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徐英才新作《中國三行詩理論與技巧》四、三行詩的屬性

(2023-12-12 17:23:20) 下一個

四、三行詩的屬性

  有人把新詩創作中,詩的長度落在一至四行的定為微詩,意思是,如需寫微詩或者投稿微詩的時候,隻要是四行以下,都符合行數要求。這無可非議。但是,我們在創作微詩的時候,寫著寫著,就自然而然地把絕大多數作品寫成了三行。這是為什麽呢?難道是巧合,還是因為“三”這個數字有著什麽奧妙之處?――是的,“三”是個極其玄妙的數字,它自身所含的那些屬性,或者說優點,在微詩創作中,就鷹自高飛,鳳自起舞,鶴自獨立,凸顯了出來,使三行詩在微詩中成為一種最受青睞的詩型。三行詩,之所以為三行是不無道理的!它除了具有我在《理論篇――從內在結構上看什麽是三行詩》一章裏提到的以跳遠運動的方式直奔詩之遠方的優點,它還有以下長處。

  (一)  三行是可以成章的最小單位

  一般來說,一部著作,不論長短,哪怕是宏篇巨著,說到底,都隻包含三個部分:開頭、內容、結尾。同理,一首詩,不論長短,哪怕是長篇史詩,說到底,也都隻有三個部分:開頭、內容、結尾。從章法上來說,非此,就不屬於完整。這三個部分,三行詩的三行正好可以用最小的單位全部涵蓋。所以,三行詩,是可以成章的最小單位。當然,這並不等於說,在創作中,我們就必須按部就班地用每一行來對應每一個部分。這隻是說,框架有了,至於怎樣涵蓋,是采用逐行對應的方法,還是混合的方法,抑或交錯的方法,那是作者靈活運用的問題。關於這一點,我在前麵“理論篇――從內在結構看什麽是三行詩”一章裏已經論述過,這裏就不贅述了。我在同一章裏,還把一首三十六行內容的詩壓縮成三行,並且一點也沒有丟失原詩所包含的主要內容。這就足以說明三行詩的這種完整的涵蓋性。下麵就是我在那一章裏壓縮後的三行詩。

  1.  

荷花

本有蜻蜓沾惹浮萍纏繞
為何總還在月光下輕舞
鍥而不舍地等待......
(徐英才)

  原詩三十六行的主要內容是,通過描寫荷花在月光下不顧蜻蜓和浮萍的糾纏,堅持輕搖慢舞、鍥而不舍地等待她的心上人到來,喻意品行高尚的女子對白馬王子的真誠追求。這些主要內容,從三十六行的原詩被壓縮成三行後,並不因字數的驟減而丟失任何內容。這就足以充分地證明三行詩身瘦意豐的特性,並足以證明三行詩是可以成章的最小單位。

  假如我們把這首三行詩所包括的內容都壓縮在兩行裏,把三行的最後兩行合並在一起,使它成為一首兩行詩,那麽,這首詩就會顯得上輕下重,它的最後一行看上去就會比較冗長,不夠輕快,有硬湊之嫌:

  1.  

本有蜻蜓沾惹浮萍纏繞
為何總還在月光下輕舞,鍥而不舍地等待......

  假如我們為了平衡它,使它看上去不至於頭輕腳重而把原三行詩的最後一行刪去,那麽,詩裏那個最最重要的,用以揭示主題的最後一行“鍥而不舍地等待......”就沒有了,整首詩就會顯得不完整,失去了讀者可以賴以解鎖主題的線索:

 

  1.  

本有蜻蜓沾惹浮萍纏繞
為何總還在月光下輕舞

  假如我們刪除的不是最後一行,而是第二行,那麽,作品就會顯得莫名其妙:

  1.  

本有蜻蜓沾惹浮萍纏繞
為何鍥而不舍地等待......

  假如我們把三十六行的原詩壓縮成四行,也未嚐不可,隻是,三行已經能夠用最小的單位完美勝任,為何還要把它擴充為四行呢?詩,以極簡為貴!

  1.  

本有蜻蜓沾惹
浮萍纏繞
為何總還在月光下輕舞
鍥而不舍地等待......

