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園 (非公開的博客)

高山流水遇知音,從此為你亂彈琴.癡人說夢逢知傻,有空為你胡亂碼.
個人資料
正文

張心吾:《山楂樹之戀》為何誕生文學城

(2007-10-29 04:33:08) 下一個

<< 山楂樹之戀 >> 寫的是一個發生於文革後期的愛情故事,跟“洋插隊”毫無關係,但卻誕生於海外,首發於海外第一大中文網站“文學城”,分四十七集,每日一集於該網站的“海外原創”及作者博克連載,跟讀者如雲,且如滾雪球一般,點擊日增,至最後幾天,場場爆滿,跟貼鋪天蓋地,大有將文學城變形為“老三靈堂”的趨勢 ( 某同期作者語 ) 。

<<山楂樹之戀>>海外走紅,驚動了國內出版商,將該書在國內出版。<<山楂樹之戀>>回到國內後,同樣引起轟動,感動了無數人。讀者不僅自己讀,還推薦給親戚朋友同事同學讀,且紛紛上網寫讀後感,僅新浪博克有關<<山楂樹之戀>>的貼子就有八千多篇,且每日遞增。

 讀者當中,有“佇立寒風中的街頭”讀完該書的,有“從不臨屏讀書,卻坐在電腦前八個小時”讀完該書的,有“已經多年不讀長篇小說,但一口氣讀完”該書的,有“本來出於好奇,但一發不可收拾”讀完該書的,有讀完該書後“感覺天靈蓋有碎裂聲音”的,有讀完該書後“於空無一人的家裏放聲大哭”的,有“讀完已經幾個星期了,仍不能走出山楂樹”的,也有“每天都要上網來,搜尋有關老三和靜秋的隻言片語”的。

可以這樣說,也許有很多書比 << 山楂樹之戀 >> “震憾”的範圍更廣,但要論“震憾”的深度和持久度,至今還無一書能望其項背。

<< 山楂樹之戀 >> 走紅海內外,國內有些人 --- 尤其是文人 --- 無法理解:這種老掉牙的故事我也能寫,早知寫這樣的故事能這麽轟動,那我早就寫了。

問題是你不可能早寫,寫了也不可能引起轟動。

<< 山楂樹之戀 >> 這樣純中國主題的小說,會誕生於海外文學城,再由海外回歸中國,從網絡走向出版,是偶然也是必然。偶然是因為故事原型與作者剛好在海外,必然是因為互聯網的誕生 --- 尤其是博克的誕生 --- 使其有了發表的可能,而海外文學城聚集了一批被作者稱為“知傻” --- 即知音 --- 的讀者,造就了它的震憾。

當今國內文壇是沒誰會有興趣寫這樣的題材的,寫了也沒人願意出版。國內文壇和媒體的大腕小腕們隻盯著兩件事:一、賺錢;二、成名。文人想賺錢,就得寫暢銷書;出版社要賺錢,就得出暢銷書。要暢銷,就得是抓人眼球的題材:性,還不是一般的性,而是亂倫的濫交的怪誕的性;錢,還不是一般的錢,是黑錢血錢不義之錢。如果不寫這些,那就寫鬼啊怪啊神啊幻啊,總而言之,與老掉牙的愛情故事無關。

想成名的文人日子過得是很慘的,這類文人的人生目標是流芳千古,想寫出能進入文學史的東西,但苦於找不到突破口,所有的題材都被人寫過了,所有的流派都被人創立了,所有的主義都被人提出了,到哪裏去創新?這類文人的特點之一就是絕對不承認自己沒才氣,一旦連自己都知道自己沒才氣了,那就隻有兩條路好走:一、自殺;二、改行 。

據說 << 山楂樹之戀 >> 的作者原本是學文學專業的,但她很聰明地同時學了一個統計專業,以此謀生,看來她及時地認識到了一個真理:在當今社會,如果一個人以寫作為謀生手段,是不可能寫出偉大的東西來。

寫作曾經是可以作為謀生手段的,至少魯迅曾以寫作謀生,但在文學日漸邊緣化的當今中國,如果還要以寫作謀生,的確很難寫出偉大的作品來。稿費與作者的工作量不成正比,物價倒是日漸上漲,家裏等著稿費裝修房屋,兒子的繪畫班小提琴班書法班跆拳道班的學費還沒著落,作者如果不改行,不走歪門邪道賺錢,那就隻好自殺。

<< 山楂樹之戀 >> 的作者不用為謀生而寫作,也便不在乎版稅不版稅,即使賣掉八十萬冊,版稅所得也無非就是作者一年的工資。相信那些不靠寫作謀生的人大多能做到不在乎版稅,有人自己花錢出版自己作品就說明了這一點。

