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147)
2017 (64)
2019 (57)
2020 (73)
2021 (66)
2022 (38)
中國電影,在世界上的表現並不突出,偶爾有亮眼之作,也能在戛納或者柏林電影節上獲獎,但距離世界整體水準還有不少差距,能列入世界級優秀影片也幾乎沒有。
但有一部電影卻令其他任何一部都黯然失色,它以放映次數最多而一直霸占著吉尼斯記錄,遙遙領先,至今還在每天24小時滾動播映(廬山電影院)。
這就是《廬山戀》。上個世紀80年代以前生人,隻要上過電影院的,估計無人不知。
《廬山戀》,1980年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黃祖模執導,張瑜、郭凱敏主演,是中國第一部風景抒情故事片。
影片講述了一位僑居美國的前國民黨將軍的女兒周筠回到祖國廬山遊覽觀光,與中共高幹子弟耿樺巧遇,兩人一見鍾情並墜入愛河的故事。2018年8月18日,被評為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十大優秀愛情電影。
這部戲不僅全方麵展現了廬山的秀麗景色,還因為作為海外華人的周筠和耿樺之間純真的愛情給人耳目一新之感,更主要的是張瑜在片中妥妥上演了一場時裝秀,一套套充滿異國風情、時髦漂亮的時裝給觀眾帶來強烈刺激,歎為觀止,成了一個掀起新時裝的一個重要契機。要知道當時中國剛剛改革開放,大部分人穿的還是以藍灰色為主的中山裝,土得掉渣,都還完全沒有時裝的概念。通過這部影片,中國人才知道“人靠衣裝”是多麽的重要。
據統計,張瑜在劇中一共換了43套衣服,這些衣服的款式,就是放在今天,也不會太落伍。
這部戲在中國掀起的風暴,估計文學城博主們都知道。劇中有一個周筠吻耿樺的鏡頭,更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把人們從僵化的、被禁錮的封建思想中解放出來,從此中國屏幕上也開始逐漸出現吻戲,展現真實的人性。
張瑜因為《廬山戀》一炮走紅,成為了當時最受歡迎的女演員之一。她的名字如同一個引爆點,無數的影迷都對她瘋狂追捧。有一次,她和朋友一起騎自行車在路上溜達,結果被路人認出來,引發了一場追逐。在另一次購買點心的經曆中,因為她的口罩掉了,身邊的影迷瞬間認出了她,導致整條南京路都被堵住了。可以看出,那個時候的張瑜有多麽的紅火。
還有一個啼笑皆非的小花絮:有人冒充張瑜給當時的中國國家隊男排隊長江嘉偉寫了封“求愛信”,汪嘉偉信以為真,激動得什麽似的。這可是中國第一女明星啊,多少人仰慕的對象!這件事也不知怎麽就傳了出去,都以為張江真的戀愛,甚至張瑜的朋友都問張瑜何時與江結婚。後來才知道是烏龍事件,弄得江很尷尬。
張瑜還憑這部電影獲得了電影百花獎的影後,並且還憑借另一部電影《巴山夜雨》問鼎電影金雞獎影後,成為首位雙料影後。她還曾是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一年內連獲四冠的演員,分別為:金雞獎、百花獎、文匯獎、政府獎。這部電影的熱度甚至讓眾多影迷多次爬上廬山,希望邂逅一位和她一樣漂亮的女孩。
劇中的男主角耿樺的扮演者郭凱敏雖然並沒有像張瑜一樣獲獎,但也成了億萬觀眾心目中最瀟灑英俊的小生之一。他的巨幅頭像,也經常出現在畫報和各種掛曆中。我記得八十代年的掛曆幾乎年年都是清一色的女星,男星隻有少數人有此殊榮。郭凱敏就是其中一個。他受歡迎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緊接著,1981年,兩人再度攜手出演楊延晉導演的《小街》。該片講述了在“十年動亂”年代,青年工人小夏認識了因受迫害而女扮男裝的少女小俞,二人在短暫的交往過程中產生真摯感情的故事。
