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我的偶像張無忌

(2014-06-07 00:12:36) 下一個

張無忌是我現在最喜歡的金庸小說男主角。

這麽說是要冒巨大風險的。因為張無忌一直是金庸小說中爭議最大的人物,代表了金大俠轉型時期的思想。很少有人真正喜歡他。

估計讀到這個地方,已經有不少令狐衝、楊過、蕭峰、郭靖等英雄的粉絲們氣勢洶洶,到處找磚去了。

的確,張無忌沒有令狐掌門那種瀟灑豪氣和無拘無束,沒有神雕俠的聰明俊俏和癡情狂放,也沒有喬幫主那種雄性荷爾蒙爆棚的完美大英雄大豪傑氣場,更沒有靖哥哥沉穩淡定和那種以國家民族為己任的愛國情操。

相反,張無忌性格懦弱、猶猶豫豫。大事上沒有什麽主見不說,感情問題上也拖泥帶水,長期在趙姑娘和周姑娘之間變來變去,最後才弄清楚自己的真愛。更讓人著急的是,此公完全沒有事業心。身為天下武功第一的大宗師,擁有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和太極心法,既整合了各派武功,也整合了江湖中的黑白兩道;更加上江湖第一大教教主的身份,手下高手如雲聽其差遣,教眾百萬投鞭即可斷流。從當時的形勢看,花花江山觸手可及,一代開國英主呼之欲出。哥的未來完全不是夢啊,還等什麽?但他卻願意辭去教主,放棄一切建功立業的大好機會,和那刁蠻古怪的蒙古小姐到塞外放馬。

真的是傻啊,無忌哥哥到底是少跟筋,還是有點二?或者,開始喜歡張無忌的我,也有點二?如果是這樣的話,我猜上麵各大俠的粉絲們會眼中帶著淚花,如釋重負地笑了。

其實不然。請容我在躲飛磚的同時,再說兩句?

在我看來,張無忌非但不傻,而且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他心地善良、宅心仁厚,關鍵是很有慧根。他一點都不“二”。

進一步說,他之傑出,第一正是由於他“不二”,也就是沒有分別心;二是寬容慈悲,以德報怨; 三是清靜無為,心中沒有征服和權力欲,功成身退,華麗轉身。

沒有分別心,表現在他對以及正教、魔教沒有分別。這當然與無忌這苦孩子他媽殷素素是天鷹堂主,孩子他爸張翠山是武當五俠這樣“正邪”結合有關,但關鍵還是他天性純善。正是他發自內心的一視同仁,才是最終拆解魔教和六大門派梁子最深層次的心理基礎。

順便說一下,我一直認為,“分別心”是身為人最大的問題之一,是我們痛苦的主要根源。所謂分別心,就是我們見到事物的“第二念”。第一念是“真心”,第二念,是造作,是我們對眼前這個事物,作出我們認為的美與醜、善與惡,香與臭,好與壞,喜歡和厭惡等做出的評判。

 
由於我們任何時候,對萬事萬物都要產生這種第二心,貼上自己的標簽,選擇立場,表明自己的態度。因此我們的心永遠在攀緣,隨外鏡所轉,我們由此產生攀比、傲慢、嗔恨和焦慮。

話扯得有點遠了,但隻是想說明沒有什麽分別心的人,如張無忌,是很不容易的。

相比之下,令狐衝雖然放浪形骸,對正邪之分嗤之以鼻,但其實內心還是覺得名門正派好些。因此他始終拒絕入老丈人的日月神教。楊過早年有些邪,中年以後跟郭靖大叔時間太長,學了一身的正氣,正邪不兩立寫在臉上。

不僅如此,張無忌內心,其實漢人、蒙古人、波斯人,都一視同仁。這在當時抗元大潮中,特別是中原人人視蒙古人為洪水猛獸的時候,極其難得,完全可說是另類。當他最初知道趙敏是蒙古人的時候,他並不驚訝和遺憾,也沒有任何糾結。雖然他率領明教打蒙古軍,也是因為蒙古政權的暴政,而不是因為他們是蒙古人。

至於他心地慈悲、以德報怨的例子就太多了。玄冥二老一掌害得他小時候吃了那麽多苦,結果最後PK對打的時候,也就是稍微重手一點,算是給點教訓。光明頂六大門派一戰,像昆侖派何太衝以怨報德,過河拆橋這種猥瑣小人,小時候差點害死他,他還是用內功給予療傷,然後為了平息爭鬥連鐵琴先生的麵子都盡量維護;更關鍵是,這些所謂名門正派的人士中,有不少是當時逼他父母自刎的凶手。沒有這份胸懷,隻是憑武力,是不可能讓六派停手,也不可能被眾人擁為明教教主的。

