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做美國人1:對話一劍“如何做一個美國人?(四)”

(2014-04-27 22:06:58) 下一個

 

讀到一劍的大作,深刻體會讚同必須要參與。必須要“立足美國!自信自強,做美國的主人!”。作者的許多觀點我深深讚許。同時作者的其他許多觀點,我無法同意。為了明晰起見,我們逐點討論。

 

作者的第二段試圖說明:美國華裔對政治的不關心是由於“特別是大陸出來的華裔,因為在那樣高壓的社會中, 政治幾乎變成了普通百姓的禁區。中國大陸幾十年政治上的血雨腥風,讓他們幾乎天然成了政治絕緣人。”。 作者的這個觀點是沒有事實支持的。希望看到作者就此寫出有說服力的文章,而不是罵幾句中國就可以在邏輯上成立了。

 

第二段下麵的觀點“但是你不參與,你就在喪失你的權利,最終,就是利益的被侵犯。可以說是你自己的不參與,讓你成為被壓迫的人。你一定要 在事情發生以後,怨天尤人,怪誰呢?怪不得其他族裔無視或者侵害了你的權益,隻能怪你沒有在這種全民運動中發聲,讓別人知道你也是有利益的人而不隻是掙錢 機器。”。我完全同意。我們所有人都應該積極參與。

 

第三段中作者說:“中國人的力量很弱,同時迷失了自己的傳統,為中國的強大而自豪。”。這個因為沒有精確的定義,屬於作者的判斷。無從評起。

 

我隻是想起了華人發出聲音的幾次。2008奧林匹克運動會, 火炬傳遞到達舊金山時。當天早上,幾百個認為中國“極權獨裁”,“高壓社會”,“政治是普通百姓禁區”,一個“充滿肌肉的大國”,“一個畸形的怪胎”,一個“沒有尊嚴不負責任“, 一個“奉行弱肉強 食、叢林法則”,“與目前文明社會的價值觀格格不入”, 一個“近乎流氓”, 一個“爛了根”的國家。幾百個人聚集在一起占據了有利的位置,準備在CNN NBC ABC 在全世界麵前顯示力量。

 

可是,幾萬還是多少萬的不讚同以上觀點的人,慢慢聚集起來,人山人海,旗山旗海。把幾百個人遮蔽的無影無蹤。這幾萬人平時也看到中國的許多問題,也憤怒於貪官汙吏。但是他們也看到中國的成就和進步。他們用他們的身影用他們的旗幟,表達了他們對祖國的判斷和期望。對幾百個惡毒咒罵的反對。

 

可是我們沒有在電視上看到這一切。因為有人不願意這樣的民意出現在鏡頭上。火炬手的路線被悄悄地更改了。從刻意精心挑選的無人之路跑了。可能鏡頭後的導演,痛罵這幾百個人,平時聲音震天,好像有多大的力量。關鍵時刻這麽不給力。人這麽少。(猜測)。

 

後來,為了釣魚台,為了Jimmy show, 為了SCA5 成千成千的人行動起來。一個指標性的事件顯示了我們華人的力量,在幾天之內,分分鍾種,全國1867 個普通的華裔,捐款PeterKuo 十幾萬。把Peter推進了共和黨的watch list. 我很高興,我參與了。我們四個投了我們的心聲。

 

也許作者想起這些,可能會推敲是否“力量很弱”。尊重作者的判斷。

 

第四段,作者判斷“以色列幾乎是美國的兒子,而中國基本上是美國的敵手”。這個我無從評價。中美的政治家自有判斷。我也不是中美關係專家,臨時找到幾個。2005年開始,美國提出中美兩國是利益相關的參與者(Stakeholder的論點,著重強調雙方的可合作性20136月中美元首莊園會晤以來,兩國已有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的共識。

 

第四段的後麵,作者“非常疑惑”,“美國社會對於中國這樣一個極權獨裁國家的寬容,實在是太過分了”。 作者大概是希望美國立即全麵打壓中國,消滅這個“極權獨裁國家”〉做為作者的希望,我無從置評。作者盡可以疑惑,希望,給美國政府建言。甚至可以揮劍出擊,殺過太平洋。

第五段,作者提出了他的論據“中國政府建政以後,除了和美國發生戰爭就是利用美國的投資技術市場,發展自己的製造業。直到今天,在中共控製的媒體中,對於美國的妖魔化,還是顯而易見的”。

 

我們需要回顧一下曆史,抗日戰爭期間,美國是全力支持國民黨政府的,當時延安的抗日力量也期待得到外部力量的支持。當時先後擔任中國戰區參謀長、中緬印戰區美軍總司令、東南亞盟軍司令部副司令、中國駐印軍司令,分配美國援華物資負責人等職務的約瑟夫·史迪威(Joseph Stilwell1883—1946四星上將,認為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的新興力量,對共產黨給予同情支持中國的民主和進步事業,因而受到蔣介石的冷遇。19441018日,史迪威將軍被羅斯福總統召回美國。因此整個抗日戰爭期間。美國政府正式支持的力量隻是國民黨政府。