張瑜在此片中的造型與《廬山戀》相比,是完全顛覆性的。她一頭短發,穿著男裝,整一個調皮的小男孩。而郭凱敏還是一貫的充滿陽剛,像個大哥哥一樣嗬護著假小子張瑜。
影片的結局是開放式的,導演設計了好幾種方式,最終如何,隻能靠觀眾去揣摩。
這部電影的影響力遠不如《廬山戀》,但接連在兩部電影中都扮演情侶,外表都是如此登對,因此觀眾們都以為張瑜和郭凱敏會成為一對,或者從內心希望他們成為一對。當時正好山口百惠、三浦友和風靡全中國,中國人也急切希望自己的國家也能有這麽一對金童玉女。
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兩人之間居然沒有一絲一毫的來電。張瑜後來嫁給了導演張建亞,並且放棄了如日中升的事業,隨著出國潮來到了美國留學。對一個文革期間成長,沒有受過正規學校教育的女明星來說,這條路是非常艱難的。事實也證明,張瑜之後發展並不算順利,雖然95年主演的《太陽有耳》獲得柏林銀熊獎(導演嚴浩),但片子本身叫好不叫座,在國內並未掀起水花。
後來又接拍了《任長霞》,還獲得百花獎還是金雞獎提名。看一想到美麗的周筠,嬌俏嫵媚的小鳳仙竟然出演如此主旋律電影,怎麽都提不起去看的興趣。
張瑜出國不久後也和張建亞離婚,一直到今天都獨身。
郭凱敏則是和同為上影廠的演員張芝華結婚,兩人共同出演過《結婚進行曲》。我個人覺得無論外表還是演技,張芝華跟張瑜都差一大截。而兩人的婚姻也僅僅維持了6年就宣告破裂。郭凱敏也隨著下海潮,投身商海,還曾在海南島開發過房地產。但命運之神並沒有再度眷顧他,他生意做得並不太好。後來複出,但人到中年,影視界早就沒有了他的位置,隻能出演一些配角,大叔等。
張瑜和郭凱敏在廬山戀上映40年後重逢,一起上綜藝節目。看著曾經的女神、男神不複當年的光彩,不禁令人唏噓感歎。他倆是八十年代影星中的代表人物,也是那個時期隨著社會變化而命運變化的典型。如果當初兩人都堅持拍下去,或許,娛樂界的金字塔上作的穩穩當當的。但是生活沒有如果。
人老了,戲永遠都在。他們當年帶給我們的美好,已經深刻在我們心中。他們沒有成為山口百惠、三浦友和,我還曾經難過了好一陣呢。沒有誰的人生可以複製,他們就是他們,我們也是我們。
馬上兒童節了,貼一首《小街》插曲《媽媽留給我一首歌》。我在網絡上找了一圈,也沒有找到合適的伴奏,就請文學城博友帶娃幫忙重做編曲。這是前段時間的重唱版,解決了舊版的一些問題,自覺得有了很大提高。
謹以此歌,獻給文學城的老兒童們,感恩相遇!
都是馬後炮了,過去的永遠都過去了。
是的,你說的有道理,謝芳那一代更辛苦、也是最不幸的一代,正當絕代風華卻幾乎被扼殺了藝術生命。
張瑜她們出國又回國,應該還是想在影視上有一番作為,但事與願違,屬於她們的時代已經結束,但她再出國隻能當個普通人,心裏肯定也不甘。不如就這麽在國內呆著,上上綜藝節目,緬懷過去。到了這個歲數,對她們來說也不錯了,有些老本可以吃一輩子。
我說的中國電影逐漸被世界接受,90年代初我覺得的確如此,第五代導演拍出了很多高水準的作品,各大電影節頻頻獲獎。遺憾的風光持續不久,如今的中國電影隻剩下四個字“沉淪、衰敗”。
有時間我去你博客讀讀你寫的影評,從專業的角度看,會深刻得多。
張瑜那個發型曾經風靡一時,好多女孩子都爭著剪成短發,弱臂兄喜歡的女孩,肯定也是受這個潮流的影響。
鞏俐的確是那個年代崛起的,但她和張藝謀是個特例,那是他們的時代,他們的電影得了很多國際獎項也是事實,但可不可以認為中國電影開始被世界接受?這是另一個問題,這裏不談。
說回張瑜,張瑜不走固然可以鞏固聲譽,但我還是認為沒什麽好劇本能給到她了,參考同期的劉曉慶,潘虹,斯琴高娃等人,他們在整個90年代都沒有多少作為,第五代的崛起成就的是鞏俐,也就是說張瑜,劉曉慶們的時代結束了。
