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暉
九暉字典:
古雲: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
無邊無際的空間為宇,無窮無盡的時間為宙。
在寂靜深邃的宇宙之間,心靈所感受接觸到的一切境界,也是無量無盡。
傳說牛頓因為蘋果落在頭上,頓生靈感,想出了萬有引力來解釋宇宙的奧秘。
萬有引力又推出宇宙會最終崩塌於一點,除非牛頓的宇宙是無限、靜態、均勻的。
其實我們每個人仰望星空,是否會同樣感覺到一顆美麗的流星劃過寂靜深邃的夜空,落在自己的心頭,頓生靈感……
那瞬間即逝的流星般的靈感會問:夜空為什麽大部分是黑暗的。如果宇宙按牛頓所說是無限、靜態、均勻的,那麽觀察者每一道視線的終點必將會終結在一顆恒星上,那麽整個天空即使是在夜晚也會象太陽一樣明亮。(這就是著名的"奧伯斯佯謬Olbers' Paradox ",有人提出反駁:遠處恒星的光線被它經過的物質所吸收而減弱。其實這看似有理的反駁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吸收光線的物質將最終被無限的時間和無限的星體加熱到發出和恒星一樣強的光為止。無限靜態宇宙隻有一種情形能避免夜空象白天一樣明亮,那就是:恒星不是在無限久遠以前就開始發光。在這種情形下,光線所經過的物質尚未被加熱,或者遠處的恒星光線尚未到達地球。我們於是又麵臨著一個問題:恒星Why and How第一次發光?這就是人類探索了無數世紀的問題--宇宙起源。)
蘋果並不經常落在頭上,但黑夜每天都會來臨,其實靈感每晚都如輕風拂過你的耳畔,隻是你是否聽見了她的呼喚…..
宇宙是如此的神秘,以致於當每一個人抬頭仰望星空的時候,都會不禁想了解繁星點點的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麽…….
天文物理學及熱力學第二定律預測了宇宙大爆炸。
紅移現象和背景溫度等的發現最終證實了宇宙大爆炸。(事實上1970年,霍金和彭羅斯從另外一個角度也證明了這個膨脹著的宇宙過去必須存在著一個大爆炸奇點!)
宇宙從誕生開始就是一個精妙絕倫的事物.
讓我們來欣賞一下宇宙大爆炸是如何得精細微調:
先看一下宇宙時標:
0秒 宇宙奇點形成,體積為0,質量為0,能量1065GeV,正反奇子融合成無體積的“數學奇子”,正奇力與反奇力統一成“奇力”,並以超光速向外爆發,宇宙大爆炸開始。
10-47秒 尺度2×10-66厘米,質量為0,能量1065GeV, “數學奇子”生成對稱的正奇子和反奇子,正奇力與反奇力產生,並以超超光速向外暴脹,宇宙在10-45秒內暴脹1033倍。
10-43秒 普朗克尺度2×10-33厘米,普朗克質量2×10-5克,正、反奇子生成對稱的引力子和反引力子,引力和反引力產生,並以超光速向外暴脹,宇宙在10-40秒內暴脹1010倍。
10-36秒 引力子和反引力子生成對稱的正、反誇克,此時反引力表現為強核力,強核力生成,隨著一部分正、反誇克碰撞轉化成光子,強核力銳減。
10-12秒 隨著溫度降低,光子碰撞生成對稱的正、反電子,正、反電子碰撞生成正、反中微子,弱核力與電磁力分離,在上述過程中,反引力不斷通過光子這個媒介將自己分化成電磁力和弱核力。
在宇宙大爆炸的最初億億分之一秒內(10E-36),發生了一係列複雜的過程,(其實大爆炸後億分之一秒鍾的時間內在至少有29個不同的步驟,如果誤差十億億分之一,那麽我們的宇宙早以坍縮即引力大於膨脹力或煙飛灰盡即膨脹力大於引力!)這麽短的時間調控這麽高的精度,相當於:從正在高速行駛的上海磁懸浮列車上無意識、無目的、無方向的隨機自然而又最終準確射中美國白宮裏一個事先指定的頭發絲。(當然99年美國“誤炸”中國使館,並不是無意識、無目的、無方向的隨機自然,而是用激光精密製導導彈。)
有三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宇宙物理學家。
第一、宇宙大爆炸的狀態應該是非常熱和紊亂的,為什麽宇宙在大尺度上如此的均勻?(讓我們想象氣球吹爆後,能均勻地分裂成10億個碎片,而每一個碎片能完全均勻地分布) 背景輻射的溫度也一樣?除非宇宙的不同區域剛好從同樣的溫度開始!(美國太空總署特別設計了宇宙背景探險號人造衛星COBE,專門用來更精確地測量原始大爆炸的背景微波輻射。COBE衛星所收集到的三億六千萬個測量數據,顯示出也隻有十萬分之三度的差異,這些差異代表著宇宙爆炸之初所引發的細微波浪和而因地球速度方向而產生的背景輻射溫度的細微差異,這就更清楚地肯定在宏觀宇宙中,每一個方向的背景溫度,完全一致均勻,誤差不到萬分之一度絕對溫度。)
第二、又為什麽我們的宇宙會以如此接近臨界的速率膨脹?(臨界速率 就是說這個膨脹速度既不能小一丁點點,也不能大一丁點點。)霍金在“時間簡史” 的第八章“宇宙的起源和命運”中寫道:為何宇宙以這樣接近於區分坍縮和永遠膨脹模型的臨界膨脹率的速率開始,以至於即使在100億年以後的現在,它仍然幾乎以臨界的速率膨脹?如果在大爆炸後的1秒鍾那一時刻其膨脹率甚至隻要小十億億分之一,那麽在它達到今天這麽大的尺度之前宇宙就已坍縮。
第三、我們的宇宙非常光滑和規則,而從概率上來講,紊亂的和無規則應該占絕對優勢,因為宇宙初始狀態的選擇是隨機的。我們為何恰巧遇到這樣渺茫的幾率呢?
“九暉漂流瓶”:
加拿大天文學家Hugh Ross指出:宇宙的膨脹率不能相差1055分之一(10的55次方)!,否則宇宙早已坍縮或煙飛灰滅。又比如,宇宙中電子與質子數目相等的精確度的誤差是1037分之一(10的負37次方),否則宇宙的電磁力就將克服各種引力,使星體不能形成。這二個概率事件隻是大爆炸後億分之一秒鍾的時間內很多因素中的二個(1055分之一和1037分之一的概率疊加為1092分之一)。10的92次方分之一是什麽概念呢?(你能夠想象同一個人連續十幾次得到彩票的唯一最大獎嗎?)。這是一種理論上成立,實際不可能自然隨機發生的概率。讓我用“九暉漂流瓶”來描述這種概率。
多年前我獨自漫步在印度美麗的阿拉伯海,我把我心中的秘密和祈禱寫進一個水晶的漂流瓶,將這個“九暉漂流瓶”扔進神秘的阿拉伯海,看著它“漂浮在海上,隨微風起伏、任清風蕩漾”。我許願多年後的同月同日、同時同刻,同一分、同一秒,當我獨自漫步在加拿大溫哥華島的太平洋海灘,一個波浪會將我的漂流瓶送回到了我腳前的沙灘。如果上天讓這一切發生,我願意敞開我漂流瓶中的秘密,我願意拋下一切,去追求我心中那永恒的祈禱。
如果你認為“九暉漂流瓶”的這種概率是一定會“在規定時刻,同月同日,同一分鍾、同一秒”,自然隨機發生的,你就是認可宇宙是自然隨機發生。
如果你不認可這種“九暉漂流瓶”概率會實際發生,你實際上就是認可“理論上成立的概率有可能不能自然隨機發生”,本質上你就是認可一個超越自然律的“宇宙開始”,你就如同無數的科學家們一樣,不能不麵對宇宙的神秘的創造者,不得不用“超然存在者”、“精調大自然”、“超智慧”、 “無可抗拒的設計”、“上帝的手”、“ 上帝的思想”、 “非常精密的平衡”、 “超自然結構“、 “超自然機製” “神工斧鑿”等詞語去描述宇宙的創造模式。
宇宙在時空的每一處都真的很奇妙. 大到:整個宇宙,中到:我們住的地球,小到:一朵花,都是同樣的精妙絕倫。
附錄一: 地球的偶然性 和 花的斐波納契數列Fibonacci sequence
為了適合人的生存,從地球繞太陽的軌道形狀, 地球離太陽遠近,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自轉方式, 到那些地球使我們賴以存活的特性:地球表麵的溫度、重力、一天的長度、一年的長度、地軸的傾斜、月球的引力與周期、大氣的質量與成份、水的存在,地球表麵的成份、以及陸地和水的分布, 等等特性都不能出一點差錯,
Hugh Ross分析過地球的 33個特性,來估計這些都剛好適合有生命的機率是多少,結果是1042分之一(10的負42次方)
其實宇宙中的生命就更精妙.
根據保羅.戴維斯的名著”偶然的世界”裏的計算,從宇宙誕生到人的生命,其可能性約為: 10的負萬億億次方。
其實更重要更神奇的問題不僅是宇宙是如何得精妙絕倫地誕生和發展,
而是宇宙大爆炸以前時空都不存在,那又是什麽?又如何產生這大爆炸.
如果我們回答: “無中生有”
那麽是一種怎樣的“未知神秘無邊的力量”可以創造這“無中生有”
還有更值得思考的:
“無中生有”的目的又是什麽?
無中生有?
越了解宇宙,就越感到它不隻是巨大的運轉機器而是偉大的思想係統。
在奇妙的宇宙中生命是最不可思議的。而人是生命之集大成者。(如果我們把人的複雜進化、意識靈性考慮進去)
人真的是進化來的嗎?
如同物理學從唯物論出發, 經大爆炸理論,量子理論,最終卻引向了唯心論, 生物學也走了同樣的路。
進化論希望完全擺脫唯心論,但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得出的結果卻與原先希望完全相反。
其實很多事情, 科學的出發點與其最後結果正好相反.
進化論的核心是“無意識、無目的、無方向的獨立自然的隨機突變”。
隨機的概念就是說“內在的基因突變”與“外在的環境變化需求”毫無關係。舉一個例子,假如一千年內地球會全部被1000米厚的水淹沒,人迫切需要能象魚那樣在水裏呼吸生活。但人的願望是完全不能影響下一代的基因突變。(按高等生物的10萬個基因突變中產生一個“微小的有益基因”的比例,一千億億年人都不足以產生一個完整的與其他係統相匹配的完整的水中呼吸係統。)
1953年,生物界發生了件大事。米勒從無機物中製造了氨基酸等重要的生命所必須的物質,立即被吹捧是支持生命由無機物逐漸進化而來的重要科學證據。
然而米勒的實驗並不象當時許多人預想的那樣,拉開了隨機自然創造生命的序幕。相反,對米勒的實驗的意義,人們提出愈來愈多的質疑。 經推算,米勒實驗中的電火花提供的能量相當於原始地球表麵四千萬年所接受的能量的總和.諸如此類還有:其反應物的濃度遠遠高於原始氣層中這些氣體的實際濃度, 其產生的氨基酸分解速度比合成速度快………怪不得連一同從事此項研究的Brooks與Shaw兩人都承認:‘這些實驗宣稱是無生物的合成結果,實際上卻恰恰是借著有高度智慧與活生生的人精心設計而成功的。”
退一萬步說,即使米勒等人的實驗確實在原始大氣中實際自然發生過,也就是說,假定氨基酸等能在原始大氣中由無機物自然產生,這離生命的起源仍然還有遙遠的距離。生命有許多特點,如 DNA的功能。(基因是DN A的片斷)。要產生生命,首先要產生DN A(或RNA)。 DNA本身並不複雜,是由四種不同的核甘酸(氨基酸的一種)相聯而形成的長鏈。複雜的是DNA分子中這幾種核甘酸排列的順序。 DNA正是借著這四種核甘酸的不同排列順序產生了不同的基因並由此產生不同的生物及其他生命所必須的化合物。這四種核甘酸在DNA分子中不同排列組合的可能性之巨大,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然而這些巨大的排列組合的可能性中,隻有一種可能性是可以產生第一個生命的。最簡單而“有生命”的蛋白質分子至少含有四百個氨基酸,即需要至少由一千二百個核甘酸組成的DNA分子使該蛋白質能夠產生。196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Dr.Manfred .Eigen說:“假設要組合一個僅含有221個核甘酸的分子(其實至少要一千二百個核甘酸),其複雜程度的數學量等於這些221核甘酸所能形成的不同排列的總和一共是4E221,即10E133”. 這巨大的隨機組合之中,隻有一種組合是可以產生第一個最簡單的生命。如果讓這些分子隨機自然組合,組合的速率為每秒一億次,假設宇宙的年齡為三百億年,那麽,從宇宙形成到現在,還不足以隨機自然產生一個有正確核甘酸排列組合序列的DNA分子! (更不要說最簡單而“有生命”的蛋白質分子至少含有一千二百個核甘酸).所以單靠隨機組合而在宇宙整個三百億年中產生第一個生命所必須的DNA分子的可能性幾乎等於零,連理論上也不成立。
再退一億步, 即使DNA分子可以形成,但DNA分子形成時還需要一種叫“DNA聚合”的蛋白質,把一個個的核甘酸連接起來成為DNA分子。象“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的問題一樣,在第一個生命產生之際是先有DNA分子呢?還是先有這種DNA形成時所必須的”DNA聚合”蛋白質呢?答案是,必須兩者同時形成,缺一不可。可是憑隨機自然機遇,單是形成DNA分子已幾乎無可能,更何況還要靠隨機自然機遇同時形成比DNA更複雜億萬倍的”DNA聚合”蛋白質。如果一定要用無意識、無目的、無方向的隨機自然進化觀點來解釋第一個DNA分子的形成,未免太牽強了。
再再退一萬億步說,真的能無意識、無目的、無方向地隨機自然地同時組成DNA分子和比DNA更複雜億萬倍的叫”DNA聚合”的蛋白質. DNA為什麽能夠準確地自我複製?
是誰教他們並叫他們學會且執行這如此複雜而又準確的複製.
如果這是生命靈性的話, 靈性又是什麽?
從沒有生命靈性的物質中, 靈性是如何產生? 又是如何進化?
請允許我用 “九暉進化童話”來比喻米勒實驗與進化:
有人發現了一堆黑泥“自然地”形成了一個英文字母“S”(如米勒“自然地”生成氨基酸),就推論能那堆黑泥能進一步“自然地”拚成一個單詞Shakespeare (如米勒的氨基酸進一步“自然地” 形成DNA。但在你幾十年的人生中你見過幾片白雲拚成一個Shakespeare單詞嗎?雲去入空)。
然後進一步聯想那堆黑泥能從單詞進一步“自然地”生成一本印刷精美的莎士比亞的書。(如同DNA進一步“自然地” 形成不同程度的生命)。
但問題是印刷精美的莎士比亞的書不僅需要“那堆黑泥自然形成的字”也同時需要精美的紙張和複雜的印刷機。(有蛋還是先有雞?必須同時有DNA分子和那種DNA形成時所必須的”DNA聚合”蛋白質。)
更關鍵的問題是誰教且叫他們執行如此複雜而又準確的複製印刷(是誰教並叫他們學會且執行DNA那如此複雜而又準確的複製.)
“九暉複印”:想象我們是宇航員,登上了一個陌生的星球,發現了一台“複印機”,我們會本能地意識到這台“複印機”絕不是“隨機突變自然無序進化”產生的,而一定是由一個更高層次的生命製造的。通常我們使用的“複印機”是幾百萬數據的“複製印刷”,但那種 “複製印刷DNA密碼” 的生命,是處理幾百萬億數據的“複印機” 。如果我們今天第一次登上地球,發現了一種叫作“人”的極其高級的處理幾百萬億數據的“複印機”,我們有什麽理由認為這是“隨機突變自然無序進化”產生的。
人可以造出航天飛機卻造不出哪怕最簡單的生命。真的可以說:最簡單的生命,都要比航天飛機精密複雜億萬倍. 見: 附錄二:生命的奇妙.
以下順便用邏輯來考驗一下我們自己的靈性:
A.宇宙是平均每立方公裏一個氫原子的近似真空的稀薄混沌世界.
B.任何一個“電子器件垃圾場”裏的東西都要比那稀薄混沌世界複雜億萬倍.
C.航天飛機比電子器件垃圾場裏的東西要精密複雜很多.
D.生命要比航天飛機更精密複雜億萬倍.
D比C複雜,C比B複雜,B比A複雜 。
如果我們認為C不可能從B中產生,即:
一個“電子器件垃圾場”能否經過無意識、無目的、無方向的隨機自然變化, (例如長時間的風吹雨打),最終隨機自然產生出了航天飛機? (即使概率理論上成立, 我們也不可能接受這樣一個觀點。定義: 九暉公理一)
我們就更不能接受D可以從A中產生,即:
所以我們更不可能想象: 比“電子器件垃圾場”還要稀薄混沌很多的宇宙能經無意識、無目的、無方向的隨機自然變化,最終產生出比航天飛機更精密複雜億萬倍的生命。
即:任何情況下,C(航天飛機)不可能從B(電子垃圾場)中隨機自然產生。
邏輯推論:比C(航天飛機)要複雜的D (生命)不可能從比B(電子垃圾場)還要簡單的A (稀薄混沌宇宙世界)中隨機自然產生。
九暉概率:即使不考慮人的靈性,甚至不考慮最初生命的誕生和進化,僅就“從魚向人的進化概率”來分析(美人魚?)。根據資料,僅就整個人的生物性的信息、機能、組織、構造,魚和人之間大約應該有1萬億億個的“技術節點”。(其實僅眼睛視力係統就有1萬億億個的“技術節點”,詳見神奇的眼睛。)假設每次自然突變出現可能概率為萬分之一,每次自然隨機突變成為正確的“技術節點”方向的可能概率也是萬分之一,每次正確的“技術節點”隨機突變最終成功淘汰其他未突變的物種的概率為萬分之一(想象一下某一個人如何能依靠他/她的一個細小的突變最終淘汰另外70億人)。整個“從魚向人進化”的“技術節點”的全部正確突變並最終成功淘汰舊物種的“九暉概率”為:1億億億億分之一。(即使假設魚或人的生命繁衍周期僅為一天,整個“宇宙年齡”按150億年計,那麽也至少需要2000億億個“宇宙年齡”才能實現這個“九暉概率”。)
美人魚,如夢如幻……..
