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CH11中,孔子告訴子思,在春秋時期的三種人。第一種人是喜歡提出奇怪言論的人以引起當時的人士的注意,並希望引起諸候的注意,可以幇助君王的富國強兵,譬如在春秋的後數百年的戰國時期的法家與名家,都是屬於“素隱行怪”之類。第二種人雖是儒家的弟子,篤行中庸之道,但是不能堅持,半途而廢。第三種是依循中庸之道行事的人,他一切低調作事,雖然默默無聞,不為人知,但是一點不後悔,孔子最稱讚和欣賞這種人,特別稱他們為聖人。
先將《中庸》CH11原文和白話譯文登上,再討論:
〖中庸CH11原文〗
1、素隱行怪,2、後世有述焉!餘弗為之矣。3、君子遵道而行,4、半途而廢,餘弗能已矣。5、君子依乎中庸,6、遁世不見知而不悔,唯聖人能之。
〖中庸CH11白話譯文〗
1、尋找隱僻的歪理、做些奇怪的事情。[注:素=索、尋找。隱=隱僻的歪理。行=行使。怪=奇怪的事情。]
2、後世會人有記述這些歪理怪事,但是我不會去做這些的。
3、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去作事,
4、但是半途而廢,而我是不會停止的。[注:已=停止。]
5、君子依照中庸之道去處人作事,
6、即使默默無聞、不被人知道,自己也不後悔,隻有聖人才能做得到。[注:遁世=黙默無聞。不見知=不被人知道。]
〖討論〗
1、在孔子的春秋時代,也一定有許多高談闊論的人士,雖然曆史上沒有記載這些人的言論,而在孔子去世之日,墨子才出世了。墨子的主張可以說是與孔子相反,墨子主張a、努力工作b、節儉c、兼愛d、反戰。所以筆者認為:在孔子同時的春秋時代、非常可能有類似的言論,而孔子不同意他們的言論,因此孔子稱此種言論是怪論。
2、為什麽孔子稱其他言論是歪理怪事?在《論語》子張篇有一段話是孔子的學生子夏所說的,最能解釋孔子的本意。他說這些旁門左道的言論,也有好的地方,但是行久之後,恐怕就行不通了,所以君子就不去學這些旁門左道了。[原文-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覌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3、在《論語》中,孔子對“君子”的要求是非常高,如在憲問篇:君子具有智、仁、勇的品德所以不惑、不憂、不懼。但是孔子觀察他的學生竟然都不能堅持中庸之道,在《中庸》之CH7中,孔子說:“……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也是說大部分的人都不能篤行中庸超過一個月。在此章中,孔子歎惜他們是半途而廢,但是孔子以身作則、告訴學生:他一定會堅持到底、不會半途而廢。
4、在《論語》的開頭,有一句儒家的最重要的一段語:“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 、不亦君子乎。” 這段話述出了儒家教導學生應該持有的a、學習態度,b、交友方式,c、即使默默無聞也不生氣。所以孔子教導他的學生不要追求功名利祿,嚴守中庸之道,甚至於默默無聞都沒有關係,隻要不後悔,就可以成為“聖人”的境界。
5、孔子所推崇的中庸之道,是循天命而賦予在人心的大道。不是隻求榮華富貴的小道。總之,孔子鼓勵他的學生:“需要先具有君子條件的智仁勇三個條件,在處人作事時,才能處處守著中庸之道,萬事不偏不倚,而且久久不放棄,不會半途而廢。能夠持之以恒,雖然默默無聞,也不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