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園 (非公開的博客)

高山流水遇知音,從此為你亂彈琴.癡人說夢逢知傻,有空為你胡亂碼.
個人資料
正文

艾米:瞎說婚姻(2)

(2009-03-25 06:38:07) 下一個

上一集裏我談到“人這一生,並不是非得有婚姻不可”,而且我一開始就聲明我是從 loser 的角度來瞎猜瞎說婚姻的,但我覺得有的讀者沒有把握我這個 loser 角度,所以沒看懂我這句話,產生了誤解,於是跟帖說:

“ 我可能有些傳統,我覺得一個人還是有婚姻經曆比較好,畢竟婚姻生活可以算是人生一種比較重要的體驗吧。結了婚,有了另一半,心態還是不一樣的。不過我不讚成為了結婚而結婚,如果實在是沒有碰到心儀的人,那不結婚也要比找個湊合的人結婚好。”

還有一個人跟帖說:“ " 人這一生,並不是非得有婚姻不可 " ,這句話我覺得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 ”

從這兩個跟貼的口氣來看,她們把我說的“人這一生並不是非得結婚不可”理解為“人這一生最好不結婚”“人這一生不結婚也挺容易辦到”或者“具備這種心態很容易”了。但我並沒鼓吹不結婚,也沒說不結婚是件很容易的事,更沒說具備“並不是非得結婚不可”這種心態很容易。

我說的是在無婚可結的情況下,一個人隻好調整心態,告訴自己“人這一生並不是非得結婚不可”。如果你能找到一個心儀的人,那你為什麽要不結婚呢?難道你有病?如果具備“並不是非得結婚不可”的心態對你來說已經是“做起來很難”了,那你當然應該結婚。

我最害怕有人把我的 loser 哲學讀成 winner 哲學了,我說的都是在 lose 的情況下,如何開解自己,而不是在跟你分享主動進攻、積極求勝的訣竅。比如我說如果爺爺願意少活五年也要抽煙,那我就不幹涉他。這是無可奈何的 loser 哲學,而不是號召大家都不關心親人的健康,更不是鼓勵大家都抽煙。我當然希望爺爺戒煙,我也希望我能說服他,但我試過了,說不服,所以我隻好想辦法安慰自己,開解自己,免得整天在他耳朵邊嘮叨,把他也嘮叨煩了,把我自己也急死了。

無論是看我寫的東西,還是看黃顏寫的東西,都請把握這個 loser 角度。

有人可能要說,但你不是 loser 啊,你幹嘛老要從 loser 的角度看問題呢?

是不是 loser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今天不是 loser ,不能保證明天也不是 loser 。不管我現在是不是 loser ,我都從 loser 的角度看問題,這是一種自我保護方法,隻有當你連 lose 之後的退路都想好了的時候,你才能從容地去爭取,也才能做到“勝不驕,敗不餒”。

我在婚姻方麵有這些 loser 的觀點,並不是現在要寫這個係列才形成的,恰好相反,是因為我老早就有這些觀點,所以才想起寫這個係列。

我從小就認識一些一生沒結婚的人,是我父母的朋友,都是老右派,有男有女,有搞繪畫的,有搞音樂的,還有其他方麵的人才,他們都因為才華出眾,又有點個性,在整風反右的時候被劃成右派,從此被推上一條不婚路。

我父母經常帶我去那些老右派家玩,他們有的已經“摘帽”了,恢複了原職,有的則永遠也回不到以前的工作崗位上去了,做著一份遠遠低於他們能力和才華的工作。他們的戀愛婚姻都因為右派問題受到影響。他們都不是獨身主義者,他們的不結婚是被迫的,而不是主動選擇的,但他們對待“沒婚可結”這一人生苦難的心態,給我印象很深。

我那時年紀不大,口氣不小,特愛參合大人的話題,天上地下胡說一氣,常把他們逗得哈哈大笑。他們拿我當“開心果“,說我是他們的“幹女兒”,每次去他們都問我:“艾米啊,我老了,你養不養我啊?”

我每次都大包大攬地回答:“養!”

我奶奶還很認真地為我著過急:“你認這麽多幹爹幹媽,又個個都答應養老送終,我看你今後怎麽養得過來 --- ”

我父親說:“人家開個玩笑的,哪裏就真的要艾米為他們養老送終了?”

我奶奶警告說:“你是開玩笑的,但你知道人家是不是開玩笑的?他們都是孤老,到時候不靠幹女兒靠誰?你們趁早不要受別人的情,不然你艾米一輩子都還不清 --- ”

我奶奶的觀點是“寡婦當得,鰥夫當得,但孤老千萬當不得”。她的家鄉方言裏,最厲害的罵人話就是“孤老”。在她看來,一個人無論如何不能做孤老,不然老年生活會過得很悲慘。

我奶奶有這個看法是很正常的,因為她沒工作,沒收入,要靠孩子養活,自然覺得做孤老最可怕。她那時經常講某個老太太,生了八個孩子,養的時候很辛苦,但孩子們長大了,掙錢了,每個孩子每個月給媽五塊錢,就是五八四十塊,老太太富得流油。

我奶奶也替我父親著急,就這麽一個孩子,再怎麽孝順也隻一個,哪裏比得上人家養八個孩子的有福?

