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67)
《中庸》第一章的第一節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後,第二節再教導我們要以“慎獨”為修養工夫。在第三節就告訴我們,如此隨時有“良知”存放心中,在儒家思想中,孔子的仁是幾乎相同於孟子的良知,也幾乎等於《中庸》在CH20後的“誠”。以此“誠”來反省監督我們的喜怒哀樂,而且讓喜怒哀樂都合情合理的表達出來的話,這整個世界都會歸於安定,而萬物也會順其自然而生長。
這就是《中庸》在此章的最後所說的“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句話對初讀《中庸》的讀者的確很難懂,但是假如以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比較容易了解了。反觀現在我們所處的環境,因為資本主義與民主政治的興起,使得人類過度的喜愛物質與樂於享受,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因而地球上的動植物為了生存而產生蛻變,因此萬物不能正常地生存。同樣的,其他的怒哀等等的發洩,也會導致地球不正常的發展,成為人類的禍害。中庸在二千多年前就告訴我們不要縱慾,要使我們的喜怒哀樂都恰到好處,否則就有災難,就是《中庸》的偉大處。
〖中庸CH1之3原文〗
1、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2、發而皆中節、謂之和。3、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4、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5、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中庸CH1之3白話文〗
1、喜怒哀樂的情緒、存在心中沒有發動前,叫作“中”。
2、發動以後而都可以合乎節度,叫作“和”。
3、中、是天下萬物的自然本性。[注-大:自然。]
4、和、是天下萬物所行的大道。[注-達道:大道。]
5、能夠達到“中和”的地步,宇宙可以不被打擾,萬物可以正常發育。[注-位:不變之位。育:正常發育。]
〖討論〗
1、人人都會有喜怒哀樂的時候,隨時隨地以誠的本性檢討與反思自己。以曾子所說的“三省吾身”為準則,在自己的情緒與喜好尚未表示之前,喚起自己的天生本性,如此在未表達之前,以自己的“良知”或“仁心”為考慮的規則,《中庸》稱之為“中”。換言之,在喜怒哀樂未發出之時,常常調整自己的心性與天理吻合,這就是中,而中就是天下的大本。
2、如此以“誠”來反思自己的喜怒哀樂,當我們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的時候,就自然會有“節度”,《中庸》稱這種心態為“和”。換言之,在每日的生活中,自然就有喜怒哀樂,而有“中”在心中時,喜怒哀樂就會合乎邏輯和禮節,這就是和,而和就是天下的達道。
3、人的行為合乎“中和”原則之時,這就是說我們對宇宙的眾生與萬物,就會自動擁有儒家思想的仁愛之心,就會珍惜眾生與萬物,不會去破壞他們的生存。如此一來,此宇宙就會安寧,其他的弱勢群體也不受破壞。簡單地說:就是我們的行為不會破壞萬物的自然生態。在二千多年前的《中庸》就有今日的環保意識,可謂是十分先進的。
4、有“自誠”之人對自己的喜怒哀樂有一番特別管理,在喜怒哀樂尚沒有呈現的時候,自己先以“誠”審視檢討,如此可以了解自己本性的所在。當然,儒家並不像佛教的完全控製自己而消滅喜怒哀樂,中庸教我們要在喜樂哀樂出現的同時,要符合當時與當地的禮節,也等於今日西方社會所謂的EQ。當然,《中庸》所謂的“中和”的目標是使天地位與萬物育,比起今天的EQ是更具有深遠的意義