所有這一切告訴我們,三行,是一個可以成章的至簡單位,既可以完整容納詩的主線條,又不至於丟失什麽重要內容。事實上,很多兩行詩都缺乏三行詩裏那種至關重要的升華部分。比如下麵這首兩行詩,就缺乏三行詩裏那種必要的主題升華:

  1.  

鄉音

是你
出生和成長的證書
(盛坤)

從詩歌創作的角度來看,這首兩行詩隻有三行詩的前兩個步驟:呈現和具化對象而沒有升華部分。作品選擇並呈現了“鄉音”作為詩歌的敘述對象,然後把它具化成“是你/出生和成長的證書”而沒有升華它。當然,這也是一首詩,但我們總覺得它少了些什麽。你說“鄉音/是你出生和成長的證書”,那又怎樣呢?你是要說明有了它你便有了身份,還是要說明有了它你便到處可以通行?你是要證明有了它你可以找到工作,還是要證明有了它你可以找到朋友?作者沒有交代,讀者也無所適從,因此,它沒有著落。你堂而皇之地冠以你的作品一個標題,而沒有去承接它,說出個所以然,這就讓人覺得缺少了什麽。中國的三行詩有頭(標題),通常都要有個腳(升華)。有了腳,才站得住。假如我們試著把這首兩行詩升華成三行詩,看結果會怎樣?看到底是兩行詩顯得完整,還是三行詩顯得既完整而又不臃腫?

  1.  

鄉音

是你
出生和成長的證書
牢印著不可磨滅的原性

這麽一加,這首作品就上升到了一個高度,有了一個“人不論走到哪裏都丟失不了原住地的特質”這個深刻的主題,使熟悉唐代散文的讀者聯想到韓愈。唐代著名散文大家韓愈寫過一篇散文叫《原性》,它用對話的形式論述了人性與情感的關係,指出人性是天生的,情感是後生的,人性的品級有三種,善良為上。(性也者,與生俱生也;情也者,接於物而生也。性之品有三,而其所以為性者五;情之品有三,而其所以為情者七。曰何也?曰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

  下麵這首兩行詩,從三行詩的角度來看,也缺少一個升華:

  1.  

斑馬線

放倒梯子
你拒絕把人送上天堂
(天端)

天端寫過很多精彩的三行詩,但就這首兩行詩來說,它隻告訴我們斑馬線拒絕把人送上天堂,就沒有了下文,從三行詩的角度來看,它不完整,缺少了一個升華主題的步驟。假如我們把它加上:

  1.  

斑馬線

放倒梯子
你拒絕把人送上天堂
要他們自己踏著 到達彼岸

這麽一加,作品就有了升華,就有了三行詩所要抵達的詩的遠方――言外之意,詩就不僅僅停留在拒絕把人送上天堂這一層含義上,還表達了人是需要靠自身的努力,正確的方法,方能抵達彼岸這個主題思想。如此一加,作品的內涵豐富了,外延深刻了。從這個例子,我們也可以再次看出,三行詩,是可以成章的最簡練且最完整的一種詩型。

  以上通過三行與兩行及四行的比較,主要告訴我們,三行詩是一個可以成章的最小單位。

(二) 三行極具靈活性。

  恰如所有成章的文字都包括開頭、內容、結尾三個部分,哪怕是宏篇巨著,長篇史詩,但這三個部分的比重並不一定非得一成不變,有些作品,在敘述內容部分前,需要較長篇幅的交代;有些作品,在講完內容部分後,需要較長篇幅的總結等等,這個中間部分在比重上是可以前後傾斜的,或者反過來說,開頭或者結尾部分都是可以向中間的內容部分靠攏的。同理,三行詩也是如此。三行詩的妙處就在於,它是可以成章的最簡練的單位,在遇到首行開頭處由於某種原因需要多些比重時,或者在結束的尾行處由於某些原因需要多些文字時,我們可以自如地調整它而不需把它擴展到第四行。三行詩中間那行,正好可以起到這麽一個杠杆作用,它在字數比重上可以自由的前後傾斜,而不必擴展到第四行。我在本書的第三章《理論篇――三行詩內在結構之解析》裏已經間接地給出大量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下麵我再給出幾個例子來說明三行詩的這種靈活性。