但不在乎版稅不等於不在乎暢銷,因為暢銷還不僅僅意味著金錢,暢銷也意味著知名度。即時是在互聯網上免費寫作,追求知名度的作者仍是不少,而這樣的作者也不可能寫出 << 山楂樹之戀 >> 這樣的作品來,因為這種純愛情題材明明是不可能吸引眾多眼球的。互聯網上點擊最高的,往往是名人八卦,熱門話題,這個隻要看看國內各大網站的博克點擊排行就知端倪。

本人是國內搞網站的,所以對名人八卦,熱門話題並無反感,據說 << 山楂樹之戀 >> 的作者艾米也有與本人觀點相同的說法,即生命是一種體驗,人的一生隻能體驗自己的生活,而無法體驗別人的生活,但人們天長日久地體驗著自己的生活,難免覺得枯燥無味,轉而想體驗體驗別人 --- 尤其是名人 --- 的生活,看看名人八卦可以滿足這種心理。有人把愛看名人八卦批評為“偷窺心理”,有點言過其實,這隻是人們對自己不可能有的經曆的一種好奇而已。

名人八卦容易吸引眼球,但 << 山楂樹之戀 >> 並非名人八卦,而是以純真愛情為題材的作品,可以說作者博克裏的所有作品都是以純真愛情為題材的,沒有一篇名人八卦,也不涉及熱門話題。但作者在文學城是排名第一的寫手,這在國內網站幾乎是不可能的,新浪,搜狐等國內網站的博克排名,居首的往往是名人博克,要不就是以寫名人八卦為主的博克。

這跟文學城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寫手排名原則有關,據說文學城寫手排名是以發貼數點擊數與評論數為參數的, 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文學城的聰明之處。注重發貼數,可以推動博主們多寫博文;注重點擊數自不待言,是為了推動博主們寫出吸引眾人眼球的文章,為文學城增加流量,提高知名度;注重評論數,就是注重讀者反饋,即所謂“深讀”。有些文章是靠聳人聽聞的題目來吸引人的,點擊可以很高,但大多數讀者點進去有上當的感覺,不會在此長留,更不會留言 ( 除了罵人 ) 。所以注重發貼數、點擊數和評論數,是比較公平的排名法。

文學城是被國內屏蔽的網站之一,國內大多數讀者無法登錄文學城,即使通過代理服務器登錄,也是速度奇慢,很少有人能忍受。在這種情況下, << 山楂樹之戀 >> 作者艾米的博克自 2005 年建博以來,能有高達 600 多萬的點擊,反映出海外華人的閱讀傾向。在翻閱了作者博克的眾多跟貼之後,本人不得不承認那裏聚集的是一批高層次的讀者,對作品的理解,對文學的認識,對人性的了解,都高於國內普通讀者,也高於國內許多戴著“作家”“詩人”桂冠的文人。正是這樣一批讀者,使 << 山楂樹之戀 >> 走紅海外成為可能。

在互聯網上寫作的作者,其寫作目的按寫作對象來分,大致有三: 1) 為所有人寫作,什麽主題吸引眼球就寫什麽,點擊越多越快樂; 2) 為自己寫作,隻是找個地方傾吐一下不能與人言說的內心,沒人發現最好; 3) 為特定讀者寫作,即 << 山楂樹之戀 >> 作者總結的“碼字為知傻”。

不為進入文學史寫作,對於 << 山楂樹之戀 >> 作者這樣的人來說,恐怕比不為暢銷寫作更難。文學專業的博士,當然比一般人更通曉文學史,更明白不能進入文學史的作品就等於短命的作品,身後很少被人提起。有些艱深晦澀的作品之所以在作者身後還一再被人提起,是因為它有幸進入了文學史。進入文學史,就意味著作品被肯定,就有不朽的可能,而文人的“不朽”感,是驅動他們寫作的動力。

在這一點上, << 山楂樹之戀 >> 的作者很灑脫,她寫的幾部作品,基本都是同一題材的。作為文學專業畢業的博士,作者當然知道作家們最怕的就是被人批評為主題重複,題材重複,她自己在幾部作品的序言和後記中也有所提及。但她很認真地寫這些來自於她自己和她朋友的真實故事,動機很單純:既然她的“知傻”們愛看這類故事,她就不厭其煩地寫。

事實上,一個作者如果真想寫出偉大的作品來,其實應該專攻某一類題材,某一類主題,而不必每次都掙紮著“突破自己”,去挖掘新主題,探討新手法,使用新題材,因為再偉大的作家,一生也不可能寫出多部不同主題不同題材的偉大作品來。文學全才,百年難出一個,在當今這個人人都可於互聯網發表作品的年代就更是百年難遇。緊扣自己最熟悉最得意的主題和題材,反複挖掘,反複探討,或許有望寫出偉大的作品。如果今天寫武打,明天寫言情,昨天現實主義,明天後現代主義,必然流於表麵,流於淺薄,寫不出自己獨特的風格來。

海外文學城聚集了一批優秀的讀者,優秀的讀者成就了優秀的作者,而優秀的作者造就了 << 山楂樹之戀 >> 。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2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