她的離開在我看來不失為一件好事。留下來無非就是下海經商,但離開反而距離產生了美,她現在的符號就是懷舊,出來就被捧著,也挺好的。時代造英雄不假,她們趕上了中國電影複興的時代,時代也成就了她們。第五代橫空出世後,屬於她們的時代就基本結束了。
可以討論很好,在城裏我還沒有跟任何人談過這個話題。請你務必堅持自己的觀點哈,我沒有要糾正誰的意思,我也隻是在表達自己的觀點。
演員台下的真實形象絕大多數不如在銀幕上、台上,那是經過精心化妝的。但張瑜很不錯了,我小時候特喜歡她,短發藍衣的那張大眾電影封麵照,我不知畫了多少次。
拍電影演電影的,文化差異對於他們的確影響很大。就拍電影的成就而言,那些當年well- known的影星,如果留在中國,應該更大一些。可是,這裏麵還牽涉到一個價值觀的問題,任何一個人,年紀大有了閱曆、尤其是到了海外接觸世界文明以後,他/她的價值觀可能會慢慢發生變化。如果依然不自覺地堅持中國“出人頭地做人上人”的價值觀,張瑜也許會後悔,但若改變了天朝價值觀而接受了西方價值觀,也許她並不覺得有多少遺憾。:)
譬如俺,俺打心眼裏從來就沒有羨慕過國內做院士的同學。俺現在覺得,俺無法適應天朝那種人欲物欲橫流的社會環境。以前俺有過遺憾,但俺現在真的一點兒也不,俺就喜歡,在這種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的社會環境下,做過普通人。:)
俺以前一直納悶,俺的暗戀為什麽留一個男孩發型。現在發現,當年的校花(隻比俺年輕一歲),也許也是一個張瑜的粉絲呢。:):)
我打認字起開始就看各種電影雜誌、影評,甚至劇本園地等這種很專業的雜誌。雖然不是專業影評人,但也有我個人的看法,也有我的觀點。
謝芳是斷層,隔了一個文革,這是個人無法改變的現狀。文革結束後她也一把年紀了,不可能有太好的角色出演。我覺得跟張瑜現象完全沒有可比性。
張瑜是85年去的美國,她如果不走的話的確還能拍幾年,但也就幾年而已,到90年代整個大環境都不好了,文藝片走向沒落,她不會有太大作為了。我是國內一個老電影論壇的元老,我對那個年代很了解。連劉曉慶潘虹都沒有好戲可拍,更何況謝芳老師那一代人,所以我說謝芳老師能留下3部經典實屬難得了。我前段時間還發過早春二月的影評,為了紀念這部偉大的電影誕辰一個甲子。
我曾經也是資深影迷,打記事開始就看了無數電影。謝芳是被文革耽誤的一代,她們那代人命運不好,最好的年華都被耽誤了。
我就搞不懂了,這都從哪兒聽說的?如果是真的,這麽多年怎麽一張同框照都沒拍到過?
有一點我想說一下,當年郭凱敏是懷抱夢想去的海南,為的是實現自己的導演夢,曆盡波折所有錢都賠進去了,為了養家養孩子不得已下海經商,但最後還是回到演員的老本行,但時代已經不屬於他了。
中國電影80年代末至90年代走向沒落,張瑜即使不出國也沒有好戲可演了,所以當時出去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後來她也短暫回歸過,同樣時代已經不屬於她了。
能在最好的年華演過那些經典已經難得了,謝芳老師的代表作早春二月,舞台姐妹,青春之歌都是文革前拍的。我是資深影迷,你可以相信我哈。
這首卜算子很有豪情,平仄韻腳也完全正確,很棒!
你們都是後生,隻是從後來的報紙雜誌上得到關於他的第二手資料。你那時會看中國女排男排比賽嗎?大概不會吧。這裏俺抄錄中國女排當年拿到世界冠軍後,俺填的一闕“卜算子”。:)
卜算子 (詠中國女子排球隊奪魁,1981/11/17)
躍上冠軍巔,
多少人情沸。
鼓擊歡呼一片飛,
爆竹齊聲脆。
憶昔日爭雄,
汗灑身傷累。
老去年華勇舊年,
報國催人淚。
—————
momo_sharon 發表評論於 2023-06-02 15:53:58
回複 '高大上' 的評論 : 被你一說,我也懵了。我一開始就寫成汪嘉偉,感覺不對,網上查閱了一下,江、汪都有。到底哪一個對?
