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園 (非公開的博客)

高山流水遇知音,從此為你亂彈琴.癡人說夢逢知傻,有空為你胡亂碼.
個人資料
正文

張潔平:中國互聯網的假象與真實

(2008-06-24 04:21:28) 下一個
http://www.peacehall.com/news/gb/china/2008/06/200806232354.shtml

來源:亞洲周刊
     張潔平/第六屆中國互聯網研究年會在香港大學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層麵出發,共同辨析中國互聯網現狀的假象與真實,關注國家監管網絡言論、博客衝擊傳統新聞業,憂心多變而複雜的網絡民意。 (
 
唐山大地震發生的一九七六年,整個中國陷入惶亂。甘肅的知識青年住了整整半年防震棚,四川的人逃難逃去了北京,幾乎沒有人確切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還會發生什麽。這是天涯社區總編輯宋錚在第六屆中國互聯網研究年會上講述的親身經曆。二零零八年,大災再次降臨。隻是這一次,地震發生不到一分鍾內,宋錚就在天涯社區上看到了網友的留言:「非常緊急!哪_媯o生了大地震?」
    
    緊接著,武漢、北京、鄭州、成都的網友紛紛回應,半小時之內,新華網就已初步發布震中震級。遠離震區的人立刻恢複鎮定,投入救援。數百個偏僻鄉鎮的名字一夜之間為全國所熟知,哪_??n什麽,哪_?鉞馱岸偵礴A網絡上的配對迅速而有效地進行,這是三十多年前的唐山所無法想像的。
    
    這是互聯網時代的一點點萬幸,也是互聯網正在造福中國的已知事實。那麽,除了資訊通達、廣開言路,乃至哺育民間社會之外,網絡之於中國,更大的意義在哪_堙H又或者說,是否存在更大的假象?互聯網真的給中國帶來更多民主嗎?互聯網上真有言論自由嗎?中國大陸與海外華人是否在網上更好整合???在科技飛速進步之下,傳統的學術研究方法甚至難以準確評估互聯網的意義所在,因此,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主辦的第六屆中國互聯網研究年會,選取了「中國和互聯網:神話與現實」這個主題,迎接來自世界各地學者的討論,共同辨析中國互聯網現狀的假像與真實。
    
    二零零八年六月十三日、十四日,來自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丹麥、新加坡、中國等九個國家和地區的研究者相聚香港,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製度層麵探討中國互聯網的發展。中國互聯網年會自德克薩斯A&M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密芝根州立大學、柏克萊加州大學、南加州大學安南堡傳播學院依次承辦,如今,主辦接力棒交到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手中,也是年會首次在中國香港舉行。會場間西方與東方麵孔各半,大會以英文進行,配合普通話同聲傳譯。但有意思的是,老外學者們放下話筒,往往立刻轉用流利的普通話與在場中國博客聊起來;中國的博客先行者也中西並用,與外國同行侃得天昏地暗。
    
    美國教授葉敘理(Ashley Esraey),執教於Middleburry大學,他通過對六千個中文博客定量研究,分析華人博客的政治話語。這個講流利京腔普通話的美國人,每天閱讀大量中文博客,通過對幾百個博客內容與中國主要報紙的類似內容對比後得出結論:中國的博客比報紙更具有批判性。在他的研究樣本_堙A百分之六十一的博客是批判性的,其中針對社會風氣、中央政府、企業利益的占了大多數,而隻有百分之十九的中國報紙如此;另外,百分之三十六的中國博客是觀點多元的,他們至少有兩個或以上的更多視角,但報紙隻有百分之五如此;葉敘理的研究還認為,隻有百分之四的中國博客有為國家宣傳的傾向,但是百分之二十一的報紙在這樣做。
    
    西方傳媒一直傾向認為,中文博客在挑戰權威與提供官方之外另一種聲音上發揮了巨大作用,葉_?z的定量分析似乎證實了這一點,他說:「中國博客已經削弱國家控製言論的能力。博客是未來的參政先鋒,但目前還不至於要引發革命。」他的分析方法在第六屆中國互聯網年會上,遇到同行的質疑,但也引起在場學者和中文博客的興趣。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客座教授蕭強認為,二零零七年博客連嶽和廈門PX事件的互動,正是標誌著中國社會與政治生活中正在出現的一股新力量,他認為,在論壇與博客中上升的公共輿論力量,與傳統媒體中的自由主義因素,正在塑造中國新的公共氛圍。
    
    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中國的互聯網用戶開始飛速增長。根據CNNIC的統計數據,截至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中國網民總數已達到二點一億人,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網民總數增長迅速,僅二零零七年一年就增加七千三百萬,年增長率為百分之五十三點三,其中增長勢頭最強的是農村地區網民,年增長率超過百分之一百,目前中國農村網民數量已達到五千六百二十六萬人。同時,中國整體互聯網普及率達百分之十六,在北京和上海,這個數字已經分別達到百分之四十六點六和百分之四十五點八。另外,中國的手機用戶達到五億二千三百萬,也居世界首位。在中國兩億多網民中,從年齡結構上來看,百分之三十一點八都在十八至二十四歲之間,百分之八十左右是不到三十五歲的年輕人。這一個龐大的新興群體,一方麵考驗著國家輿論監管者,另一方麵也考驗著中國傳統新聞媒體。
    
    年會最後一場的中國記者和博客圓桌會議,將整個討論推向高潮。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中國傳媒研究計劃主持人錢鋼主持討論,參與者有北京大學副教授胡泳、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助理主任李永剛、天涯社區總編輯宋錚、騰訊網專題評論部主編張東生、《壹報》總編輯翟明磊,以及受邀的著名博客石扉客、熊培雲等人。相比此前高屋建瓴的學術討論,這一場圓桌會議的麵向更務實,在互聯網時代,中國新聞業何去何從?這一方麵取決於監管者的姿態變化,另一方麵,也受微妙轉變的民情影響。
    
    針對一直是熱議話題的GFW(Great Fire Wall,國家防火牆),李永剛從政治學角度分析了現任政府監管網民的行為邏輯。他將中國式監管比喻為「國家水利工程」,中國政府肩負兩重角色:一是內容提供商,企圖以最低成本壟斷水資源供應,靠生產主旋律純淨水,向上索要巨額運行費和人工費;一旦意見市場開放,壟斷收益流失,必將麵臨裁員裁錢,難以忍受;二是固堤工程承包商,查漏防險,避免潰壩。沒有險情,就沒有維護經費;但險情過猛,則會被嚴厲問責。中國政府顯然正在變得聰明,容忍滲漏和管湧,減輕水壩壓力;選擇性打壓滲漏和管湧,減輕問責壓力。
    
    另一方麵,網民特徵的多元與飄忽不定,也讓傳統媒體精英大呼「不適應」。他們會站起來高唱愛國歌、抵製家樂福,也會打華南虎、揭政府的短。如學者胡泳所說,網絡民意能否代表民意,還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問題,但必須承認和麵對的是,民意本身正在變化,傳統媒體必須充分認識這一點,才能有效應對。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