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用pac將分散的社團和華裔社會組合起來對我們爭取SCA5抗爭成功的必要性

(2014-03-16 11:23:11) 下一個

 

這裏不是建議在已有的兩百家社團外在增加一個(200+1)。是提議用政治行動委員會(pac)把分散的社團和華裔社會組合起來 (200 歸一)。

否則,近,我們反對SCA5的運動會失敗。遠,則華裔群眾的利益無法保證。

以下幾點是分散的危害:

1. 今天看到一則報道,亞州法律聯會力挺SCA5。記得前幾天在哪裏看到的,70多家(數目記不清楚)華人社團支持SCA5wenxuecity 有過一則報道,81家華裔社團反對SCA5

外人看起來,華社被SCA5分裂了。70 80

實際我們知道,在華裔的老百姓中,凡是知道此事的,都是反對SCA5的。華社分裂這個錯誤印象的根源就是數目眾多的社團。

幾個社團頭麵人物的表態,被誤認為代表了一個相當的群體。其實可能根本就沒幾個人。

2. 支持SCA5的是民主黨,加州的主流黨。

華裔在民主黨內的很多代表人物都支持SCA5。現在的局麵是,民主黨內或民主黨資助的華裔台麵人物,或支持,或沉默,大概隻有吳仙標明確反對。

很多老牌華裔社團傳統上和民主黨聯係緊密。

他們對民主黨的效忠遠遠超出了對華裔百姓利益的考慮。

3. 共和黨內的華裔及其相關的社團當然都是反對SCA5。華裔社會的主流民意是反對SCA5。所以這次才有這麽多草根組織的社團在行動。

草根組織人數多,行動力強,但缺乏政治經驗,人脈關係,缺乏代言的形象符號。廣大關心SCA5的華社普通百姓,願意投入。但由於草根組織的分散性,及形象符號沒有確立。網路成了各種信息流通的主要來源,

大家根據網路上的某個通知某個號召行動。

4. SCA5的抗爭是長期的行動。至少有三個大的時間點,八月之前的眾議院投票,以後的公投,再以後的高等法院訴訟。

和上次"殺光華人"的抗議完全不同。

草根組織上次的抗爭是成功的,因為時間跨度短,成功的目標定義相對模糊,對方完全政治不正確,對方讓步也沒有什麽實際損失。

這次時間長,目標非常清楚,對方完全不可能讓步,對方借助平權法搶占政治正確的高地,對方而且拉丁裔選民在手勝卷在握。

 

打個比方,

上次對手是建立在低地上的一個據點,沒有天時地利人和。

這次對手是一支強大的正規軍,天時地利人和。

我們的草根組織就是一群各自為戰的遊擊隊。

對於低地上的一個據點,我們可以成功。但對陣一支強大的正規軍,

我們可以抗爭,但是我們必須認真的考慮,我們能夠勝利嗎?

肯定有人不同意我的估計,

以網路為紐帶的散漫的草根運動的特點是,大量的信息被放在網上,

受眾並無能力資源也無意願去做各種甄別。

好的優質的信息很容易被其他海量信息所淹沒。

很多文章是內容重複,論點不全麵,數據不精確,在同誌們之間看,互相補充支持,沒有問題。在對你有懷疑的第三者眼中,文章就沒有說服力,甚至起到反作用。很多行動的策劃和號召都有隨意性。有些行動有很大的負作用,會失去旁觀者同情和理解。

 

我們再討論幾個具體的問題,

怎麽爭取我們自己美國出生的孩子的理解?

怎麽爭取廣大 liberal人群的理解?

怎麽爭取英語人群的理解?

怎麽爭取其他亞裔族裔的參與? 

怎麽采取最有效的策略組織大家長期的努力? 五個月,一年,兩年,,,

 

這就回到了我們的題目,成立pac,把散亂的社團和華裔群眾組織起來。把資源集中起來,組織專業的理論高手公關高手形成有理有利有節的文章宣傳,把民意表現出來,把形象符號樹立起來。

華社的分散是公認的。團結也是大家嘴上都讚成的目標。

其實,華裔的代表人物也認識到這個問題,也一直想把華裔團結起來。諸如80-20的吳仙標就一直在努力。也有一些文章都在 討論這個問題。

 

我希望討論出一條實際可行的路來。

首先,為了我們能夠成功,務必互相包容。看在大家都在反對SCA5,不管是激進派溫和派。都要團結。大家必須真心的認識到,不團結,成功機會不說是零,也是渺茫。

其次,希望大家認識到,黨同伐異是我們的習慣。氣味相投的人結合成為一個社團,不和的人排除。好聽一點是,誌不同道不和。

美國黨有很多的資源,也有很多的不同的人,利益所求有很多不同之處,理念觀點手段目標,更是有很多的差異。如果也是道不同不相與謀,豈不要散成1萬個社團。

他們的解決方法是,以黨作為一個平台,建立一套規則製度,大家按照規則來做,人人都有機會。各個小派別的手段利益訴求,都可以按照規則,通過平台調整運作。

我們必須學會建立平台製定規則,大家一起按照規則運作。才能夠形成一股力量。

才能夠獲取我們的利益。

 

 