所有這些,當然應該歸功於張無忌的獨特經曆。他幼時在武當上飽受道家思想熏陶;還有人生最重要的少年時期,是在無人的荒島上,和對他無比慈愛的父母和義父朝夕相處,渾然不知世態炎涼、邪惡和算計為何物。用現在的話說,由於早年得到充分的關愛而造就了他性格健康, 內心強大。因此後來雖然父母雙亡的流浪歲月,在受盡奸人欺淩與寒毒折磨,仍然能夠維持內心那一方淨土,了無塵垢,明淨如玉。

看他在小酒館和趙敏說的一席話,最有代表性:

張無忌道:“我爹爹媽媽是給人逼死的。逼死我父母的,是少林派、華山派、崆峒派那些人。我後來年紀大了,事理明白得多了,卻越來越是不懂:到底是誰害死了 我的爹爹媽媽?不該說是空智大師、鐵琴先生這些人;也不該說是我的外公、舅父;甚至於,也不該是你手下的那阿二、阿三、玄冥二老之類的人物。這中間陰錯陽 差,有許許多多我想不明白的道理。就算那些人真是凶手,我將他們一一殺了,又有甚麽用?我爹爹媽媽總是活不轉來了。趙姑娘,我這幾天心裏隻是想,倘若大家 不殺人,和和氣氣、親親愛愛的都做朋友,豈不是好?我不想報仇殺人,也盼別人也不要殺人害人。”


也恰恰是他這種慈悲,不願意傷人,結果在處理教內爭端和教的存亡大事上,看起來就是軟弱無能。不理解這份苦心,錯怪張無忌也的確在所難免。

此外,感情上的遊移不定,讓大家覺得他猶豫懦弱,其實最主要是他仁厚之心,不願意傷害任何一個女人。因為他往往隨遇而安,在遇到大事的時候舍己從人。雖然他不願當英雄豪傑,不能夠給予女人銘心刻骨的愛情和風風光光的人生,但卻是相濡以沫的最好伴侶。無論是小昭、蛛兒,還是周芷若,即便相忘於江湖,想起他時,無不是和他在一起時感受到的那些寬宏大量和真心誠意的體貼溫柔,縱使短暫,也已是此生不換的圓滿。

而最不容易做到的,其實是清靜無為,功成身退。

武俠英雄的故事,往往都是青年落魄,後來得逢機緣而練成蓋世武藝,屌絲逆襲成功之後幹成一番事業,最終名垂青史或者一統江湖。整個過程輝煌而勵誌。

但是張無忌與眾英雄完全不同。他是被迫做的教主;在教主位置上他沒任何理想,基本都是明教諸人推著往前走。他唯一隻是想平息江湖爭鬥,救出義父謝遜,盡早打敗蒙古人,還中原的和平安定。不摻雜任何雜念,隻是因發於本心的純真善良發心,而不似楊逍、殷天正、朱元璋等人有做領袖的野心。

在他看來,誰做教主都與他無關,他隻想看到天下和諧。這一點在書中描寫朱元璋反叛的章節中寫得很清楚、張無忌到軍中巡視時,朱元璋暴露出了篡位野心,當時韋一笑等人勸張無忌殺了朱元璋。張無忌卻認為其統兵有方:“雖有反叛之心,但終究有利於反元事業,他要做教主也好,做皇帝也好,都隨他去了,隻要他日後能帶給百姓安定祥和的生活就好,若他日後對百姓不仁,再 取他性命便是了。”

所以,即使身為武林泰鬥張三豐的徒孫,白眉鷹王殷天正的外孫,以這樣的高大上的背景,又練就了一身通天徹地、當世無雙的神功,身居明教教主高位,居然沒有絲毫想幹一番事業的心,就完全可以理解了。自然,當明教團結,江湖風平浪靜,天下初定後,張無忌使命已完成,他便功成身退,放棄教主之位,遠走蒙古大漠,與心愛的人浪跡天涯去了。

在百萬粉絲的注視下,他就這樣輕輕的走了,不帶走一片雲彩。

這種心中唯有眾生,毫無功名利祿的觀念,古往今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人?一般人常常嘴上強調自己淡泊名利,其實主要是沒有能力或者沒有機會罷了。

人在教主之位,心中並無教主之權力和自負,這才是真正智慧之人。

在張無忌身上,完美地體現了道家慈悲為懷、臨危救世、功成身退的俠者風範。是俠者中的仁者,心中隻有眾生而無功業。清靜無為,所謂大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dedoli 回複 悄悄話 同感,讚一下。
ymck 回複 悄悄話 張無忌沒能利用已得到的權力為民造福,而讓朱元章得逞,是他最大的失敗。當然那個時代的人未必想得到。
胡子大伯 回複 悄悄話 不容易啊,這麽多年,終於發現有人和我一樣,喜歡張無忌!
山菊花 回複 悄悄話 偶也最粉張無忌!
無名小綠草 回複 悄悄話 可愛張無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