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園 (非公開的博客)

高山流水遇知音,從此為你亂彈琴.癡人說夢逢知傻,有空為你胡亂碼.
個人資料
正文

艾米:謙虛死人進步

(2008-08-28 06:42:47) 下一個
我奶奶沒讀多少書,但天生一個好記性,文革期間因為能將<<毛主席語錄>>橫流倒背而著名,經常被人請去表演。文革之後,不興背語錄了,我奶奶就拿我當知音,經常教我背語錄,祖孫兩人互相切磋,互為觀眾,煞是熱鬧,所以我很早就聽說了“謙虛(又作“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這句話。

不過我奶奶是南方人,說話沒卷舌音,於是這句話到了她嘴裏就變成了“謙虛死人進步,驕傲死人落後”。

我那時還很小,不太懂語錄的意思,雖然奶奶每教一段之前都會講解一下,但我仍然是似懂非懂,所以每每背誦到這句,就有一種敬畏感,可能是因為跟“死人”有關。想到自己謙了虛或者驕了傲,就會影響到一位死人的進步或落後,感到很神秘,仿佛有根看不見的線索,把自己跟一個死人栓在一起了一樣。

我是個憋不住話的人,所以早早地就跑去問父母:為什麽我謙了虛,死人就會進步呢?是哪個死人?是不是你們講過的那個掉大糞池裏淹死的小孩?

我父母都是南方人,雖然後來在北方讀書工作,但從來沒染上北方那種舌頭卷到喉嚨裏去的毛病。為了他們自己的教學和交流方便,也為了我上學和交流方便,他們家裏家外都是說普通話。他們也有卷舌音,而且很準,但都隻卷到南方人和北方人之間的那一段。他們也沒忘記自己的家鄉話,所以一聽我的問題,就知道我又搞歪了。

進了小學,才發現這個“謙虛死人進步”還真神得很呢,我們老師也知道,而且一下就當成個金箍,箍到了我頭上。

那金箍真是戴得"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我還才讀小學,功未成,名未就,就戴上了“驕傲”的帽子,時刻被老師念緊箍咒:“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評語上也每每有個陰險毒辣的“希望今後虛心聽取(群眾)意見”。

我父母是經曆過文革的人,深知“不虛心聽取群眾意見”是多麽大的一頂帽子,差不多就等於從政治上判了你的死刑,群眾群眾不喜歡你,領導領導不信任你,無影無形的,你就處處倒黴。

我父母很緊張,跑去問老師:到底我們家艾米是怎麽樣不聽取群眾意見的?

老師見家長找上門來了,不敢正麵交鋒,很狡猾地說:“我沒說她不聽取群眾意見啊,我這評語上不是寫著‘希望’嗎?”

憑我老爹老媽的辯才,駁倒老師自然是不成問題的,但他們哪敢呀?自己的女兒還要在老師手下討生活,你敢得罪她?除非你吃了豹子膽。

我父母隻能轉而改造自己的女兒,他們讓我好好想想,到底老師為什麽會說我驕傲。

我哪裏知道老師那些彎彎心腸?我隻知道如果是我同桌那小子趴桌上,我的老師就說他不愛學習,懶得像豬,吃了睡,睡了吃;但如果是我趴桌上,我們老師就要說我驕傲了:“你有什麽了不起的?你以為你讀了幾本書就很了不起嗎?你就有資格驕傲自滿了嗎?老師講課你就可以不聽了嗎?告訴你,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我懷念我那“謙虛死人進步,驕傲死人落後”的年代! 死人進步,死人落後,關我什麽事?可現在被老師搞成了“活人進步,活人落後”的大問題,而且這個“活人”不是別人,正是在下我,那日子真是太難過了。

我父母百思不得其解:老師怎麽知道你讀了幾本小說呢?是不是你在老師麵前誇自己了?

