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園 (非公開的博客)

高山流水遇知音,從此為你亂彈琴.癡人說夢逢知傻,有空為你胡亂碼.
個人資料
正文

譚作人:關於建立《5·12學生檔案》的倡議書

(2009-04-03 05:41:22) 下一個

梁文道按:

轉發一封令人沉痛的信

各位朋友:

3月28日,成都環保工作者、作家、原《文化人》主編譚作人,因“涉嫌顛覆國家政權”被拘留,此前譚先生正在進行有關川震遇難兒童與豆腐渣工程的調查,並 核實遇難學生名單。28日上午,警方來人抄走他家的光碟、手稿、文件,當時隻有他的孩子在家,警方並對其抄家現場進行了拍照。

譚作人發起以及參與過四川成都公民關注的多項公益活動,他曾就 彭州石化項目發起“和平保城”行動,並向地方政府呈交《關於成都彭州石化項目的公民意見建議書》。去年川震發生後,譚作人發表了多篇分析文章。今年春天, 譚作人撰寫了有關建立《5·12學生檔案》的倡議書,並開始實地走訪,希望在川震一周年期間完成公民獨立調查

譚作人目前手機無法打通,他被警方拘留後,家中隻有太太王慶華和兩個未成年的孩子。在他被拘留之前,電腦曾經被盜,家中的狗也曾經被人用刀捅傷。譚作人認 為這些有可能是針對他本人的報複,並設想要與家人分開,以免傷及妻子和孩子。譚作人朋友目前能夠打通的隻有他家中電話   

下麵是譚先生的倡議書。  
------------------------
關於建立《5·12學生檔案》的倡議書

在5·12大地震罹難孩子們麵前,中國法律,集體失蹤了。這是司法界的羞恥,也是當代中國人的集體羞恥。



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人民汲取了人治社會的痛苦教訓,通過撥亂反正,逐步建立起了法治社會所必需的司法製度和法律體係。三十年來,依法治國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成為全國軍民共同推崇的基本共識。


然而,5·12大地震後,在大量不合理倒塌的校舍和大量不正常死亡的師生麵前,中國法院關門了,中國法律退卻了,中國人民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法治大廈開始傾斜,岌岌可危;中國司法改革的進程開始倒退,權大於法和公權私用的現象,正在開始小麵積複辟。


由於地方政府部門對校舍倒塌原因調查的嚴防死守,由於教育行政部門的自我調查沒有展開,由於建築部門、地震部門、司法部門對真相調查的缺位失位,致使校舍 倒塌原因長期無人追究。甚至,在極少數地方幹部的權利意誌和極個別狗屁專家的無恥謊言麵前,中國媒體失語,中國法律逃避,中國社會各界對罪錯事實及其可怕 後果視而不見。這種現象的存在,已經迫使中華民族的良心和尊嚴,成為個別地方官員政治利益和權術謀略的犧牲品。這是極不正常的!也是極其可恥的!


可悲的是,由於個別人掩飾罪惡的需要,致使我們至今也不知道5·12大地震,我們究竟失去了多少孩子!這使中國在世界麵前,失去了說話的底氣——當然,睜眼說瞎話和閉眼說橫話的者,不在此例。


尤其可恥的是,當5·12遇難學生家長行動起來,依法維權,用實際行動來保衛法製建設成果時,竟然遭受到一些公權部門的迫害打壓。家長們因天災人禍而受傷流血的心,再次遭受人為重創!


5·12孩子,是中國孩子。我們每一位尚有良知的中國人,應該對這些孩子心存愧疚,肩負責任。當這些孩子遭遇不幸和不公平待遇時,我們除去在心裏說一聲“對不起”外,是否可以,為他們多做一些具體的事情?


尊重死者,才能善待生者。5·12大地震周年祭將至,我們在此借助網絡媒體發出倡議:中國網民們行動起來,調動你的所有資源,來參與建設《5·12學生檔案》,讓地震死難師生,得到應有的尊重。


生命同價。評估災害損失,首先應該評估的是,人的生命損失。當官方統計不被信任,而民間統計又缺乏依據時,我們建議:由中國網民發起,以公民獨立調查為依 據,在網上建立由死難學生家長認可的家長版的《5·12學生檔案》,用網絡來還原被屏蔽的事實真相。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個網絡版的《5·12學生墓 園》,用網絡來把人間真情,再次相連。


建議<5.12學生檔案>具體方法如下:


1、請網民誌願者以自組織的方式,前往四川、甘肅、陝西災區開展公民獨立調查。通過走訪學生家長,確認每一個斑級,每一所學校、每一個鄉鎮、每一個縣市、 每一個地區遇難學生的真實數據,並建立起各自的<5.12學生檔案>(××組)的資料庫及數據庫,存放在自己的博客裏。


2、通過公民獨立調查,征集遇難師生名單,並以調查問卷(詳附件)回收的方式,了解導致在校師生大量非正常死亡的真實原因,了解事故責任人的真實情況和具體責任,了解學生家長們依法維權的主要訴求和具體困難,為促進此事盡快進入司法程序,提供法律依據。


3、在5·12大地震周年祭之前,把公民獨立調查小組的調查成果匯總收集起來,提供給政府職能部門、決策部門、司法部門和新聞媒體,促進合理公共決策的出台及有序解決路徑的產生,從根本上維護良性的社會穩定。


4、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通過<5.12學生檔案>的建立,維護中國法律的尊嚴,鞏固法治建設成果,共建中國公民社會。

      附件一:死難學生情況調查問卷(家長版)
      附件二:死難學生情況調查表
      附件三:死難學生學校統計表
    倡議人:成都網民  譚作人 

E—mail:zuoren54@yahoo.com.cn
   電話:13880158870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