 

1945年到1949年國共內戰期間,美國已各種方式支持國民黨,反對共產黨。無視毛澤東早期表達到美國訪問,接受美國支持的意願。

 

1950年,美國及17國聯軍介入韓戰。並在六月派第七艦隊駐防台灣海峽。期間,各種戰爭叫囂,戰機臨空,軍艦入境,不一而足。十月,在美軍橫絕台海四個月後,中國軍隊加入韓戰。將美國連軍推回到38度線。三年後,北韓,美國,中國簽訂了停戰協定。

 

以後,就是越戰。越戰開始是法國和越南的戰爭。中國支持越南奠邊府一役擊潰法軍。嗣後,美國介入。幾十萬大軍,各種先進軍備,生化武器齊上陣。最後,75年美國軍隊撤出越南。

 

美軍在1979年後撤出台灣。中美建交。到底是中國要打美國,還是美國要圍堵消滅中國。我想從曆史中會得出結論。

 

作者很生氣,中國“除了和美國發生戰爭就是利用美國的投資技術市場,發展自己的製造業。”。這個我不予置評。

 

作者繼續到“直到今天,在中共控製的媒體中,對於美國的妖魔化,還是顯而易見的”。 我想要指出,“顯而易見”未必準確。我在中國時,對美國是無比崇拜的。要擺脫黃土,擁抱蘭海。和美國接軌,向美國學習。幾乎是國人的共見。就像今天,我們人人都要擁抱共和黨一樣。如果說話稍微慢了些,必有可能被聲討。

 

當年,中國總理朱鎔基到美國告訴美國人,這是“消氣之旅”。期待美國接納中國的拳拳之心,躍然而出。

 

同樣還是我那個判斷,美國自己妖魔化了自己。美國“奉行弱肉強 食叢林法則”, 仗著自己炮利劍堅,公海截停銀河號,使用錯地圖炸中國使館,南海抵近偵查王海機毀人亡,支持日本釣魚台挑事,不許中國設立東海防空區。

 

第六段,是作者對中國的基本立場。我無需置評。

 

第七段,我完全同意。

 

第八段,作者說:“如果你認同那個政府的, 請不要再看我的文章了,免得你心中那份幼稚的憧憬玷汙了我的文字”〉我是認同中國政府的。可我還是認真仔細的拜讀了你的文章。我也不會因為你定義我“幼稚的憧憬”,而自感羞恥。隻是不懂,怎麽我看了你的文章,就“玷汙了”你“的文字”?  我也不明白什麽叫“政治身份的恥辱”。希望作者以後把這些虛張聲勢的文字推敲清楚。期待看到你的(5)澄清這些疑問。

 

第九段,我不懂。

 

第十段,作者表達了多重意思。首先作者指出有-多少以生活在中國大陸為恥-的人。我相信必定有人不喜歡生活在大陸,喜歡到美國來。我就是其中一個。但是,不喜歡,和以大陸為恥是不同的概念。我從未以大陸為恥。當然,也有以大陸為恥的人,我猜作者必定是其中之一。我遵重作者的意願。接著,作者跳躍到“生活在美國的華人中,倒是也不缺乏認同那個政治身份的中國人“。這裏作者用了一個”政治身份“,不知何指?希望作者在之五中解釋吧。

 

作者繼續到”我們是願意做一個中國人,還是做一個華人,完全在於我們能否放棄心中的鄉戀情結:那片被搞得烏煙瘴氣的土地,真的比這片美麗的美洲還值得我們流連嗎?“。作者邏輯上跳躍,互相不關聯。我不是中國人,我是美國人,我還有這份”鄉戀情結“,我願意在這裏”流連“,我也那片土地美好,那裏的人民幸福。怎麽就不可以了?怎麽就茅盾了?

 

作者繼續到“如果馬來西亞、越南、台灣的華裔“,在這裏暫停一下,對不起,你的劍還不購長,補購利,台灣還沒有成為另一個國家。你還要繼續生氣。接續 ”幾百年來,都沒有丟失掉 我們華人自豪的文化和傳統,我們有什麽理由擔心,忘記中國就會失去自我的民族認同?“。

 

我們在回顧一下曆史,馬來亞獨立於1957年。越南也是五十年代後,75年統一。因此,作者的“幾百年“,所指為何,不清楚。希望澄清。

 

台灣被日本占領了五十年。之後兩岸分離到現在。之前,台灣是被福建省管轄的。

 

作者這句話的前後,也沒有邏輯關係。馬來西亞,越南的華裔忘記中國了嗎?後一句的問話“我們有什麽理由擔心,忘記中國就會失去自我的民族認同?“,和前麵實在沒有邏輯關係。

