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園 (非公開的博客)

高山流水遇知音,從此為你亂彈琴.癡人說夢逢知傻,有空為你胡亂碼.
個人資料
正文

叢中笑:至真、至善、至純、至美的愛情絕唱

(2007-10-09 05:06:45) 下一個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 長命無絕衰. ... 山無陵, 江水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與君絕!——漢樂府民歌《鐃歌十八曲》之一《上邪》



前引 隻要與你相愛就是我一千個春天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山楂樹之戀》是一個發生在中國特定時期的平凡愛情故事,處在文革後期,並未有驚濤駭浪的特大曆史背景,有的隻是在農村一對普通的青年男女邂逅相遇、相知、相愛。在今天看來之所以感天動地、刻骨銘心是因為今天的這個時代中大多數青年男女之間的感情很難再去尋找這種純真的感覺,無論是精神還是物質上都無法複原或者是複製女主人公靜秋的心路曆程:愛就是愛了,從不抱怨,絕無反悔。相處的每一天每一個時刻都是彌足珍貴。男女之間的存在就是互為對方的一千個春天。

可貴的是在這種平淡生活中自然而生的戀情,它致真、致善、致純、致美以至於讓30年後靜秋刻骨銘心。這是她的初戀也是終戀。老三走了,她的心也隨著走了。不是說她往後的生活不會幸福(事實上她後來的生活如同老三希望那樣也很幸福),但是心中留給老三的空間無處不在,老三的一切已經融入靜秋的精神世界,注定要伴隨她走過漫長的一生。

所謂的男女之間一見鍾情100%不是愛情,嚴格來說最開始就是那種最親密的友情,而這種“熟悉的感覺”通常是接觸了很長時間才會有,如果是一見麵就有這種感覺,兩個人發展成戀人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賈寶玉見第一眼林妹妹也隻是說:“眼前分明外來客,心裏卻是舊時友”就是這個意思。

如果兩個門當戶對,可能事情的發展也就落入了世俗的套路。偏偏故事中兩個人除了誌趣相投,家庭背景又那麽的懸殊,往下的發展一般人們會想到雙方父母家庭的反對。然而偏偏這個不是這段感情的阻力,靜秋作為家中的大女兒,身上承載了太多的家庭的重擔和希望,在那樣一個對男女關係看的比天還大、女孩子的貞操比命還重要的時代,她必須完成從學生到“公家人”的徹底轉變之後,才有可能談婚論嫁,在今天的時代觀點看來,這一切的一切似乎是這樣可笑而不能理解,然而在當時這的的確確是一種痛苦的真實,於是老三耐心來等,他說:“等得來,隻要你讓我等,隻要我等你不會讓你不高興,我等一輩子都行---”

這一等,等出了最後的悲情結局。

 

老三——愛上你徹骨的溫柔

多少人感動於這部小說,是因為很多人,尤其是女人再也無法從實際的現實生活中尋找、體會到老三那種徹骨的溫柔:老三可以為靜秋做一切事,隻要愛人需要,他可以為她在冰冷的河水下漂洗來例假被汙染的床單,可以為秋深夜去買來例假的衛生紙,可以悄悄地站在靜秋學校門口看著她打球,可以悄悄跟在靜秋身後觀察色迷迷的包工頭,隨時準備衝上來教訓他,可以在靜秋拒絕去醫院看腳不惜自傷來換取靜秋就醫的行為,可以心疼地捧住愛人的腳為她擦洗塗藥,他所做的這一切沒有丁點的做作,沒有絲毫的忸捏,一切都是那麽自然。

在世俗的觀念中,男人是應該粗放的、豪邁的,胸懷大誌的家天下,應該是闖蕩江湖而置愛人於不顧的。然而老三確是細心的、縝密的,為了和靜秋在一起,想盡辦法也要調進K市。連最後的善意的謊言都設計得天衣無縫,他愛她沒有前提,沒有任何條件,為了靜秋,可以忍一切不能忍之事,可以等一輩子,哪怕這中間麵對愛人發火、誤解、與埋怨,他所有的反應最多隻是被搶白後的語塞,永遠不會針鋒相對、不會強言申辯。

不管你做什麽說什麽,不管你怎麽冷落我,我都不會生你的氣、不理你的,因為我相信不管你做什麽,都是有你的苦衷,有你的道理的。”在靜秋麵前講話永遠是溫柔而平靜的,心疼她、痛惜她,在身患不治之症之後強忍住自己的痛苦而成全愛人,戀雪說“有一種愛叫做成全”是的,他不僅是愛,而且是尊重,不是懼畏世俗的風氣,而是純是為了愛人今後的生活和未來著想。人們說:愛情是自私的,老三的愛重新詮釋了這種“自私”。

讀後總是感歎:也許女人天性都是愛浪漫,問世間這樣的男人還能有幾何?

