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我是一顆小小的石頭,靜靜地躺在泥土之中......
正文

飛雪蒙特利爾 (三)

(2016-01-06 18:09:29) 下一個

"千樹萬樹梨花開”, 清晨打開窗戶,世界已經是一片潔白。雪花不大,風也很小,但紛紛揚揚,充滿了希望。

遠處模糊的山頭,還沒有完全被白色覆蓋。樓下的草坪和山坡上的小路,留下兩行深淺不一的腳印,小草幾乎被雪淹沒,隱隱約約漏出寸些綠色,像極了農村數九田野裏的麥子。“柳長初蘸水,綠淺不遮山”,這是早春的境界—隆冬的雪,也能落得異曲同工的靈性!

俯身,掬起一捧雪細細端詳…突然發現這兒的雪花很有特色,不是鵝毛,不是柳絮,也不是傳說中的六角,而是非常細膩的球狀;堅實如冰雹,落地卻細如麵粉;觸手有涼感,但並不融化。西風掠過過街天橋扶手上的積雪,卷起淡淡的細煙。聽雪落的聲音?聞到的卻是炊煙的味道和童年的回憶。不遠處升起一堆篝火,一個藝人在飛雪中邊彈邊唱;伴著悠揚的節日音樂,幾對老人在飛揚的雪花中自由地漫舞。

土著們仿佛也與雪有約。今天的滑雪場比昨天的客流量翻番,據說都是當地人湊的熱鬧。風景這邊獨好,長期居住在這兒的土著也許司空見慣了家鄉的山山水水,也許他們對家鄉山水的理解已經升華到人生的第三重界。但對於雪的厚愛,土著們似乎與遊客心有靈犀地默契。

沿著山坡的小路向山頂信步,凜冽的寒風在耳邊呼嘯,雪輕輕地在臉上拂過、又落下,一種久違的感覺湧上心頭,是夢?是詩?是歌?仔細想想,更多的仍然是回憶…山坡上飛下來一條小河,潺潺的水流由遠而近,在斷橋邊打了個漩渦,又歡快地奔流而下。雪漸漸地大了,世界的顏色慢慢地單調起來。“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幹淨”,凝視著大自然的饋贈,突然浮想聯翩、得隴望蜀,踏雪欲尋梅,更欲收梅雪入窖,與檻外人妙卿共飲…看來世俗人的欲望真的是溝壑難平!

今天的氣溫已經很低,據天氣預報,明天最低氣溫更將下降到零下19攝氏度。纜車下麵的小河已經冰封,空氣漸漸地凝固,人們呼出的二氧化碳慢慢地形成嫋嫋的“幹冰”。孩子們露在外麵的臉已經通紅,還有藏在口袋裏的小手。

鄰近傍晚的時候,雪停了。 有點點的失落,但氣溫變的更低,多了絲絲凜冽的寒風。“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也許是大雪的醞釀。讓暴風雪來的更猛烈些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