除了“種屬的範圍內的”微變化以外,至今進化論還根本找不到任何堅實證據 (solid evidence)證明無意識、無目的、無方向的自然隨機突變能使物種有”超越種屬的”進化。( 附錄三: 進化論的荒謬)
生物學家觀察了果蠅上千代, 無論怎樣突變, 即使有微小的變化,果蠅還是果蠅,決不會超出“種屬的範圍.” (人類從有曆史記載至今,二千年來,也從未有任何超出種屬的進化。)
達爾文進化論的(除“隨機自然突變”外的)另一個基礎核心是相似聯想。他看見猴子的骨胳與人相似,就推斷人是自然從猴子進化來的。
父子可能相似,但“相似”並不一定就能推斷是父子。
我們打開一個工具箱,發現有一套從小到大排列的不同尺寸的“相似”的扳手工具,如1”, 11/4”, 11/2”,13/4”,2”等尺寸。我們隻可以說“大尺寸扳手是小尺寸扳手隨機進化來的這種說法”是一種可能,但我們絕對不能說“大尺寸扳手一定是小尺寸扳手隨機進化來的”。(同樣我們隻可以說“人或大尺寸扳手)是魚(小尺寸扳手)隨機進化來的說法是一種可能”,但我們絕對不能說“人一定是魚隨機進化來的”。)
如果你不認可“這些扳手是無序隨機自然由小逐漸進化變大的”,那你就是不認可“達爾文進化論的基礎”。
達爾文進化論的邏輯基礎即使不是完全荒謬,至少也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你能否設想一個從沒有聽說過“色彩”二個字的與世隔絕的完全的色盲畫了一個巨大的(叫“進化論”的)水彩圖案,你是否認為這幅龐大的很複雜很細微的水彩畫有任何實際的色彩上的設計效果?(達爾文從沒有聽說過“基因”二個字。)
讓人驚訝的是達爾文提出進化論時代竟然是完全不知道有基因的年代(甚至不很了解細胞),更不可能了解(後天的外在變化,如果涉及不到基因的改變是無法遺傳的,沒有任何進化意義)各種生命不是簡單的外形相似,其實需要上億個不同的基因組合嚴格地控製著生命的各自形態。(我女兒小時候經常把大的東西統稱到“爸爸類”,如“熊爸爸、車爸爸”,相對應,外形相似的小的東西就自然進化地被稱為“熊寶寶、車寶寶”。我女兒是完全不知道 “大卡車爸爸”和“小汽車寶寶”有上萬個不同的技術節點嚴格地控製著車的各自形態,如果她知道,她就不會說出這種“車爸爸”向“車寶寶”隨機自然進化的天真無知的童話。)
進化論: 達爾文“天真無知”的童話。
我曾經有過軟件公司,我一直覺得所有程序員“programmer coding”都不會相信進化論。DNA基因組合就象一個有上億個軟件內部源代碼的軟件,(同時更重要的是此軟件還有著極其複雜的結構,如人體的各個係統及其整個協調過程,還如前文所講的花的基因內的斐波納契數列Fibonacci sequence。 花開見性,其實有智慧、有知識的人見到美麗的花,就會意識到超然力量的存在。)。如果象“進化論”那樣“無序隨機”地亂改軟件源代碼,是否會最終從“Window XP係統” 隨機自然進化到“Window VISTA係統”?
九暉設計:所有生命都是Genetically designed.
順便點評一下“現代進化論”。用“基因隨機突變”解釋進化是“現代進化論”的雙麵刃。“現代進化論”好不容易跟上了基因的“時代潮流“,但“以基因突變為基礎”卻將自己推入死胡同。“基因突變”,是一種在基因複製或修複損傷等過程中的隨機錯誤,本身就是一種病態現象(即:畸變)。它發生的機率非常低,大約在萬分之一到十億分之一之間。低等原核生物的突變率較高,大約為千分之一,而高等類型的生物中,許多基因的突變率是十萬分之一到一億分之一。複雜的高等生物的進化決不可能是單個基因的變化實現,必須一些相關基因的協調進化才能實現,就象一個複雜的計算機程序不可能一個隨機的錯誤變成更高級的程序一樣。那麽相關基因的協調變化,就使高等生物總體突變率更低。因此基因突變在宏觀上是減速趨勢,與此同時,基因突變本身具有的隨機性、低頻率和不定向等使基因突變完全不能產生高級特征。
還有許多證據證明了進化論的的漏洞,包括分子生物學(例如分子鍾並不支持進化的預期。 從人類和猩猩中提煉出來的四十三種蛋白質被上述的核酸雜交法、免疫法測驗、電泳測度法和比較氨基酸排列的方法測量後, 在同科 Family 不同屬 Genera 的種 Species 中,其遺傳距離比猩猩與人類之間的距離還大得多;而猩猩與人類乃是屬於兩個不同的科。分子時鍾 使進化論者之間產生極大的矛盾。例如,蛙類形態相似,但蛙彼此之間巨分子的差異,竟然等於蛙類與多類哺乳動物之間的距離。細胞色素C,“Cytochrome”是被人研究得最詳盡的蛋白, 細菌與魚類、昆蟲、植物、甚至與人幾乎等距;與進化的預期完全不符。)
還有那著名的化石學中的”中間環節缺失”
其實我覺得即使有化石學中的中間環節存在, 也不能推斷出進化論的合理.
奔騰3、奔騰4計算機都是由人創造的,決不是隨機的自然進化。
並不是看到奔騰3計算機和奔騰4的相似,就能推斷奔騰4是隨機自然從奔騰3計算機進化來的。而且即使中間有全部的過渡型號存在(沒有中間環節缺失),也不能推斷出計算機是隨機的自然的進化。
進化論還有很多致命的問題,例如第一隻鳥是從一枚爬蟲卵孵化出來的。這種事件的機率似乎是低到沒有希望,然而,就算果真如此,它去哪找配偶?
還有若某一係統隻進化一半(例如眼睛)而不能正常使用,這個係統是個廢物,甚至是致命的累贅。該動物無法幸存,自然淘汰會判它出局。(倘若動物的眼睛沒有進化好,大自然是讓這瞎了眼的物種一代又一代億萬年“摸著石頭過河”?,還是立刻”從重從快”地執行”優勝劣汰”?) 這裏我們順便再用眼睛再舉一個例子.
眼睛必須具有最精密、最準確的結構。(附錄四:神奇的眼睛)
眼睛的主體結構不僅是一個感覺器官,而且還是大腦皮層的一部分。從功能上看,眼球像一部精密的照相機。但它的精確性和自動調節功能則為任何高級的照相機所不及。眼睛更像電視攝像機,但它又比任何攝像機更精確萬倍,因為人眼有二百億像素(你的數碼相機是?)。每隻眼睛的視覺圖像並不能給人以立體感(你的數碼相機拍出的不是立體的照片),如何將這一平麵圖像轉化為立體圖像並產生空間感,眼睛在此所展現的智慧和技巧實在是精妙絕倫,那就是將兩隻眼球所攝得的平麵圖像同時輸入一個神經中樞,加以對比分析,利用因兩眼位置不同而產生的微小視角差來判定物象的距離,以產生空間感,並組成立體的圖像。聽起來容易,但從測量角度看,利用兩眼遙視角差以判定距離,實際上是一種精密的、自動的三角測量術和超大量超難度的數據傳輸和處理。要做好精確的測量,兩眼必須同時瞄準一個目標,否則將出現複視。為此,眼球的外麵配備有最完善的神經肌肉係統,使眼球成為運動最為靈活準確的器官;眼球內部睫狀肌則可隨時調整晶體的折光率,針對目標聚焦,形成最清晰的圖像。兩眼球的視網膜每時每刻都必須互相嚴格對應,否則,兩眼球的圖像將無法對比,而且兩眼的對應圖像又必須同時傳輸至同一個視覺中樞,因為人體兩側器官外側對應,為了使兩眼的對應影像能夠傳導至一個視覺中樞,視神經就必須有相應的特殊結構以實現影像的交叉傳送,這就是視神經所獨有的"視神經交叉"。(而且你是否可以想象視神經瞬間反饋傳遞二個二百億的像素的數據疊加立體結果。即瞬間數據量達到二百億的平方,即達到萬億億的數量。)。無論我們承認與否,人體結構和功能的奧妙,遠在人類的智慧之上。(其實在最後的附錄7九暉之眼:我還會談到更神秘的在人的兩眼之間的第三隻眼,真正的慧眼:鬆果體“天目”)
眼睛的這上萬個功能因素缺一都將使眼睛不能正常工作。
然而眼睛這上萬個功能因素都需慢慢地獨立地隨機自然進化,在進化完成前,此物種“暗無天日”。
大自然難道是在眼睛上執行“劣勝優汰”?
其實何止是眼睛呢,腦部、心髒、消化係統、循環係統、神經係統、生殖係統等也都是非常精密、複雜的,也是一點差錯都不允許的,同樣也很難用隨機自然選擇來解釋。(你能想象那種眼睛、腦部、心髒,消化、循環、神經、生殖係統都處於進化中而不能正常工作的生物嗎?)
其實真理就象一層薄紙,輕輕一捅你就看見了真象.
關鍵是有多少人會去捅,哪怕這張紙就在你眼前.
例如一個最簡單的問題不知有誰想過:二隻眼睛為何完全一樣並對稱。
根據進化論,二隻眼睛的進化都是獨立的。那麽為什麽無意識、無目的、無方向地獨立地隨機自然進化的二隻眼睛最後完全一樣並對稱。(你能想象有人同時無意識、無目的、無方向地獨立地隨機自然地寫出和我這篇完全一樣的文章嗎?也可以認為是一個猴子在打字機上亂敲而敲出和這篇完全一樣的文章。隻能說概率上存在,但不可能.)
其實進一步分析,所謂隨機自然基因突變選擇,其作用僅止於被動地去淘汰,並不能主動地創造。也許我們可以試圖解釋劣者何以會消失,卻完全不能解釋優者何以會產生,尤其是那些精密複雜、精妙絕倫的係統組織。
九暉甚至認為“劣者淘汰”都是可以商榷的。
我突然想到了一個更簡單的例子來否定進化論。象眼睛一樣對稱的東西有很多。例如左、右腎髒的對稱問題,假定現在全世界70億人的左、右腎髒現在位置都是不對稱的,假定現在突然有一個人左、右腎髒分別經獨立自然突變後恰好位置對稱,請問他需要多少時間多少代、同時又用何種方式(在僅依靠“左、右腎髒對稱”優勢的條件下)將另外70億人淘汰掉。(優勝劣汰絕對是一個不完全的解釋。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上章中提到的:花的斐波納契數列Fibonacci sequence 雖能更好地利用空間、空間、雨水,但並不能足以使“劣者淘汰”。所以為何出現如此眾多的精密複雜的結構、組織,也許隻有用“神來之筆”來解釋了。)
其實即使進化論成立,也不能解釋和否定靈性精神世界的存在。(例如基督教的“有神論者的進化論”。)我不承認科學證據支持進化論,其實承認與否都無關緊要。
信仰隻是一種不必證明的靈感的頓悟。
每當我看著自己的雙眼, 我就不由自主地感歎.
不僅是感歎眼睛的精妙絕倫,因為眼睛不過是靈性的窗口。
其實即使進化論完全成立,靈性和智慧“你從從哪裏來?”
借我一雙慧眼
進化是不可能的,還因為進化必須是在這物質世界裏發生的,其實你真能說清楚物質到底是什麽?
這一章可能有一點荒誕,但卻是一個學物理專業的人對現代物理尤其是量子學做一個嚴肅嚴謹的簡單形象化描述。
從牛頓的時候,物質被認為是一個簡單、準確的係統,但實際上並不是。更重要的是通常人們都認為:這個世界,不管我們觀察與否,照樣存在。(而且所有事件都是有因果的) 但在量子學中,卻是“我們的觀察”創造了電子、原子的存在,進而創造了世界的存在。(而且並不是所有事件都是有因果的)
量子物理學並不是猜想,它源自於20世紀20年代,量子學成功地解釋原子的結構和它們所發射的光譜,量子學還使我們有了激光、電子顯微鏡、核能等等。(我不想詳細闡述量子學發展過程,從牛頓、胡克、惠更斯、楊、菲涅爾、傅科、麥克斯韋、赫茲、湯姆遜、愛因斯坦、康普頓、德布羅意、……到玻爾、薛定諤、海森堡…… “量子史話”一書已有很全麵的介紹。)
量子物理學基於二個基本觀念,“波粒雙重性Wave-Particle Duality”和“不確定性principle of indeterminacy”。
粒子和波是完全不同的東西,粒子是一小塊濃縮的物質,具體而又實在。而波是指那種能擴散和消失的不定性的運動,是“縹緲”的。一個“東西”怎麽能既是粒子又是波。
讓我們聽一下“微粒王子和波動公主的爭論”。
微粒王子和波動公主跟隨一個電子從某個陰極射線管出發,現在,麵前就是那著名的“楊氏雙縫Thomas.Young's double-slit”了。 “嗨,微粒王子。”波動公主說道,“假如電子是個粒子的話,它下一步該怎樣行動呢?眼前有兩條縫,它隻能選擇其中之一啊,如果它是個粒子,它不可能兩條縫都通過吧?”
“嗯,沒錯。”微粒王子說,“粒子就是一個小點,是不可分割的。我想,電子必定選擇通過了其中的某一條狹縫,然後投射到後麵的光屏上,激發出一個小點。”
“可是,”波動公主一針見血地說,“它怎能夠按照幹涉模式的概率來行動呢?比如說它從右邊那條縫過去了吧,當它打到屏幕前,它怎麽能夠知道,它應該有90%的機會出現到亮帶區,10%的機會留給暗帶區呢?要知道這個幹涉條紋可是和兩條狹縫之間的距離密切相關啊,要是電子隻通過了一條縫,它是如何得知兩條縫之間的距離的呢?”
微粒王子有點尷尬,它遲疑地說:“我也承認,伴隨著一個電子的有某種類波的東西,也就是薛定諤的波函數ψ,波恩說它是概率,我們就假設它是某種看不見的概率波吧。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從我身上散發出去的某種看不見的場,我想,在我通過雙縫之前,這種看不見的波場在空間中彌漫開去,探測到了雙縫之間的距離,從而使我得以知道如何嚴格地按照概率行動。但是,我的實體必定隻能通過其中的一條縫。”
“一點道理也沒有。”波動公主搖頭說,“我們不妨想象這樣一個情景吧,假如電子是一個粒子,它現在決定通過右邊的那條狹縫。姑且相信你的說法,有某種概率波事先探測到了雙縫間的距離,讓它胸有成竹知道如何行動。可是,假如在它進入右邊狹縫前的那一刹那,有人關閉了另一道狹縫,也就是左邊的那道狹縫,那時會發生什麽情形呢?”
微粒王子有點臉色發白。
“那時候,”波動公主繼續說,“就沒有雙縫了,隻有單縫。電子穿過一條縫,就無所謂什麽幹涉條紋。也就是說,當左邊狹縫關閉的一刹那,電子的概率必須立刻從幹涉模式轉換成普通模式,變成一條長狹帶。”
“現在,我倒請問,電子是如何在穿過狹縫前的一刹那,及時地得知另一條狹縫關閉這個事實的呢?要知道它可是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電子啊,另一條狹縫距離它是如此遙遠,就像從上海隔著大洋遙望洛杉磯。它如何能夠瞬間作出反應,修改自己的概率分布呢?除非它收到了某種瞬時傳播來的信號,怎麽,你想開始反對相對論了嗎?”
“好吧,”微粒王子不服氣地說,“那麽,我倒想聽聽你的解釋。”
“很簡單,”波動公主說,“電子是一個在空間中擴散開去的波,它同時穿過了兩條狹縫,當然,這也就是它造成完美的“楊氏雙縫”幹涉的原因了。如果你關閉一個狹縫,那麽顯然就關閉了一部分波的路徑,這時就談不上幹涉了。”
“聽起來很不錯。”微粒王子說,“照你這麽說,ψ是某種實際的波,它穿過兩道狹縫,完全確定而連續地分布著,一直到擊中感應屏前。不過,之後呢?之後發生了什麽事?”
“之後……”波動也有點語塞,“之後,出於某種原因,ψ收縮成了一個小點。”
“哈,真奇妙。”微粒王子故意把聲音拉長以示諷刺,“你那擴散而連續的波突然變成了一個小點!請問發生了什麽事呢?波動家族突然全體罷工了?”
波動公主氣得麵紅耳赤,它爭辯道:“出於某種我們尚不清楚的機製……”
“好吧,”微粒王子不耐煩地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吧?既然我說電子隻通過了一條狹縫,而你硬說它同時通過兩條狹縫,那麽搞清我們倆誰對誰錯不是很簡單嗎?我們隻要在兩道狹縫處都安裝上某種儀器,讓它在有粒子--或者波,不論是什麽--通過時記錄下來或者發出警報,那不就成了?這種儀器又不是複雜而不可製造的。”
波動公主用一種奇怪的眼光看著微粒,良久,它終於說:“不錯,我們可以裝上這種儀器。我承認,一旦我們試圖測定電子究竟通過了哪條縫時,我們永遠隻會在其中的一處發現電子。兩個儀器不會同時響。”
微粒王子放聲大笑:“你早說不就得了?害得我們白費了這麽多口水!怎麽,這不就證明了,電子隻可能是一個粒子,它每次隻能通過一條狹縫嗎?你還跟我嘮叨個什麽!”但是它漸漸發現氣氛有點不對勁,終於它笑不出來了。
“怎麽?”它瞪著波動公主說。
波動公主突然咧嘴一笑:“不錯,每次我們隻能在一條縫上測量到電子。但是,你要知道,一旦我們展開這種測量的時候,幹涉條紋也就消失了……”
“楊氏雙縫Thomas.Young's double-slit experiment”實驗不僅證明了電子具有波的特性,也就是說所有的物質本質上都是波,是“縹緲”的,同時“微粒和波動的爭論”的最後一段“測量的時候,幹涉條紋也就消失”還說明了:當你看著的時候,它就像一個粒子,當你不看著的時候,它不過是一段波。(這涉及到人的靈魂的介入,我在下一章會講到。)
原子的模糊世界隻在受觀察時才變成具體的實在。在沒有觀察時,原子就是幽靈,當你(用靈性)觀測時,原子才凝聚成物質。幽靈一詞引自玻爾的論述。
量子物理的奠基人之一海森堡說過:原子不是事物,隻是某種傾向。(在描述電子的出現毫無“因果”時,波爾也大聲疾呼“別對上帝發號施令,上帝是擲骰子的”)
當你讀到這裏的時候,我希望你能在此短暫停留,細細地去回味量子學中那句關於“波粒兩相性、不確定性”的名言:“物質、原子、誇克…..都隻是你意識觀測的傾向和概率。”
從量子層次來看,物質世界沒有一樣東西是完全不動的,舉起你的手看看,並了解到在更深層次,它真的是在虛空中發生的看不見的振動,這確實是很無法理解的事。因為在原子層次,其內99.999%都是空無一物的空間,在原子自己的尺度上,一團漩渦似的電子和它圍著轉的原子核之間的距離,也比地球到太陽的距離還要大。而且無論如何,你都永遠無法捕獲那個電子,因為它進一步分散成能量振動,每秒鍾有一百萬次的閃進入存在而後又消失了。所以,整個宇宙是個量子的海市蜃樓,每秒鍾有百萬次的閃進閃出的存在,在量子層次,整個宇宙就像眨眼的光一樣,沒有恒星,也沒有星係,隻有我們感官太慢太遲鈍而無法察知的振動能量場,在那兒光和電移動的速度是不可置信的。(如同一隻對外在世界的信號察覺非常慢的蝸牛,任何快於三秒的事件,它都不能感知到。 如果一隻蝸牛正在看著一隻蘋果,而我迅速的伸手過去將蘋果拿開,蝸牛將不能發現我的手,它會“看見”蘋果在它眼前忽然消失,在它的世界裏,這就是奇跡。)同樣的,量子閃耀比我們所記錄下來的都要快上數百萬倍,所以我們的大腦會欺騙了我們的眼睛,而隻能“看見”持續在時空中的堅固物體,正如一部電影似乎持續進行似的,一部電影包括了每秒閃過的24張靜止畫麵,以及在每張畫麵被拿開而新的一張取代其位置時,其間有24個空隙。然而,既然我們的腦子無法在一秒內感知48個間歇事件,畫麵一直在流動的幻覺便產生。現在將這加速數十倍,你便了解了我們稱為真實生活的把戲。你和我都存在為閃現的光子,在每一閃之間有片黑暗空間——量子光的振動組成了我們整個身體、我們的每個思維和願望,以及我們參與其中的每個事件。換句話說,我們一再的被創造出來。創世就在當下,並且一直就在,是誰在這永無休止的創造背後?是誰的心智或視界力量有能力在幾分之一秒間將宇宙拿開又放回來?
