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園 (非公開的博客)

高山流水遇知音,從此為你亂彈琴.癡人說夢逢知傻,有空為你胡亂碼.
個人資料
正文

艾米:白說婆媳關係(1)

(2009-02-09 05:53:50) 下一個

有網友叫我寫寫處理婆媳關係方麵的經驗,把我嚇一跳。誰?我?寫寫“婆媳關係”?我有什麽“婆媳關係”可寫?

定下心來,才猛然想起,是呀,我也是結了婚有了丈夫的人了,丈夫有父母,我當然有公婆了。

於是想起艾友友講過的她自己的一個笑話:走進商場,看到中老年服裝櫃,目不斜視地路過,馬不停蹄地往別處走 ,心裏想著:這個櫃不用看,中老年人的服裝,關我何事?我是去看 ---

噎住,猛然想起自己就是中老年人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沒舉行婚禮的緣故,我的“大姑娘變成了小媳婦”的概念還不鞏固。難怪人們結婚總要大吹大擂大鋪大排一下,很可能就是要給你一個深刻的印象,讓你記住:從此以後,你就不是大姑娘了,而是小媳婦了,你說話辦事都得符合新的身份。

很多美國人結婚前都會搞個“單身漢聚會” (bachelor party ) 和“單身女聚會” (bachelorette party ) ,讓準新郎準新娘各自跟自己那幫朋友狂歡一晚,自由一下,看看脫衣舞什麽的,都不算過分。但婚禮之後,新郎新娘就要告別單身生活,從此進入婚姻,老老實實過日子,再跟一幫朋友聚在一起看脫衣舞,就要挨批評了。

看來儀式是很重要的,儀式可以幫助人們完成從一種身份到另一種身份的轉換過程。

也許從前的女人對自己從大姑娘變成小媳婦的身份轉換是印象很深刻的,不僅是被人從娘家一轎子抬到婆家去了,離開了自己生長了多年的家鄉,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還一夜之間從處女變成了婦人,從前躲著避著男人,現在卻要跟男人睡在一起,那個變化可真是天翻地覆啊,你想不記住都由不得你。

但像我這樣的,老早就跟黃顏“做成一處”了,又沒被人一轎子抬到什麽地方去,反而幾轎子把別人從四麵八方抬到我這來了,對“姑娘變媳婦”這事,難免概念模糊。

所以我還從來沒有做了人家媳婦的感覺,也沒覺得有了公公婆婆,甚至沒覺得有了丈夫。有時看到出版商的宣傳詞,說“山楂樹之戀作者和丈夫”如何如何,就覺得很拗口,很生疏,眼前就浮現出一對戴眼鏡的中年男女,女的留著婦女頭,男的穿著中山裝,上麵口袋裏至少插著三支鋼筆。

需要沉澱一下才知道這“山楂樹之戀的作者和丈夫”是在說誰們。繞這麽大個彎,把我都給繞進去了。什麽“山楂樹之戀的作者”,就說“艾米”好了。還有什麽“作者的丈夫”,誰?黃顏?什麽丈夫不丈夫的,不就是黃米他爹,江湖人稱“憨包子”的那人嗎?

因為沒有做了媳婦的概念,所以我聽到人家談論婆媳關係,從來不覺得跟自己有什麽相關,仿佛人家是在談論股市行情一樣,股票咱沒炒過,但為了助大家的談興,咱也能無關痛癢地瞎湊合幾句,有時還能鏗鏗鏘鏘說出哲理性的語言來,反正咱也沒“開著寶馬進去,推著自行車出來”,站著說話腰不疼。

這個這個,婆媳關係嘛,那是相當的難處,對不對?這個這個,婆媳鬧矛盾,那是正常現象,對不對?這個這個,沒哪家婆媳不鬧的,對不對?

有人問,那你跟你婆婆鬧不鬧?

愣了,我跟誰鬧不鬧?跟我婆婆?我婆婆是誰?

黃顏的媽呀,黃顏是你丈夫,他媽不就是你婆婆嗎?

噢 --- 你說奶奶呀?我跟她鬧?為什麽?奶奶才貌雙全,文武俱佳,拿過幼兒教育學位,懂兩國外語,炒得一手好菜,拉得一手好琴,現在自帶飯票為我們帶孩子,又耐心又能幹,從不幹涉我的活法,我發了瘋,要跟她鬧?

