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58)
2016 (54)
2018 (46)
2019 (43)
2020 (38)
2022 (36)
2023 (26)
2024 (32)
2025春遊地中海(十二):威尼斯:靜謐與喧囂之間
(上接:浪漫之都威尼斯:一場水上的迷宮旅行)
從威尼斯回來幾周後,新聞鋪天蓋地,亞馬遜的創始人傑夫·貝索斯與勞倫·桑切斯也來到威尼斯,在聖喬治島上的聖喬治馬焦雷教堂舉辦婚禮,奢華場麵與當地人的抗議同框。威尼斯人憤怒高喊“威尼斯不是富豪的私人樂園”,瀉湖和大運河成為媒體鏡頭下的戲台。想到我們抵達時,那片水域依然寧靜安謐,心裏慶幸——在喧囂到來之前,我們走過了最真實的威尼斯。
上一篇寫了到達威尼斯第一天的行程,已讓我們領略了威尼斯主島文化的繁盛與古跡的厚重。夜晚的鍾聲和燈影尚在心頭回蕩,第二天,按計劃離開主島所在的聖馬可區,去探索另一種屬於威尼斯的風景。我們將前往多爾索杜羅區(Dorsoduro),再坐水巴登陸聖喬治島,而後回到主島,再接著後續逛聖馬可區和城堡區(Castello)的行程。
早上,從聖馬可區的小巷中走出,經過這片聖斯德望廣場(Campo Santo Stefano),廣場北端有一座聖斯德望教堂(Church of St. Stephen)。
登上學院橋(The Ponte dell'Accademia)。這是威尼斯僅有的四座橫跨大運河的橋梁之一,以威尼斯美術學院(Accademia di Belle Arti di Venezia)命名,它連接多爾索杜羅區和聖馬可區。
橋頂視野開闊,大運河在腳下蜿蜒流淌,貢多拉和水上巴士交織成緩慢的節奏,景色。
過了橋就是多爾索杜羅區了。與對岸聖馬可區相比,這裏仿佛變得安靜許多,遊客少了,節奏慢了,街巷也不再那麽密集。
學院美術館(Gallerie dell'Accademia)是威尼斯一座專門展出19世紀前藝術的博物館。
順著水巷,向南走,來到玫瑰聖母堂(St. Mary of the Rosary),這是一座建於18世紀的多明我會教堂。
隨後,我們來到莊嚴宏偉的安康聖母大殿(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la Salute) ,簡稱為“Salute”,是威尼斯的著名教堂,更是威尼斯巴洛克建築的傑作。這座為紀念17世紀鼠疫結束而建的大教堂始建於1631年,落成於1687年,如今成為威尼斯天際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意大利最上鏡的教堂之一。
它是一座巨大的八角形建築,擁有兩個穹頂,後方有一對高聳的鍾樓。教堂建在一個由一百萬根木樁組成的平台上,采用伊斯特拉石材和大理石粉磚(marmorino)建造而成。山牆頂端矗立著聖母瑪利亞的雕像,正麵裝飾著聖喬治、聖西奧多、福音傳教士、先知、以及手持亞述將軍荷羅孚尼頭顱的朱迪思的雕像。
教堂內部麵向祭壇的方向。
主祭壇上供奉著12或13世紀拜占庭標誌性的聖母子像。
教堂內部大殿和穹頂。
設計華麗而繁複的地麵。
安康聖母大殿外景。
教堂外左側的圍牆上也裝飾者精美的雕塑。
毗鄰安康聖母大殿的舊海關大樓(Punta della Dogana)。它建於1777至1682年,但這一地點早在15世紀初就作為船塢和海關使用,如今是一座博物館。
三角形尖角伸入水麵,是大運河與瀉湖的交匯處,站在這裏如同站在一艘巨輪的前端,風迎麵吹來,水麵寬闊無邊,左側是聖馬可廣場及其主要建築,右側是聖喬治島。
我們坐上水巴,駛向大聖喬治島。航行中,從南邊回望運河對岸主島。
聖喬治島遙遙在望。
