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核手記

用一顆清澈純淨的心,去品味多彩的人生
正文

郵箱的年輪

(2014-11-21 11:21:29) 下一個

在麻州的Littleton小鎮,離泰勒街(Taylor Street)和國王街(King Street)交匯的路口不遠,有一處很小的房子,是一座小小的郵局。裏麵通常隻有一個半時的職員在服務窗口的後麵工作,我曾見到他和另一名半時的職工輪換著值班,小郵局的停車場裏有時隻停著一輛銀灰色的汽車。一來二去時間長了,我便熟悉了這兩位員工的名字  -  吉姆和老吳,一位白人和一位華裔。

郵局的建築是一幢白色的木結構房子,外表看起來很像一棟小小的、平凡的獨立式住宅,旁邊是有著紅漆牆壁的賣酒的小店,再過去緊挨著路口有座加油站。郵局的馬路對麵是廢棄的Littleton老火車站,不遠處是火車道和道口的紅色警示燈,定時地閃亮著,因為每天有往返波士頓的通勤火車從這裏經過。

 Littleton翻譯成中文是“小屯子”的意思,可想這個鎮應該很小。但其實小鎮名字的來源,並不是因為地方小,據說最早人們曾想以一個財政專員Hon George Lyttleton的名字來命名,但由於報紙上的拚寫錯誤,就索性將錯就錯了。

平淡無奇的外表下,讓我稱奇的是在這座低矮的鄉間郵局裏麵,有許許多多老式的銅質郵箱,排列得整整齊齊,占據了郵局前部自助服務區域的大部分空間。要不是我在那座郵局裏租賃了一個小小的信箱,才不會留意到郵箱上有US字樣和老鷹的雕刻圖案。有一次因為忘記了密碼,我給郵局打電話,接電話的是帶點亞裔口音的老吳,他很熱情,讓我第二天上午去找管這事的吉姆。

吉姆胖胖的,長得有點像肯尼迪,但我斷定他不會和肯尼迪沾親帶故,那樣顯赫家族裏的人怎麽可能在這個偏僻的小郵局工作呢。我對郵箱很好奇,就問吉姆有關這些郵箱的來曆。吉姆告訴我這些郵箱是郵局於1964 購置的,哇,有50年的曆史了!科技發達的美國,在今天居然還使用著這樣的郵箱,老舊而古樸的樣式,讓我不禁心動。我趕快拿出手機拍了兩張照片,想著如果畫一幅水彩畫或素描,一定很耐看。它的刻度不是十進製,而是四進製。明白嗎? 如果郵遞員不跟你說,即使知道密碼,我也不知道怎麽撥出來!在美國的小學裏,老師經常讓孩子們玩一種叫時間囊(time capsule)的遊戲,這些老的銅信箱簡直就是活生生的時間囊啊!

吉姆給我的印象總是不苟言笑、一本正經的。和他在一起,就是公事公辦。和老吳聊天則不然,有一種自然而然的鄉情和親切感,是那麽真實,有時甚至讓我有種莫名的感動。我每次到郵局,總是暗暗希望值班的是老吳。老吳呢,也喜歡和我聊天,打發他坐班的寂寞時光。

吳先生來自台灣,印象中他原來是搞法律的。到了美國為了生計,在郵局裏找了一份差事,一幹就是三十多年。他說現在郵局越來越不景氣了,受到來自信息時代的巨大衝擊。1978年他剛來工作時,美國郵政有大約9萬名職工,現在隻剩下4.5萬名。現在一切都機械化了,基本不怎麽需要郵遞員分檢信件了。“你知道現在美國郵政的頭號殺手是什麽?”他神秘地說:“是電子賬單!”原來銀行和信用卡公司每月都給客戶寄送賬單,現在很多金融企業搞綠色環保(Go Green),改成網銀和電子賬單,郵局的業務因此大受影響,以至於虧損。這個小鎮的郵局還能維持多久呢,沒有人能知道。

值得一提是小郵局對麵是廢棄的火車站,n年前被一位商人買走,建築外麵到處堆的是廢銅爛鐵,但據老吳說裏麵陳列了各式精美的修複過的古董壁爐。變廢物為財寶,這位有眼光的商人的業績,上過好幾次波士頓郵報呢,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今年11月,Littleton這個民風樸實的小鎮迎來了300周年華誕。Littleton占地麵積為17.6平方英裏(45.5平方公裏),人口總數約為9000Littleton 的曆史多姿多彩,從Taylor街這座小小的鄉間郵局裏,可見一斑。老式的郵箱,居然有著五十個春秋的年輪。這些古舊卻異常精致的郵箱不禁引起我的遐想:這些郵箱一定承載過數不清的信件,半個世紀的沉浮,足以讓風華少年變成耄耋者;有多少風花雪月的故事,散落在那些早已化為塵煙的過往信件中。凝眉之間,耳畔仿佛響起打字機的有節奏的敲擊聲,我不禁又陷入沉思:誰是我現在租賃的郵箱之前的用戶,誰又是這位用戶之前的用戶呢?多少個猜不透的謎隱匿在這郵箱的年輪裏, 化作一種滄桑的感覺湧上心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蘋果麗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whitefang' 的評論 :

謝謝!歡迎常來!:)
蘋果麗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greekepic' 的評論 :

謝謝鼓勵!:)
greekepic 回複 悄悄話 喜歡你的文字和素描,淡雅清新,令人回味。
whitefang 回複 悄悄話 好文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