 

靜秋——自強自立的少女版簡愛

靜秋的承擔令人歎服!18歲還應該是一個花季的少女,已經擔負起家庭經濟的重任。為生病的母親、為年幼的妹妹、為在鄉下插隊的哥哥、為身受迫害的爸爸,柔弱的雙肩擔負起這大一家子的艱難生活時候不曾有半點的猶豫,不曾叫半聲的抱怨。打工吃苦成了一種習慣,但是麵對世俗的勢力從不低頭,堅韌與溫柔並存,美貌但不自傲,心高但不浮躁,老三愛上是就是她身上的這種獨有的竹子般的氣質。

總感覺女主人公身上的氣質似曾相識,想起了那句N多年前曾經回響耳際的自尊宣言(簡愛對羅徹斯特的愛情表白):“你以為我窮,不好看,就沒有感情嗎?我也會的!如果上帝賦予我財富和美貌,我一定要使你難於離開我,就像現在我難於離開你。上帝沒有這樣!我們的精神是同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經過墳墓將同樣地站在上帝麵前。”

簡愛與靜秋的生活背景、人物性格、年齡都有很大的差異,但卻都體現了逆境中的女人那種與生俱來的堅忍不拔的氣質與個性,也正是這種個性強烈吸引著她們各自的愛人,衝破一切世俗的阻力也要結合在一起。當然相比之下,年輕的靜秋個性上更加單純而開朗。但那種自尊自強的氣質是如此的相通,也始終貫穿了這段致真、致善、致純、致美的愛情絕唱。

 

點評小說中的經典語句

1.   靜秋,靜秋,其實你也能一生一世愛一個人的,你隻是不相信別人會那樣愛你,你以為自己一無是處,其實你---你很聰明,很漂亮,很善良,很可愛--------我肯定不是第一個----愛上你的人,也不是最後一個,不過我相信我是最愛你的那一個----

靜秋在老三的麵前多多少少是有自卑情結的,尤其是知道了老三的高幹出身後,老三的心都是明曉的,聰明的他用這種方式來鼓勵她,用溫柔的愛樹立靜秋的自信,這段話與其說是老三的愛情表白,不如說是他洞察靜秋自卑心理的寫照。

 

2.   老三今晚凍死了,那他就是為她死的了,她一定要跟隨他去。想到死,她並不害怕,因為那樣一來,他們倆就永遠在一起了,她再也不用擔心他出爾反爾了,再也不用擔心他愛上別人了,他就永遠都是愛她的了。

靜秋作為涉世未深的女孩心理單純可見一斑,但同時也說明她是多麽的在意他、思念他。對於靜秋,愛一個人最直接最坦蕩的反應就是“生死相隨”,這決心下的如此自然,甚至沒點對生的半點猶豫和留戀,是絕愛。


3
。傻瓜,我怎麽會不理你?不管你做什麽說什麽,不管你怎麽冷落我,我都不會生你的氣、不理你的,因為我相信不管你做什麽,都是有你的苦衷,有你的道理的。你說的話,我是理解的要執行,不理解的也要執行。所以你千萬不要說言不由衷的話,因為我都當真的。

前些年大家開玩笑說某“妻管嚴”時候似乎有上麵的類似的話來形容,但是這確是老三的真心話,才知道原來台灣瓊阿姨的作品那些的溫柔台詞其實是存在真實的原版的,隻是說的太多,加上演員演的太假讓我們倒了胃口而已。倒是有一點點好奇:如果改編成電影,這句話會不會被刪節?如果保留,老大會以怎樣的方式、語態來說這段台詞?他會不會以自己的方式來改這段聽起來有點。。。怎麽形容呢?我知道這段話放到現在,可能談戀愛的女孩第一個反應就是“少來!”可老三說出這段話是在那樣一個時代那樣一個環境下,沒有覺得有絲毫的作做,剩下就是唯一的真實了。

 