保羅.戴維斯描述到:細查之下,我們日常體驗到的硬梆梆的物質化成了由幽靈般逃逸得影像組成的大旋渦。
讓我們的靈性再進深一層次去思考更深邃的問題:你現在正坐在椅子上。椅子是由原子構成。原子的一大群幽靈怎麽會結合成實在的、硬梆梆的東西。人有什麽特殊性,使他有能力把原子幽靈凝聚成堅實的存在?貓行嗎?計算機行嗎?
物質有原子組成。原子由原子核及電子組成。
電子是沒有大小、重量、體積的點,甚至是沒有具體確定的位置,嚴格地說是一種空洞電子雲的概率,而且還有著幽靈的性質。原子核隻有原子的10E-7,甚至原子核內部從質子中子,到更小的組成單位基本粒子如誇克,輕子,信使粒子都具有幽靈性質. (誇克世界隻有原子核的10E-15,事實上誇克更談不上是“東西”。)
黃金財富:
假如某人有一個“象地球那麽大的”黃金礦“原子”,那麽除了那些縹緲的幽靈電子雲概率,真正的黃金的原子核隻有上海東方明珠那麽大。
其中黃金原子核的基本粒子的“誇克世界”隻有頭發絲的萬分之一那麽大
更遺憾的是那些萬分之一的頭發絲細的” 黃金”誇克,根本就稱不上物質,同樣隻是同樣的縹緲的幽靈波動概率雲(榮華富貴,過眼煙雲)。
所以你擁有的億億萬黃金都是虛幻的波,你唯有用“心”才能去創造這“金”。.
量子學的奠基人之一,蒲朗克(Max Plank)對原子的研究最後得到的結論是:“世上沒有物質這個東西!”。他說“世間所有物質的存在與起源,都是由於有股力量能夠使原子的分子振動,並且讓這個原子最微小的太陽係凝聚在一起。我們必須相信在這股力量背後存在著一個有意識且睿智的心靈,此心靈乃孕育所有物質的源頭”。萬法唯心造。 虛空生萬有。
不僅物質是虛幻的,還有很多我們所見之事物同樣也不是它們本來麵目,例如地球繞太陽的軌道。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表述:引力是空間-時間的扭曲。地球繞太陽的軌道,在廣義相對論看來,它並非是由於引力的作用而沿著橢圓軌道運動,而是沿著彎曲的空間中最接近直線的被稱為"測地線"的軌跡運動。如同:我們在地麵上以直線行走,實際上走的是地球球體表麵的一段弧,該弧所在平麵穿過地球球心,這段弧稱為測地線。這是地球表麵最接近直線的軌跡。這條軌跡是地球在不平坦的空間-時間中走過的最短距離。由於太陽質量所引起的空間-時間的彎曲,雖然在四維的空間中地球以直線運動,但我們在三維的空間中看起來卻是沿著一個橢圓周在行進。這就好比一架飛機在山區上空飛行,它雖然在三維空間中以直線行進,但它在崎嶇的二維地麵上的投影卻是沿著彎曲的軌跡運動。)
也許就象電影Matrix裏一樣,借我一雙慧眼,就看到萬物都是空無的,都是非實質的數字、波動。(其實時間也是人的一種幻覺。 )
再進一步研究,量子——現實的臨界麵究竟在哪裏,在什麽時候閃爍幽靈光芒的量子世界讓位於日常生活中公式化的物理規律呢?(九暉臨界:實際上可以簡單地將光速做為臨界麵,低於光速是牛頓世界,超越光速的就先叫:精神世界.)量子世界如一棵琳琅的聖誕樹,而現實生活中我們隻能采摘、品嚐其中唯一的一顆果子,當我們伸手選擇時,這棵樹就消失,隻剩下這唯一的果子。(物理學上稱此為“波函數的坍縮collapse of wave function”。)而且這個果子是“事先完全不可預測的”沒有因果關係的。(相對與牛頓力學的“因果律causality”,量子學則強調了“上帝擲骰子”的傾向和概率,是“非因果的acausal”.)
“耳聽為實,眼見為虛”。我的這句成語,並不是很多人可以明白,而且留給人的往往是困惑。請允許我再引偉大的量子學創始人玻爾的一句話:“假如一個人不為量子論感到困惑,那他就是沒有明白量子論。”
波粒雙重性的進一步研究還引伸出一種超越時空 ( Teleportation )的聯係。
打個簡單形象比方:在加拿大的一個盒子裏有一個黃金粒子,如果你把盒子一分為二,一個留在加拿大,一個帶回中國,在你(用靈性)去觀測以前,按量子論描述:二個盒子裏都各有一個黃金粒子確確實實地存在。(嚴格說:二個盒子裏都各有黃金波的存在,這已經很奇怪了,還有更奇妙的:)而當你用靈性去觀測其中的一個盒子,在萬裏以外的另一個盒子裏的黃金粒子立刻瞬間(以超光速超時空方式non-locality ,instantaneous action at a distance產生方向相反的反映,這就叫:量子糾纏Quantum Entanglement)變成幽靈而消失(嚴格說是幽靈做反向的運動且崩潰消失, 愛因斯坦與玻爾為此一輩子進行著“偉大友誼基礎上的殊死搏鬥Einstein-Podolsky-Rosen (EPR)Paradox vs Quantum Entanglement”)。難解的的問題在於:在萬裏以外的另一個盒子是如何瞬間感受到你(靈性的)觀測(瞬間變成反向運動的消逝幽靈)。
其實從 EPR Quantum Entanglement 量子糾纏現象,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的地確確有一個我們無法感知的“超光速的世界存在”。(而同時我們又清楚“超越光速時”, 空間、時間是另一個概念。)
量子學 “波粒雙重性、不確定性”又有多少人去冷靜地深刻思考一下它們真正的內涵和啟示。(許多著名物理學家既喜歡發明、發現量子學中的新事物又掩耳盜鈴般地不去追究那些基本觀念背後的意義究竟是什麽?)。
很多誤導並不是刻意編造了謊言,而是覆蓋或忽略了最關鍵最值得思考的部分。後翌射日,隱去“九暉”,世人永遠隻知道十分之一的真相。
進化論如此,量子學也同樣。
忽略那些具有深刻含義的最重要最關鍵問題,並非指責科學家的誠信,而是要了解其根源是科學家先有信仰,再按此推導科學。(例如愛因斯坦,他的信仰阻礙了他接受宇宙膨脹和大爆炸,因為他清楚地知道膨脹和大爆炸必然會涉及到那未知神秘、無所不能的第一創造者。以致於在他意識到引力理論導致宇宙不可能靜態的同時並沒有提出宇宙在膨脹,而是本能地試圖去修正他的理論。他於1915年發表其廣義相對論時,不得不在他的方程中引進一個所謂的宇宙常數來進行修正。他引入一個"反引力",這個力是無源的,是空間-時間結構所固有的。他宣稱,空間-時間內在膨脹的趨勢,剛好可以平衡宇宙間各物質的相互吸引,結果形成了靜態的宇宙。)所以後來當大名鼎鼎的愛因斯坦親自來到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哈勃的天文實驗室裏親眼看到星係光譜的“開普勒紅移”時,愛因斯坦不禁感歎道“我創造的那宇宙常數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錯誤biggest blunder in my life。”
愛因斯坦的偉大不僅在於他的發明,更在於他勇於承認錯誤的觀念並善於接受全新的概念。
其實唯物科學的基礎是唯心,這一點是很多搞唯物科學的人所想不到的。
幾個世紀來,唯物科學家以破除迷信,挑戰唯心的信念去“勇攀科技高峰”。誰知“會當臨絕頂”,卻是“
更難堪的是:唯物科學家清楚意識到他們連參加“華山論劍”的資格都沒有。
反到是看著唯心者拿著唯物科學家發明的量子寶劍,“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知道了量子世界的空幻,再來看看如此宇宙物質真正到底是什麽?
金剛經: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也許就如佛經中“法相皆幻相”的“空觀”所表達的:“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萬物並無本體,都是空的。萬物的名字也隻是一個代號而已,因它們本無實體。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 Rupa 指“物體”或“能看見之物”,“空”即“物本無體”。這句話就是說,一切能見之物,均無實體:凡無實體之物,即是能見之物,這種空觀常人難以明了。另外佛家講“無我”,一切存在,行為,思維,都可以歸結到“我”上,然後否定掉“我”,一切都變得縹緲起來,可究,亦不可究,亦無可究)
世事,在虛實兩界徘徊;佛性,在若有若無之間。
“九暉金魚”:鏡花水月,如夢如幻。
在附錄五 是一個全息學派的宇宙物質觀點。上文講到的“一個盒子留在加拿大,一個帶回中國,當你用靈性去觀測其中的一個盒子裏的黃金粒子(金魚),在萬裏以外的另一個盒子裏的粒子(金魚)立刻瞬間以超光速超時空方式產生方向相反的運動”的EPR現象(量子糾纏Quantum Entanglement) ,也就是說不管彼此之間的距離多麽遙遠,不管它們是相隔十尺或十萬萬裏遠,它們似乎總是知道相對一方的運動方式,在一方被影響而改變方向時,雙方會同時改變方向。這個現象的問題是,它違反了愛因斯坦的理論:沒有任何通訊能夠超過光速。由於超過了光速就等於是能夠打破時間的界線。倫敦大學的物理學家David Bohm相信這發現是意味著“客觀現實並不存在”,盡管宇宙看起來具體而堅實,其實宇宙隻是一個幻象,一個巨大而細節豐富的全像攝影相片(Hologram)。為了使人們更容易想象出他的假設,Bohm提供了以下的描述:想象一個水族箱,裏麵有一條金魚。也想象你無法直接看到這個水族箱,你對它的了解是來自於兩台電視攝影機,一台位於水族箱的正前方,另一台位於側麵。當你看著兩台電視監視器時,(你並沒有真正看到現實的金魚,事實上你隻看到了二個投影)你可能會認為在兩個螢光幕上的金魚是分離的個體。畢竟,由於攝影機是在不同的角度,所得到的影像也會稍有不同。但是當你繼續注視這兩條金魚時,你會覺察到兩者之間有特定的關係。當一條金魚轉身時,另一條也會做出稍微不同,但互相配合的轉身;當一條麵對前方時,另一條會總是麵對側方。如果你沒有覺察到整個情況,你可能會做出結論,認為這兩條金魚一定是在互相心電感應。但是顯然這並非事實。EPR現象正是這種情況。我們看到的這兩條客觀現實中的能相互感應的“九暉金魚”實際上是不存在的,(我們並沒有真正看到某個客觀實在的粒子,就像我們並沒有真正看見金魚。)客觀現實是不存在,客觀現實隻是一個投影。(現在通過“EPR現象vs量子糾纏Quantum Entanglement”的探討,我們又清楚地知道一定是有一種超光速的世界“存在”。IT DOES EXIST! 我們已經知道在光速時,時空是極度“扭曲”,同時能量與時空是“互換”的,所以它是一個超越空間、時間以外的五維以上的世界。但你真的能想象那種“無法定義時空和能量”的世界?)
(附錄五的全息觀點並不能真正闡述我的“精神意識主導宇宙”的物質觀,僅做參考)。我認為從宇宙的物質角度: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量子論中物質的波粒雙重性讓人聯想起“精神—肉體” 雙重性。
量子的模糊世界隻在受精神觀察時才變成具體的實在。
精神物質關係,引起了很多科學家的進一步研究。這種對“精神與宇宙”的研究,讓人似乎感覺走向“玄學”。其實200年前電磁波的研究,100年前的相對論,不也似乎是走向“玄學”。 (以下這幾段我簡單描述一些“精神與宇宙”的研究。其實我覺得根本沒有必要去讀我以下這幾段,我不僅沒有、也不可能具體展開,而且既想描述得準確、專業又想簡明、形象,結果我寫的東西是既不準確又不易懂,象一個“不死不活、又死又活的貓”。我建議你跳過以下這幾段,直接去讀那“水的童話”。 但在這一章,我們的確將進入一個完完全全的奇幻世界。這個世界光怪陸離,和我們平常所感知認同的那個現實世界迥然不同。在這個新世界裏,所有的圖象和概念都顯得瘋狂而不理性,顯得更像是愛麗絲夢中的奇境,而不是踏踏實實的土地。許多名詞是如此古怪,以致隻有借助數學工具才能把握它們的真實意義。當然,我將試圖用最淺白的語言將它們表述出來,但也許這陌生混雜、晦澀目眩的一切,讓人覺得鋪天蓋地而來,澎湃洶湧,分不出個頭緒。 )
量子力學的奇異性一直困惑著人們,就象我那“二個都裝金魚的盒子”的模型,薛定諤的“不死不活、又死又活的混合貓”也說明了意識觀察的神秘莫測性和精神最終決定性。(薛定諤Erwin Schrödinger 的名字,學過現代物理和化學的人大概都不陌生,因為用他的名字所命名的量子力學基本方程,在描述原子之類的微觀物體的運動中的作用,堪與經典力學中的牛頓定律相媲美;對大多數人而言,這種了解或許也僅限於此,關於這一位在20世紀物理學進展中起過重大作用,獲取過諾貝爾物理獎的重量級科學家,他的生平、思想及其他成就等等進一步的信息,恐怕就知者寥寥了。說起來也難怪,20世紀初的物理學革命中,的確可以說是大師輩出,群星璀燦,哪怕僅僅是稍遜一籌就有可能被愛因斯坦、玻爾等巨星或偶像的光環所遮掩。盡管我不同意薛定諤的很多觀點,尤其他象愛因斯坦一樣在很多討論中站在海森堡、波爾等哥本哈根派的對立麵,但我還是欣賞他在科學上的敏睿,更崇拜他那豐富的思想。他的信仰使他一生都在追求自然的統一,追求自我、宇宙、精神的統一。我不僅敬佩他寫的《量子力學的現狀》、《波動力學的四次演講》、《統計熱力學》等書,更欣賞他寫的《科學與人文主義》、《大自然與希臘人》、《自然規律是什麽》、《科學理論與人》、《我的世界觀》、《生命是什麽》、《心與物》。)
量子的不確定性是如此難以被人真正理解,尤其當它與我們生活感知的確定世界發生矛盾時。薛定諤設計了一個世界馳名的貓實險,放大了這種古怪的不可預測的量子態,直到人們肉眼可見的程度:如果1小時內某放射性原子的衰變則“錘落下、毒藥瓶破、貓死”;或者原子不發生衰變:“錘不落下、毒藥瓶不破、貓一切無恙地活著”。因為“原子衰變或不衰變”是完全沒有因果和不可測的(不確定性),故“放射性原子是否衰變並產生錘落下、毒藥瓶破、貓死”也同樣是不可預測,通過這樣一個實險設計,將量子衰變或不衰變的不可測的微觀迭加態(dilemma)放大成了(人可以去理解和判斷的)貓的生死處境,在客觀上似乎默認了一種死貓與活貓並存的佯謬迭加態。 作為一隻活蹦亂跳的被關進箱裏的貓,當然既不能不死不活,也不能又死又活——這顯然是個謬論(因為我們感知的是確定世界),但在觀察者打開黑箱,探眼去看之前,這個“貓又死又活的謬論”居然一直存在著!迭加態不肯消失。黑箱裏的貓是死還是活無人能知,既然計算結果是概率相等,兩態並存,那麽我們隻能宣布此貓不死不活,或者又死又活。——難怪許多科學家對此怒氣衝衝,認為這隻狡猾的貓簡直褻讀了科學的神聖,物理學一向表現出的確定性被粉碎,成了一場猜謎遊戲。(對於斯蒂芬·霍金來說,作為牛頓在劍橋盧卡遜教席的繼承人、愛因斯坦之後的物理學界盟主,如果物理學上還有什麽事件讓他煩惱的話,那是薛定諤的貓(Schrödinger’s Cat)。“——誰敢跟我霍金提起薛定諤那隻該死的貓,我就去拿槍!”………..不用怕,即使給霍金一把槍,他也不一定能瞄準你,即使已瞄準你, 他也不一定能扣動扳機,即使霍金那麻痹的手可以扣動扳機, 在沒有搞清楚開槍後會遇到的那該死的“不死不活、又死又活”的問題,他不敢、也懶得去扣扳機)。
海森堡、波爾等哥本哈根派反而利用“薛定諤貓”來闡述“精神將是主導而不再是一種附屬”,量子學的“薛定諤貓”終於留給了精神靈魂一席之地。事實上,一旦對量子係統(如關貓的黑箱)作出觀察,它的態(波函數,如貓的死/活)一定會驟然改變,這就像是“精神支配物質”的思想。或許需要精神對量子骰子加一點負荷,從而促使該量子偏愛某一方向,讓貓活或死。在貓實驗中,測量是什麽呢?是把蓋子打開嗎?抑或是光線到達眼睛並被大腦所處理呢?還是貓皮上的靜電放電呢?(這仿佛涉及到佛教唯識學上的八種識的程度:在觸蓋、看貓等行為中,人使用了眼耳鼻舌身前五識,進入大腦是意識第六識,如果進一步思索‘末那識’乃至頓悟出靈魂奧妙,則進入第八識‘阿賴耶識’境界。唯識學早在公元前六世紀的佛陀時代即主張:觀察者與觀察物體不可分)。為了擺脫“精神”這一在物理學領域無法解釋的量,實驗者不讓人參與,而代之以計算機係統或照相機那樣更質樸的東西。然而馬上發現了照相機何時曝光或者計算現何時輸入信息,仍有兩個可能性,此時波函數仍未坍縮,——於是微觀世界的幽靈放大成了“照相機/計算機的幽靈”了,最終還是要“人的觀察”才能得知唯一的答案。(還記得上一章的“微粒和波動的爭論”的最後一段?)一台計算機不能懂得量子的知識,而答案要求某個懂得知識的人來解讀。這似乎啟示:人類有一種稱為“精神”的屬性,它把我們同環境中其它東西區分開來,它對於“使基本物理學有意義”是絕對關鍵的。(人類意識Consciousness的參予才是波函數坍縮的原因?)
