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67)
在《易經·係辭傳·下傳·第二章》中、有對中國文明發展經過有詳細的記載。雖然僅僅是作者對文明發展的耳聞,但是也是一份很好而且強有力的記錄。據考古學家認為此《係辭傳》可能是戰國時期的稷下學者的作品,戰國時期的考古技術可能並不嚴緊,但是也應該有許多程度的凖確性,所以可信的程度應該很高。另外一件佐證是十多年前、在馬王堆挖出的一批古物,可以證明在周朝以前的商朝,已經擁有很高明的製度、商業文化與很進步的烹飪器皿用具。這些證據都可以證明在戰國時期一千年以前的文化是很豐富的。這種證據也可以間接地證明《係辭傳》的記載。所以筆者認為《係辭傳》的記載是可以相信的。《係辭傳》有此記錄:
A、包犧氏創了八卦、就是中國文明的起源。包犧氏並且發明了結縄技術,進而造成了網罟的工具,當時的人民就可以用網捕魚,又用罟捉捕地上的野獸,雖然起先是茹毛飲血,但解決人生的基本“吃”的問題。
B、神農氏發明耒耜(即是耕地的犁、古時稱為耒耜),有了可以耕地的犁的工具後、中國從此就由漁獵社會進入農業社會。生活豐富後、大家都以物易物,交換多餘的物品或糧食,從此商業市場就形成了。
C、神農氏死後、黃帝繼任,黃帝禪讓帝位給舜,舜再禪讓給禹。[筆者注:這二讓,是中國有名的禪讓製度]此時的功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