4. 是我喜歡‘靜秋’這個名字。聽到這個名字,即便我一隻腳踏進墳墓了,我也會拔回腳來看看你----

老三已經知道自己患上不治之症,去日無多的他已經預知了自己最終死亡的命運,但他平和而寧靜,他在以這種的方式向愛人做最後的道別。是一份心中的苦情,對生和愛都充滿眷戀。

 

5.“我---其實不怕死,我隻是----不想死,想天天跟你在一起---

她安慰他說:“我們會在一起的,我不會讓你一個人
---去的,我會跟你一起去的---,不管在哪個世界裏,我都跟你在一起,你不要怕---

他愣了:“你在說些什麽呀?你不要瞎說。我一直不敢告訴你實情,就是怕你這樣---瞎搞,亂來。我不要你---跟我去。你活著,我就不會死;但是如果你---死了,我就---真正地----死了。你懂不懂?你聽見沒有?”

她說:“我懂,‘你死了,我就真正的死了’,所以我要跟你去。”

    還是靜秋,她的“生死相隨”如此自然的表白出來,認真而直白,甚至不帶有一絲一毫的猶豫,就像在說一件別人要做的事情。著實嚇壞了老三,他勸慰她、說服她,他要愛人好好地活,但是看到靜秋認真的神情,他知道她一定做的出來,這也為後來老三的說謊隱瞞、不辭而別埋下伏筆。他隻有這樣做才能讓靜秋安心,讓她重新恢複無憂無慮的生活,這是一種為愛的人無私的奉獻,把走向死亡的最後殘忍時光獨自留給自己。

  

6.別讓她知道,就讓她這麽無憂無慮地生活

這是老三留給世界上最後一句話,通過他弟弟傳達給了靜秋,我可以深切感受到在那一時刻靜秋的痛徹心肺的懊悔:為什麽就那麽傻傻地等在那裏而沒有早去尋找愛人的蹤跡,然而我們設想一種可能靜秋早找到又能怎樣,陪著老三一點點地看到他被疾病折磨,一起感受死神逐漸降臨的那種生離死別?不,這絕對不是老三希望的事情,所以他精心安排,用巧妙的謊言換取愛人的心靈的寧靜與平和。直到生命的最後時刻。我的內心隻有感動,感動得稀裏嘩啦。欲哭的衝動幾次將眼眶濕潤,但是我忍住了,老三——是一個真正的完美情人。希望日後看到先生演繹這部作品時候能讓我這個曾經的“靜秋”的最後一滴眼淚滾滾而下。

 

7.她不停地對他說:“我是靜秋!我是靜秋!”她怕他聽不見,就移到他頭跟前,在他耳邊對他說:“我是靜秋!我是靜秋!”她覺得他能聽見她,隻不過被一片白霧籠罩,他需要一點時間,憑她的那個胎記來驗證是不是她。她聽見一片壓抑著的哭聲,但她沒有哭,仍然堅持對他說:“我是靜秋!我是靜秋!”

戲劇總是在高潮中結束,《山楂樹》也不例外。決別這一段文字不長,區區數百字而已,多少人看到前麵忍而又忍,看到這段卻禁不住放聲痛哭。

對於靜秋,一段無悔的愛情隨著愛人肉體的消失不是永遠結束而是在精神上銘記終身。靜秋內心世界的描繪全文始終沒有使用很華麗的詞匯,平實的言語卻產生深刻的魅力。靜秋為什麽沒有哭?因為她不相信老三會死,因為他們是有約定的:聽到這個名字,即便我一隻腳踏進墳墓了,我也會拔回腳來看看你。所以她不停地呼喚他,他會聽見回頭看她。她要讓他記住她的名字在奈河橋上也不會喝下孟婆湯的。

愛情的絕響不以生命的終止而結束,《山楂樹之戀》和我們說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它的淒美就在於它的悲情,明明是兩心相悅,明明是天設地造,地位懸殊卻沒有來自人們慣常設想的家庭的阻力,他們最後才有了渴望已久的肌膚相親卻最終沒有夫妻之實,本可以成為最恩愛的情侶。卻是命運弄人,沒有慣常的曆盡波折的大團圓,打破了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承諾,這段愛情絕唱讓多少讀者感慨萬千、欲罷不能,我們不禁要問語蒼天:現實世界中還能不能找尋這樣一份感天動地的情懷?還能不能邂逅這樣一顆純淨無私的心靈?