隻有當電子的隨機選擇結果被“意識到了”,它才真正地變為現實,從波函數中脫胎而出來到這個世界上。而隻要它還沒有“被意識到”,波函數便總是留在不確定的狀態,隻不過從一個地方不斷地往最後一個測量儀器那裏轉移罷了。在諾伊曼看來,波函數可以看作希爾伯特空間中的一個矢量,而“坍縮”則是它在某個方向上的投影。然而是什麽造成這種投影呢?難道是我們的自由意識?換句話說,因為一台儀器無法“意識”到自己的指針是指向左還是指向右的,所以它必須陷入左/右的混合態中。一隻貓無法“意識”到自己是活著還是死了,所以它可以陷於死/活的混合態中。但是,你和我可以“意識”到電子究竟是左還是右,我們是生還是死,所以到了我們這裏波函數終於徹底坍縮了,我思故我在,世界終於變成現實,以免給我們的意識造成混亂。難以置信?或許每個人都有這種震驚的感覺。自然科學,宇宙萬物的立法者,現在居然要把人類的意識,或者換個詞說,靈魂,放到宇宙的中心!哥白尼當年將人的精神從宇宙中心驅逐了出去,而現在他們又改頭換麵地回來了?這足以讓每一個科學家毛骨悚然。物理學需要“意識”?這難道是科學史上最大的笑話? )科學家們更喜歡把大腦看成是一台高度複雜、卻不神秘的電化學機器,像任何其他機器一樣,遵循著相同的物理學規律,這樣就不讓獨立精神或自由意誌留有餘地。但是量子世界的幽靈讓人們不得不重提“精神”主導,即精神(或靈魂)是不可觸知的特殊物質,它不同於,但耦合於構成我們身軀的可觸知物質。
在物理學家的長爪伸不到的角落,世界上有多少藝術家正為這隻貓烈士的壯舉而感激涕零!當年拜倫悲歎過“詩歌被規則和準線打碎”,此刻光風霽月又回來了:宇宙不再是滴滴答答一板一眼往前走的牛頓式鍾表;而是一曲將白牛奶倒入黑咖啡的混沌圓舞曲。(在普裏高津的“從混沌到有序”中,上帝老了,做膩了幾何題,就開始一刻不停的擲量子骰子取樂;對稱性破缺意味著開放的宇宙,精神的多樣性…… 多樣性的出現帶來了混沌學上的海馬紋、薑餅人、費根鮑姆函數無花果樹枝、蝶翅引發的熱帶暴風雨……有人諷刺地說,現代科學是古希臘神話中伊卡洛斯(Icarus) 蠟做的翅膀,因為飛得太高,被驕陽烤化了翅膀,墮海而死。)
“薛定諤貓”後,尤金.威格納在他的“精神作用於物質模型”中試圖再加一點“精神”來解圍:精神可以讓物質違反物理,而物質(肉體)又可以反過來作用於精神,但還是不能解釋:為什麽在多種可能多重混合又疊加的實在,盡管其中哪一個實在也不是實際的實在,但為什麽我們還是感覺到一個單一的、具體的實在呢?為此,休.埃弗列特(Dr. Hugh Everett)和布萊希.德威特創立了多重平行宇宙理論(Parallel universe,Multiverse),著名的宇宙物理學家約翰惠勒 (Dr. John Wheeler )進一步發展這個理論。他們認為,所有的可能的量子世界都是同樣的存在,也就是說:實際上存在有無窮多的宇宙,每一宇宙和我們這個宇宙是平行的,而且所有的物體都在每一宇宙中存在,有些宇宙中的時空結構或物理規律可能和我們現在這個宇宙非常相近,有些卻跟我們這個宇宙大相逕庭。正如著名的量子物理學家、牛津大學的物理學教授德裏斯(Dr. David Deutsch)所說:“量子力學的本質實際上就是多時空的理論”。例如對於薛定諤的“不死不活、又死又活的混合貓”, 平行宇宙認為一旦進行觀察,(精神一旦介入)宇宙就一分為二,一個包含“死貓”, 一個包含“活貓”,二個世界都同樣實在,二者都包含著人類觀察者,(九暉表述: “二者都包含著人類靈性精神的觀察”)然而,每一個宇宙的居住者都隻能觀察到他們自己所在的宇宙。此理論認為:宇宙因一個電子的行徑就分岔,宇宙中所有的東西都同時分岔,同時精神也分岔,成為二個精神副本,而且每個精神副本都以為自己是獨一無二的。為了說明,德威特進一步闡述:那些感覺不到自己精神分岔的人,就如同自己感覺不到地球繞太陽轉。(其實平行宇宙理論已被絕大多數天文物理學家所接受,眾多物理學家現在隻是在專注於進一步研究平行宇宙由低到高的四個層次,並沒有充分注意到精神在此理論中的關鍵作用,(更沒有注意到由此引發的哲學問題),所以越搞越複雜、越難理解。讓我們看一下四個層次的宇宙:與我們這個熟知的宇宙的差異隨層次不同越來越大。這些差異可以來自不同的初始條件(第一層);不同的物理常數、粒子種類和時空維數(第二層);不同的物理規律(第四層)。有意思的是,第三層才是最近幾十年研究最火熱的東西,因為它本質上沒有增添任何新的宇宙類型,隻是它們更加難以區分的複製品罷了--同樣的老故事在不同量子分支的平行宇宙間一遍遍上演。第三層宇宙中,你的分身住在另一個量子分支中,被一個維度無限的希爾伯特空間分隔開來。第三層多重宇宙的存在基於一個至關重要的假設:波函數隨時間演化的統一。)(另外最新的膜世界理論( Brane World Theory ) ,也可以看成在某種程度支持多重平行宇宙理論。哈佛大學的教授哈米德(Arkani Hamed )提出:膜世界理論認為實際上有很多很多的空間它存在於多層膜的中間,一層一層的膜,一層膜是一個空間,所有的膜存在於多層次的超空間之中。有些空間可能比原子形式還小,也有些空間可能是無限大,我們人類所存在的這個空間是以折疊形式存在的,這樣一來在我們這個空間中離我們地球非常遙遠的星體,在另外一個空間來看可能隻有一毫米之遙。事實上我覺得無論“多重平行宇宙理論””還是“膜世界理論,如果可以更好地把精神世界引入,就更容易理解和解釋。近年來最新的超弦理論更進一步認為,粒子並不存在,存在的隻是弦在空間運動;各種不同的粒子隻不過是弦的不同振動模式而已。自然界中所發生的一切相互作用,所有的物質和能量,都可以用弦的分裂和結合來解釋)。
如果我們把精神引入平行宇宙、膜世界等等,一切都迎刃而解。簡單形象地說,精神將不再是一種附屬,相反:所有所有的一切本質上都是精神。一個人的精神是在億億無窮的精神時空宇宙中進行瞬間轉化,在任一精神宇宙中形成一個“虛幻的真實”。任何一種精神可能都會有一個精神宇宙與之對應。而你此時的自我意識(self consciousness)不過是“虛幻精神波的真實幹涉和衍涉”.(並不是物理光學中的物質波的幹涉和衍涉,隻是借用來比喻。)
因為所有的一切都是屬於神秘未知智慧無邊的力量的精神世界,隨著精神的超時空波動,精神的無窮多個可能使精神世界可以產生無窮的精神宇宙影像,你此時所感受到人類宇宙世界隻是這精神世界(精神波)無窮個宇宙精神波影像之一。(例如:此時你在讀我的文章,你現在精神所感受到精神宇宙恰好是無窮多個精神波宇宙中我現在精神經幹涉和衍涉後感受到的那個精神宇宙,你的精神在瞬間創造的另外無數的精神宇宙在你現在這個宇宙的感知之外。)
以下的“九暉寄語”是我寫給500年以後的人類,希望你 “一笑而過”:
整個世界其實本質上就是一種神秘未知的力量。我隻能近似地描述其中的很小部分屬性:類似於一種超光速的精神波。(並不是普通的物質電磁波,僅比喻)
這種神秘未知智慧無邊的力量形成的精神世界(精神波),無所不在、無所不為、無所不能、無所不包。
精神世界中沒有時空的概念,事實上沒有任何可以理解的概念。
所有的一切都是屬於神秘未知智慧無邊的力量的精神世界。
隨著精神的超時空波動,這精神世界可以產生無窮的宇宙影像.
你所感受到人類宇宙世界隻是這精神世界(精神波)無窮個宇宙影像之一。
此時你精神所感受到宇宙恰好是無窮宇宙中我精神感受到的那個宇宙。
我感知到的一切,從宇宙到我自己,不過是我接受到的精神的波動。
當我的精神去觀察那精神的波動,波動仿佛凝聚成物質。
就象在高速公路上,如果你靜止,你隻看到滾滾車流。
你用同樣的速度飛馳,沒有了波動,你看清楚了旁邊車裏的人領帶上的花紋。
我並沒有真的存在。世事如幻.
但我又是這種神秘未知智慧無邊的力量(波)的真實影像。
在電子遊戲裏,我的宇宙環境,早就在預先存在記憶體中。
我就象在一個電子遊戲中的一個角色,我有我最真實的身份。
我有我的軀體,我的大腦。
我有我的宇宙,我的情感。
我“戰鬥”,我“聰明”,我“忽悠”
我“受傷”,我“犯罪”,我“死亡”。
我“感知”,我“探索”,我“思考”,
我“創造”,我“激情”,我“高尚”。
其實我本並沒有我的意識精神,所以我其實沒有靈性。
但我可以接受電子遊戲操縱者的意識精神靈性。所以我似乎又有靈性。
我沒有頭腦,但竟然還讓我自己看見我有一個複雜的大腦,還有“慧眼”。
大腦隻不過是接受那神秘智慧精神力量的“電視機”
電視機的內部結構是複雜的但電視機有智慧嗎?
盡管電視機不斷出現情節曲折的有自我意識的訴白。
我的大腦結構複雜,但象電視機一樣沒有靈性。
但我可以接受靈性,我就仿佛變的有靈性有自我意識電視機。
我所接受的靈性是如此深邃,
有時也會出乎意料。
電子遊戲操縱者可以設計電子遊戲裏的角色自言自語:
“我到底是誰?”。我說這句話難道可以說明我真的有自我意識?
也許我並不僅僅是電子遊戲中的一個角色。
也許我也是這神秘未知智慧無邊的力量(精神波)的一部分,哪怕是影像,也是有靈性的影像。“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所以我自己的靈性讓我意識到,
我並不是真實地存在。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要接受我上述 “荒誕”的“九暉寄語”是勉為其難的。
因為我們總傾向於認為,這個世界早已經在那了。這種觀念已先入為主,根深蒂固。
哥白尼時代,如果試圖去質疑那根深蒂固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你將顯得多麽荒誕、你得到的隻是嘲笑,哪怕哥白尼的天文觀察清清楚楚說明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
今天,如果試圖去質疑那根深蒂固的“宇宙、生命都是真實”, 我將顯得多麽荒誕、我得到的可能隻是嘲笑,哪怕量子學清清楚楚說明:宇宙、生命都是虛幻的,所有的一切本質上都是精神。
宇宙之複雜、生物之神奇,天使之聖潔、鬼靈之幽異,藝術之震撼、愛情之纏綿,思維之敏捷、意識之深邃,……
假設所有所有的一切都來源於精神,假設我們是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或是影像),那麽我們這個世界所有的一切疑難問題都可引刃而解, (佛教中早有“隨心而化”的論述)因為精神波可以輕而易舉地創造所有一切:(哪怕概率再小、再複雜、哪怕…..)
例如“螞蟻塔的疑難”:非洲螞蟻塔有幾米高。以螞蟻的身體大小,相當於人類造4個東方明珠疊加那麽高的“通天塔”。 螞蟻塔看似簡單,其實其內部結構極其複雜,例如從外部的抗風到內部的通風。不僅技術上(從複雜的結構計算到無機械的建築工程實施),螞蟻的智慧已遠遠高於人類(其實人的潛能也是無限的),其實螞蟻表現出來的社會團體性也是人類無法比擬(建築工程也是一個社會係統工程)。螞蟻很小,其智慧顯然不可能來源於生理上的大腦。(同樣很多植物的設計和行為也是精妙絕倫,他們根本沒有生理上的大腦)現代學者用“整體論”的“群集智能Swarm Intelligence”來解釋螞蟻的智慧(很多螞蟻會形成整體智慧,其單獨個體就像一個生物體的一個器官、細胞,整個群體表現出一個高等有機體生物的行為及超有機體生命力。),其實“群集智能Swarm Intelligence”根本就是“駝鳥鑽砂堆”式的逃避現實的解釋。用精神世界來解釋就很簡單:大腦根本沒有智慧(植物、螞蟻、人類),隻是一種精神波的接收器(甚至隻是幻覺)。螞蟻的智慧根本上來說直接是來自於精神世界。(我們無法解釋金字塔的建造,其實我們更無法解釋螞蟻塔,畢竟人還是單體高智慧生物。順便說一句,我曾負責過大型建築的設計和施工,我堅定地認為埃及金字塔不是我們人類的產物。)
例如很多人覺得疑難的“重現問題Déjà Vu”(我自己就經常遇到, “Déjà Vu”源於法文,是現在美國頗為流行的法語詞,其意思相當於中文當中的“似曾相識”,指的是人們在經曆過一段場景之後,會突然覺得自己曾經在某個地方、某個時段經曆過相同的場景,而且印象深刻;或者明明是第一次到某地,卻覺得自己好像已經到過這個地方、感覺非常熟悉等等,這是一種很多人都會遇到過的心理現象。對於“Déjà Vu”,人們給出了不同的解釋:有人說是夢境的再現,也有人說就是所謂的“第六感”..... ):很多次,在寧靜的刹那,在我感觸到我靈性跳動的瞬間,我突然隱隱約約感覺到在我眼前的這件即將發生的事仿佛早已發生過,但根據理性和邏輯卻是不可能。量子學早已引出“多重宇宙轉化”來解釋這問題。但用精神波在多重平行宇宙中延遲轉化來解釋就更簡單明了。(我還有夢境與現實重合的經曆:某一天、某個時刻的情景令你感到非常熟悉,在夢裏似曾相識。我會反複做一些同樣的夢,在夢中有一些預知能力,而在後來的生活中也經常應驗。有時夢非常清楚地記在腦海裏,而其內容已經超出我的認識範圍了。其實用多重宇宙中轉化的精神波來解釋夢就太清晰了。九暉直覺:“夢其實是真實的,隻是在不同的空間的疊加”。精神波世界還可以解釋了“白日夢”及為什麽人在夢中可以自動編出很有邏輯很曲折的情節。佛教中則提到主元神的夢較副元神的夢更有邏輯更容易理解。還有特異功能:每一個人剛出生時都有 “奇特”的“靈性”能力。如小孩能看見大人不能看見的東西,而這種“靈性”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因為被所學、被生活加上了“封印”而磨滅。在人的大腦裏,準確的說是額頭中間,有一個鬆果體“天目”,詳見九暉之眼。我相信,這個看似漸漸退化的組織,也許正是人的神秘力量所在……其實用精神波世界來解釋所有這一切都太易如反掌。)
例如“夢想成真”:假設你在一個寶藏的迷宮門口,如果你沒有“得到寶藏”的夢想,你就可以立刻轉身離開。如果你有夢想,在迷宮的每一個岔口,精神都分為兩個宇宙(埃弗列特Everett樹枝分岔模型,其實真正的Everett模型是一個多重投影模式,我不再詳細敘述。),但最終總有一個宇宙找到了迷宮中寶藏,而你可能恰好在那找到了寶藏的精神波宇宙。而對於那些走進岔路的人,隻要不放棄“夢想”,不斷再折回、宇宙不斷再分岔,最終仍能找到了寶藏的,而且對於無窮的概念,無窮的分岔後,仍有無窮的宇宙“夢想成真”,所以理論上,隻要你cherish a hope, dream will more likely come true。在宇宙裏沒有巧合,神在所有的路途上。(我對我自己創造的寶藏比喻有些失望,因為不符合我的價值觀:生命不過是一種態度,過程遠比最後的結果重要。)
例如“中華醫學”:陰陽、五行、經絡、氣血津液、藏象(我覺得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不僅在於藝術,也在於醫學。中醫以陰陽五行學說為其方法論,以證候為研究對象,形成了以藏象、經絡、病因、病機為核心,包括診法、治則、方劑、藥物理論在內的一套獨特完整的理論體係.從某種意義上說,中醫,是一種文化,是一種思想.)似乎與西醫的基礎完全分離。中醫認為身病源於心病,因為精神是人體的主宰”。人的精神話動表現為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七情致病,可使髒腑功能紊亂,氣血運行失常。不同的情況變化,損傷不同的內髒:如:怒傷肝、悲傷肺、驚喜傷心、憂思傷脾、恐傷腎。七情乃是內傷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所以“養生保健,首在養心,欲知身病,先治心病。”才能起到“平根消源”。 (境由心造,病由心生。心身健康是自然狀態:現代醫學越來越發現人身體的疾病絕大多數是起自心理的因素。身體的自然狀態應是健康的,而疾病來自心理不適,因此隻要自己能改變,或在他人幫助下改變心理狀態,就可恢複健康。而西醫由“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支離狀態也漸進而注重整體治療。很多身體的疾病是因為你對疾病的恐懼和宿命觀、甚至沒有活下去的意誌。其實本質上所有的“不適、生病”都源於精神波的接受變異。注意:在這裏我並沒有鼓勵大家不去看病。)中醫不僅行之有效(如針灸、處方)而且充滿著未知神秘。(當然西醫中也有催眠術暗示學等神秘部分,另外精神學、心理學、心靈學Psychical research, Parapsychology,及後來被廣泛使用的超心理學Parapsychology這一詞也有涉及一些神秘部分)。西醫似乎是建立在“實際”之上,而中醫的“經絡”等似乎完全建立在“虛幻”上(當然國內有些人不承認中醫的奇幻的基礎和精華,僅注重開發整理治療方法及處方)。 (還有癌細胞突變:其實我覺得就是精神波的突變超出了正常的範圍,其癌細胞精神的自我意識複蘇,使其不願自生自滅,就象某些人突發奇想去尋求長生不老。現在的量子醫療探測器已經能探知最初癌細胞的突變,因為癌細胞在量子探測器中的波型是不一樣的。但我有預感:最終征服癌症還是需要靠建立在“虛幻”上的中醫。)
例如“蝴蝶效應”: “量子糾纏Quantum Entanglement”中的instantaneous action at a distance,超時空傳遞non-locality就已經直接明了地解釋了著名的蝴蝶效應,但精神世界更可以輕而易舉地解釋 “蝴蝶效應”,你的意識就象蝴蝶效應, 渾沌全息。心靈一動,遙遠時空之外,風起雲湧。(順便解釋一下“渾沌模式”, 注意,不是混沌。渾沌現象的涵義是宇宙全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每一個現象,每一個事物都與宇宙全息感應,沒有獨立於事物之外的事物,沒有獨立於現象之外的現象)
其實我們可以認為“精神波世界”就是上一章從“EPR量子糾纏”中證明的超越光速的五維以上的世界。從一個多維度的世界看我們這個低維度的四維世界,任何奇怪現象、特異功能都是可能發生的。(假設我們麵前的水平的桌麵上生存著一種“二維動物”,我們對這個桌麵做的任何事,如滴一滴水、畫一條線,對“二維動物”來說,就是特異怪象,完全無法在它的““二維世界”中解釋。)
如果你厭倦了以上所有生澀難解的表述,現在讓我們換一個輕鬆的話題。
就當是一個童話,關注一下日本Dr.江本勝那著名的關於精神和水的實驗。
Dr.江本勝對水的分子結構以及什麽影響了它的結構很感興趣。他認為也許水會對非自然事件(例如心理刺激)起反應,於是他做了一係列研究。
用顯微鏡拍攝一張照片美麗富士山的純淨水在接受了一個禪宗佛教徒的祝福以後產生結晶後的照片。他還拍攝了另一係列的照片,把“愛與感謝”、 “謝謝你”等文字打印出來,貼在裝蒸餾水的瓶子外麵。
照片顯示這些水的結晶都非常美麗而且完全不一樣的(相反,一些貼著憤怒言語標簽的水結晶則顯得醜陋)。科學無法解釋照片文字怎麽去影響分子結構。所以,
我們的身體90%是水,如果精神對水可以這樣...
