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台隨筆

記錄所思所想 分享所見所聞
個人資料
yuntai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八個樣板戲” 完整視頻輯錄

(2016-02-15 11:30:42) 下一個

Image result for 樣板戲

 

 

 

 

 

文革期間,“文化革命的旗手”江青曾把一些京劇,芭蕾舞劇以及少量音樂作品的大中型舞台藝術作品樹立為表演藝術方麵的榜樣,這些作品被統稱為“革命樣板戲”,俗稱“樣板戲”。

最早的“樣板戲”有8個,但究竟是哪8部作品,後來的人們很少有意識地去界定,加上後來又陸續有新的文藝作品被樹為樣板,以至於很多人都說不清楚究竟8個樣板戲指的是哪8部作品。也有一些人認為樣板戲就隻有這8個,說是“八億人民八個樣板戲”,這也有點兒冤枉江青了。

有人都把樣板戲研究得很透徹了,說是“樣板”和“樣板戲”之稱,最初分別見於1965年3月16日,上海《解放日報》刊登的署名“本報評論員”者讚揚《紅燈記》(京劇)的文章,以及1966年10月24日,《人民日報》刊登的兩位上海工人讚揚《智取威虎山》(京劇)的文章。此後至1966年底,報刊上又出現了“革命樣板戲”“革命藝術樣板”“革命現代樣板作品”等稱呼。

“革命樣板戲”這個稱呼被叫響,始於1967年5月至6月。當時,江青扶植的舞台藝術作品會集北京,在六大劇場反複上演。同時,《人民日報》等“兩報一刊”多有報道和評論,稱其為“革命樣板戲”,或者臨時稱其為“八個革命樣板戲”,並列出如下名單:“京劇《紅燈記》《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襲白虎團》,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交響音樂《沙家浜》”。所以權威的關於“八個樣板戲”的說法,就是指的這些劇目。

這以後,又陸續有一些作品被“培育”成樣板戲,如1968年7月1日上演的鋼琴伴唱《紅燈記》。1969年,在北京參加國慶二十周年遊行的革命樣板戲方陣裏,新華社報道所稱的“九個革命樣板戲的舞台彩車”中,有《(鋼琴伴唱)紅燈記》的舞台彩車。

七十年代,從1970年到1973年,又逐年推出了江青扶植的《(鋼琴協奏曲)黃河》,《(京劇)龍江頌》《(京劇)紅色娘子軍》,《(舞劇)沂蒙頌》《(交響音樂)智取威虎山》,《(舞劇)草原兒女》《(京劇)平原作戰》《(京劇)杜鵑山》等作品,使樣板戲的數目增加到了十七個。這十七個樣板戲,除了最後一個音樂作品外,都在這幾年被拍成電影或投入拍攝。這些影片和《(京劇)磐石灣》的影片,先後參加了江青把持的文化部在1974年5月以及後兩年5至6月舉辦的“革命樣板戲影片匯映”,以及有的地方另外舉辦的匯映。

文革末期,又有一些樣板戲陸續出台。例如,1975年5月21日新華社在《革命樣板戲劇組深入基層為工農兵演出》“革命樣板戲全劇和折子戲”的報道中,所提到的1974年下半年推出的《磐石灣》《紅雲崗》《審椅子》《戰海浪》,1975年上半年推出的《津江渡》等京劇劇目。從《在毛主席的無產階級文藝路線指引下,我國革命樣板戲進一步普及和發展》一文中的“還有一批劇目正在修改和創作”這句話來看,這些樣板戲全是戲劇作品。這些作品,雖然有的已經在電台播出並拍成電影公映,但是它們影響都不大。因為江青他們自己也已意識到光搞“戲劇革命”已經遠遠不夠了,開始推動恢複拍攝故事片,其他文藝形式也慢慢恢複起來。所以,公道地說,用“八億人八個樣板戲”去概括描述文革時期的文藝狀況隻是極而言之,並不十分準確。

作為對這段曆史的了解,讓我們也回過頭看看這些樣板戲吧。

紅燈記

智取威虎山

沙家浜

海港

奇襲白虎團

紅色娘子軍(芭蕾舞劇)

白毛女(芭蕾舞劇)

交響音樂《沙家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