 

第十一段,我認為作者真的應該好好學學邏輯,而不是在這裏虛張聲勢。 姑且不論對大陸的評估,作者的論點論據,最後的文句間,實在看不出邏輯的聯係。隻是讀懂了“爛了根“,和“一個完全被美國主流價值拋棄的邪惡政府”, “怯懦自私見錢眼開的人民”。

 

我建議作者,理清思路,要罵人,就痛痛快快地罵,淋漓盡致。要論證,就好好論證。不要三心二意。又要論證,又忙著夾帶私貨罵人。搞得那樣都不清楚。

 

關於作者的“爛根”,“拋棄的邪惡”,怯懦自私見錢眼開的人民”論斷。我不想多說。作者願意這樣想,這樣說,就請繼續。

 

第十二段,我沒有研究。無從置評。

 

第十三段,作者收尾了。“我們大陸出來的在美華裔,也麵臨一樣的選擇:在美國做一個華人,還是做一個中國人?“

 

作者揮劍72回,最後出了個問題,答案難道不清楚嗎?願意入美國籍的就是美國人,就是華裔。願意保留中國籍的,就是中國人。作為美國人華裔,我們照樣可以鄉戀母國,也許作者罵我們是鄉愚。 隨便了。這毫不影響我們在美國參與政治,積極的發揮。 為了這片土地更美好而努力。為了我們的子孫而奮鬥。為了有一個華裔美國總統而努力!同時,幫助中國進步,幫助中美解決交往中的困難。使兩國人民更加了解。政治家有更多的餘地解決問題。讓中美的文明共同發展。

 

作者也可以繼續一心想要美國消滅中國。那是作者的自由。

附文:“如何做一個美國人?(四)(注:為了討論方便,我為段落加了數子,原文沒有)

作者:一劍飄塵

1。李春燕教授針對我的如何做一個美國人2”寫了一篇文章:我們是什麽人?

首先應該感謝李教授的文章,她提出了一個我認為非常重要的問題:參與!正如她的文章中說的:如果你不參與,即使忘記了中文,你還是美國社會的邊緣人。

2。這 個問題,在我們第二代的子女身上,表現得比較突出。第一代移民,不要說參與,指望他們忘掉中國都很困難。特別是大陸出來的華裔,因為在那樣高壓的社會中, 政治幾乎變成了普通百姓的禁區。中國大陸幾十年政治上的血雨腥風,讓他們幾乎天然成了政治絕緣人。但是,美國政治的基石,恰恰就是一個全民參與的運動。這 是民主政治的特點。不會有人壓迫你,但是你不參與,你就在喪失你的權利,最終,就是利益的被侵犯。可以說是你自己的不參與,讓你成為被壓迫的人。你一定要 在事情發生以後,怨天尤人,怪誰呢?怪不得其他族裔無視或者侵害了你的權益,隻能怪你沒有在這種全民運動中發聲,讓別人知道你也是有利益的人而不隻是掙錢 機器。

3。李教授的文章中,引用了猶太人的故事,說:猶太人的力量很大,同時保有自己的傳統,為以色列奔走爭利。如果套用為中國人,我覺得可以這樣說:中國人的力量很弱,同時迷失了自己的傳統,為中國的強大而自豪。

4。這可能是許多大陸出來的華裔的共性。為什麽會和猶太人又如此大的區別?

為中國!因為中國是一個和以色列完全不同的國家。以色列幾乎是美國的兒子,而中國基本上是美國的敵手。無論兩國政治人物如何互相恭維,兩國的政治體製決 定,這兩個國家絕對不會是朋友。有時候,我都非常疑惑,美國社會對於中國這樣一個極權獨裁國家的寬容,實在是太過分了。對比一下美國對於前蘇聯的打壓,以 及現在的俄羅斯的壓製。我想,這與曆史上美國對於中國的善意是一脈相承的。但是,中國對於美國沒有善意。

5。我們可以回想一下,中國政府建政以後,除了和美國發生戰爭就是利用美國的投資技術市場,發展自己的製造業。直到今天,在中共控製的媒體中,對於美國的妖魔化,還是顯而易見的。

6。所 以,在美華人的身份認同,具有和猶太人極大的不同。就如李教授所說,猶太人甚至保持雙重國籍。不要說中國政府現在拒絕承認雙重國籍(多麽冷酷的現實),就 是中國政府承認,在美的華人也必須仔細思考:你是否應該保持一個中國人的身份?中共建政以後,中國就不再是一個令人尊重的國家。即使它發展到今天,成為一 個充滿肌肉的大國,也是一個畸形的怪胎,在國際社會中,是沒有尊嚴的不負責任的形象。隻要看看它在國際社會中的朋友,就一目了然。它今天所 奉行的弱肉強 食、叢林法則,都與目前文明社會的價值觀格格不入。