想象我們的精神可以對我們整個人,對我們整個宇宙做什麽。
僅僅一句溫柔的“感謝“都能讓水分子變得如此美麗,
那麽人的萬千柔情,又將會怎樣改變整個生命。
柔情似水
我思故我在。
精神不僅是生命的根本,生命也許本身就是精神。
我們如何去探討生命?
九暉語:“我想知道我從哪裏來,我更想知道我到哪裏去。”
如果生命有above & beyond…….
愚公生命探討1:人從哪裏來?
要回答‘人從哪裏來’這個問題,首先要回答‘宇宙從哪裏來’。
“某宗教”給出了一個答案:宇宙萬物是神創造的,而這位神是獨一無二的創造者。
這個問題看來已經有了圓滿的回答,可是偏偏有些人本著‘懷疑一切’的態度死不認賬(愚公精神?),問出了諸如:‘那神又是誰創造地?’之類的問題。
“某宗教”教徒回答:神是‘自有永有’之說,把所有的漏洞全都補上了。
“可為什麽隻有神才是‘自有永有’呢?為什麽宇宙不能是‘自有永有’呢?”
“因為宇宙是神創造地。”
“可那隻是你們作為你們宗教的信仰前提,怎麽可以用來論證自己的正確性呢?這不成了循環論證麽?”
“#¥%……—*”
“某宗教” 教徒說:信就是信,你不信幹嘛問那麽多為什麽?
對於兩個同樣不可驗證、不可證明的結論,如何認定的那一個就是‘真理’呢?
至少唯物主義者一條是值得誇耀的:至少從邏輯體係的簡潔程度上講,唯物的邏輯裏刪除了一個累贅的人格化的神是一種‘優化’。在人類的所有知識邏輯體係中,簡單的最終勝出的幾率總是高於那些繁複的。
愚公生命探討2:人到哪裏去?
要回答人到哪裏去的問題,就必須先回答人從哪裏來的問題。
在“某宗教”那裏,人由神創造,蒙神恩寵,背棄神得罪,又蒙神的慷慨救贖,最終必然經由審判而回到神那裏去。(據說修煉到很高境界的高僧在圓寂時會出現的一種神秘現象,其肉身會化作一道彩虹而去,進入佛教所說的空行淨土的無量宮中。)
在唯物論那裏,每一個具體的人空手而來,空手而去,死後化為塵土重新回到萬物的演化進程中去。(在孔子那裏,未知生,焉知死?討論死後的靈魂難道有什麽意義呢? )
人總是期望肯定的答案,總是想消除未來的不確定性,所以宗教才有了存在的意義,它們告訴你死後的歸宿,使人精神上有一種寄托。
但是,如果有人告訴你他或者他的理論可以完全準確地預測明年的股票走勢,你信不信?我想你會‘懷疑’,可有人要告訴你“你死後永恒的去處”,你怎麽就那麽輕易‘信’了呢?
因為有很多的‘見證’、‘見證人’?
不!因為你接觸到了很多的‘見證’和‘見證人’,他們用同樣的聲音說話。如果你生活在另外一個環境中,聽到的是另外的‘見證’,你還會‘信’麽?
愚公生命探討3:人來世間幹什麽?
這第三個問題是教徒們最引以為豪的。因為隻有把一切歸結於一個萬能的‘創造者’,人生才有了‘目的’和意義!
神是自有永有的,人最多不過活一百二十歲,人最終都要回到神那裏去,或者進天堂,或者下地域。為什麽神要讓這麽幾百億兒子們來地球上走一遭,消耗許多能源物質,甚至還要犯下各種罪孽,然後再一並收了回去搞審判?
既然有遴選,幹嗎不直接送進歸宿了事?這毫無意義的人間之旅豈不是浪費時間浪費精力?(在人類的邏輯體係中,簡單的有更大的幾率勝出。)
“某宗教”教徒回答:神有神的主權,人無從猜測!
既然如此,何必寫那麽多書、費那麽多時間來猜測那“無從猜測”的神呢?
愚公生命探討4: ……………
………………..
愚公生命探討7138:……………
九暉靜語:愚公移山、不懈探求,固然可敬。然而有些問題,其實並不需要去依靠任何東西來解答,隻有靠自己在寧靜中抓住瞬間即逝的靈感的頓悟。
生命到底是什麽?除了碳氫氧氮等“物質的實際構成體”,生命體還有其個體的指揮體係,用來指揮“物質的實際構成體”。讓我們先探討一下生命個體的指揮體係應由什麽來構成呢?首先,既然有著指揮,那麽則應存在著一個東西在指揮下令——這一個東西起碼應是一個本能的個體意識! 但由於它同樣具有著個體性,故它亦應是運作形態之個體。總之,既然所有的生命體(包括最簡單的生命——如病毒等)皆是複雜而又有序的一種運作,那麽生命體則必然要擁有著其指揮係統——而指揮係統則必然要有著其個體意識在進行著指揮調控! 凡生命體皆必需要擁有著個體意識!!而這其實正是生命的奧秘之所在!還有,生命之指揮係統除了下指令的個體意識,則還應有著整套的傳遞信息與反饋信息的傳輸網。其個體意識形成在哪兒呢?個體意識由於能夠感知、調控、指揮整個個體,故它本身亦應當是一個完整的運作形態個體。(那麽具有大腦組織的生物其個體意識是否是腦細胞之運作形態個體呢?沒有大腦的植物呢?)
生命個體意識不是碳氫氧氮等物質,它是靈魂的一種反映嗎?
通常人們都認為:人類生命是由兩套係統組成的。第一套係統是我們的肉體,是具象的,也就是有形的,可以看的見摸的著的;第二套係統是我們的靈魂,是抽象的,也就是無形的,看不見摸不著的。在一定狀態下肉體可以離開靈魂而獨立生存(如植物人)。新的法律把人死的定義從“心死”改為“腦死”,正是基於“靈魂是人的根本”的理論。但我有我另外的生命觀。
我談一下我的生命觀,希望你過目即忘(不帶走一片雲彩),不留下一點痕跡來影響你自己對生命觀的靈感的頓悟。
如同佛教所說:法皆幻相,宇宙萬物都是虛幻的。(世間一切萬象,皆因緣所生,幻化而有。所謂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緣聚則幻有,緣散則幻無。是故古往今來一切事物,無非水月鏡花,猶如夢幻泡影,皆是石火電光,亦似過眼雲煙。身若浮泡,幻質非堅,老衰病死,苦空無常,這是必然的生滅變易的軌則,遷流而刹那不住的。)
生命不過是精神世界的投影,而生命的本質是其有自我意識的靈魂,(你可以形象地理解為生命就是那些有靈性的精神波的自我意識。)
生命中靈魂自然是屬於精神世界的一部分(也可能隻是精神世界的影像)。精神世界沒有時空,不存在消失與不消失。精神波永遠在億億個無窮的時空宇宙中不間斷地進行著超時空瞬間轉化,在任何一個確定的宇宙中不同的精神波相互作用,形成一個“虛幻的真實”。 (聯想起量子物理的 “波粒雙重性”?)
生命中沒有靈魂的物質肉體是幻覺也罷不是幻覺也罷,又有什麽意義?消失與不消失,又有什麽區別。
所以從本質上來說,生命如同佛教中所說 “不生也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
某一生命結束就象“電子遊戲結束(或某角色結束)”。精神世界可以隨心所欲再安排一切。(遊戲人生?)
可以一模一樣重新來過,也可以同一個角色升級到更高層次(輪回?僅比喻)。
如果這“遊戲、這角色”太差了,精神世界就徹底“刪除”這遊戲、這角色。創造另一個“全新的遊戲和角色”。
而對於此生命來說,形神俱散。(你原先精神波並未消失, 精神不滅. “形神俱散”僅是指精神波將重新組合塑造全新的“組合”。)
精神沒有時空,所以並沒有真正輪回的概念。( “遊戲角色、全新組合”隻是比喻)
簡單形象地說,一個人的精神是在億億無窮的精神時空宇宙中進行瞬間轉化,在任一精神宇宙形成一個“虛幻的真實”。任何一種精神的可能性都會有一個精神宇宙與之對應,而且對於“無窮的概念”,同一事件有無窮多的相類似的情景。從這個意義上,又有近似輪回的概念。
有人問為什麽感覺到輪回 “前身”的人這麽多, 而感覺到輪回 “來世”人卻很少。(印順大師在佛法概論第七章中說:“由於身心的一度崩潰,根身與情識相離而不再起,一般多不能記憶前生的經曆,弄得生不知所來,死不知所去”。但我有我自己的理解)。允許我講一個關於印地安人的傳說。(另一個童話?)
傳說哥倫坡的船隊最初到達美洲,印地安人在海邊就是看不見近在咫尺的船隊。因為在他們的精神腦海裏沒有這個印象:海上可以開來龐大的船隊。(九暉解釋:事實上我們眼睛“慧眼?”從來就沒有真正看見過任何東西,一切來源於我們的精神腦海的原有“儲存”,精神世界可以屏蔽掉某些“儲存”,例如沒有開天目,你就看不見億億個另外宇宙的人或生物宇宙就在你的咫尺間(這就是我們常聽說的:三尺之內有神靈)。天目也許並不是真正物理存在,天目隻是一種精神波的層次,你可以理解你所看到的。如果你天目未開,你的精神意識會對你周圍的東西視而不見,層次未到)
同樣五千年前的人是無法用當時的環境及語言來描述理解現在我們信息時代人的生活。(即使他的靈魂看見五千年後我們現在的生活,他也會自動屏蔽這所有看到的一切,就象印地安人不可想象有人類的船隊從天邊來,就真的看不見船隊。)
其實當我們現在的精神看見億億個其他精神宇宙在億億年以後的事,我們的精神是無法用我們現在這個宇宙的“語言文字”來“形容”所有這一切,所以我們精神會自動屏蔽那些不能描述的東西。(我們不能去接受、理解、表達我們完全不能描述的東西。就像我寫的文章,其實我還有很多“妙處難與君說” 的東西沒有寫,也沒法寫,即使寫了也難以被理解接受。)所以很少有人描述“來世”。(即使是回憶“前身”,大部分也僅限於過去的五千年,很少有超過5萬年的。想象一下5萬年對於億億個其他宇宙在億億年來說,也隻是永恒中的一刹那。所以總體來說,看見自己“前身、來世”的人還是極少數)很多人突患失憶症,有一些可能就是由於受到強烈刺激造成的。(催眠治療可能可以揭開失憶謎底。)我知道有一些特定的修煉、氣功可以用“慧眼”看見億億年以後的“來世”,由於“場景過於震撼”,經常會導致“走火入魔”,(其實人的精神病也是非常容易解釋的。)甚至立刻用自殺脫離我們現在這個宇宙。(在這裏,我不貶低、同時也真的不提倡某些誘導自殺、自焚的修煉、氣功)
在人的生命最後時刻往往會出現“回光返照”現象,(甚至昏迷幾年的人也突然思路清晰)在人世的種種恩怨情仇刹那間劃過腦海、終於完全明了宇宙真諦的心靈讓絕大多數人都“欲語還休”。(其實我們隻要去細細思考“回光返照”現象,就可以部分地理解“精神主導世界”。)
(從精神意識的世界,通過結構、能量,透射出我們宇宙的實相。所以宇宙間隻有“意識、結構、能量”,我們所見的一切,都是在意識的基礎上結構加能量的幻化,而意識就是靈、就是“道”,佛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正是指出了宇宙的本質,宇宙萬物都是“能量、結構、意識”的產物,任何物質的東西都不是永恒的,而是幻化出來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一片樹葉凋零了,最後消失了,它沒有變成另一個物質,而是回歸到了能量的汪洋大海。與其說 “物質不滅定理”不如說是“能量不滅定理”)
生命不過是虛幻的意識、精神波的某種形式的展示,(其興也勃、其亡也忽)不說也罷?
人生的劇本早已經寫好,隻是不能偷看。
生命是真實的或虛幻,有區別嗎?
一件事情(例如:生命)可以按時間順序分為開始,中間過程,結束。如果開始和結束早已確定,無法更改。 那麽,中間的過程是否還重要? 一件事情的開始有一個起因,結束有一個結果, 開始和結束之間有一個中間過程。如果起因和結果是由外因造成,不可以被中間的過程所改變,那麽,中間的過程是否還重要?如果結果根本無法改變,中間的過程當然可以不重要。因為無論怎麽做,也改變不了什麽。這一句話從表麵上看,無可菲薄。可以說當開始和結束早已確定,無法更改時,中間的過程已經不再重要。
生命就是這種開始和結束都無法改變的中間過程。生命的開始是一種無奈,它並不為生命的中間過程所影響。生命的結束是另一種無奈,生命的中間過程隻能略微減緩它的發生,但是生命終究會結束,生命的中間過程根本無力阻止。人既改變不了生命的開始,也改變不了生命的結束。人注定了生死,中間的生命過程根本就改變不了什麽。
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 生和死是互相存在的兩個方麵,有其中任一個存在,就必有另一個存在。生命太過絢麗,其中的偶然性遠大於必然性。而死亡太過寂寥,其中的偶然性永遠為零,必然性為無窮。死亡是一種永恒。生的愉悅,死的恐慌,與生俱來,無可遁避。
活著既改變不了生,也改變不了死。那麽生活的意義是什麽?任何一個生活的目標隻在生命的中間過程有意義,它無法跨躍生死。任何一個生活的意義也隻在生命的中間過程有效,當它跨躍了生死的界限,就隻能成為一個無意義的願望。人活著似乎並沒有什麽真正的目的,隻不過,你真的認為:有目標的生活總比沒有目標的生活好?有意義的生活總比沒有意義的生活好?生命, 總是無法勘透生死。
所有的結局都已寫好
所有的淚水也都已啟程
卻忽然忘記了
是這樣的一個開始
在那個,古老的,不再回來的夏天
無論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輕的你隻如雲影掠過
而你微笑的麵容極淺極淺
逐漸陰沒在日落的群嵐
---------選自席幕容“注定的結局”
其實如果生命是真實,反而會更顯得虛幻!
也就是說:如果生命是真實,從本質上來說是根本毫無意義的。
所以億萬年的“進化”,所有的物種都應該自然傾向於:無為而亡。
除非在這真實生命的後麵有我們看不見的虛幻的精神靈魂在主宰一切。
九暉生命:我覺得是一種神秘力量在我們的精神靈魂中(不是基因中)加入了生存的信念。
(順便提一下宗教存在的一個理由。既然生活的目標如此單薄,生命的意義如此孱弱,人生如此無助,所以就有了哲學。人類的哲學一直和宗教有著密切的關聯,神明與靈魂是古代哲學的重要組成部位。宗教重新詮釋了人生,賦予了人生新的涵義。它將生命的開始和終止向前向後無限推展,生命再也不僅限於短短的可數的幾十年。死亡隻是另一個開始。人死之後,肉體的滅亡和腐爛,是顯而易見,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宗教的理論如果簡單地把肉體也當作永恒的一部分,那麽就很容易產生謬論,從而不為它人所接受。生命的永恒與肉體的產生,生長,衰老,滅亡,分解,必須分割開來。必須要引入另一種東西,它不為肉體所感觸,但存在於肉體之中;不隨肉體的滅亡而消滅,能將人的性格,知識,記憶,道德延續至永遠;不具形體和顏色,卻包括肉體中智慧的各個因素;最為重要的是,它將生命的開始,生命的中間過程以及生命的結束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讓三者之間形成因果關係,再也不是互不影響的三部分。這,就是靈魂。
靈魂理論的創造是人類進化的一個進步。這應該是智慧進化的一種必然現象。如果生命的中間過程與生命的開始和結束無關,那麽勢必要有靈魂理論的出現。在宇宙中,任何可能存在的智慧,隻要其經曆產生,發展,繁衍,滅亡,在其思維進化到一定階段,必然會有精神靈魂理論的出現。
顯然宗教本質上不是來源於理性,宗教的來源的確有很大程度來源於對死亡後永恒未來的恐懼和未知。但我並不想來貶低任何宗教。有很多事是異途同歸:我通過科學、理性、邏輯推出精神靈魂;宗教通過心理引導創造了精神靈魂)
既然生命是虛幻,那麽活著還有什麽意義?