我父親總是開導我奶奶:“我們都有工作,老了也有退休金 --- ”

“你有退休金,你不靠孩子出錢養你老,但你還得靠孩子出力送你終 --- ”

“現在出殯有殯儀館,哪裏還像以前靠幾個兒子去抬棺材?你隻看到養八個孩子的好處,你沒想過如果八個孩子互相推諉,都不肯出錢養老送終,那還不把你氣死?我們養孩子,根本不是為了養老送終,也不是把孩子當銀行存錢 --- ”

我奶奶當然是白著急了,因為我的那些“幹爹幹媽”根本沒想過靠我養老送終的事,他們都有自己的安排。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姓李的美術老師,名牌美院畢業的,打成右派後,被下放到一個小學當老師,她為了不連累未婚夫,主動要求解除了兩人的婚約。她一輩子沒結婚,但她心情開朗,身體健康,上上課,作作畫,過得悠然自得,看上去比同齡的女同事年輕許多。

李老師退休之後從老家找來一個二十多歲的女孩,可能是親戚,她把那女孩接到城裏來,還幫那女孩找到了一個工作。那女孩後來有了男朋友,成了家,一家幾口都跟李老師生活在一起,平靜而幸福。

記得我奶奶以前常替我發愁,說女孩子太聰明太會讀書太嬌慣了,以後找不到婆家。她那時經常用來嚇唬我的話就是:“你這樣這樣的話,以後找不到婆家的。”

我滿不在乎:“找不到就找不到!奶奶,婆家是什麽呀?”

“婆家就是 --- 你長大了 --- 就不跟你爹媽住一起了,跟婆家住在一起。”

原來婆家這麽可惡,居然想取代我的父母!我宣布:“我不跟婆家住在一起,我隻跟我爸爸媽媽住在一起。”

“那是由得你的?”

越發覺得婆家是惡勢力了,竟敢不由得我!

有時我奶奶不喜歡我的某句話,她會說:“你這樣說話,以後你公婆不喜歡你的 --- ”

“公婆不喜歡我,我就不喜歡他。奶奶,公婆是誰呀?”

“公婆是你丈夫的爹媽。“

“丈夫是誰呀?”

“我怎麽知道?丈夫就是你長大了要嫁的人。”

“我把他架哪裏呀?”

我奶奶大概覺得我太稀泥巴扶不上牆了,胡答一句:“架房梁上!”

所以我小時候一直以為惡勢力跟房梁有些關係,但我不怕,因為我家在樓房裏,我從來沒看見過房梁,隻在奶奶住的那種城鎮居民的房子裏才看到過所謂“房梁”。

我父母聽到我奶奶這樣說,就叫她別拿這些事嚇唬我。但他們後來也承認有時還真的有些擔心,怕他們培養了我反傳統的自由性格,會害得我找不到婆家,或者跟公公婆婆處不好。我父母總是自我安慰:“現在是新社會了,到了她結婚的時候,這個社會肯定更加進步了,大家都自食其力,誰也不靠誰養活,哪裏還會有舊社會那種惡婆婆?”

我出國之後,一直到二十六、七歲都沒有男朋友,我父母從來不催我,也不問我,都相信這事最好順其自然,有相愛的人就結婚,沒有就一個人過也沒什麽不好,總比勉強結個婚但成天吵鬧要強。

那時我媽媽從國內來看我,兩人談笑之間也說到戀愛結婚的事,我帶著她去坐校車,到校園去玩,對她說:“呆會你上了車,到了學校,你放眼望去,看到哪個男生你還看得入眼,覺得配得上你女兒的,你就指給我看,我馬上對他發起進攻,一定把他搞到手,不管他是已婚還是未婚,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 --- ”

兩人在校園轉了一大圈回來,我媽媽老實告訴我:“是沒看見什麽入得了眼的 --- ”

有那些終生未婚的老右派們擺在那裏,我從來不為結婚的事發愁,有婚就結,沒婚就不結。結了婚有結了婚的過法,不結婚有不結婚的過法,都可以過得幸福。

我非常清楚我的性格,知道我在什麽情況下能容忍什麽樣的人或事,不管跟誰結婚,如果有動力,我可以把夫妻關係和婆媳關係處得比誰都好。但如果沒動力,我可以把夫妻關係和婆媳關係處得比誰都很壞。這個動力就是愛情,所以為了我自己,也為了別人,我最好還是等到有愛了再結婚。

我也想過,也許過些年,等我再老一些,等我的女友們都結了婚,都去忙自己的小家庭,沒時間跟我在一起了,等我讀完書,沒什麽事忙活了,也許我會覺得孤獨,也許我會決定不管有沒有愛情,我都要找個人結婚。我覺得那也沒什麽,既然我孤獨到一定要結婚的地步了,那麽我也就有心理準備跟人湊合了,而湊合也就不會令我苦惱了,我甚至會感謝那個把我從孤獨中拯救出來的人。

但在我沒孤獨到那個地步之前,我就不勉強嫁給我不愛的人了。

有人看了《十年忽悠》說:“在這樣一個浮躁的年代,還有人能守住誓言,十年不變,真是很不容易。”

我很懷疑這人根本沒讀《十年忽悠》,隻看了出版商的宣傳,要麽就是看了書但沒看懂。《十年忽悠》裏寫得清清楚楚,男女主角都沒想過守住誓言的事,因為感情是不受誓言約束的。在這十年當中,男主角沒有跟別的人結婚,是因為他在別的人中沒有發現一個讓他愛到想結婚的人選;在這十年當中,女主角沒有跟別的人結婚,是因為她在別的人中沒有發現一個讓她愛到想結婚的人選。

沒有愛到想結婚,就不結婚,因為“人這一生,並不是非得有婚姻不可”。有了這個觀點墊底,才可以減少不幸的婚姻。

為了避免對本集的誤讀,我在這裏特別聲明一下:關於婚姻和養老送終,我想說的隻是別僅僅為了有人養老送終就勉強自己跟一個不愛的人結婚,而不是在號召大家都不要孩子,也不是在鼓吹人不用信守誓言,更不是在鼓動大家都忽悠十年再破鏡重圓。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1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