我幾個朋友都說因為我的公公婆婆對我太好了,是把我當女兒看待的,所以我沒有公公婆婆的概念,而是把他們當爸爸媽媽看待的。

我覺得這個說法也不對,我也沒覺得公公婆婆是我的爸爸媽媽,我連我自己的爸爸媽媽都不覺得是爸爸媽媽了。我現在一聽到不帶定語的“爸爸媽媽”,首先想到的是黃顏和我自己,如果你說的是我的爸爸媽媽,那還不如說“艾爺爺”和“素芳奶奶”來得明白;如果你說的是黃顏的爸爸媽媽,那還不如說“成爺爺”和“江奶奶”來得明白。

我的問題好像還不僅僅是沒轎子把我抬到一個陌生地方去,還有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還沒拍拖就有了孩子,十年之前的那點拍拖,實在是太少了,一個星期見一麵,還偷偷摸摸躲躲閃閃的,根本沒過到癮。十年之後破鏡一圓,還沒拍拖,就一步跳進為人父母的角色裏去了。

我能感到的身份改變,不是從大姑娘變成了小媳婦,而是從老姑娘變成了媽媽。這個身份的改換太翻天覆地了,把“大姑娘變成小媳婦”的轉換給比下去了。

記得懷著黃米的時候,黃顏從中國回來,從加拿大進入美國境內,連續開了十幾個小時的車,來到我當時住的地方,我要去幫他搬東西,他叫我別去,說:“媽媽別動,讓爸爸去搬”。

當時我聽得頭皮一炸,雞皮疙瘩一冒,覺得他臉皮太厚了,這樣的話也說得出來 ! 但幾年媽媽當下來,已經完全不理解那時為什麽會起雞皮疙瘩了,兩人既然做出了孩子,可不就是“爸爸媽媽”麽?有什麽值得大驚小怪的?

孩子的到來,把家裏所有人的身份都做了個改變,本來是“公公”“婆婆”“嶽父”“嶽母”,是“你的爸爸”“你的媽媽”“我的爸爸”“我的媽媽”,但因為孩子的緣故,都變成了“爺爺奶奶”。孩子作為愛情的結晶,不光把爸爸媽媽凝聚在一起,也把爸爸媽媽的爸爸媽媽都凝聚在一起了。無論來自父方還是母方,都因為孩子的緣故而成為了一家人。

在我們家裏,沒有婆婆,隻有奶奶,沒有媳婦,隻有媽媽。奶奶也好,媽媽也好,都是圍繞著孩子轉,孩子就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對孩子有好處的事,就是好事;對孩子沒好處的事,就是壞事;跟孩子不相關的事就無所謂好壞,都是各人自己的事,是各人自己的活法,咱們互不幹涉。

因為有人叫我寫寫如何處理婆媳關係,我才開始想婆媳的問題。到底什麽是婆媳關係?婆媳之間應該有些什麽關係?為什麽需要“處理”?也許所謂“婆媳關係”指的是婆媳矛盾?有矛盾才需要處理,才有處理得好不好的問題,如果根本沒矛盾,又有什麽需要處理的呢?

我把自己放進婆媳關係的框架裏思考了一陣,又上網搜尋了一下,看了一些經典的婆媳矛盾場景,然後用代入法讓自己進入到那些經典場景裏,設身處地體驗了那麽一番,看看如果自己遇到那樣的婆婆,會如何處理婆媳關係。

這麽折騰了一番之後,我得出一個結論:處理好婆媳關係的第一條,就是找個好婆婆。

我定義的這個“好”,不是有錢有勢,而是跟自己活法相同或相近。

有人要說了,你這算什麽經驗?這麽簡單的道理,誰不知道?再說你的婆婆也不是你找來的,而是你瞎貓撞死老鼠撞上的,你愛上黃顏的時候,難道知道他媽媽是什麽樣的人?我們現在都已經結了婚,有了婆婆了,哪裏還能再去物色一個好婆婆?除非等下輩子,難不成還因為婆婆不好就離個婚?我們想聽的,是如何處理跟壞婆婆的關係,而不是如何處理跟好婆婆的關係,跟好婆婆的關係誰不會處理?你這經驗說了也是白說。

可不是嗎,我這個係列的題目就叫“白說婆媳關係”。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2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