至少有二點,值得我們去活著並思考。
其一:也許我們生命本身就是精神世界的最重要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精神世界的影像,(即使是影像,也是有智慧創造和自我意識的影像。)
如果真的是這樣,我們心靈的也是屬於那萬能的力量。(眾生都具佛心。)。我們自己可以“隨心所欲”。(因為所有的一切都是屬於神秘未知智慧無邊的力量的精神世界,隨著精神的超時空波動,精神的無窮多個可能使精神世界可以產生無窮的宇宙影像,你所感受到人類宇宙世界隻是這精神世界“精神波”無窮個精神宇宙影像之一。)
斯坦福大學教授 Dr. William Tiller在“WHAT THE BLEEP DO WE KNOW?!”中用下麵的話來暗示生命的意義:
因為他們不相信他們能做到,所以也就真的變成真的做不到。
如果你相信你生命的各種本質....那麽你能在水上行走,那會發生嗎?
當我們思考的時候,我們把現實想的比現實的本質更具體實在。所以我們變得愚笨。在同樣的現實麵前都變得愚笨。因為如果現實是具體的、實在的、可見的,那我就是微不足道的,我不能真正改變什麽。
但如果現實隻是我的可能性---意識本身的可能性,那麽問題馬上就來了,我們怎麽來改變。我們怎麽使現實變得更好?我們怎麽使現實變得更快樂?你知道我們的想象力可以延伸多遠嗎?
根據以前的觀念,我不能改變任何事...
因為在現實裏我不擔任什麽角色,現實已經在那兒了,物體根據自己固有的規則運動,數學原理決定了物體在指定位置的運動狀態。我,隻是旁觀者,不起什麽作用。
在新的觀念裏,數學原理能帶給我們一些新東西。它讓我們有可能去設想這些運動,但它並不能把我的設想變為實際的體驗。我隻能選擇體驗
因此,按照字麵含義講,我創造了我自己的現實。聽起來就像某些新機構的誇誇奇談,沒有任何物理學上的依據。可量子物理就是這樣告訴我們的。
積極思維,通常意味著,我有一小塊積極思維,要覆蓋住整個一大塊消極思維,所以這樣的積極思維不是真的積極思維。那隻是我們的消極思維偽裝的。
佛教的“萬法唯心造” 也就是你創造你自己的實相 。我們都是自己命運的主宰,我們不必受外界任何權威的擺布,不能再怨天尤人,而必須對自己的一切負起責任。外界的一切,隻是我們內心世界的投射,我們在此“自編、自導、自演”一出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的好戲。
所以你有你存在的意義,即使你隻是精神的波動或精神世界的影像。
如果生命是魔幻,請把魔杖給我。
佛經的“眾生都具佛心”描述佛隻是啟蒙教師,稱“人天導師”。《經藏》中說:“自己是自己的救星,除自己別無救星。..... “芸芸眾生,旨能成佛”。萬物有靈!
《易傳》雲:“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也就是這個意思。 人本身也是神,佛祖說人人都有佛性,隻是由於對物界的迷戀和執著,人的神性在生活中迷失了,許多人認為仿佛隻有物質的、有形的、有限的東西才是真實的,而實際上這種物質性的世界恰恰是不斷在衰退著的,隻有永恒精神的世界才是生命的根。
物理學上,宇宙是無邊無際的,但每一點都是宇宙中心。而每個人的內心的佛性不也讓自己都成為靈魂之海的中心。
還記得那“蝴蝶效應”?其實每個人都是那有著魔力翅膀的蝴蝶,每個人的一舉一動都可能使世界變得不一樣。對於這個世界我們無法置身事外,也無法孤立局部的現象......
還記得那“夢想成真”?:“如果上帝真的有骰子,他讓我們自己擲。”
其二:我從女兒Jasmine的網絡電子遊戲“角色扮演”(role playing game)中突然得來了一種靈感。
即使你隻是精神的波動或精神的影像,你仍然可以有“沸騰多彩的生活”。
多少人沉綿於網絡情感,甚至還有虛幻網絡家庭。
網絡虛幻中,多少夢想與激情,多少期盼與寄托……
九暉人生:我珍惜今生,但我更向往另一個更高的境界。
今生太短太美好。
珍惜並享受生命,即使是虛幻的。(Treasure and enjoy life, even it not real.)
佳期如夢
佳期如夢,美夢成真。
追求自己夢想也是一種信仰.
我信仰所有的一切都源於一種未知神秘精神力量。(事實上除了感悟,沒有任何語言可以來表達、描述這種未知精神力量。如果一定要我去描述,隻能近似地把這種未知精神力量比喻成“類似超光速的沒有時空概念的精神波的海洋”。甚至可以認為類似於佛教的‘阿賴耶識’境界或者就是那無所不在萬能至高的上帝的天國。) (九暉信仰一)
而人類的宇宙隻是這未知精神波動的一部分(或是精神世界的影像),所以人類所感知的這個世界完全是虛幻的 (九暉信仰二)
黑格爾哲學裏的一句話:冥冥世界中存在著一個絕對精神,自然和人類的曆史隻是這一絕對精神的外現。
所有的理論和信仰都是“不可論證”。(這裏”不可論證”決不是貶義詞,我自己的精神世界理論也是屬於完全的”不可論證”.)
而且有些宗教論證的依據往往都是過去發生的無從考證的神跡,而且這些神跡本身就是屬於信仰的一部分。
我們經常會遇見很多“自我循環論證”的信仰。例如:
a.“某某黨”因根據自己的黨章而自我定義為是中國唯一的“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文化的代表,人民的代表”。
b. 如果中國人要選擇 “能代表和領導”中國的“先進的信仰或政黨“:
c. 那麽根據“某某黨”自己的黨章,就可以自稱自己黨是唯一選擇。
同樣的循環論證也出現在某宗教。
a. 例如說某本書是按照神的旨意來寫的,傳達神的聲音。
b. 用信仰的虔誠心去相信 “這本書裏的故事的真實性、神跡”。如:約翰福音中所記載的七個神跡,諸如垂死的兒子、跛子得醫治、瞎子能看見等等。
c. 然後用“神跡的真實性”去證明神的存在和偉大。
從我的角度,我不想去貶低任何信仰。但我覺得如果信仰是“不可論證”,就不要再去“畫蛇添足”地“佐證”。(你完全可以不去論證宗教信仰,但你如果一定試圖去論證,反而應該是在論證過程中不引用任何“自己的黨章或聖經” 中的任何話,隻引用非宗教性的學科,如物理學、生物學、邏輯學等等。 )
我並不想去肯定或否認那些神跡。任何人都可以憑著信仰去相信某些神跡是真的,但決不能憑著信仰先一口咬定這些無從考證的神跡是真的,再以此為基礎去循環證明信仰。
“九暉論證”:如果真的想嚴謹地論證某一信仰,要注意二點
1. 引用的證據應與此信仰無關。
2. 這些證據是此時此刻可以被感知和認可的。
例如要證明上帝,你不能引用與上帝密切相關的聖經、神跡,而隻能引用非宗教性的學科,如:量子物理、生物基因、概率計算等。
同時相比那些無從考證的神跡,人們更傾向於去相信我們身邊可以觸摸到的量子物理、生物基因、概率計算。我們此時此刻的電腦和internet與量子物理密不可分、我們此時此刻的身體內DNA雙螺旋基因密碼還在不斷複製、我們每時每刻都離不開計算、概率、邏輯(並不是隻有保險公司和賭博公司才需要概率計算。)
宗教信仰和科學有融合、統一的時候?
當宗教能夠深切反省自身的缺陷時,它必然會重新用科學的語境重新詮釋教義;同時當科學發現必須重視宗教直覺的科學含義時,它會毫不遲疑的調整自己的研究角度,如此宗教和科學將會意識到原來他們之間的目標是一樣的。異途同歸。
九暉認為科學和宗教的匯合是不可避免的,而這種匯合將在對人類心靈的科學發現上達到最高點。甚至有可能人類會發現:物質的身體有一組人類DNA基因組,而精神性的靈魂也可能有一組類似“DNA似的精神性的”基因組,而了解精神性的基因組比了解物質性的基因組更難,因為精神性的基因組是物質性基因組的起因和源泉,而物質性的基因組隻是精神性基因組的感知器。
九暉之信仰原則1:可以反對某一信仰,但在任何情況下不能全盤否定。(例如不讚成進化論的我可以說“進化論可能是錯的”,但我不能說“進化論一定是錯的”。)
九暉之信仰原則2:不必去證明信仰。(其實了解休漠和培根的哲學分歧的人是很容易理解我的觀點。)
假如要告訴四百年前的原始森林裏的人,眼前的空明中存在著電磁波,而且億萬年都存在,電磁波裏有億萬人在通過手機說話,還可以在電磁波裏跨過大洋打籃球足球。倘若原始森林裏的人沒有語言文字, 更沒有數學物理,那麽信仰就是唯一的解答,而且不需要證明。( 定義: 九暉公理二)
19世紀末,絕大多數學者都認為科學的“語言文字”已經解釋了幾乎所有的問題,除了幾個小問題,如“光速問題”。在隨後的新世紀,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引發了科技界新一輪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是從那幾個小問題,擴展了多少科學的“語言文字”,使以前的絕大多數人看起來象“半文盲”。
難道我們現在真的有“語言文字”了嗎?那種可以解釋未知神秘精神力量的“語言文字”?
或許對於可以解釋未知神秘精神力量的“語言文字”,我們還幾乎是“文盲”。
有人說中國是一個缺乏信仰的民族,但我卻說每個人都會有信仰。
如果某一個人說“沒有什麽可以相信”,那麽他的信仰就是:相信“沒有什麽可以相信”。
信仰這個詞,從字麵上理解有兩個含義:一是“信”,相信,信心,二是“仰”,仰望。在無神論那裏,“信”的是這個世界無需一個特別的“神”來作為創造者,“仰望”的是大自然的浩瀚廣袤,精巧絕倫。在形形色色的宗教中,“信”的是人的命運由“神或神秘未知的力量”做主,“仰望”的是神的超自然的大能。
對於這篇“九暉”文章的讀者,我隻是希望徹底打破了所有唯物主義留給人們的一切常識:宇宙、進化、生命、因果、邏輯。(盡管我表達了我自己的“精神世界”的信仰,這隻是我個人的信念。)但我並不想也不能強加任何信仰作為最終解釋答案。
信仰不需要證明,隻需要靈感的直覺。如果沒有靈感的直覺,鐵的事實放在你麵前,你都會“熟視無睹”,永遠無法參透、感悟。
對於信仰來說, 哪怕從物理、生物、邏輯、理性的上萬個證據的暗示都趕不上自己的靈感的頓悟。
感悟、頓悟談何容易。千千萬萬修行人,數十年古佛青燈禪坐苦思,多少世辛勤磨練矢誌不改…….
密宗通過不世之密累世苦修,在苦行中尋求佛,在經咒中尋找性,在密法中練功能,達賴班禪法王活佛等累次轉世,依舊在苦苦尋覓,盼望當年授記預言的時刻。
九暉頓悟:相較於苦行、苦修,我覺得頓悟的發生往往更應該是瞬間而又隨意的。如在讀一本好書時撥動心弦:言語道斷、直指人心。如當徜徉在大自然時恍然開悟:花開見性、雲去入空。
若求知者善以自然為書,則天地山水、風花雪月、禽獸草木處處藏有真知,隱顯自在其中。
或有得之者在機緣,或有失之者在根器。
九暉公理一: 理論上成立的並不一定存在.
九暉公理二: 不能證明的事情可能存在.
九暉信仰二: 人類所感知的這個世界完全是虛幻的,是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不奢望別人接受我這些“荒誕”的公理和信仰,其實我自己也不能勾畫出一個完整詳細的“圖片”。我隻是盡量清晰地去闡明,每個人自己去判斷對錯。
常說“人間自有公論”, “自有公論”沒錯,但不一定在“人間”。
天涯倦旅、擁衾誰語。高山流水、孤雲獨去。
九暉之信仰闡述:即使我不能全麵闡明“精神世界的信仰”,我們也可以通過某個角度去認識到“精神世界”的存在。(就象我女兒能通過用微波爐加熱食物這個角度認識到“微波”的存在,即使她不能全麵闡明“微波的電磁理論”。)
我是學物理的,而且我不是任何的教徒。(相反我有經過三十多年的無神論的熏陶),我不奢望僅憑著我這篇隨筆,就能把一個人幾十年形成的唯物思想體係一下子扭轉過來。但我希望我能中立清晰嚴謹易懂地去描述我對物理、生物、邏輯和理性的一些觀點。希望這些觀點可以“拆除某些藩籬”,使人能夠謙卑地去麵對充滿無窮奧秘的大自然。
進而讓人可以從另一個新的角度更深一步去思考。
真正的生命樂趣不在於已知的....
而在於未知
信仰下,宇宙時空是多麽渺小。也許你自己就是那無所不包的精神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那精神信仰的明月,你自己可以掌控一切。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信仰是“心中的日月”。
天和月,你都可以隨時觸及,也許你自己本身就是那精神,也許你自己本身就是那 “天和月”。
海上升明月。
我有我自己的對“未知力量”的信仰,
如果這不能稱為宗教。
我並不是任何宗教的教徒。 I would rather be a seeker than a believer。
我尊重所有宗教,存在即合理。
中立客觀,這是我寫的這篇文章的原則之一。(事實上我並不可能真正做到中立客觀,我會不自覺地受自己信仰和寧靜程度的影響,我隻能保證我已盡力去做好。)
中國的宗教,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你可以用任意一種方式來解釋世界:
周易八卦,風水陰陽,儒法道,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甚至唯物主義也都可以認為是某一形式的宗教。)
且不說儒之修身養性、法之變革重勢、道之無為逍遙同出春秋戰國。
世界三個最主要的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也都是互通有無.
其實在“大方廣佛華嚴經”中暗示基督耶穌是某一層次的佛,後來自立門戶。
同樣伊斯蘭的《可蘭經》中竟然六位最重要先知,除穆罕默德之外,其餘亞當、挪亞、亞伯拉罕、摩西、耶穌等都是《聖經》中的人物。伊斯蘭教也尊敬耶穌,相信他是童女所生。(順便提一句,與我的“精神波”信仰相比,各種宗教裏人格化的東西太多了,尤其是最關鍵的決定性的力量給賦予了上帝、安拉等等人格化的形象。當然這對於在普通民眾中推廣有幫助。)
很多人覺得基督教這一“唯我獨真”、否定別的宗教的神的教義不夠包容。
其實基督教派Unitarianism認為所有宗教都相容,都有最基本的三個共同點。
如果所有一切都是精神世界來的,那麽所有宗教源出一們,精神。
宗教多多少少解釋或暗示了宇宙的真相。其實透過外表,不同的宗教在信奉和表達同一件事:去接受我們無法感知的“未知而又無邊的力量”。
盡管九暉的“未知而又廣大無邊的力量、精神世界” 也具有“唯一、無定形、中性、無明、公正、仁慈、全能、智慧等等類似宗教的特征”,但那並不完全是上帝或佛‘阿賴耶識’等等。
我的那種信仰並不可以自動轉化為上帝、安拉、佛祖。這種信仰轉化是因人而異、智者見智。
可以認為九暉的“未知而又無邊的精神力量”就是哲學上討論的“本體”。
本體,又稱宇宙本體,指的是萬化的根源、萬物所由來、宇宙最基本的原動力,是宇宙與人生同來共有的根源和本質。本體是“一切萬有”、“宇宙意識”、“生命力”、“能量”的一切源頭。本體:本來就有、無形無相、不生不滅、不來不去 。而宇宙中的一切的一切,所有的萬物,包括精神、靈魂、心靈等等的一切,都是屬於那“本體的浩瀚海洋”的一滴水珠。
在無時間無空間性中,本體寂然不動時,是孕含萬有的“空”,它的創造力和夢化成了現象界。而我們那純心靈的部分進入到肉體,來體驗物質實相,心靈是不滅的本體,宇宙是“如幻如化”的現象。
各學派宗(教)派對本體的稱呼各異。佛家稱之為真如、法性、真如性海,如來藏、正法眼藏、本來麵目、‘阿賴耶識’等;易經稱之為元、乾元,儒家稱之為天、命、天命、仁、明德、至善、天理等;道家稱之為道、一、無極、眾妙之門等;西方哲學稱之為絕對真理、絕對理念、絕對精神、世界精神等等。盡管各宗教對本體的稱呼各異,但九暉認為其實本質上是在表達同一件事。( 就“未知而又無邊的力量 ”, 九暉比較傾向於用佛教的‘阿賴耶識’境界來描述。)
例如我用“九暉之海”來闡述“佛教”和“基督教”其實是在表達同一件事(“基督教”和“佛教”的區別隻不過是表達的“側重點不同、理解的角度不同”)。
在“佛教”裏,眾生皆有靈性。
每一滴水都代表了“靈性精神”, 萬物有靈,人和萬千生物都有水,本質上屬於“水的精神海洋”。(“九暉之海”之水版)
在“基督教”裏上帝是唯一的真神,廣袤無邊。
如同千川匯集成唯一的浩瀚的“水的精神海洋”,廣袤無邊。(“九暉之海”之海洋版)
“佛教” 側重於精神在個體上的奇妙和覺悟。(水存在於每一個角落,水就是那精神、就是那靈性佛心,“眾生都具佛心”,億億滴水就構成精神的“九暉之海”)
千江有水千江月
“基督教”側重於總體精神的偉大和唯一。(整個精神世界就是一個水的海洋,廣袤、唯一、萬能的“九暉之海”就是上帝)
萬裏無雲萬裏天
雖然我不是佛教徒,但就教義上來說,佛教之“眾生佛心” ,“色即是空”, “唯識學”, “涅盤靜寂”,似乎更接近我所描述的信仰。 (在附錄六 讓我們來看“佛教的宇宙人生”。) 但基督教也有明顯優於佛教的地方。
我尊重基督教和佛教,其各有側重優勢。
相對於基督教的戒律和順從,佛教講究“戒定慧”,慧,不是盲目的順從接受,而是強調根據自己的清晰嚴謹的理智邏輯、推理判斷,來達到“頓悟”。
相對於佛教的萬物“五蘊所合”, 基督教的至高無上智慧萬能的上帝就更能解釋生命DNA的精妙絕倫,不是隨意所合,而是經過智慧的設計。
宗教的差異,僅是側重點、理解角度、地理、時代、語言、環境等的差異。
所以你信了這個宗教而不信那個,隻是一個“緣”字。
我覺得所有宗教都在用不同方式向人們表達同一件事(萬教歸一)。對有些人,你可以用聖經,上帝等語言去溝通, 對另外一些人,你可以用佛祖、菩提等語言去傳遞,而對中國的很多人,我覺得用量子物理學、天體物理學、基因工程學、分子生物學、邏輯推理、理性哲學等語言來交流則更有效更有啟發性。
這篇隨筆隻是想通過量子學、天體學、基因、分子生物、邏輯、推理等等來徹徹底底推翻人們現有思維中的很多所謂“常識”,諸如:宇宙是自然的、生物是進化的、物質是存在的,精神是附屬的、生命是有限的…..通過拆除很多箍禁人們思維的“藩籬”,來讓人們自由地去尋找真理…..