這真是活天的冤枉!我看的那幾本書,全都是超出我年齡的書,不認識的字一大堆,看都沒看懂,我怎麽會跑到老師麵前去丟醜?萬一老師要考我一下,豈不是自討苦吃?要知道,小學的學生是十分崇拜自己的老師的,其崇拜程度不亞於日今粉絲對歌星的崇拜。再說,我們的老師就像天朝皇帝一樣,除了站講台上給我們講課,吼吼那些愚笨癡呆的學生,搡搡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從來就不跟我們打成一片,就算我有那個膽,也沒機會在老師麵前賣弄。

既然我沒在老師麵前誇我讀過幾本書,我父母也沒在老師麵前提過我讀過幾本書,這事就成了一個無頭案,我至今也不知道老師是怎麽知道我讀了幾本書的。但就因為這麽一個“知識汙點”,我就平白無故聽那個老師念了幾年的緊箍咒。

我曾經寫到過一個林老師,是個年輕女孩,她是摘下我頭上那個金箍的救命恩人。她沒有因為我“讀過幾本書”,就把我DEFAULT成驕傲一族。她自己也“讀過幾本書”,很鼓勵我們讀書,她有時還專門跟我探討那些我們都讀過的書,每每被我稀奇古怪的評論和張冠李戴的講述逗得哈哈大笑。

但林老師這樣重視學生個性培養,真正把學生當平等的人來看待的老師,在那個時代的小學裏,是比較異類的。她的穿著打扮,教學方式,戀愛婚姻等,都受到一些愚民的攻擊,那些人說不出什麽來,但就是看不慣她,所以總說她“驕傲”“看不起人”“盲目自高自大”。雖然她教的班成績很好,但總被人懷疑是做了手腳的,最後她被排擠出去了。

進了中學之後,我就再沒遇到過念“謙虛”緊箍咒的老師了,學習成績成了第一位的事,老師不管你謙虛還是驕傲,隻要你學習成績好,能為班集體增光,你就是好貓,老師就喜歡你,把你當個寶。

讀了這些年的書,又在不同國家生活過,我的體會是:越是自己沒本事的人,越愛批評別人驕傲,因為他清楚地意識到了別人比TA強,TA擔心別人瞧不起TA,於是就時時刻刻覺得別人在驕傲,在瞧不起他。

比如反砸這事,我反砸過那個連“適時而純潔的死亡”是誰說的都不知道的巢詩人,也反砸過以周瑟瑟為首的“本能派”。詩人挨了砸,或反擊,或失音,或罵人,但沒誰批評我態度不好的,也沒誰說我驕傲的,更沒誰叫我海納百川的。原因很簡單,人家是有名的詩人,我對他們來說,根本就不是海,他們也不是川。

但當我反砸“山楂樹之戀吧”裏那個連“綠豆湯”是什麽意思都不知道就長篇大論批判靜秋的人時,當我反砸那個把愛情的“對等”當成愛情的“平等”的人時,那群“綠豆湯”就炸了鍋了,仿佛我犯下了什麽滔天大罪似的,開始糾纏我的“態度”,叫我“海納百川”,叫我先學會做人,命令我要謙虛,低調,講禮貌。

有個ID十分人妖化的網友還說了這樣一段名言:你是作者,你就得接受讀者的批評,哪怕是罵你的,你也得受著。

這是那家的王法?什麽地方寫著作者必須接受讀者的批評,不能反駁,連挨罵都得受著?接受不接受一個意見,不是根據批評者身份來決定的,也不是根據被批評者身份來決定的,而是根據批評是否正確來決定的。正確的,就接受;不正確的,就不接受。這麽簡單的道理,在中國就可以被歪曲得那麽厲害,是有其深遠的文化根源的。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不知道是不是中國獨有的,那就是凡是傻子、愚民、庸才、無所作為的人,都DEFAULT成謙虛的,先天就謙虛,後天也一定不會驕傲;而那些有點天才的、有點能力的、有點才幹的、有點成就的的人,則一律DEFAULT成驕傲,先天就是驕傲的,後天也一定驕傲。

在這樣的文化裏長大,很難不接受這種觀點,潛移默化,醬缸效應,都使我們既深受其害,又推波助瀾。當我們看到一個傻瓜吹噓自己多麽偉大時,我們不會認為他驕傲,我們會想:“有病!” 但如果有人問:“傻瓜那算不算驕傲?”,我們會說:“他驕個什麽傲?他有什麽值得驕傲的?一個傻瓜,發傻而已。” 同樣,我們對傻瓜庸人之類的人也沒有謙虛的要求,我們會說:“他拿什麽謙虛?”

於是,謙虛就成了有才幹的人的獨家責任,是衡量他們有沒有涵養的重要標誌,而驕傲就成了有才幹的人的獨家罪名,像如今的“移民傾向”一樣,隻要你有點才幹,我們就要先假定你是驕傲的,除非你用事實證明你的謙虛。

但我們口口聲聲說的“謙虛”究竟是個什麽玩意呢?