有人說:真正的愛,是生命藏在舉手投足之間的一種本能,是水到渠成的一種慣性,正如人的呼吸,隻是自然的吐納,無需思索,不用考慮。曾經的滄海變成桑田,山楂樹下埋葬的不僅僅是老三的遺骨,也是靜秋那一代人愛情的精髓與信念。

後記:電影改編之我見

    故事從1974年的春天到1976年的四月,跨越兩年,男女主人公從相識、相愛,到最後的離別、老三最後的故去,從小說作者的娓娓道來的敘述中,一幅發生在文革後期的淒美的愛情故事展現在人們眼前,在那個時代人們熟悉的《山楂樹》的旋律中,一段蕩氣回腸的情感故事讓人讀後久久不能忘懷。一棵開紅花的村口山楂樹成為貫穿整個故事的主線,它不僅僅是男女主人公兩人愛情的見證,其實也因為契合小說中的某種情節:兩人深愛的同時,房東家的小兒子確實也愛上了涉世未深的靜秋。但這個情節是作為增加故事情節的副線存在的。小說改編成電影劇本往往會對小說中主要的組織架構做深化處理,首先要體現文革後期大背景下一個人們物質生活相對匱乏的時代,是一個傳統觀念還深深左右世俗力量的社會背景,今天的人們來反映那個時代的故事,又是那個老話題:如何出新?反映那個的時代近些年並不在少數,精品不多,畢竟已經過去了30年,塵封已久的記憶之窗一旦打開,每個人心中都會有別樣的滋味,也就是有龍友說:每個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老三”的“靜秋”,按照原著的記敘,靜秋應該在18-20歲之間,老三在24-26歲之間,如果老大來演老三,我絲毫不懷疑先生的純熟的演技對人物的演繹肯定是爐火純青的、駕輕就熟的,老三這個人物不僅在內在氣質上與老大個人十分的吻合,在外形處理上也很“貼”這個人物,小說中對老三出場形象是這樣的:“因為他臉龐不是黑紅的,而是白皙的;他的身材不是壯得“象座黑鐵塔”,而是偏瘦的;他的眉毛倒是比較濃,但不象宣傳畫上那樣,象兩把劍,從眉心向兩邊朝上飛去。他的眉毛濃雖濃,但一點不劍拔弩張。一句話,他不符合無產階級對“英俊”的定義。”

老三出身高幹,身上卻沒有高幹子弟的浮躁與優越感,個性也是開朗活潑的,這點從兩人一見麵那段《山楂樹》的演奏就可以看的出來,唯一的憂慮是怎樣表現出這個人物青春活力與開朗的魅力氣質,不知道為什麽,先生的戲給我的感覺品到最後總帶有一點憂鬱和傷感。含蓄一點說:內在心態、氣質、外在演技與製作都不會有問題,隻是以先生不惑的年齡來說是個絕對的挑戰。尤其是在觀眾已經對安在天、錢之江內斂而鎮定自若的形象刻骨銘心揮之不去的今天,一個經典的藝術形象帶給演員的是觀眾的厚愛與讚賞,但是同時也是個自己未來的角色塑造創造了重重“障礙”,怎樣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淡化這種形象的先入為主是對演員功力的考驗,相信先生會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卷。

 

附件:《山楂樹》歌詞:

歌聲輕輕蕩漾在黃昏水麵上,
暮色中的工廠在遠處閃著光,
列車飛快地奔馳,
車窗的燈火輝煌。
兩個青年等我在山楂樹兩旁。
哦那茂密的山楂樹白花開滿枝頭,
哦你可愛的山楂樹為何要發愁?
當那嘹亮的汽笛聲剛剛停息,
我就沿著小路向樹下走去。
輕風吹拂不停,
在茂密的山楂樹下,
吹亂了青年鉗工和鍛工的頭發。
哦那茂密的山楂樹白花開滿枝頭,
哦你可愛的山楂樹為何要發愁?
他們誰更適合於我的心願?
我卻沒法分辨我終日不安。
他們勇敢更可愛呀全都一個樣,
親愛的山楂樹呀要請你幫個忙!
哦,最勇敢最可愛呀到底是哪一個?

哦,最勇敢最可愛呀到底是哪一個?
哦,我親愛的山楂樹請你告訴我。
啊,最勇敢最可愛呀到底是哪一個?
哦,我親愛的山楂樹請你告訴我。
哦,我親愛的山楂樹請你告訴我。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