大聖喬治島位於本島對麵,隔著大運河與聖馬可廣場相望,但它卻隸屬於聖馬可區。這座寧靜的小島麵積僅0.16平方公裏(16公頃),大致呈長條形,聖喬治馬焦雷教堂(San Giorgio Maggiore),修道院及碼頭等主要建築集中在北端。聖喬治馬焦雷教堂是一座建於 16 世紀的本篤會教堂,由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建築大師安德烈亞·帕拉迪奧(Andrea Palladio)設計,是一座古典文藝複興風格的大教堂,其明亮的白色大理石在聖馬可廣場對麵的瀉湖的藍色水麵上閃閃發光。
從這裏看聖馬可廣場角度更好。
聖喬治大教堂中殿,朝東朝向主祭壇(High Altar)。
中殿,祭壇和管風琴。
主祭壇由傑羅拉莫·坎帕尼亞(Girolamo Campagna)負責雕刻,中央為四位福音傳道者馬太,馬可,路加和約翰托舉地球與三位一體像,象征信仰的穩定與擴展。
側廊設有通道,兩側連接多個禮拜堂。
後殿,由半圓形牆體圍合,成排的雕花木質座椅為修士唱詩,誦經之用。
鍾樓始建於1467年,於1774年倒塌;1791年重建為新古典主義風格。
印象派大師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在1883至1908年間在地中海創作了許多風景畫和海景畫。他在1908年唯一一次造訪威尼斯期間創作了一係列威尼斯風景畫,其中就有描繪聖喬治馬焦雷島修道院的畫作。
莫奈創作的《黃昏時的聖喬治馬焦雷教堂》(San Giorgio Maggiore at Dusk)(網圖)。
莫奈創作的安康聖母大殿(Saint Mary of Health)之一 。(網圖)
大聖喬治島泊滿各式遊艇帆船的碼頭。
大聖喬治島寧靜的港灣。
離開大聖喬治島幾周之後,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也踏上了這座小島,他與勞倫·桑切斯的婚禮儀式就是在島上的聖喬治馬焦雷教堂舉行的。而我們登島的那天,這裏格外靜謐安詳,沒有喧囂,沒有限製。這樣的聖喬治島,才真正屬於每一個前來探訪的遊人。
謝謝瀏覽!
https://historythenandnow.com/2016/11/24/venice-italy-before-and-after-2/
多謝水星兄鼓勵!我這是第一次去威尼斯,隻住了兩個晚上,有不少想要看的地方都沒有看到,再者是帶著外孫女一起旅行,不太講求節奏和效率,每到一地都悠哉遊哉。看來以後還得再去。謝謝誇外孫女,她這次旅途中表現不錯,遇到有人跟她打招呼,都會有禮貌地回應人家。水星兄這次回去還到了哪些地方?等著跟讀後續遊記。
謝謝靚媽點評!不用懷疑啊,你們一定去了不少好地方,而那些地方我們同樣也沒能看到吧。威尼斯雖然地方不很大,但要每個區都跑遍也不是挺容易的,我們就沒能去城堡區東邊的兩個小島和其他外島,將來再去多跑些地方。最後,多謝誇獎小寶寶,她得叫靚奶奶好!
謝謝菲兒鼓勵!威尼斯有太多可看的地方,住的位置比較適中,去哪兒都還方便。不過我們也漏看了很多本該看到的景點,隻能是走到哪兒算哪兒,以後爭取再找機會補課。Dorsoduro區位置特別,看主島角度很好,距離大聖喬治島也近。估計當年莫奈每天從早到晚都在那一帶畫啊畫的。謝謝誇獎小寶寶!
謝謝幑寧點評和分享!跟你同感,早晚時間最佳,晚上逛夜市,賞燈看夜景最棒,無奈要參觀室內部分還是得在開放時段以內。祝好!
但是要謝謝你介紹這些地方,最好看的還是小外孫女,抱她一下。問好,周中快樂!
也看到了這個新聞,哈哈。學院美術館我們沒經過呢。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la Salute非常壯觀!雲台兄玩得細致,從南邊回望運河對岸主島果然不一樣的風景!莫奈的畫作,讓威尼斯更添風采,尤其對比實景和畫作,非常文藝,讚,還有那個小模特,哈哈。讚雲台兄翔實的好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