真理也許是周易八卦,伊斯蘭、基督教,儒、道,也許是佛教,也許……
其實這篇 “九暉”文章完全可以當作是所有唯物主義者走向宗教信仰的的基礎和引導。文章的“理性超然”,源於其“邏輯、科學、中立、客觀”。
所有的宗教都一樣,除了給你信仰與寄托,更重要的是讓你去探索宇宙生命真相,並最終大徹大悟., 靠近更高的境界。
如把精力化在那些不相關的地方,舍本求末。
有些宗教刻意貶低另外的宗教(甚至同們不同派都水火不容),有些宗教花費較多精力去考證經文裏的某個人物或事的真實性(如哪一天哪一秒出生。其實Basically 所有宗教、信仰都是不可證的)。個別教派曲解教義、對抗政治。(“忍”字在哪裏?佛教一貫把磨難忍耐當成一種修煉。苦締中之八苦,集締便謂之因緣。釋迦的“十二因緣”說明人有痛苦一切皆起源於“無明”(Avija)。通過修行,嚴格自律、修養得救,把“無明”除掉,就除掉一切痛苦,不會再生、再死。)
“佛陀”就是“醒悟”或“徹悟”的意思。人何時能放下一切、大徹大悟?
“頓悟”是佛教的入門。
與其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不如說“立地成佛,放下屠刀”。 先頓悟、再修行。
頓悟、感悟、醒悟、徹悟談何容易,更何況人有天生的惰性。
通常人可分為三種:第一種唯物主義者,第二種唯心主義者,第三種“什麽都不想”的空白者。(惰性?)
九暉贈語:如果你很冷靜地循著文章中理性邏輯的腳步,你自己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出“唯物主義是絕對荒謬的”。那麽你就有二個選擇,要麽你可以做“什麽都不想“的空白者,要麽你去抓住理性和靈感交匯的閃光,尋找自己的宗教和信仰。
“空亦是色”,駝鳥一生都在奔跑 , 它是動物,它不會寧靜,它不會問也無需去問“為什麽….?”
它最拿手的就是把頭埋在沙子裏,逃避最重要的問題。
它就是那第三種“什麽都不想”的空白者。
人類區別與動物,是因為人類會用自我意識去思考那些深邃深刻的問題。(例如思考我究竟是誰?我除了物質的軀體外是否還有靈魂?我的軀體和靈魂從哪裏來?又到哪裏去,是否有一種永恒萬能的存在等等,………..對未知的探索是從古至今人們心底裏最大的夢想。)
作為人,獨自漫步在靜寂深邃的星空下,是否都應該自問一句:為什麽….?
無論你現在的生活是苦難困惑或舒適多彩,拚搏激昂或恬靜怡然.
康德說過:“有兩件事使我愈來愈感到害怕:第一是閃著星光的天空,第二是在我心裏說話的良心。”
神秘的大自然,是那未知力量安放在天空下每一個人心裏的靈啟。
所有的宗教、信仰都在共同思考探求。(本質上都是在表述和靠近那精神世界)。
天空下,我們都應有共同的探求,共同的祈禱。
天涯共此時。
我們研究了宇宙、生命、物質,(包括量子學 “非因果” 的概率與牛頓力學的“因果”的精確),進而感知到精神世界才是生命的本質。
“九暉人生”:如果物質隻是一種概率,生命不過是一種態度。
所有的宗教都在引導你產生信仰的頓悟。
但同時又引導我們如何去更好麵對這個塵世。
那就是用更超然地態度去麵對這生命和世界,不要沉綿於因果、不要執著。
有因果才有執著,有執著才有忿恨惱悔,才會走向凶惡犯罪。
其實人都是有罪的。誰能說自己沒有罪,更不要把自己的罪全部怪罪於因果。
我是一個有罪的人,我承擔所有責任。(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氣承認這一點)。
在聖經“雅四17”中寫到: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在這種意義上,應該做的不去做,就是罪。還有:你這一生有沒有發過怒?Dr. K. C. Lam 也引據聖經,精辟地指出:發怒就是犯罪。
其實從那無邊的永恒的精神世界來看,所有人的罪都沒有什麽區別。
佛教的緣起論,萬物皆由因緣所生。我們感知的世界也似乎全部因果相連。
真的是這樣嗎?更深一層,信不信因果有區別嗎?
有人不承認因果。他們設想人在一張紙上按固定間隔打上圓孔。同時設想有一群永遠生活在這張紙上的短命的二維的動物,他們會說他們的物理定理是:圓孔永遠是按固定間隔出現的,其固定間隔值他們定義為“萬有絕對常數。”(有沒有讓你聯想起萬有引力常數G)。因此作為二維的動物的他們,按固定間隔,按因果,可以不斷精確發現前麵的圓孔,並神奇預測到後麵出現的圓孔。(有沒有讓你聯想起人類按萬有引力,按因果,連續精確神奇地發現天王星,海王星,閻王星)。
但從三維世界看,那有規律的符合“萬有常數”的固定間隔的圓孔完全是人的意識的隨機。今年按固定間隔打上圓孔,明年可以亂作一團。“萬有常數”完全是毫無因果的更高精神層次的隨機思維脈動。(事實上絕大部分“物理常數”毫無因果可言,更沒有任何道理,沒有人能解釋某“物理常數”為何是這樣一個數值。例如提丟斯定則Titius-Bode law,。1766年﹐德國天文學家提丟斯發現:取一個數列:0、1、2、4、8、16、32、64,在每個數上乘 3 加 4,再用得到的數除以 10,結果就是各大行星離太陽的平均距離。提丟斯數列的產生沒有任何道理,為何對數列乘 3 加 4?或為何不是對數列乘1 3 加 14? 提丟斯隻是憑著靈感硬湊出了一個法則來試圖表達太陽係前六顆行星的距離間隔。很快在1781年F•W赫歇耳發現了天王星,這太陽係的第七顆行星差不多恰好處在提丟斯定則所預言的軌道上。 但同時提丟斯定則表明在火星與木星之間,距離太陽2.8天文單位處還應該有一個大行星,但當時此天體並沒有發現。無數天文學家把目光投向了火星和木星之間迷一樣的空間,終於在1801年﹐意大利天文學家皮亞齊果然在這個距離上發現了穀神星 Ceres,後來又相繼發現了智神星、婚神星和灶神星等等,這些行星因為個頭小被稱作小行星,這就是小行星帶。科學家們傾向認為這一有50多萬顆小行星帶,是此軌道上原有一顆大行星,在天文災難中破碎了。提丟斯數列完全是一個毫無因果的靠靈感想象並奇跡般地硬拚湊出來的法則,提丟斯-波德定則到底有何哲學意義呢?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已漸漸淡忘了它……..我們永遠知其所以,不知其所以然。九暉覺得提丟斯在無意中感悟到更高精神世界中的一個密碼、一個隨機的精神世界的脈動。)
從六維世界的角度看,我們就象那些二維的動物。(甚至還不如)。
另外這不相信因果的例子還可以看到人的意識,對於二維的動物,我們人就是那“一個未知神秘無邊智慧永恒超然的力量”。
如果我們相信因果,我們有沒有想過無限的因果鏈。無限的概念是沒有真正的前者和後者,所以也就無法追究真正的因果。(冤無頭,債無主,跑得了和尚也跑了廟)。如果說因果鏈是有限的,那麽那“水窮處”在哪裏?如何解釋“水窮處”的那第一個因和第一因果?第一個因和第一因果是沒有其他的原因的。如果有一件事物是完全沒有其他原因也不需要其他原因,我們除了頓悟和信仰外是完全無法感知和理解的,那又是什麽呢?(那不就是在指“一個未知神秘無邊智慧永恒超然的力量”。)
“九暉無限”:
如果精神靈魂是無限的,人世間再輝煌的事也是毫無意義的。
從“無限”看: 任何的經曆都可能再發生。
但再輝煌的事跟“無限”比,也是滄海一粟。
所以任何的因果跟“無限”比,都是沒有意義的。
無論你相信因果與否,結果卻是異途同歸,都引向了未知的精神世界。所以信不信因果本質上毫無區別。
你來不來都一樣,竟感覺
每朵蓮都像你
尤其隔著黃昏,隔著這樣的細雨
永恒,刹那,刹那,永恒
等你,在時間之外
在時間之內,等你,在刹那,在永恒。
(選自餘光中的詩:等你,在雨中)
行到水窮處是我們感知的終結,坐看雲起時,你需要徹底換一個角度和方式去頓悟,不是繼續向下看水,而是向著上天“冥想”。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活水就是那種冥想的精神活靈。
因果執著,讓人內心不平、憤世忌俗、怨恨、發怒、報複、戰爭…….。
如果根本沒有因果,你就沒有責怪的對象。如果一切都是因果,你又何必要去責怪。(人世間的一切怨恨都是無謂的:一切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一切合理都寓於存在之中。如同基督教所說:每件事都是你的靈魂召來你自己身邊的,在宇宙裏沒有巧合,神在所有的路途上。)
在人生的路上,一方麵我們清楚已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是因緣因果,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心平寬容地接受所有已發生的結果。另一方麵我們又清楚追究因果終將是毫無意義的,在本質上我們完全不需要尋根刨底去爭個究竟,不要再去計較誰對誰錯。
其實這一章最關鍵的是:在那“水窮處”,那一切的一切的一切的最初始的原因是什麽?如果真的有第一因果,那未知的神秘力量創造宇宙的原因目的是什麽?, 同時創造生命的原因目的又是什麽?(除非這宇宙隻是影像…..)
行到水窮處
信不信因果,最終都還是到了那“水窮處”的不屬於我們世界的神秘未知無所不包的精神範疇。
因果、執著、忿恨、…….其實又有什麽意義?(如果真有意義的話,不過是我們常說的“人在做,天在看”。)
在這個世界,你真正最需要做什麽?你會感受到生老病死,傷痛困惑,你會需要去真正溫柔地關愛和被愛…..在轟轟烈烈後趨於寧靜時,你是否需要去感悟、去頓悟宇宙生命的真締。
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懂得如何能覺悟、頓悟。
覺悟,“悟”字,乃“吾”+“心”,“覺”字,含“見”,覺悟乃“見我心!”
靜能生慧,動則神昏。其實要檢驗自己是否能覺悟、頓悟,首先要檢驗自己能否達到真正寧靜。
你可以在一個夜晚,風清月高,放下一切凡塵,靜靜地坐著,既不看外界,也不冥想,隻是淡定,慢慢試著去傾聽自己的內心深處的聲音、去傾聽宇宙那遙遠的天籟…….
“水靜則清,人靜則靈”。 心靜意自流,寧靜是如此美麗奇妙。當我們寧靜禪定、回照丹心,在一種寂靜的觀照中,我們真的可以發現我們自己的靈性世界。一旦我們頓見真如,進入了那種澄明的境界,我們的靈性就複活了。
通過寧靜我們自己也就成為“精神”,從而也將獲得一種超越性的自由和自在。(佛就是通過入靜、禪定,最終覺悟,佛教在人世間最高的狀態就是“涅盤靜寂”)
愛因斯坦回憶到:因為智力發育較晚,三歲還不會說話,小時候就體驗到孤獨寂寞。(給我一個空間,沒有人走過,感覺到自己被冷落;給我一段時間,沒有人曾經愛過,再一次體會寂寞。)但這種的孤獨寂寞卻給他帶來了心境的寧靜。當他專注思考一個問題時,可以拋開一切,無論是周圍環境的噪雜或傳統觀念的束縛。
佛經所講“性體空寂”中的“寂”,就是清靜至極、絲毫不染,就是禪定寧靜。
寂寞能讓愛因斯坦更好感受寧靜,在寧靜中真正傾聽到內心深處靈性的呼喚。為追求宇宙真締,愛因斯坦寧願享受寂寞。“愛上你等於愛上寂寞”
享受寂寞,需要的是一種心境的淡然;一種胸懷的寬廣;一種超凡脫俗的氣量。 心靜則神定氣爽,心靜是不為眼前的一切而動心。 心靜者雖然人置身於市井生活中,心卻遠離塵世的攪擾。卸下紛繁,找到真的自我。心靜才能享受獨自閑亭漫步,看落花流水,觀雲卷雲舒, 體會寂寞聖人那清靜無為的美妙境界。享受寂寞,在寧靜中感悟塵世的變化,從挫折中讀懂塵世中的真假,用自我的靈性築起隔離世俗的籬笆。當世界在我們麵前沉寂下來,我們才能慢慢的轉而向內自省,我們才有機會駕馭思想的飛船飛向浩瀚的星際,去尋求清新的空間。享受寂寞,其實就是在享受塵世的最高層次;就是在完善心靈的缺憾;就是在梳理我們塵世人生的哲理文章。
看著黎明前的啟明和黃昏時的日落,我能感受到黑暗與光明同在;在我感覺迷茫時,靜下心來,那種閑庭信步的感覺能使你領悟到“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的真諦;沉下身子去感悟一下寂寞,則能傾聽到時間流淌的聲音。那種滿世界空曠的境界能讓人的心境豁然開朗,讓我擺脫塵世的困惑,化解患得患失的煩惱,讓時間和空間隨意馳騁。
心靜讓生命的意識在悄然隨意流淌是仙人的品質 ,心靜是一首空靈的樂曲在你的心中自然流淌,讓生命在不知不覺中融於了道中。
寧靜可以幫助人覺悟,但同時寧靜與覺悟又相輔相成: 人在不完全覺悟和明了宇宙、生命、人生的真相的前提下幾乎無法做到心靜,就算有些人想遠離塵世、與世無爭 ,但想歸想,如果不覺悟, 心不出塵世,人隨時都會攀援外境,隨時糊塗。 人沒有認清出自己的心,煩惱和痛苦會隨時出現,這些無法根除,也就沒有“心靜”這一說了。(所以心靜對修行來說是既是最重要的一步,也是很艱難的一步)
在我們這個世界, 最高的境界是:寧靜。 慈悲、溫柔、關愛、感激、智慧、理解、寬容、謙卑都可以從寧靜中得到。隻有寧靜才可以由感悟至頓悟。
在另一個精神世界,更高層的境界我覺得是:無為、和諧……
愛因斯坦的寧靜還給他帶來謙卑。愛因斯坦的“我不過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讓我想起牛頓的“我不過是海邊撿到幾個小貝殼的小孩”。
寧靜謙卑讓我們懂得:我們隻看到海邊幾個美麗的小貝殼,但還完全不了解身邊浩瀚神秘的大海。
如果我們達不到真正的寧靜,至少讓我們感受到愛和被愛。愛也可以讓你感受到很多最高的境界。對自己,寧靜是最好的;對別人,愛是最重要。愛不是物質,但卻是永恒精神力量中的一部分。用愛去對待、去感受所有的事。(包括去感受我寫的書。)
經常在午後在家的後院那平靜碧綠的草坪前,我會輕輕合上我喜歡的那本書,再輕輕把書的封麵靠在我的嘴唇。夕陽的餘溫已隨微風散去,但心底愛的溫度卻依然暖暖的。通常那都是些不長的書,讀它卻用了我很長的時間。其實我故意讀得很慢,甚至我經常不想去讀完它,我會不斷思考、設想書中的人物接下去應該怎樣繼續生活。合上書的一刻,總有些不舍。讀到最後的幾章,淚水總是模糊視線,胸中的愛漸漸匯集成一股暖流。那些書留給我的,已經不是作者纖細的筆觸、獨特的視角……它讓我感受到的是:人生最重要的、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隻有愛。
在平常,愛的氛圍雖然溫馨,可我們總是感覺平淡。有時,甚至讓我們感到有點壓抑,讓我們產生想擺脫平靜的衝動。一旦生活突逢巨變,驚濤駭浪擊碎小舟,原本溫馨平淡的氣氛頃刻灰飛煙滅。原本相互關愛的人彼此分離、漸行漸遠。此時,愛讓我們感受的是痛苦、脆弱、無奈,平時愛的越深,此時痛苦越深......但愛是永遠不會消失的,隻要你相信!無論相愛的人們如何分離,對愛的回憶,對愛的珍視,對愛的渴望,對愛的堅定,會讓我們在分開的日子裏勇敢的長大,會讓我們彼此感到前所未有的需要,會讓無論分開多久的人們再次相聚。經曆了愛帶來的平淡、脆弱、痛苦和無奈,留下的和重逢的人們,才能更加珍視往日的愛、更加努力地去體會愛、珍惜愛。此時我們會發現,關心你的,還有那些你以為已經不再關心你的人。即使有些人離開了就不再回來,但他們的愛卻一直在我們的身邊,對他們的思念,會化作我們勇敢向前的勇氣。我們的愛雖可能無法留住我們所愛的人,但我們還是去執著的愛。愛的分離之苦,更加讓我們知道已經擁有的愛是如此珍貴。愛,讓我們知道我們並不孤單,同時我們也要用愛讓愛我們的人不再感到孤單。去愛和體會愛,用愛重新打造新的小舟,讓它載著我們,一同欣賞日出日落,一起經曆狂風暴雨,一道體會人來人往。讓逝者和遠行的人走好,讓我們從身邊留下的人愛起,隻要有愛的動力,小舟將一直向前,駛向下一個溫馨的愛的港灣。往日愛的幻境將再次出現。Cherish a hope.,dream will more likely come true.
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隻有愛。希望你能抓住它、傳遞它、放大它.........就在現在和未來的每一秒鍾。
Michael Jackson 的歌聲吟迴在我的心裏:Try to love me before you judge me.愛我信我,放愛一條生路。
也許我的觀點顯得荒誕,甚至完全不可理喻. 你不用接受也不用judge me。
偶然想起了徐誌摩的“偶然”:
我是天空裏的一片雲,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
更無須歡喜——
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是冥冥中交會的緣,讓你看見我寫的文章。卻希望你忘掉我寫的,如浮雲掠過…..
隻希望你用自己那寧靜的心去感受那稍綜即逝的靈性的跳動.
如果我們內心達不到那種可以傾聽靈性的寧靜, 至少讓我們試著用真心深深地去愛。
如果我們已經不會真正去愛,至少讓自己盡量學會寬容、慈悲、感激和謙卑。
意靜不隨流水轉,
山高豈礙孤雲去。
冰晶玉潔,如觀音靜坐於蓮花之上。
雲由心起,靜海蓮心。
坐看雲起時
結束語:
後翌射日, “九暉”而落. 很多事情都是悲劇,而悲劇是最能感染人的.