如果大家能夠充分認識到團結,對於我們是生死攸關的問題。不團結,SCA5我們必輸。

下麵我建議一條,可行的成立pac的路徑,拋磚引玉。

首先,我們要調整我們的策略,成立一個接近民主黨的pac,成立一個接近共和黨的pac

因為,

政治的成功需要經驗技巧資源和人脈。人脈的建立需要長期的經營。同時在兩黨都建立深厚的人脈關係是最理想的但不現實。

政治現實是我們華裔曆史上力量弱小,我們的代表人物是借助別人的力量慢慢上來的。這也是為什麽我們在民主黨內台麵上的代表人物不公開反對SCA5的根本原因。

他們會不會為我們爭取呐?當然會的。隻是他們需要我們展示實力,他們可以在民主黨內部台麵下悄悄的運作。

 

 

因此我們成立一個接近共和黨的pac,把共和黨內的台麵上的代表人物,集中起來,我們反對SCA5的草根組織集中起來。現在的氣候下,廣大的華裔普通百姓都加入接近共和黨的pac

 

有些和民主黨曆史上素有淵源,人脈關係都在民主黨那邊的,那些也反對SCA5的人物,或者不變於公開反對,但仍然考慮華裔力利益的人物,可以成立接近民主黨的pac,用民主黨內的人脈關係,為華裔利益努力。

 

將來如果有一天,民主黨提出了對華裔非常有利的政策,而共和黨沒有。華裔社會的普通百姓可以轉到接近民主黨的pac

同理,接近共和黨的pac內的人物,繼續用他們共和黨內的人脈關係,台麵下努力推出更多好的政策。

當前我們急需用接近共和黨的pac把分散的社團普通百姓組合起來。

相對而言,組合普通百姓容易,組合各個山頭分散的社團難。

我具體建議如下,

 

1.首要解決分散社團的組合

pac的目標,短期是阻止SCA5.中期是使pac的利益受別人尊重。長期是使華人的地位徹底翻身。

隻要讚同這一短期目標的社團個人,都應該組合在一起。社團自願保留或取消。

組合到一起後,首需解決的是 主席位置。

建議設立主席團。

主席的位置隻有一個,由於資源精力等,現階段不建議pac內部按照選舉運作。建議主席團成員輪流坐莊。一個月一換。每個主席團成員都有機會施展和休息。同時集體製定決策,共同參與,互相支持。主席團成員,原則是大家認為勝任的。因為聲望,或因為擁有的小社團資源。

主席團成員的加入和退出也需要一套規則。人數多的社團,首要人物當然優先進入主席團。

有影響力的名人,優先進入主席團。

具體而言,如果可能的話,第一任,可以聘請 Bob Huff 擔任 (他的任期要長一些)。 幫助建立pac.

 

2.組織架構及規則

以下設置, 顧問委員會,法律部,財務部,規則製定監察室,理論研究室,公關部,行動協調組,發言人,。。。

集中資源,製定規則,統一公關,統一行動。

 

3.加州pac區域pac

政治的運作,很基礎是地方選民的動員,和區議員的對話,很多地方性的事物需要靈活迅速的處理。因此有必要區別於加州pac,設立區域pac。專門負責地方選民的動員,和區議員的對話,等地方性的事物。

諸如,bay area 可以設立一個,把地方上的社團組織起來,把地方上的普通百姓組織在一麵旗下。同理,舊金山去,sacramento, LA, San Diego, 等等。

區域pac 專注於地方。 州pac 專注於上層和公關。互相配合支持。

pac負責和州議會溝通,和民主黨州黨部溝通,和共和黨州黨部溝通,和獨立黨派州黨部溝通。

pac顧問委員會由全國政治高手,法律高手,公關高手組成。對階段性目標策略手段審定。

pac接受全國性的捐款。

區域pac,廣泛號召選民,對話選區議員,進行區內捐款。

區內活動人力資源搭配。

根據州pac製定的目標策略手段行動。

 

 

4.Pac的經費

以會員會費加捐款。會員會費分級製。籌集的經費,可以用於聘請專業人才。可以用於政治活動。可以用於支持特定政治人物,政治議題。

開支都有要有獨立財務審計。由各個職能部門報計劃,由財務部審核,由主席團批準。

財務透明,網上發布。堵住財務漏洞。

 

5.Pac的會員資格

 

一般隻要讚同pac目標的都可以參加。可以集團加入,可以各人加入。

一定的會費是必須的。捐款義工,會員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貢獻。

FLG是華人海外社區的現實存在,多年來,他們一直在損害華人的利益。

因此,本質上FLG的目標手段都和pac不能兼容。

有些FLG成員如果不在認同FLG,放棄FLG。願意按照pac的規則進行,他們在履行一定的手續,明確切斷和FLG的關係後,應該可以加入pacpac沒有自我設限為華裔ONLY.開始隻在華裔社區活動是現實的。以後應該擴展到其他族裔。

 

 

6.聘請依靠專業人才

 

在美國,各種事物都最後交由專業人士處理,效率高,不易出錯。政治亦然。

政治經驗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聘請經驗豐富的政治家,公關專家等等加入。

這些人是需要報酬的。因此,會費和捐款時非常重要的。

 

7.規則的製定修改和遵守

 

目標是形成合力。而不是分裂。因此製定規則,要充分考慮情況,公平現實容易執行。不一定使百分之百的人滿足。力爭80-90%的人認為規則公平,大家都有機會。規則也要根據具體情況及時調整。

使所有人滿意是不可能的。美國共和黨分出茶黨。民主黨分出綠黨。總是會有部分人不能滿足。

我們隻要能夠清楚地區分主流華裔,和支流就可以了。不使任何一個人可以自稱代表華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