7。但是另一方麵,我們華裔有非常驕傲的傳統。中華文化是世界文明史,比猶太人還要曆史悠久的文化。血統上和我們一樣的華裔遍布世界,比猶太人散布的還要廣。華裔文化中一些優秀的傳統,比如注重教育關心子女,都是雖經千年也沒有改變的優秀價值觀。

8。所 以,在美華裔,特別是大陸出來的華裔,往往會混淆了兩個概念:我們是中國人,還是華人?這也是李教授的文章我們是什麽人中闡述清楚了的:我們要的是 Cultural identity(文化身份),也就是說,是華人而不是 Political Identity(政治身份) 。在美國華人特別是大陸出來的華人,在這兩者認同上是非常混淆的。實際上,其他地區的華人也有這種混淆的現象,比如台灣。但是因為台灣的政治價值理念已經 與美國同步,所以,兩者身份的認同在美國社會中,不會為他們造成負麵的影響。而我們大陸出來的華人因為有一個近乎流氓的中國政府(如果你認同那個政府的, 請不要再看我的文章了,免得你心中那份幼稚的憧憬玷汙了我的文字),這個政府控製的是我們的母國,這讓我們的這兩個身份認同形成巨大的反差:政治身份的恥 辱,文化身份的自豪。

9。而偏偏英語中對這兩個身分的簡化也比較混淆,通用的都是Chinese. 不過好像就是 昨天,有一個有名的英文節目,開始討論說普通話的中國人,無論它的內容如何,我覺得這是美國主流社會的一個進步,在逐漸區分中國人和華人,會不會有一天英語世界正式用Citizen of PRC正式代表中國人的身份呢?我希望看到這一天的到來。隻有這樣,才能夠和中文世界的中國人”“華人的區別統一起來。

10。當然, 我這裏說的,也並不是具有中國國籍的人,才是中國人。具有中國國籍的人,並不一定會認同那個恥辱的政治身份。你們隻要去中國大陸的網站看看,就會發現有多 少以此為恥的人生活在那個國家。生活在美國的華人中,倒是也不缺乏認同那個政治身份的中國人。所以,我們是願意做一個中國人,還是做一個華人,完全在於我 們能否放棄心中的鄉戀情結:那片被搞得烏煙瘴氣的土地,真的比這片美麗的美洲還值得我們流連嗎?如果馬來西亞、越南、台灣的華裔,幾百年來,都沒有丟失掉 我們華人自豪的文化和傳統,我們有什麽理由擔心,忘記中國就會失去自我的民族認同?

11。李教授在她的文章中悲哀地提到,我們的第二代第三代, 似乎也不像其他族裔的後代那樣,對於自己的民族有認同感。我覺得,如果他們的父母搞不清楚這個中國人和華人的區別,搞不清楚政治身分和文化血統的區別,而 是一味教育孩子愛他們祖先的母國。但是當孩子在美國社會長大以後,發現那個國恰恰就是爛了根的母國,那片土地上的政府是一個完全被美國主流價值拋棄的 邪惡政府,那片土地上的人民完全是怯懦自私見錢眼開的人民,我們華人的第二第三代,如何能夠認同這樣的身分?如何會為自己的華裔血統而自豪呢?

12。大 家都知道,二戰的時候,美國是把日裔關押在特定的地區生活的。這件事情就如同排華法案一樣,是美國曆史上對於少數族裔的歧視。但是就是那樣的情況下, 美國軍隊中,有一支優秀的全部日裔的部隊,他們為了美國和日德意聯盟作戰。難道他們就不為自己的文化驕傲嗎?但是,他們清楚,文化血統,不代表他們的政治 身份。二戰中那個邪惡的日本,是他們和美國其他族裔共同的敵人。

13。今天,我們大陸出來的在美華裔,也麵臨一樣的選擇:在美國做一個華人,還是做一個中國人?

拋棄鄉願,立足美國!自信自強,做美國的主人!讚同作者,加我微信:alexlu68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Wiserman 回複 悄悄話 引: "拋棄鄉願,立足美國...]
你知道鄉願的意思嗎? 用詞不當啊!

可能你是想說"拋棄鄉情"吧?!
但是,一個忘祖的人是卑鄙的!

中國現在有很多缺點,根在哪的人,應該有心把它改好,而不是舍棄侮罵;如此是侮辱你自己,外人是看不起你的!
至於你要選什麽國籍,是你自己的事.
當然,你住在那裏,就應該參與當地的事物.

中國人固步自封,不參與,是傳統文化個性,這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後才有的.

你寫的前後重複,太長,價值很少,沒有創意.
Wiserman 回複 悄悄話 [朱鎔基到美國告訴美國人,這是“消氣之旅”]

一個國家的總理 說出這種話, 真是沒有人格!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