有位網友曾經摘抄了一些世界名人論謙虛的語錄,用來教導我如何做人,但她並不知道這些世界偉人是如何界定“謙虛”的。人家那個“謙虛”跟我們常說的那個“謙虛”並不一定是相同的。比如英語裏麵的“MODEST”,主要是指不好高騖遠,對自己的實力有實事求是的評價,也就是說,人家說的那個“謙虛”,是針對自己的,是用來自律的,而不是用來指教別人的。

但愚民愛用來要求別人的那個“謙虛”,則主要是指態度的,因為誰能知道別人的內心?逼著別人謙虛,也隻能逼到態度謙虛的地步,人家在心裏不知道在怎麽罵你。據說<<青春之歌>>的作者楊沫,曾遇到到一個工人(?)批評她的寫作,她態度很好地接收了批評(那個年代,不接受不行啊),但當她回到家裏,關起門之後,她把那個批評她寫作的外行狠狠罵了一通。

中國文化裏的儒家學說非常推崇君子,而所謂君子,講究的是“修身養性”,是謙虛謙和,所謂“謙謙君子”是也。君子在那裏修身養性,修出了“涵養”,修出了“胸襟”,但他們修得越好,受到的束縛就越多,就越不敢“跟小人一般見識”。而小人呢?他反正是不講什麽修身養性的,所以他沒涵養,沒胸襟,他自己不認為自己有謙虛的必要,別人也不這樣要求他。

於是我們就看到這樣一幕:從上到下,都是愚人當道,不學無術的人可以當領導,外行可以領導內行,愚人比誰都活得滋潤,他想批誰就批誰,他想砸誰就砸誰。批到你頭上來了,你就得接受,並且要虛心接受;批錯了,也沒什麽,你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沒有人想著先核實一下到底有沒有愚人指出的那個缺點或錯誤,更沒有人因為愚人批得不對就來個反批評,於是愚人得到了鼓勵,至少是一點虧都沒吃,而且也不知道自己提的意見是對還是錯,下次更加信口開河。很可能你很看不慣愚人的那種行徑,但你的君子情結阻攔你直言不諱地批評愚人,於是你安慰自己說:我們對人要寬容,不能跟愚人一般見識。

但這不是寬容,而是縱容! 縱容愚蠢,就是褻瀆智慧;縱容不學無術,就是扼殺求知上進。

凡是有點涵養、有點素質、有點才幹的人,都可以問一下自己:我頭上是不是也有那麽一個“謙虛”的金箍?如果你還沒受過那個金箍的迫害,那你就這樣想象(回想)一下:當你看到我反砸愚民的時候,你是個什麽感覺?

1、如果你非常反感,看不下去,那麽恭喜你,你頭上可能沒那個金箍,你屬於幸運一族,你不必思考謙虛的問題了,你已經DEFAULT獲得了謙虛豁免權,可以直接去砸那些頭上有金箍的人了。

2、如果你讚成我的觀點,但對我的言辭激烈有所保留,心想:“唉,其實艾米的觀點我還是很讚同的,但如果她不那麽激烈,效果可能更好”。或者:“別理那些人,你不理他們,他們自然走了。” 或者“我們都喜歡看你寫的小說,你別花時間砸那些人了吧,把時間花在為我們寫小說上,不是更好嗎?”

那麽我同情你,你頭上戴了那個金箍,可能還沒人對你念過緊箍咒,所以你的頭還沒疼過;也可能你被人念過緊箍咒,但你覺得那是應該的,而你現在指望用你的“涵養”來換取安靜和安寧。但你沒有看到,我也曾經是這樣想的,以為呆在自己博克就能避免跟愚民打交道,但事實證明愚民比我們想像的還要臉皮厚。

3、如果你讚成我的觀點,看到我反砸愚民就覺得解氣,那麽我恭喜你,你終於把頭上那個金箍去掉了。

等到大家都去掉金箍的那一天,中國社會一定會形成一個以有才為榮,以無才為恥的社會,隻有那樣的社會才會解放人的個性,促進每個個人的全麵發展,中國社會才有可能成為一個現代社會。不然的話,無論誰上台,無論什麽樣的製度,終究都會變成愚民當道的社會,而一個愚民當道的社會,是不可能有現代文明的。

還是我奶奶有遠見,若幹年前就知道“謙虛死人進步”,可不是嗎?中國這種虛偽的“謙虛態度”,隻能使那些“死人”(腦子死了,良心死了,正義感死了,辨別是非的能力死了) 向著比傻大國“進步”。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27)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