪立功,這個時候他就逐漸、逐漸地進入了,而且他的體製化路是一點、一點的進入。開始的時候他還有野性,動不動就不聽師傅的,因為他師傅很窩囊。但是為什麽讓唐僧當,不要他當呢?大家就說,你看看在裏頭的,包括小白龍馬在內,他四個徒弟哪個都比他本事高,為什麽要他當取經團的團長,別人隻能幹活呢?讓悟空一個人去取不行嗎?不是。

  首先這是一項觀音菩薩交給的政治任務,那麽她一定要找一個,整個佛界和大唐王朝很信任的人,那麽作為李世民的玉帝唐僧,他的父親最後被強盜弄死了,他根正苗紅。那麽肯定是要他去當團長。那麽其他的人,悟空也好,八戒也好,都是犯過錯誤的人,隻能給他幹活。開始悟空不服氣,後來一點、一點,三打白骨精,那是師徒第一次大衝突,到後來,一點、一點他又逃回花果山,後來又回來了,一點、一點他認清自己的位子了,到後來越來越乖順。

  孫悟空他剛開始的時候,見到妖怪就打。到後來他明白了,那個妖怪不管做多大的惡事,他首先要了解一下背景,首先他是幹嘛的。一知道是太上老君旁邊的童子,他就去找太上老君“你看,你去管管。”太上老君就把他弄走了。有時候文殊菩薩旁邊的一頭象想打的時候,文殊菩薩說:“悟空留情,我自己帶回去管去了。”他後來越來越聰明了。

  到這個時候,孫悟空已經完全成了一個在官場遊刃有餘的官僚了。所以到最後,他所謂的修成正果——鬥戰聖王佛,就是他已經徹底完成了體製化,這才叫修成正果。

  【反對秩序的目的還是要建立一套秩序,那一套秩序跟前麵沒有什麽關係,還是一種各安其分。】

  -四大名著的共同點:權利因權力而不同

  四本書講家族、家庭,講江湖,講廟堂,講我們想象的那個天堂。實際上我覺得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權利因權力而不同,就是Rights和Power,長幼尊卑、強弱之間一定要有差別。封建社會理想的社會秩序就是各安其分,構成一種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和諧。

  所以,我們看這四部小說講的全是這個東西。其實我們讀書也是,你看我們小時候讀《隋唐演義》,讀什麽的,一問,就說長大了說你讀哪個書印象最深。印象最深是什麽?印象最深是什麽呢?肯定是好漢排座次,說第一條好漢李元霸,第二條好漢宇文成都,第三條好漢裴元慶。然後梁山多第一條好漢宋江,一定是這樣的。為什麽?這就是中國,我認為是中國禮(禮貌的禮)、等級、座次,我覺得這是中國文化很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凡是在一起,一定要分一個你高我低,你尊我卑,在一起就要論官銜。我們在《西遊記》裏麵,什麽時候看到唐僧自己去化緣,他隻要身邊有一個徒弟,他就說:“徒兒師傅餓了,你去化緣吧。”那中國的傳統就是說:“有事,弟子服其勞。”你說研究生不跟老師打工,很正常,就是這樣的。那麽在佛教裏麵,它隻是一個老師和學生的關係,我傳授知識而已,但是我的事我自己做,我並沒有差遣你的權力,平等嘛,佛家講的就是平等。那麽你看《西遊記》就一定不這樣,這個取經團,唐僧就是個領導人,最後修成正果以後,也是根據當年的級別來給,淨壇使者給八戒,八戒還不幹,騙他說這是可以到處吃貢品的,他就高高興興的接受了,他一定是這麽做的。

  所以包括《三國》也是這樣的,《三國》你看,開始那麽無序,然後有序的目的是什麽呢?就是三個王朝變成一個王朝,聽一個人的話,然後皇帝、宰相,將軍什麽的分下來,各州、刺史、各知縣(縣令),這個就叫刺史,這個就叫一統。看《紅樓》也是這樣的,像晴雯那樣的人,她不聽話,不把自己當奴才,那肯定要治你,主仆,包括你賈環,你是庶出,你就沒有像大老婆生的孩子那麽有權力,你探春再聰明“才自精明誌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我說不僅僅生於末世,因為她生於小老婆,大家為她歎惜。

  大概說《水滸傳》最反對秩序,但是它反對秩序的目的還是要建立一套秩序,那一套秩序跟前麵雖沒有什麽關係,但還是一種各安其分,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和諧,要把那一百零八將的座位,一個都不含糊地從上到下排下來。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