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一章,孔子讚美周武王之大孝與周公之製禮作樂,所以奠定周朝的四百多年的盛世。在此章[《中庸》CH19]中,孔子繼續宣傳並且敍述以孝道治國的方式與好處,他又告訴我們古代宗廟之禮的細節,和告訴我們要“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要發自內心,這才是真正的最孝。再擴大孝的禮儀,能夠定期祭祀上帝和祭祀祖先,這樣以孝立國的話,就可以治國有如示掌一樣的容易了。
先將《中庸》CH19原文和白話譯文登上,再討論:
〖中庸CH19原文〗
1、子曰:“武王、周公其達孝矣夫!2、夫孝者、善繼人之誌,善述人之事者也。3、春秋、修其祖廟,陳其宗器,設其裳衣,薦其時食。4、宗廟之禮、所以序?穆也。序爵、所以辨貴賤也。5、序事、所以辨?也。旅酬下為上,所以逮賤也。6、燕毛、所以序齒也。7、踐其位,行其禮,奏其樂。敬其所尊,愛其所親。8、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9、郊社之禮,所以事上帝也。10、宗廟之禮,所以祀乎其先也。11、明乎郊社之禮,禘嘗之義,治國其如示諸掌乎!”
〖大庸CH19白話譯文〗
1、孔子說:“武王、周公,兩人真是大孝的人啊![注:達=大。]
2、所謂的孝、就是善於繼承先人的誌向,善於完成先人的事業。[注:述人之事=完成先人的事業。]
3、在每年春秋祭祀之前,維修先人的祖廟,陳列了祭品,放置先人穿過的衣服,供奉應時的食品。[注:宗器=祭品。薦=供應。時食=應時的食品。]
4、宗廟祭祀的禮節,是以排定左?右穆的次序。按官爵的大小而排列次序,是藉以辨別貴賤。[注:?=二、四、六世的祖先在左方,而穆=三、五、七世的祖先放在右方。序=排列次序。爵=官位。]
5、排名分配祭祀的聀事,用以辨別他們的賢能。眾人飲酒時,晚輩向長輩敬酒,用以讓晚輩向長者問安。[注:序事=分配聀事。辨?=辨別他們的賢能。旅酬=晚輩向長輩敬酒。逮賤=向長者請安。]
6、晚宴時,按頭髪顏色決定坐位,以分別年齡長幼。[注:燕=晚宴。毛=毛髮顏色。序齒=排序年齡。]
7、走到先王的靈位前,行先王的禮節,奏起先王的音樂,敬重先王所尊敬的,愛先王所親近的。[注:踐=走到。其=先王。位=靈位之前。]
8、奉事已死的親人,就如奉事他生前一樣。奉事過世的祖先,就如奉事他活著一樣。這才是孝的極致了。[注:至=極致。]
9、祭祀天地的禮節,是用來奉事上帝的。
10、祭祖廟的禮節,是用來祭祀自己祖先的。[注:先=祖先。]
11、能夠明白祭天地的禮節,和每五年的大祭,與每年秋天小祭的意義的話,那麽治理國家就像是看自己的手掌一樣容易了。”[注:禘=五年一次的大祭。嘗=每年的秋祭。示=視、看。]
〖討論〗
1、祭祀祖先和祭祀上帝的重要的意義:是為了鞏固家庭倫理的關係。而倫理乃是治國平天下的根本。因此,在《中庸》CH15-19中、孔子告訴我們:中庸之道、近可以修身,孝順父母則近可以齊家治國。在這章中,《中庸》進一步擴大此中庸之道後,告訴我們:五年祭祀上帝與祖先一次,每年秋天都按時祭祀上帝和祖先的話,則治國有如示掌,如此就自然而然的平天下了。《中庸》巧妙地把倫理、宗教、和政治結合在一起,進而就可以平天下,這就是國學的偉大妙用。
2、在《論語》學而篇中有:“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但是並沒有詳細說明如何才算是慎終追遠?我們知道:孔子從小就對禮儀非常注意,甚至在小時候,與阾居兒童玩耍時,也玩耍禮儀。他曾從魯國到周朝天子處留學幾年、專攻禮儀的規格,據說他曾向老子討教“禮”,所以回魯國之後,他做過魯國的禮儀司長,是當時知道周禮的權威人士之一。他將宗廟之禮的細節都在此章說出。他不僅將祭祖的排列陳置、祖先的牌位的排列的左昭右穆,晚輩工作的安排,敬酒的規則,宴會時座位的順序,都有規定。並且告訴我們要“敬其所尊、愛其所親”。
在今日台灣的客家同胞與福州同胞,在過年時或清明節時,仍然保留這種家族祭祖的儀式和風氣,可謂對保存中華文化,立了一件大功。家父以前在南京時,也是每年在過陰曆年時祭祖,可惜離開南京後,舊禮已經失傳了。
3、上帝的名詞,在我國的最老的三本書中都出現多次,這三本書就是易經、尚書和詩經。這三本書都是在周朝建國前就已經完成了。所以毫無疑問的,“上帝”這名詞是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經廣泛地被學者釆用了。春秋時期,在老子道德経中也用了“象帝”一次。[注:上帝是上天的大帝也。所以象帝就是極大的上帝。]而且在戰國時期的孟子、荀子、莊子、列子的各家書藉,也引用“上帝”多次。可惜古代的中國名詞並不擁有註作版權,但是外國的知識份子應該尊重他國的固有文化,而不應該借用或盜用。譬如,當印度佛教傳入中國時,我國的古代佛教大師為了翻譯佛經,特別將印度的Buddha,製作出一個新字“佛”,以示對Buddha的尊敬。可見古代的中國,是很尊重阾近的小國,因此這些小國都是心悅誠服地年年來貢,歲歲來朝。可以說是“以德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