例1. (a) 原三行詩:

並非傳說

沒見過鐵棒磨成針
見過母親用數十個寒暑
磨平了搓衣板上的木棱
(徐英才)

例1. (b) 讓中間一行朝首行傾斜:

沒見過鐵棒磨成針 見過
母親用數十個寒暑
磨平了搓衣板上的木棱

把原詩第二行的“見過”調到第一行的尾部,第一行就埋設了一個懸念,讀者在讀到“見過”時,由於停頓而期盼了解“見過”什麽?

例1. (c) 讓中間一行朝尾行傾斜:

沒見過鐵棒磨成針
見過母親
用數十個寒暑磨平了衣板上的木棱

把原詩第二行尾部的“用數十個寒暑”移到尾行的開頭處,第二行由於被截斷,就埋設了一個懸念,讀者在讀到“見過母親”時,由於停頓而期盼了解“見過母親”什麽。我們再來看一組例子。

例2.  (a) 原三行詩:

時間的價值

把時間敲進鍵盤
打印出來
化作墨香飄逸
(徐英才)

      例2. (b) 讓首行朝中間一行傾斜:

時間的價值

把時間
敲進鍵盤 打印出來
化作墨香飄逸

把原詩第一行尾部的“敲進鍵盤”移到第二行的開頭處,第一行由於被截斷,就埋設了一個懸念,讀者在讀到“把時間”時,由於停頓而期盼了解“把時間”怎麽了。

        例2. (c) 讓尾行朝中間一行傾斜:

時間的價值

把時間敲進鍵盤
打印出來 化作
墨香飄逸

把原詩尾行的“化作”移到第二行的尾部,第二行就埋設了一個懸念,讀者在讀到“化作”時,由於停頓而期盼了解“化作”什麽。我們再看一組例子

例3. 原三行詩

夾縫的樹

東扭西拐 尋找
光明 雖其貌不揚
心裏 卻活著太陽
(殘文)

 

這首三行詩,其中的“尋找”一詞從意念來說,原本屬於第二行,但作者為了凸顯第二和第三行的平行關係:光明,雖其貌不揚/心裏,卻活著太陽,把它調整到了第一行的結尾處。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三行詩靈活的結構。

例4. 原三行詩

炒菜鍋

有一種平台,也叫人生
一麵紅紅火火
一麵酸甜苦辣
(天端)

這一首也一樣,它把 “也叫人生”設置在第一行的結尾處也是為了凸顯第二和第三行的平行關係。“一麵紅紅火火/一麵酸甜苦辣”。

  我還可以舉出大量的例子來說明三行詩的靈活性,但為了節省篇幅,這裏就不贅述了,作者可以在自己的創作實踐中體會。但上述這些例子,足以告訴我們,三行詩是一種十分靈活的詩型,作者可以根據需要靈活地調整文字的位置,給出不同的效果。這種調整,包括但不限於是為了設置懸念、營造平行、造就節奏、突出主題、繪畫圖形,等等。

(三) 三行極具爆發力

  我們在前幾個章節裏討論了三行詩的外部形態和內在結構,我們還解析了一些三行詩,以印證它們的外部形態和內在結構符合我們所說的三段法。這個三段法就是:呈現對象、具化對象、升華對象。而這個三段法,又恰似體育比賽中的一個跳遠運動:起跑(呈現對象)、踏板(具化對象)、彈跳(升華對象)­—— 直至詩的遠方。跳遠運動需要爆發力,這個類似跳遠運動的三行詩的創作過程也極具爆發力。跳遠運動的爆發力在助跑與踏板中積蓄,在彈跳時爆發;三行詩的爆發力在呈現詩歌的對象與具化詩歌的對象中積蓄,在升華對象時爆發。三行詩與非三行詩不同的是,非三行詩對敘事對象會有很詳盡的描寫與刻畫,這種描寫與刻畫雖然能夠使作品更加豐富,更加立體化,但同時,也間接地推遲了作品的升華,那種在呈現與具化詩歌敘述對象中積蓄的力量也就被分數了。而三行詩,以非常短暫的形式呈現並具化對象後,就立刻攜著在其中積蓄的力量躍入升華,直奔主題,所以,三行詩的這種爆發力與非三行詩相比,更加直接了當。這就是我所說的畢其功於一役的真正含義――憋足氣,投入升華,引爆主題。