你可以看看這個視頻,張瑜采訪。
所以我真的不認為她是同誌,我對同誌沒有歧視,但她不是同。
他倆好像隻合作了這兩部電影,也足夠經典了。
1)Find the video in www.Youku.com. Copy its URL
2)Search Locoloader in Google
3)Copy and paste the URL into Locoloader
4)Click Download
5)Find the downloaded video in the computer’s Downloads folder
(You may stop here, if your goal is to download the video only. If your goal is to convert the video into MP3 file, continue with Step 6, 7, 8. If you operate on your cellphone, not on a Desktop, skip Step 6, and go directly to Step 7, 8.)
6)Copy and paste the video to the Camera Folder at your phone’s DCIM folder
7)Go to your phone, (tap Samsung icon on the screen, or whatever your phone brand is), tap My Files, tap Videos, press and hold the downloaded video, tap Rename, and rename it with .mp3 version.
8)The MP3 version music should show up on the Audio files or Music folder
如果中國沒有發展,張瑜出國就是對的。
王維平有印象,確實很帥。演過什麽電影記不住了。
墨脈,一個十歲不到的女孩,看這種愛情電影,心裏是什麽感覺?:)這種愛情電影看多了,大概催人早熟。:)
張瑜和郭凱敏沒有成為一對,我想當時很多國人都很失望。郭凱敏發展後勁不足,我覺得更多的是他心思不在電影上了,很早就下海了,也可惜了。
張瑜還是可惜,她是八十年代初最紅的影星。
夢鴿這版幾年前我就下載了,她的演唱,是新編的,跟原版差別很大,我不喜歡。
第三版是一個月前才上傳的,我這版是去年就編好了。我聽了一遍,感覺還不如我這版。
男孩大都晚熟,弱臂兄20歲左右懷春,一點都不晚。
我小時候看了很多電影,什麽都看,看這部電影時年齡才1位數。
花花心情不好了,就來聽聽歌吧。大都是老歌,喚起美好的回憶。
想起來了,那個女排美女叫周曉蘭。俺覺得她很漂亮。:)
《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張瑜 就從廬山戀開始的。
https://w.yangshipin.cn/video?type=0&vid=s00006433ds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kxODUzMjQzMg==.html?playMode=pugv&frommaciku=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sNQj-TYGL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Yuj_AoG6rw
這部電影當然紅遍當年的大江南北,但很可惜,俺沒有去電影院看這部電影。1980年那年,俺到年底才18歲。雖然到了少年多情少女懷春的年齡,但大概因營養不良,可能還沒有發育好,不記得當時心裏裝著那家女孩。走在校園裏,也沒覺得有哪個女孩多看過俺一眼。逐漸開始吸引一些女孩目光的日子,是在1981、82年的那個年代裏。
很多年以後,網上點擊《廬山戀》,堅持看不到5分鍾,就quit了。感情這種東西,年代感太明顯了。:)
謝謝墨脈的好文!讓俺回憶到俺心裏還沒有愛情的那段日子。:)
廬山戀和小街上映的時候我年紀不夠,都是後來經典回放,在電視上看到的。那時的張瑜和郭凱敏真年輕啊,真好看呀!
回想當年,《大眾電影》沒少讀,有時就為封麵美人兒,也慷慨而傻傻地花掉羞澀工資中的不小部分買人頭。不過張瑜好像不是對胃口的那個小個子。陰差陽錯,居然見過一https://mp.weixin.qq.com/s/MTALK7QIfdZIIzQV5-3e1g 證實過自己的主觀想像。
世界天窗打開後,就基本不看中電影了,他們太把觀眾當傻瓜,臉蛋兒、美景、驚悚、扇情、噱頭、排場等等,絲毫不缺,大部分時間隻是堆砌而無劇情必然。觀眾是觀眾,電影是電影,走不了心。
對不起,囉嗦一堆。
默默歌聲依舊,每天進城逛逛,默默的歌聲陪我們走過高高低低的日子。
此處可以有掌聲。
這首歌找不到伴奏,隻能找朋友編曲。以後找到伴奏再重唱一版。
《廬山戀》經典,成就了一個時代。同樣領導和小小,”他們成不了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因為感情總跟利益在一起!”,中國特色。
讚默默的歌,真是擊中人心,唱得太好了!
今天我要發文慶祝千萬,默默一定要記得過來,哈哈哈:)
謝謝小小。很遺憾這首歌找不到理想的伴奏。
墨墨的歌聲一如既往,唱得好!:))
曉青說得沒錯,中國出不了山口百惠、三浦友和似的影視夫婦,大都是因為名利拴在一起。中國人浮躁,在任何一個行業都如此。
謝謝曉青的掌聲,沙發上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