人生的結束似乎永遠是一個最大的悲劇。
隱去的“九暉”也許就是真相. (“九暉”而落, sunset)
“九暉”是在另外一個層次,象消失後美麗的落日,在我們感知不到的世界中.
很多事情並不要去刻意編造誤導,隻要隱去很多最關鍵的細節.(十暉掩九).
物理學生物學如此,同樣人生有很多最重要的事我們卻刻意不去思考。
既不能“久暉”,更不是“救暉”。我隻是從某個角度來談一些世界觀.
我不能保證我寫的、我引用的都準確,我能保證的隻是我已盡全力忠於我的中立、誠實、客觀、簡明,但其準確程度源於我內心的寧靜程度。
我這篇隨筆並不是要重點討論宇宙、進化、量子物理,更不是說教於“唯物主義、唯心主義”,我希望可以“拆除某些藩籬”,使人能夠謙卑地去麵對充滿無窮奧秘的大自然。我更是要大家感知到精神才是這宇宙、生命中最重要的,去引導那信仰的頓悟。
更重要的是我想表達:當我們用全新的觀念去重新理解這世界時,也許我們會同時去重新理解“因果、執著、忿恨”等等,(如果物質隻是一種概率,生命不過是一種態度。)進而啟示我們如何更好地寧靜麵對現實生活。
九暉,我二十五年前在上海中學少年時代的筆名.
喜歡在黃昏徜漾在綠色的校園,最愛那楓樹下…….
地球物理嚴格說物理,同時很些地質學的課有涉及到一點古生物學.
因為都是我的專業和愛好,我對物理學、生物學可以做較為粗略地描述.
在中國滾打摸爬三十多年,傷人傷己,罪不可赦。痛心疾首,痛定思痛。
楓葉國天高雲淡,但讓自己真正寧靜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沐浴在深秋晚霞的餘暉中,看著靜穆的森林後的落日,
不由想起羅素的那段關於Sunset Beauty and higher world :
A young man sees a sunset and, unable to understand or to express the emotion that it rouses in him, concludes that it must be the gateway to a world that lies beyond. It is difficult for any of us in moments of intense aesthetic experience to resist the suggestion that we are catching a glimpse of a light that shines down to us from a different realm of existence, different and, because the experience is intensely moving, in some way higher. And, though the gleams blind and dazzle, yet do they convey a hint of beauty and serenity greater than we have known or imagined. Greater too than we can describe, for language, which was invented to convey the meanings of this world, cannot readily be fitted to the uses of another.
That all great art has this power of suggesting a world beyond is undeniable. In some moods Nature shares it. There is no sky in June so blue that it does not point forward to a bluer, no sunset so beautiful that it does not waken the vision of a greater beauty, a vision which passes before it is fully glimpsed, and in passing leaves an indefinable longing and regret. But, if this world is not merely a bad joke, if, in a word, beauty means something, yet we must not seek to interpret the meaning. If we glimpse the unutterable, it is unwise to try to utter it, nor should we seek to invest with significance that which we cannot grasp. Beauty in terms of our human meanings is meaningless.
我們每個人仰望星空,是否會同樣感覺到一顆美麗的靈感流星劃過寂靜深邃的夜空,落在自己的心頭…….
蘋果並不經常落在頭上,但黑夜每天都會來臨,其實靈感每晚都如輕風拂過你的耳畔,隻是你是否聽見了她的呼喚…..
神秘的大自然,是那未知力量安放在天空下每一個人心裏的靈啟。
假設所有所有的一切都來源於精神,假設我們是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或是影像),那麽我們這個世界所有的一切疑難問題都可引刃而解, 如同佛教中的“隨心而化”的論述,精神波可以輕而易舉地創造所有一切:(哪怕概率再小、再複雜、哪怕:…..)
宇宙之複雜、生物之神奇,天使之聖潔、鬼靈之幽異,藝術之震撼、愛情之纏綿,思維之敏捷、意識之深邃,……
如果上帝真的有骰子,他讓我自己擲。如果生命是魔幻,請把魔杖給我。
想起王力宏的“心中的日月”, 也許你自己就是那“天和月。
後翌射日,隱去“九暉”,世人也許永遠隻知道十分之一的真相。但人類還是不斷在思索探求宇宙的真相。如果把隱去的“九暉”比做真相,那麽人類曆史可以簡單劃分為:
九暉之前、九暉以後 ( Human history , divided by SUNSET )
愚公生命探討1:人從哪裏來?
愚公生命探討2:人到哪裏去?
愚公生命探討3:人來世間幹什麽?
愚公生命探討4: ……………….
…………………..….
愚公生命探討7138:……………
愚公移山、不懈探求,固然可敬。然而有些問題,其實並不需要去依靠任何其他的東西,隻有靠自己在寧靜中抓住瞬間即逝的靈感的頓悟。
對於我寫的所有東西,希望你過目即忘(不帶走一片雲彩),不留下一點痕跡來影響你自己對生命觀的靈感的頓悟。
偶然想起了徐誌摩的“偶然”:
我是天空裏的一片雲,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
更無須歡喜——
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我的觀點有些顯得荒誕,有些完全不可理喻. 你不用接受也不用judge me。
隻希望你用自己那寧靜的心去感受那稍綜即逝的靈性的跳動.
給我一個空間,沒有人走過,感覺到自己被冷落;
給我一段時間,沒有人曾經愛過,再一次體會寂寞。
很多誤導並不是刻意編造了謊言,而是覆蓋或忽略了最關鍵最值得思考的部分。
因為我們總傾向於認為,這個世界早已經在那了。這種觀念已先入為主,根深蒂固。
哥白尼時代,如果試圖去質疑那根深蒂固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你將顯得多麽荒誕、你得到的隻是嘲笑,哪怕哥白尼的天文觀察清清楚楚說明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
今天,如果試圖去質疑那根深蒂固的“宇宙、生命都是真實”, 我將顯得多麽荒誕、我得到的可能隻是嘲笑,哪怕量子學清清楚楚說明:宇宙、生命都是虛幻的,所有的一切本質上都是精神。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人間自有公論”, “自有公論”沒錯,但不一定在“人間”。
God is so great, when you under what he design.
I would rather be a seeker than a believer.
愛因斯坦的偉大不僅在於他的發明,更在於他勇於承認錯的觀念,勇於去接受全新觀念。
對於信仰來說, 哪怕從物理、生物、邏輯、理性的上萬個證據的暗示都趕不上自己的靈感的瞬間頓悟.
如果某一個人說“沒有什麽可以相信”,那麽他的信仰就是:相信“沒有什麽可以相信”。
其實從那無邊的永恒的精神世界來看,所有人的罪和錯都沒有什麽區別。
宗教的差異,僅是因為地理、時代、語言、環境等的差異。
所以你信了這個宗教而不信那個,隻是一個“緣”字。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裏無雲萬裏天
世事,在虛實兩界徘徊;佛性,在若有若無之間。
如果物質隻是一種概率,生命不過是一種態度
遊戲人生?:一場遊戲一場夢?
檢驗寧靜:可以在一個夜晚,風清月高,放下一切凡塵,靜靜地坐著,既不看外界,也不冥想,隻是淡定,慢慢試著去傾聽自己的內心深處的聲音…….
慧眼:
眼之魅 -----a song by 周峰
你的眼睛看穿未來和過去
你的眼睛讓曇花看了也哭泣
你的眼睛綻放著煙花的雨
是你,看一眼不能忘
在那茫茫人海裏,你的蹤影像個謎
為了再看你一眼,我走過多少裏
想要看到我自己,在你深奧雙目裏
哪怕是短短一刹,我願意
你的眼睛像千年塞外的詩
你的眼睛散發著古樸的憂鬱
你的眼睛沉落世外的秘密
這篇隨筆隻是想通過量子學、天體學、基因、分子生物、邏輯、推理等等來徹徹底底推翻人們現有思維中的很多所謂“常識”,諸如:宇宙是自然的、生物是進化的、物質是存在的,精神是附屬的、生命是有限的…..通過拆除很多箍禁人們思維的“藩籬”,來讓人們自由地去尋找真理…..
也許是周易八卦、風水陰陽,伊斯蘭、基督教,儒、道,也許是佛教,也許……
量子世界如一棵琳琅的聖誕樹,而現實生活中我們隻能采摘、品嚐其中唯一的一顆果子,當我們伸手選擇時,這棵樹就消失,隻剩下這唯一的果子。
平行宇宙現在已被眾多天文物理學家所接受,但眾多天文物理學家現在隻是在專注於進一步研究平行宇宙由低到高的四個層次,並沒有注意到精神在此理論中的關鍵作用,所以越搞越複雜、越難理解。
如果我們把精神引入平行宇宙、膜世界等等,一切疑難都迎刃而解。簡單形象地說,所有所有的一切都是精神。
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
蟬聲沉落,蛙聲升起
一池的紅蓮如火焰,在雨中
你來不來都一樣,竟感覺
每朵蓮都象你
尤其隔著黃昏,隔著這樣的細雨
永恒,刹那,刹那,永恒
等你、,在時間之外
在時間之內,等你,在刹那,在永恒。
(我並沒有真正讀懂餘光中的這首“等你,在雨中”,但她可以用來表達我很多的複雜描述:刹那、永恒、時間之外、時間之內、來不來都一樣、造虹的雨、每朵蓮都象你、靜靜地等你、靜靜的蓮海.)
意靜不隨流水轉,山高豈礙孤雲去。
冰晶玉潔,如觀音靜坐於蓮花之上。雲由心起,靜海蓮心。
慈悲、溫柔、關愛、感激、智慧、理解、寬容、謙卑都可以從寧靜中得到。隻有寧靜才可以由感悟至頓悟。
在另一個精神世界,更高層的境界可能是:無為、和諧…
如果我們內心達不到那種可以傾聽靈性的寧靜, 至少讓我們試著用真心深深地去愛。
如果我們已經不會真正去愛,至少讓自己盡量學會寬容、慈悲、感激和謙卑。
九暉公理一: 理論上成立的並不一定存在.
九暉公理二: 不能證明的事情可能存在.
九暉信仰一: 一切都源於一種未知神秘精神力量
九暉信仰二: 人類所感知的這個世界完全是虛幻的
九暉之信仰原則1:可以反對某一信仰,但在任何情況下不能全盤否定。
九暉之信仰原則2:不必去證明信仰。
九暉量子解釋1:當你知道電子的位置,它的動量是完全不可知的、完全沒有意義的。那是因為它完全在我們感知不到的另一個層次、在無窮的宇宙中做超光速超時空運動。
九暉量子解釋2:當你知道電子的動量,它的位置是完全不可知的、完全沒有意義的,因為它以波的形式在億億個無窮的宇宙中轉換,根本沒有位置的概念。
慧眼一:什麽是可見光線:可見光線就是某種頻率的波,與蝙蝠、海豚等接受的超聲波是同一種東西,僅僅是頻率的大小差異。
慧眼二:什麽是眼睛。人的眼睛是接受某種頻率波的器官,與蝙蝠、海豚接受的超聲波的器官是完全等同的,所以蝙蝠的眼睛就是接受的超聲波的器官。
慧眼三:眼睛的位置。我們習慣地認為眼睛就是那生物外表的感受可見光線的器官(就象人與絕大多數動物)。其實既然眼睛定義為接受“某種頻率的波的器官”,那麽這器官可以在任何地方, 並不一定要在生物體的外表,甚至不需要我們通常意義上的器官。(如海豚接收聲波的器官位於它的下顎骨),
慧眼四:波的接受器:從接受波的角度,生物的眼睛與汽車裏的GPS定位接受器本質上功能是一樣的(所以汽車GPS自動定位係統被稱為汽車的眼睛)。我們不禁會問在宇宙自然之中有多少種形式的波的接受器,山川河流有波的接受器嗎?樹木花草有波的接受器嗎?人還有其他波的接受器嗎?
慧眼五:在人的兩眼之間往上一點,在鬆果體這個位置上,也有一個波的接受器,那種波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與某種物質有關的某種頻率的”波,而是我們完全無法感知的精神波。這就是人的第三隻眼睛,一個最重要的真正的慧眼。天目就是精神波的接受器。 (附錄7:天目) 。
慧眼六:通道還是中心:神秘的精神世界→以類似波的形式→借助天目→洞悉宇宙生命的所有一切。到底天目是精神世界收集人類信息的傳輸通道,還是精神世界在人類的控製中心?(我還沒有感悟到答案。我傾向欲“通道論”, 大腦才是精神波的處理、控製中心)
九暉反進化1: 父子可能相似,但相似並不一定就能推斷是父子。
九暉反進化2:即使有化石學中的中間環節全部存在, 也不能推斷出進化論的合理。
九暉反進化3:那沒有“慧眼”的物種是億萬年“摸著石頭過河”還是“從重從快” 地優勝劣汰。
九暉反進化4:你的“偉大的左、右腎對稱”突變後,你需要多少時間、多少代、同時又何種方式將另外70億人自然淘汰掉。
九暉反進化5:其實即使進化論成立,其實也不能否定精神世界的存在。
九暉之童話:
有人發現了一堆黑泥“自然地”形成了一個英文字母“S”,就推論能那堆黑泥能進一步“自然地”拚成一個單詞Shakespeare ,然後進一步聯想那堆黑泥能從單詞進一步“自然地”生成一本“印刷精美的莎士比亞全集的書”。但問題是印刷精美的莎士比亞的書不僅需要“那堆黑泥自然形成的字”也同時需要精美的紙張和複雜的印刷機。更關鍵的問題是誰教且叫他們執行如此複雜而又準確的複製印刷.
九暉之 “夢想成真”:假設你在一個寶藏的迷宮門口,如果你沒有“得到寶藏”的夢想,你就可以立刻轉身離開。如果你有夢想,在迷宮的每一個岔口,精神都分為兩個宇宙(埃弗列特Everett樹枝分岔模型),但最終總有一個宇宙找到了迷宮中寶藏,而你恰好在那找到了寶藏的宇宙。而對於那些走進岔路的人,隻要不放棄“夢想”,不斷再折回、不斷再分岔,最終仍能找到了寶藏的,而且對於無窮的概念,無窮的分岔後,仍有無窮的宇宙“夢想成真”。 Cherish a hope, dream will more likely come true.
九暉財富:二個盒子的同一黃金粒子,地球般大的黃金,過眼煙雲。
最愛寵物:貓,因為它象我寫的東西, 因為隻有它可以把原子幽靈凝聚成堅實的存在。,而且它還可以活活氣死大名鼎鼎的斯蒂芬·霍金,貓還留給精神靈魂一席之地。
如果物理學上還有什麽事件讓霍金煩惱的話,那是薛定諤的貓。“——誰敢跟我霍金提起薛定諤那隻該死的“不死不活、又死又活”貓,我就去拿槍!”………..不用怕,即使給霍金一把槍,他也不一定能瞄準你,即使已瞄準你, 他也不一定能扣動扳機,即使他那麻痹的手可以扣動扳機,在沒有搞清楚開槍後會遇到的那該死的“不死不活、又死又活”的問題,他不敢、也懶得去扣動扳機。
九暉歌曲:那英,一個很有個性的歌手,她的四首歌,借我一雙慧眼,一笑而過,放愛一條生路,愛上你等於愛上寂寞。
對人彈琴:所有宗教都在用不同方式向人們表達同一件事。你可以分別用上帝、佛祖、安拉等語言去傳遞,而對於象我這樣的很多中國人,也許用量子物理學、天體物理學、基因工程學、分子生物學、邏輯推理、理性哲學等語言來交流則更有效。
九暉金魚: 鏡花水月,如夢如幻,張雨生在生命的最後已體會到人生不過如此。
張雨生, 一位早逝的才子。從他早期那激昂癡情的《我的未來不是夢》、《天天想你》,到中期的那悠遠的天馬行空般《大海》、《帶我去月球》,到最後的平靜的如禪如述的《一天到晚遊泳的魚》:
就像魚兒水裏遊
永遠不會問結果
滄海多麽遼闊
再也不能回首
九暉詩詞:會當臨絕頂,莫道君行早。
自創成語:耳聽為實,眼見為虛。
九暉信仰:未知的神秘力量
文化程度:文盲。
九暉生活:沸騰多彩。多少夢想與激情,多少期盼與寄托……
實話實說:我並不可能真正做到中立客觀,我會不自覺地受自己信仰和寧靜程度的影響
九暉專業:海洋物理。我希望駕一葉扁舟從浩瀚無垠、波平如鏡的大海靜靜駛過你的身邊,飄逸而去,而你卻永遠感覺不到我的存在,哪怕近在咫尺……
視力要求:慧眼天目
九暉貢獻:發明了“萬有絕對常數”,並“連續精確地發現天王星,海王星,閻王星”…..
所獲榮譽: 無人頒獎、無人喝彩,因為 冤永無頭,債永無主,跑得了和尚也跑了廟。
九暉無限:
如果精神靈魂是無限的,人世間再輝煌的事也是毫無意義的。
從“無限”看: 任何的經曆都可能再發生。但再輝煌的事跟“無限”比,也是滄海一粟。
所以任何的因果跟“無限”比,都是沒有意義的。
九暉生命:一種神秘力量在我們的精神靈魂中(不是基因中)加入了生存的信念。
九暉人生:我珍惜今生,但我更向往另一個更高的境界。
九暉之信仰闡述:即使不能全麵闡明“精神世界的信仰”,也可以通過某個角度去認識到“精神世界”的存在。(就象即使不能全麵闡明“微波的電磁理論”也能可以通過用微波爐加熱食物這個角度認識到“微波”的存在。)
九暉之海:
在“佛教”裏,眾生皆有靈性。每一滴水都代表了“靈性精神”, 萬物有靈,人和萬千生物都有水,本質上屬於“水的精神海洋”。(“九暉之海”之水版)
在“基督教”裏上帝是唯一的真神,廣袤無邊。如同萬水匯集成唯一的浩瀚的“水的精神海洋”,廣袤無邊。(“九暉之海”之海洋版)
千江有水千江月: “佛教” 側重於精神在個體上的奇妙和覺悟。(水存在於每一個角落,水就是那精神、就是那靈性佛心,“眾生都具佛心”,億億滴水就構成精神的“九暉之海”)
萬裏無雲萬裏天:“基督教”側重於總體精神的偉大和唯一。(整個精神世界就是一個水的海洋,廣袤、唯一、萬能的“九暉之海”就是上帝)
九暉複印機:想象我們是宇航員,今天第一次登上地球,發現了一種叫作“人”的極其高級的處理幾百萬億數據的“複印機”,我們有什麽理由認為這是“自然無序進化”產生的。
九暉概率:至少需要2000億億“宇宙年齡”來完成 “從魚向人的進化”。(且不包括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