  這種爆發力,我曾在第三章“理論篇――三行詩內在結構之解析”裏給過很多例子。在那裏,我雖然不是從爆發力的角度來引用它們的,但我對那些詩的解析,尤其是對詩的升華部分的解析,間接地說明了這個問題。為更加充分地說明這種爆發力,這裏再舉幾例:

  1.  

我的詩

不需長江那麽長
卻像它那樣深邃湍急
裝著天空、高山、林莽......
(徐英才)

這首三行詩,首先在標題中用三個字呈現出詩的敘述對象是“我的詩”,然後用第一行的七個字來具象化它,否定一般人認為詩要長的看法,說“不需長江那麽長”,接著,就用兩行文字,攜著在呈現對象和具化對象時采用的否定法之力量升華它,直奔詩的遠方,把詩送入作者的創作意圖,告訴讀者我的詩“卻像它(長江)那樣深邃湍急/裝著天空、高山、林莽......”。由於這個主題是在先前否定的力量中反彈而來的,它就來得特別的猛烈,使讀者明白,我的詩雖然很短,卻意象豐富,含天蓋地。設想一下,如果這首三行詩像非三行詩一樣,在具化過程中,對我不需要很長的詩這種想法作詳細描寫,長篇刻畫,詩最後的爆發力就自然會被這種描寫與刻畫消散掉相當一部分。所以,三行詩是短平快,攜著短與平中積蓄的力量快速引爆主題。

  1.  

父親的背

山脊梁

也彎得 硬
(唐淑婷)

這首三行詩,用標題呈現了作品的敘述對象:“父親的背”,告訴讀者,本詩將要敘述的是關於作者父親的背。接著,作品開始具化這個敘述對象,在第一行,用一個暗喻把“父親的背”比作像“山脊梁”。緊接著,作品毫不耽擱,直奔主題,用一個“彎”字把在具化中積蓄的力量傳遞給升華部分:“彎/也彎得――硬”,從而揭示了父親人雖然已老但仍然非常堅毅的主題思想。三行詩這種在具化階段積蓄力量,然後直接把力量傳給升華部分,以強化作品主題的手段是任何非三行詩都望塵莫及的,這就是三行詩所具有的無與倫比的優勢。

(四) 三行極具繁衍性

  三行還極具繁衍性。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比如,道生發了人這個一,人分男女這個二,男女生出兒女這個三,兒女這個三繁衍不息。又比如,道生發了電這個一,電有正負兩極這個二,正電與負電生成了計算機這個三,計算機這個三又呈現出一個嶄新的世界。把三所具有的繁衍性運用到三行詩裏去:三行詩呈現對象的這個一繁衍出具化對象的這個二,具化對象的這個二又繁衍出升華作品的這個三,三行詩的這個三步一曲的創作步驟可以繁衍出各種表現力。三行詩可以用來立意、造境、營勢、渲染、寫意、描景、拚圖、言趣、說心等等。“三”這個數字裏包含了生機勃勃的繁衍性。關於三行詩的這些表現力,我將會在第五章,也就是下一章“理論篇――三行詩的表現力”裏著重討論,這了僅給出幾例。

  營勢:作品以營造氣勢為主。

馴馬師

無需韁繩馬鞭
兩根銀線 一束馬尾
萬馬奔騰 排山倒海
(徐英才)

  造境:作品以創造意境為主

晚風,銜來一輪圓月
搖著柳樹臂膀
抖落,一片又一片相思
(天涯)

  寫意:作品以寫意為主。

渴望

雪野
一隻縮頸白鷺
呆望著冰封的河溪,等待――
(徐英才)  

等等

綜上所述,相較於其他詩行,三行詩是一個可以成章的最小單位,且又極具靈活性、爆發力、繁衍性。三行詩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詩型,我們應該大力弘揚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